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蘭原創

天生夜遊神,小半生從事中文。敝姓王,但從未登基,隻是沾了些先祖靈氣而已;生於午夜,著歌而來……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文地理】最後的井鹽(之三)

(2005-08-05 09:34:38) 下一個

 

           最後的井鹽

 

                                              撰文/惠蘭  攝影/餘銘源 陽公田   供圖/自貢市鹽業曆史博物館

 


   之三:自流井開發
  
  明朝初年,富順、榮州兩地的鹽業從元代的衰微和元末的戰亂中逐漸恢複。到正德時(1506-1521),全川鹽稅年征價銀71460.72兩。而富順即征9676.51兩,榮縣征銀3137.01兩,兩地占全川鹽稅近18%。著名的富義鹽井仍可歲產鹽36000餘斤。


  明正德末至嘉靖初年,以富義鹽井為代表的一批主要生產井因鹵源枯渴,漸至坍塌廢棄。人們在不開新井便不能補舊課的情況下,在富順縣城以西90裏的榮溪水濱,發現了新的鹵源,開鑿了以自流井為代表的一批新鹽井。自流井的開鑿成功,逐步實現了自貢地區鹽業生產中心從富順、鄧井關一帶向西轉移,形成了自貢鹽業的新產區。

 


  

 

    明嘉靖以來,隨著自流井等一批新鹽井的出現,自流井相繼演化為這一地區鹽井群的名稱和產場、地名的稱謂,與此同時,大公井所在的榮縣產區,亦被貢井之名所替代。


  自流井氣水田的開發,形成了新的自流井、貢井產區。兩地井鹽的生產、和銷售刺合交流。形成"兩井行旅負載麇至,絡繹來往不絕"的繁華景象。


  明末清初,四川戰亂頻繁,人丁銳減,百業凋蔽,鹽井生產也倍受破壞,自流井氣水田的開發陷於停滯。麵對四川鹽區"井圯灶廢",鹽政"荒廢已極"的局麵,清政府一麵鼓勵"百姓俱往四川開墾",組織大量外省移民入川,一麵"詔免四川商民鹽課""任民自由開鑿""聽民自領自賣""照開荒事例,三年起課"。使四川和自貢地區的鹽業生產從戰亂的衰微之中逐漸恢複並得以發展,自流井氣水田的開發得以繼續。


  隨著"蜀鹽始蹶而複振",來自陝、晉、閩、粵、黔等地的商人和勞動者紛紛到自貢投資。他們帶來了大量資金與先進技術,或投資鑿井設灶,或開設票號錢莊,或經營鹽業運銷,或從事井鹽生產,與本地的井鹽經營者和生產者共同開發自流井氣水田。富義鹽場獲得迅速恢複與發展。康熙二十五年(1686),富義廠鹽井數增至96眼,康熙三十六年(1697),又疏竣釜溪河,開通了進沱江、入長江的運鹽航道。到雍正八年(1730),已擁有鹽井298眼,煎鍋55口。富義廠所產之鹽除銷本省30餘個州縣外,還銷往湖北、貴州、雲南等省。 分屬富順、榮縣的自流井和貢井鹽業的興盛,促成了自流井縣丞、主簿,俱雍正七年設"榮縣貢井縣丞署,雍正七年建在貢井"。自此,自流井又先後稱為富廠、富榮東廠;貢井先後稱為榮廠、富榮西廠,兩地合稱富榮廠。雍正年間,貢井已征引課銀14000餘兩,自流井年征34000餘兩。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富榮鹽場已有鹽井413眼,天然氣井10眼,煎鍋1001口,年產鹽達1800餘萬公斤。在四川僅次於射蓬、犍樂鹽場,成為全川三大產場之一。

 

(作者郵址:ruomu0320@yahoo.com.cn )   注:未經作者本人同意,請勿轉載。

 

    鳴謝: 本文采訪期間,曾得到自貢市久大鹽業集團公司、自貢市鹽業曆史博物館、自貢日報、自貢鹽業曆史編撰辦公室、自貢市新聞出版局等單位和各界人士特別是自貢老鹽工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致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