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幫我解開我和父母的結

(2009-07-10 14:13:28) 下一個

首先聲明,我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很感激爸爸媽媽為我們的付出。我們在國內的時候,隻要我們在家,買菜做飯雜物都是我們的事。出國這麽多年,不能在身邊盡孝。我們自己平時省吃儉用的,但每次回去時都要給他們錢,買衣服,用品,營養品之類的。也請他們方便的時候出國來和我們住一段時間。但不曾想,結果和期望相差太遠。本來以為這段時間是一個孝敬父母的機會,結果搞得關係更不可理解了。等他們回國後,我都害怕再和他們聯係了。真的。一想到原來還打算定居後把爸媽接來同住,更是後怕不已。

我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但好像這個結,我自己解不開了。我缺乏和父母和睦相處的智慧。 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父母怎麽可以是這樣的。有時候想起來,覺都睡不好。所以我決定寫下來,也許在寫的過程中,心情就可以平息下來了。

 

1

因為父母的計算機壞了,所以好長時間沒有進行視頻對話了。周末好容易相見,卻以劍拔弩張而結尾。我是滿腹委屈,我想大洋那邊的媽媽也是。為什麽和父母相處這麽難?

 

那天的故事是這樣的。聊天時候,我提到我們美國的一個朋友來信說去年買房了。都很高興的。我媽就問我,你們什麽時候買房呀。你們還準備走嗎? (意思是還準備離開我們現在所住的城市嗎?)我就說,這也不是我能決定了的。我的情緒開始變壞了。如果是第一次說起這事,發火是過分了。但這已經是第n 次了。和他們講過在國外,我們不是百萬富翁,要在哪裏定居要看工作的情況。本來在外麵漂泊,夠心煩意亂的了,她偏哪壺不開提哪壺,而且經常提。懶得再和她解釋了。媽就開始在那邊嘮叨上了,房子是住自己的好。俺也做不了你的主。........我一聽又來了,火騰的一下就著了。我就說,我都快四十的人了,孩子都老大不小了。我就不知道什麽是好,什麽不好?我媽那邊也急了,### 沒什麽好說的,下線,下線。下線就下線,不知道到底是誰手快,我和我媽誰先下的線。就這麽不歡而散。

 

要說我為什麽和她急,還得講一段我們在美國時候的故事。爸媽來美探親,自然也和周圍的國人們有所交流。那天聽說, 有一家剛從歐洲過來,買了房子了,因為他找到了一個教授的位置。理所當然,大家沒什麽好奇怪的。我媽就很嚴厲地問我了,你怎麽不找這樣的工作?這個問題把當時所有的人都問愣了。問得這麽經典。‘我傻。’這大概就是我媽當時想的。還有,當我說道在美國找工作經常有歧視,我爸講:‘歧視是你自己的心理作用,人家哪裏歧視你了?’給他們講我們身邊的故事,不信。直到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無意間和他們也講起這事。爸媽批判我的勢頭才消一些。什麽都不懂,也不了解情況,還總想指手畫腳。人家的父母是讓孩子疲憊的心得到安慰,平和。我隻能變得更沮喪。也因為這,我對她提房子呀,錢呀,一聽就煩。

 

2)

再說兩件不可思議的事。兩件事非常相似。我真的搞不明白,我媽的腦子裏是怎麽想的。

 

第一件事,我們都在美國的時候,朋友請吃飯。他們就住在我們隔壁的樓上。我也稍微做了些東西,準備一起帶去吃。剛一出門,我媽就說:‘你走錯了吧? 他家不在那裏。’我當時一愣,停步問:‘他們搬家了?’‘沒有。’‘那你去過他們家嗎?’‘沒有。我是覺得你走錯了。’。‘Ok,如果你覺得我走錯了,別跟著我。’結果還是跟著我到了朋友家。

 

第二件事,帶我媽去遊泳池。老人家不會遊,我就告訴她呆在遊泳池的這一側(淺水區),越往對麵越深。那天孩子也多,淺水區人就稍微擁擠了些。我媽學遊泳剛上癮,自然不爽。對我說,‘咱上那邊(深水區)去,那邊人少。’我說,‘那邊水深有幾個人高呢。你不會遊,不能去,也過不去。’‘那怎麽可能,你看那幾個孩子的頭都在水麵上露著呢。孩子能有多高?’我簡直無語以對。我媽轉身問另外一個中國人,‘那邊是深水區嗎?’人家回答:‘是’。‘我說呢,那邊人這麽少。’再也不提去那邊的話了。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