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怎樣尋醫問病,找到自已信任和滿意的醫師,特別是在選擇手術醫生時,都會利用各種途徑來獲得理想的醫護照顧。另一方麵,中國各大醫院中,主治(主刀)醫師均有多年臨床經驗,而且還有更高年資醫師“場內場外”指導,既或是科室主住,也會有“老”資格同行“觀察協助”,多數民眾都“樂於”前往大醫院治病。
美國尋醫問病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我們看看醫師的不同,盡管美國培養醫師“超”嚴格,而且對各專科/亞專科均設有住院醫師培訓後的(有限數量)專科/亞專科培訓(Fellowship)機構。但一旦住院醫培訓畢業獲得行醫執照後,執照醫師就進入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環境。每位醫師獨立診治病患,不少非專科培訓醫師也“主治”專科病。比如:痛症專科就是很好的例子,使得痛症治療診所“遍地開花”,造成“輕痛人人管,重痛無人問”的局麵。在NY某個City,據了解這類疼痛治療診所有100餘家,但真正受過專科(Fellowship)培訓的醫師僅不超過二位,這就是“經濟杠杆”的作用。
這種杠杆作用造成對大眾利益損害。其普遍現象有二:一是病患轉診專科難,不少醫生不願轉診病人,盡量自已處理“專科”病人,“知難而進”、“決不放棄”。其二是不少外科醫師成為“手術工作”者。例如,美國每年進行脊椎手術數量超過歐洲15倍。這些事實難免使我們感到在美尋醫問病之難,那麽我們能否真接去醫院診治。
美國醫院與中國醫院不同,由於經濟杠杆主導,美國醫院的病人多數是由醫師本人帶入醫院,而醫院自身的病人多是受政府福利資助的病人,因此,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每次就診常是不同的醫生,當然也很難選擇醫師,反之,向醫院提供服務的醫師也不會選擇病人。
由此可見,在美國選擇醫師主要由自己決定,怎樣才能找到自已信任而且技術精湛、富有同情心的醫師也就成了最大的挑戰。
網絡的興起,使大眾選擇醫師的途經大方便,但又更加困難,可以說近乎100%的google結果都有很強的商業成分:一方麵醫生付款注冊,而方麵查詢者付費查詢。本人曾在一年前Google某專科,首頁顯示近半為醫師專業網頁,今天再用同一關鍵詞查詢後,前三頁幾乎均顯示商業醫師名單網,年輕醫師利用網絡更為多見,不少商業網將醫師性別都寫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能否把身心健康托於這類網頁呢?
在美國尋找自已的醫師---“難”!這裏有些方法可借鑒:
1.通過朋友:朋友或病友推薦是個較實用途徑。希望有個網站專門用於患者對醫師進行評定。
2.自已尋找:
-醫師應有同情心,否則不會是醫技精益者。
-專科醫師應有專科(Fellowship)培訓;
-好的家庭醫師會即時為患者轉診專料谘詢;
-無論任何醫師,都應重視正確診斷,隻治療而不診斷的醫生是沒有患者信任的;
-隻依據報告成照片結果進行診斷的醫師也非同行推薦者;
-外科醫師隻告訴你手術治療,而未提供非手術治療方案者,非優秀外科醫師;
-術前應聽取另位獨立外科醫師的診治方案( 2nd opioin);
-隻給你50-50%希望的外科醫師,實際上多是無信心。
最後記住:由於專科,特別是亞專科醫師嚴重缺乏,你應盡力尋找專科/亞專科醫師診治“專科”疾病。
3.醫院尋醫:
先通過醫院找到專科/亞專科醫師,然後尋找該醫師的私人診所,使自已成為醫生的“私人病人(Private Patient)”,把該醫師變為“私人醫師(My doctor)”。
4.網絡尋醫:
很難評定。正如前所述,本人google了有關專科醫師,顯示年輕薦樂於網絡自薦,並吃驚發現某city範圍google的首位專科醫師(專家)盡是畢業僅一年的醫生。我們知道,所謂“Top 100 xxx”或“who's xxx”多是付費注冊“機構”,請勿被誤導。
5.病友組織:
美國有許多專門疾病的病友組織,通過其中的病友推薦實為良策,值得提醒的是,也有商業性很強的“病友組織”,所以病友本人推薦與“組織”推薦可完全不同。
6.人人助我,我助人人:
中美行醫各十餘年後,認為在美尋醫治病更具主動性,尋求自已信任和滿意的醫師不易,對華人就更不易了。因此我們應抱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極積樂觀觀念,把自已的好醫師,知道的好專科醫師推薦分來,你可花上幾分鍾給我發個郵件(悄悄話),按以下順序:US/State,ZipCode/Specialist/Dr.____/Telephone:---- (美國/州,郵編/專科/Dr.姓/醫師電話),這些信息將會不斷更新貼出,別人將會因為你的信息而受益非淺。
謝謝閱讀。
謝謝推薦:推薦一位醫師或推薦文章給一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