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琵琶”作為樂器的名稱,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名-實的變化應該澄清。琵琶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又稱“批把”,指的是一種長頸加扁圓形音箱的撥弦樂器,即後世樂器阮的祖先,又曾被稱為“漢琵琶”。
而中國現代的琵琶,是一種短頸半梨形音箱的撥弦樂器。她最早起源於中亞的波斯一帶,是在公元四世紀時,經過印度(古稱“天竺”)及絲綢之路傳到中國北方的。這些有敦煌北魏時期的壁畫,大同雲崗的石刻,以及《隋書 音樂誌》關於“天竺樂”的記載為依據。這種琵琶在南北朝及隋唐時,是四柱,橫持,用撥子彈奏。以後經過逐漸演變,到明代,已變為十三柱(四相九品),豎持,絲弦,用手指甲演奏。
以後經過近代知識分子音樂家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逐步改革,琵琶的柱位改為用十二平均律排列,成為六相十八品至二十五品;鋼絲或鋼絲加尼龍纏弦,用人工指甲彈奏。關於琵琶的更多信息,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0%B5%E7%90%B6/241259
很多傳統琵琶曲有文曲和武曲之分(有的譜本又叫“文套”,“武套”)。概括地說,文曲多音量較弱,情緒細膩委婉;武曲多音量較強,情緒威武雄壯。當然每首樂曲都還有各自的特點,“文,武”隻是一種概況的區分。
下麵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曲“塞上曲”。曲譜最早見於清末琵琶演奏家李芳園於1895年編輯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簡稱“李芳園琵琶譜”或“李氏譜”)。全曲分為五段,小標題依次是“宮苑春思”,“昭君怨”,“湘妃滴淚”,“妝台秋思”,“思漢”。樂曲表現昭君及湘妃等古代婦女的哀怨悲切之情。
據研究,這五段實際取自清代中葉琵琶演奏家華秋蘋於1818年編輯的《琵琶譜》(後又稱“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簡稱“華秋蘋琵琶譜”或“華氏譜”)中的五首獨立的小曲《思春》、《昭君怨》、《泣顏回》、《傍妝台》、《訴怨》。她們在“李氏譜”裏聯成大曲,但音樂和小標題變化都不大。關於琵琶曲“塞上曲”的更多信息,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1%9E%E4%B8%8A%E6%9B%B2/22082
下麵是琵琶曲“塞上曲”的一個視頻,由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楊靖教授演奏:
Pipa solo : sai shang qu - yang jing 琵琶獨奏 塞上曲 楊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4DloveDs0&ab_channel=PIPAHEN
下麵欣賞傳統武曲的著名代表“十麵埋伏”。此曲描繪楚漢兩軍垓下決戰(公元前202年)的情景,曲譜最早見於“華秋蘋琵琶譜”(1818),曲名“十麵”,直隸王君錫傳譜。“華氏譜”之後的一些主要的琵琶曲譜都錄有此曲;曲名、段落劃分和分段標題雖有變化,但樂曲本身大同小異。“李芳園琵琶譜”(1895)把此曲改名為“淮陰平楚”,並偽托“隋代秦漢子”作。
關於此曲的年代,據有關研究,明末清初的作家王猷定(1598-1662)在他所著的《四照堂集》(1653)中的《湯琵琶傳》一文中,描述了當時的著名琵琶演奏家湯應曾彈奏“楚漢”一曲的情景。根據其中的描寫,一般認為“楚漢”可能是後來的“十麵埋伏”的前身。
“李芳園琵琶譜”把此曲記為隋代樂曲,但沒有提供任何證據,顯然不可信。一個明顯的理由是,琵琶在唐代還隻有四個項,沒有品,橫持,用撥子彈;這些特點不可能奏出明清時“楚漢”及“十麵埋伏”的技巧和音樂。所以此曲最早也不可能在唐及唐代以前產生。
當代流傳的“十麵埋伏”多由以下十三段組成: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裏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關於琵琶曲“十麵埋伏”的更多信息,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81%E9%9D%A2%E5%9F%8B%E4%BC%8F/2280381#viewPageContent
下麵是琵琶曲“十麵埋伏”的一個視頻,由著名已故琵琶演奏家,原中國音樂學院劉德海教授演奏:
【龍音】《十麵埋伏》琵琶獨奏:劉德海 LIU De-hai (Pipa S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