北美洋插隊

首先我得說,我是一個俗人。有七情六欲。寫北美洋插隊劄記,主要就是想留住自己的一些記憶,免得真到了想記記不住的年齡,後悔莫及。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北美洋插隊 改名更姓篇

(2005-04-19 05:21:15) 下一個

“坐不改名,行不更姓”本是咱們中國人一貫奉行的做人方針之一。因為它能體現個人的文化品味兒。同時還記錄著你的家族興衰。但到了北美,就有個入鄉隨俗的問題了。

因為,一是文化習慣不同,這名和姓的次序跟在中國時不一樣。很多人一開始也想按中文習慣姓前名後。等一跟老外打交到,就會發現有很多的不便。最後也在自覺和不自覺之中,扳依了老外的習慣。名前姓後。我後來發現美國在製定有關的表格時,可能是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們把姓和名完全分在不同的格子裏,基本上杜絕了由於名姓位置差異造成的混亂。

二是語言發音部位不同,漢語和英語發音有很大的不同。英語普遍是前舌音,而漢語恰恰是後舌音比較多。有些音漢語能發,英語不能發。象Q、X、G、Zh、U等拚音字母,老外讀起來就特困難,他發不了那些音。

您別說,咱們中國人的有些姓名一讓老外叫起來,是他說著費勁,咱聽著也別扭。

在學校,一次,有個教授第一次上課要點名。“高魯”一聲過後,那個叫郭柳的同學就愣是沒有反應過來。“高魯”教授再叫一聲,還是沒反應。可下麵的位子不空啊。教授也有些納悶。直到那教授急得分別叫起了字母“G,U,O”,她才醒過勁兒來。

還一個叫孫思明的同學,就硬是被教授叫成了“塞門桑” 。

“我不姓桑,我姓孫。” 他站起來跟教授理論道。

“對不起,我的發音不正確。你不姓桑,你姓鬆。” 教授很有禮貌地試著糾正自己的發音。

“不對,不對。不是鬆,是孫。”

“不是桑,是鬆。”

最後看著教授用顫抖的嘴,極力想發好他名字的樣子,孫同學自動放棄。“好了,您還是就叫我塞門桑吧。” 得,他倒是改音不用改名,還算是個幸運的。

類似的名姓就多了。您比如姓何的被念成了“嘿”,張被叫成了“讓”或是“藏”,董被讀成“擋”,畢被叫成了“拜”,周又變成了“汝”。好在在北美這地方,您的姓不常被人提到。大家都習慣叫你的名。乍一聽,別以為是跟咱們在國內一樣,為了套近乎。其實就是西方文化的習慣,圖個方便,沒有親近那一說兒。反倒是一稱呼您的姓,則多是為鄭重其事起見,倒也有些跟您比較生分的味道。

多數人改名改姓純粹就是為了工作生活上的方便,讓別人叫起來容易一些。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嘛。比如我有一個同事他的名字是單字一個辛(Xing)。老外發不了那個音。“希”來“西”去地亂叫他,他就索性改了個威廉姆斯之類的老外容易上口的名字。還一個同學叫鐵軍(Tiejun)。多響亮的名字啊,就愣讓老外給叫成了“太君”。一氣之下,改成了亞曆山大。

還有些人改名是為了融入主流社會。讓你單從他的名字上,分不出他是哪兒來的人。我認識一位從國內來的李姓人士。工作之前他一直是在用Li作姓。從商後就換成了Lee。當然,名字也來了個羅伯特什麽的。跟那個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著名將軍一個名一個姓。不知道的老美還直跟我打聽他全名叫羅伯特李第幾。是不是李將軍的後人。搞得人也是啼笑皆非的。

關於改名不改名,沒個一定之規。您也大可不必死抱著老祖宗的古訓不放。改一下,說不定也是別有洞天哪。比如前些日子,我那何姓的同事,就給他剛出生的兒子一個全新的姓,一個父母結合的姓,HEWU。孩子再不用為一個隻有兩個字母的短姓所帶來的不便犯愁了,兩口子還有海誓山盟的味道。就是將來有個女兒,也不會有別人稱呼她Miss He時的尷尬了。真是體現了父母的一片良苦之心。其實這也是兩種文化在相互交融過程中的具體表現。

當然啦,我是傾向於能不改,就不改。因為如果一種文化已經包容了另一種文化的習慣,我又何必再去削履適足呐。可聽說有個人叫尤法可。我想他可太倒黴了。他要是不改名,老外非跟他幹仗不可。

金一

2005年4月於美國康涅狄格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