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
2010 (28)
2015 (3)
2017 (51)
2019 (49)
2024 (1)
1948年費穆執導的《小城之春》堪稱中國電影經典中的經典。特別是近年來,對《小城之春》的好評如潮,人們好像重新發現了這部影片的價值。在“兩岸三地”幾種優秀華語電影的評選中,《小城之春》均榜上有名,甚至名列第一。更有專家把《小城之春》與美國電影《公民凱恩》和日本電影《羅生門》相比,這些都堪稱世界電影的經典之作。
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第一次看《小城之春》,印象很深。最近重溫一遍,還讀了一些有關的評論。老實說,這對我是一個補課和學習的過程。作為一個不懂電影的外行,我很想弄明白,為什麽這部電影會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我想,這大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看(以下基本是我綜合了前人的見解):
首先,從題材和劇情看,影片“講述了一個已婚女人在丈夫久病不起的情況下再次見到昔日戀人時的故事”, 反映了感情欲望與倫理道德的矛盾。這在當時那個年代是很新穎,很大膽的主題。故事情節也緊湊連貫,很吸引人。據編劇李天濟回憶,影片對劇本有些變動,經過費穆的”刪削凝練,可說是點石成金,我們追求的那種意境全都出來了。“ (詳見:李天濟:敬佩中有知己之感 http://bbs.tianya.cn/post-books-74427-1.shtml )
再說導演方麵,這是影片成功的關鍵。費穆(1906-1951),我們前麵介紹過他1936年導演的《狼山喋血記》,這部《小城之春》是他最有名,最優秀的作品。費穆人稱“詩人導演“,這部影片也被稱為”詩意電影“,因為他的敘事方法和鏡頭設計等都很自然流暢,同時又運用景物襯托人物情感等方法,使影片充滿了詩意。
影片的成功當然還有表演方麵。劇中的五個人物個個都被演得自然而又生動。石羽把生病的少爺那種無奈,善良,自責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韋偉把女主角那種壓抑和矛盾性格也表現得恰倒好處;她那聽起來似平淡的畫外音,實際是很深沉的。還有李緯扮演的客人,崔超明扮演的傭人,張鴻眉扮演的妹妹,都性格鮮明,形象栩栩如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一起吃飯喝酒那場戲,表演得那麽自然,那麽真實,五個人物個個都出彩,真是相得益彰,珠聯璧合。
百度百科對電影《小城之春》的介紹: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67084/6308797.htm#viewPageContent
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fXi9-9FJM&ab_channel=dosterian
還應說明的是,這部電影對後世影響很大,著名第五代導演田壯壯於 2002 重拍《小城之春》: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67084/6308796.htm
《小城之春》還於2015年被改編成話劇,由李六乙編劇導演,先後在香港,上海,北京上演,獲得好評:
http://baike.baidu.com/item/%E5%B0%8F%E5%9F%8E%E4%B9%8B%E6%98%A5/17191436
從話劇改編成的電影很多,而把電影改編成話劇,卻很少聽說,我隻知道這一例。這似乎也體現了電影《小城之春》的氣質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