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實注行

專家解讀“麻醉痛症專科”(亦稱“疼痛科”)及"麻醉科"專業知識及應用問題 - pain management
個人資料
正文

頸肩痛或腰背痛:合理有效的冶療

(2008-12-05 18:40:32) 下一個

若真的發生下背痛時怎麽辦呢?應實時請醫師評估,不要輕忽問題的嚴重性,必須針對病因治療,目前治療方式有很多種,主要包括: 

藥物治療:
 門診常用藥
NSAID 、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與肌肉鬆弛劑,對鎮痛、消炎和鬆弛肌肉的功效良好。

物理治療: 如按摩、針灸、低能量雷射治療、運動治療、腰部牽引、電療與熱療等,主要由康複複健科執行,應在疼痛控製良好情況下完成,否則不僅會事倍功半,而且還會嚴重影響預後,甚至延至長期忍受慢性疼痛。在這種情況下,應優先考慮痛症專科會診進行鎮痛治療。 

 微創介入性治療: 前兩種療法合稱「傳統保守療法」,指的是口服消炎、止痛、肌肉鬆弛等藥物,加上熱敷、電療、腰部牽引、按摩等複健治療,若均未改善,發作時痛不欲生,此時,「微創介入性治療」成為有效緩解症狀,綜合鎮痛治療方法。

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的硬膜外封閉治療:

 疾病症狀:由下背開始疼痛,痛感如電流般延伸到臀部、大腿、小腿至足部或腳底,也常見由下背痛到膝上、臀痛或單純下背痛的情形。 

治療方法:坐骨神經痛的注射治療,是采取「脊椎神經根注射治療」,醫師將一根長針由病患背部經皮置放到引發疼痛的神經根,從椎間孔處注入適量的麻醉藥及消炎作用的類固醇,發揮麻痹神經痛感和抑製發炎的作用,幾小時之內就有明顯止痛效果,且7成的病患可延續數個月內有效。

椎間孔受壓坐骨神經痛的選擇性注射治療: 

疾病症狀:由下背開始疼痛,痛感如電流般延伸到臀部、大腿、小腿至足部或腳底,也常見由下背痛到膝上、臀痛或單純下背痛的情形。 

治療方法:坐骨神經痛的注射治療,是采取「脊椎神經根注射治療」,醫師將一根長針由病患背部經皮置放到引發疼痛的神經根,從椎間孔處注入適量的麻醉藥及消炎作用的類固醇,發揮麻痹神經痛感和抑製發炎的作用,幾小時之內就有明顯止痛效果,且7成的病患可延續數個月內有效。

 脊椎關節炎的關節神經封閉注射治療 

疾病症狀:是脊椎關節病變引起的背痛,症狀與坐骨神經痛很像,有些會後腰背局部關節疼痛,或從大腿後側往下痛,病患描述此種疼痛是一種鈍性、深部且不容易定位的疼痛,有時,背部有一種被鎖住的感覺,尤其是向後仰、站立或坐著稍久,會引起或加重背痛。 

治療方法:「脊椎關節注射療法」是在計算機斷層掃瞄或X光做為引導下,準確地將麻醉劑和類固醇注射到引發關節炎的小關周圍,麻醉劑可以麻痹關節麵周邊小神經痛感,類固醇則可抑製發炎反應,效果快且立即。 

腰背痛的高頻熱凝療法 

適應症:脊椎關節炎、頑固型背痛 

治療方法:高頻熱是一種工具,治療時先以八公分長的細針紮入發炎的脊椎關節處,再將高頻熱產生的 60 80 度高溫引入其中,把關節附近引發疼痛的小神經燒壞,達到阻斷痛感的目的,比「脊椎關節注射」之打針方式所達到的麻痹效果更持久,有效率高達 80% 。不過,由於脊椎關節周邊的小神經還會再生,因此,無論是脊椎關節發炎或頑固型背痛經此治療後,複發率仍高,有 80% 超過三個月後仍會複發,但此療法仍不失為是快速緩解背痛的好方法。 

 外科手術:

  大多數的腰背痛患者實際上是不需要手術治療,除非出現神經嚴重受損,比如:大、小便失常,相關肢體癱瘓等亞急性或急性病症。目前認為,手術或非手術治療無神經嚴重受損的腰背痛,其治療遠期(2)效果基本一樣。但是必要時,疼痛不已保守治療數月無效,又確診出病因,則必須慎重考慮外科手術,其重點是在做出正確診斷和查出疼痛病灶,許多外科醫生均考慮麻醉痛症專科會診,應用其特有的分離阻滯注射等來定位病灶。然而,手術後也不是代表一勞永逸。因為不管是椎間盤、椎板或脊椎開刀,原本就是受損組織,會比正常的老化得快,也容易再度受傷,出現背部手術後症候群,症狀為疼痛,腳麻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