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實注行

專家解讀“麻醉痛症專科”(亦稱“疼痛科”)及"麻醉科"專業知識及應用問題 - pain management
個人資料
正文

介入性治療控製癌症疼痛

(2008-11-30 21:05:11) 下一個

談癌色變, 不僅道出了癌症對生命的威脅, 也述說了人們對癌症疼痛的恐懼. 其實, 現代醫學對癌症的治療已有了長足進展, 對癌症疼痛的控製也獲得相當的發展.  80%左右的癌症疼痛可以靠口服藥有效控製; 10%~30%的劇烈疼痛或頑固性癌性疼痛, 在口服藥無法有效控製時, 痛症介入治療幾乎能完全緩解和控製癌痛.

人體的組織或器官在受到惡性刺激後, 均會通過感覺神經, 以電脈衝的方式傳入大腦, 產生痛覺. 介入性止痛是以注射或植入微導管或植入微電極等方式, 阻止痛覺產生或傳遞, 或者通過改變電脈衝的性質(頻率和電壓)來達到完全止痛的目的.  例如對發生在腹腔內的腫瘤(如肝癌, 胰腺癌), 或發生在盆腔內的腫瘤(如卵巢癌, 子宮頸癌), 介入性止痛可注射藥物於支配腫瘤的神經使其解離而失去產生和傳導疼痛的功能; 也可用植入微藥泵的方法使止痛藥物直接導入脊髓支配腫瘤區的神經節段而阻止疼痛傳入. 在介入止痛的狀態下, 無論是放射性或化學性腫瘤治療, 患者均不用再忍受治療過程中的疼痛.

疼痛控製對癌症患者的治療和康複過程都非常重要. 介入性止痛, 用藥量少或不用藥(微電極植入), 因而全身副作用少, 保證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由於能夠實行介入鎮痛的專業醫師少, 去醫院預約痛症專科醫師往往等待時間長, 導致很多亞裔和少數族裔的嚴重癌痛沒有的到有效的控製. 

及早止痛是疼痛控製中最為有效的步驟. 所以, 患有癌痛的病患應及早和醫師商討疼痛控製方案. 早期控製疼痛使患者易於保持良好的整體狀態, 對藥物副作用反應較輕, 對感染的抵抗力較佳, 有益患者治療並縮短康複過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