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
2010 (28)
2015 (3)
2017 (51)
2019 (49)
2024 (1)
在完成了他的《第一交響曲》不到一年後,勃拉姆斯又於1877年夏天寫出了《D大調第二交響曲》(以下簡稱“勃拉姆斯第二”),並於同年12月在維也納首演。
勃拉姆斯是在訪問奧地利的小城韋爾特湖畔珀查赫(Pörtschach am Wörthersee)期間完成的這部作品,那裏風景如畫,氣候宜人。一般認為美好的景致激發了作曲家創作的靈感,並進一步把這部交響曲說成是勃拉姆斯的“田園”交響曲。
然而,作曲家本人似乎並沒有說出過這種意思。據研究,勃拉姆斯在1877年11月22日致他的出版商的信中寫道,這部交響曲 “是如此多愁善感,以至於你將無法忍受。我從未寫過如此傷感的作品,總譜必須在哀悼中表現出來。”("is so melancholy tha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ear it. I have never written anything so sad, and the score must come out in mourning.",見英文維基百科的相關條目)。
勃拉姆斯的這段話為我們欣賞這部交響曲提供了一把鑰匙。當然,這段話並沒有(也不可能)涵蓋作品表達的全部內涵。正如我們以前說過的,勃拉姆斯的交響曲總體來講都很深沉,表達意境豐富。具體這部“勃拉姆斯第二”中,當然有作曲家本人所說的“多愁善感”的情緒的段落,但作品的其它地方也表達多種其它情緒,例如全曲結尾的狂歡氣氛。
我覺得,前麵提到的把這部作品與田園風光相聯係,與作曲家本人關於“多愁善感”的那段話並不矛盾。因為“觸景生情”是人類常有的體驗,包括看到美好的景色後激發出傷感的情緒也完全是可能的。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眾所周知,唐朝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是幽州台上看到悠悠天地的壯麗景色,觸發了詩人悲傷心情的產物。可能在這一點上與之相似,瑞士韋爾特湖畔的如畫美景激發了勃拉姆斯多愁善感的情緒,並以作品表達對生活的多重感受。當然這表達本身是非常美的,也就是音樂的優美動聽。
“勃拉姆斯第二”全曲由以下四個樂章組成:
I:不過分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D大調;
II:不過分的柔板(Adagio non troppo),B大調;
III:優雅的小快板(近似小行板)(Allegretto grazioso(quasi andantino)),G大調;
IV:有精神的快板(Allegro con spirito),D大調。
全曲用時約40到50分鍾左右。
“勃拉姆斯第二”的樂隊包括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各兩支,圓號四支,小號各兩支,長號三支,大號一支,加定音鼓和弦樂。
下麵是 “勃拉姆斯第二”的一個音像,由卡洛斯·克萊伯(Carlos Kleiber)於1991年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
Brahms: Symphony 2- Carlos Kleiber- 199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mkl7GM_es&ab_channel=zongorista
下麵是“勃拉姆斯第二”的一個音頻版本:由卡爾 伯姆(Karl Bohm)於1975年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
**?Brahms :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73 / Karl Bohm &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7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T0Vscz-us&ab_channel=fukax4Adagio
還有多種版本的勃拉姆斯四部交響曲全集的唱片或錄像。下麵是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的音頻(年代不詳):
Brahms, Complete Symphoni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kQ6imtnCA&t=2270s&ab_channel=ArieMolendijk
關於這部交響曲的更多概況,英文見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phony_No._2_(Brahms)
中文見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