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實注行

專家解讀“麻醉痛症專科”(亦稱“疼痛科”)及"麻醉科"專業知識及應用問題 - pain management
個人資料
正文

對疼痛的認識及有效治療和預防.-訪談節目 /NEW YORK ( 1 )

(2010-04-22 19:51:04) 下一個

麻醉痛症 - 疼痛 專 科 醫師 , 以準確診斷痛源,綜合全身用藥及局部介入治療見長 .

疼痛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常遇到的問題,比如說腰痛、腿痛、牙痛、頭痛、關節痛,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還有各種手術之後的疼痛、以及各種癌症病人難以忍受的疼痛,這些疼痛困擾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長期的疼痛還可能導致抑鬱症和自殺傾向,很多患者真的是 “ 痛不欲生 ” 。

疼痛對人類的摧殘是可怕的: “ 除醫生之外,也許沒有人了解長而持續的、令人難以忍受的疼痛給肉體和精神帶來的影響 …… 這種折磨使人的性格發生了變態。 ”

而疼痛治療向 “ 疼痛科 ” 發展,目的是不再讓頑痛病人處於 “ 輕痛科科看,重痛哪科都不管 ” 的尷尬局麵。

現代疼痛醫學 ( 疼痛科 ) ,在現代麻醉學的基礎上吸收了內、外、骨傷、神經、康複、中醫等臨床各學科的理論和技術而逐步發展,涉及了各類慢性疼痛性疾病和心腦血管、神經、內分泌、免疫、骨關節、腫瘤以及心身疾病等廣泛的醫學領域,擁有神經阻滯、射頻熱凝、脊髓電刺激等被譽為新世紀最具發展前景的醫學技術。


疼痛治療目前擁有神經阻滯療法、病灶注射療法、外周或中樞神經刺激療法、高選擇性疼痛神經毀損療法、微創神經介入鎮痛療法、物理療法及藥物治療等。隻要診斷正確,通過科學而規範的疼痛治療,可明顯改善疼痛局部的血液循環障礙,清除炎性代謝產物,打斷疼痛的惡性循環,從而達到 “ 標本兼治 ” 的鎮痛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若將患病機體所需要的藥物直接注射到病灶處,往往立竿見影,又可減輕全身用藥帶來的毒副作用。近年來發明的脊髓電刺激、深部腦刺激、中樞靶控輸注係統植入術、立體定向顱內特殊核團毀損等新技術,使過去認為難以緩解的頑固性疼痛得到了更有效的治療。

所以說,現在就是有了疼痛去治療,先確定有沒有病因,病因確定以後治療,難以緩解的疼痛,就到疼痛中心或者疼痛科去,因為這些醫生是經過專業培訓,他們是在使用藥物和綜合應用各種鎮痛方法方麵,是比較有經驗的。

主持人 :一般情況下就是,如果說我們的身體出現了疼痛,頭疼我們就會去神經內科,胃疼、肚子疼我們也會去內科,總之哪兒疼就會去哪個科,但是很少聽說有疼痛科的, 什麽樣的病人我們才應該去疼痛科去看病呢?

醫師 :症狀性疼痛還是去相應的科室,治療以後,如果疼痛還是遷延不愈,或 疼痛超過了三個月 , 就要考慮去疼痛科了。

一般來講,輕度疼痛很可能通過自身調整或自我治療多可恢複無疼健康狀態。中度或重度疼痛則需醫師幫助控製。如果在家庭醫師或內科醫師或康複理療醫師治療 2-3 周後疼痛未獲得明顯緩解,或疼痛病源未得到正確的診斷,患者就應該前往痛症專科診斷治療。

另一類情況應特別注意:當疼痛源於骨關節或脊柱時, 如果並非急診情況,比如骨折, 患者不應該選擇手術治療, 應考慮就診痛症專科診治疼痛。原則上,非手術治療無效後才考慮手術方法治療, 手術治療應該是最後的治療選擇。手術不當可加重病情, 比如腰背手術不當可導致“腰背手術失敗綜合征”。

如果疼痛是持續三個月以上的慢性疼痛, 無論是否經過康複理療,按摩推拿或針灸治療都應該就診痛症專科,特別是以下任何一樣情況伴隨時:

1. 疼痛影響生活者

2. 疼痛影響情緒者

3. 疼痛影響活動者

4. 疼痛影響工作者

5. 疼痛影響睡眠者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的病因已經去除了,但是我的疼痛沒有去除。舉個例子說,骨折好了,痊愈了,但是由於骨折造成了神經損害,出現一個慢性神經痛;還有比如說截肢,肢體截了,但是病人還有幻肢痛、殘端痛等等,全都稱為慢性疼痛疾病。簡言之就是說,如果這個病的病因已經消除,但是疼痛沒有消除,並且這種疼痛超過了三個月,國際上公認把它稱之為 “ 慢性疼痛性疾病 ” 。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