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鄧公的兒時趣事 [ 轉貼 ]

(2008-11-27 11:48:41) 下一個

來源 主人公
作者 廣安賢人
鄧公出生在我們廣安縣(現在為地級市)協興場姚坪裏(今協興鎮牌坊村)的鄧家老院子裏。鄧公的祖上有個叫鄧時敏的,在乾隆時當過大理寺卿,後告老還鄉,死於民變之中。鄧公的祖父是鄧克達,父親是鄧紹昌,字文明。紹昌公娶了四位妻子,鄧公是紹昌公的第二位妻子淡氏所生,是紹昌公的長子,紹昌公按字輩的排序為他取名為鄧先聖。後來私塾老師給鄧公改名為希賢,革命時鄧公又自名為小平。
我們老家有一句俗話: “ 看人,從小看到大。 ” 意思是說看一個人將來有無出息從小就看得出來。據老輩子講,鄧公兒時就深受其父的影響,很有組織能力,是一幫 “ 兒童團 ” 、 “ 少年隊 ” 的老大。鄧公少時就機敏過人,膽識超群,留下許多可圈可點的兒時趣事。
一日,鄧公帶著他的小夥伴們在村裏巡遊,見張家的幼兒端著碗坐在門檻上吃紅薯飯,鄧公一時興起,想和張家小兒開個玩笑,於是鄧公就若有其事地對著張家小兒驚呼: “ 張幺娃,你碗底有隻毛毛蟲,快爬到你手上了! ” 同伴也隨聲附和。張家小兒害怕,一急就翻起手來看,飯隨著碗一起翻掉在地上,小狗狗就立即搶吃起來。張家小兒更加害怕,拿著筷子大哭起來。小孩的媽聽到哭聲急忙從灶屋跑出來,一邊趕狗一邊打張幺娃的屁股,嘴裏還不停地罵自己的兒子: “ 我的傻兒呢,你日媽有先聖一半聰明就好了哦。 ” 鄧公聞聲哈哈大笑,和同伴們得意地走了。
又一日,鄧公帶著夥伴到李家院子去玩,李家院子有一條灰狗衝著鄧公狂叫,鄧公非常生氣。同伴中有人說: “ 咱們把那條狗弄死吧 ” ,另一人說: “ 不行,萬一李家找我們的麻煩怎麽辦? ” 鄧公說: “ 這有什麽了不起,我們把大灰狗弄死還要李家賠錢。 ” 眾夥伴驚愕,經鄧公一說,大家連聲稱好,分頭去準備了起來。不一會兒,小夥伴們拿著包子回來,一邊丟一邊走,大灰狗就跟吃到院外,死在路上。原來,小夥伴們在包子裏摻了老鼠藥(一說是砒霜)。鄧公吩咐大家在地上打滾把衣褲弄髒,用泥土把臉抹髒,然後拖著大灰狗回鄧家去了。紹昌公見狀大驚,鄧公詳細描述了他們如何被李家大灰狗追趕以致於摔跤跌倒,如何把惡狗弄死的。紹昌公聽後大歎: “ 我兒雖小,卻如此有計謀,將必有大為也! ” 不多久,李家老漢來到鄧家索狗,紹昌公指著李老漢大罵: “ 你還有臉來討狗,你看看你家的狗把這些娃兒都咬成什麽樣子了?這筆醫療費你得給我出。 ” 李老漢傻眼了,不敢再說了,連忙給大家賠不是。紹昌公哪肯罷休,說: “ 看到咱們是近鄰,我娃兒的醫藥費我出了,其他娃兒的醫療費你必須出,共三十塊大洋,狗抵十塊大洋,你就出二十塊大洋,三天內送來,不然拿你家田地來抵帳。 ” 李老漢隻好乖乖交了二十塊大洋才了結了此事。後鄧公問其父: “ 大灰狗哪值得了這麽多大洋? ” 紹昌公笑著說: “ 價錢不喊高些,李老頭一定會把狗帶走。我想把狗留下獎賞你,吃它的肉,把皮掛起來,讓你時時刻刻記住, ‘ 萬事謀在先 ’” 。
同村劉地主家有個與鄧公年齡相仿的少爺,一日,兩幫小孩玩竹槍遊戲。竹槍是用一節食指粗細的竹杆和竹條做成的可以彈射紙團、黃豆、小石子類的一種玩具。小朋友們喜歡用這種玩具彈紙團來對打做遊戲。鄧公平素就很不滿意劉少爺身邊也總有幾個小跟班,於是在遊戲中,鄧公偷偷換上小石頭專門對著劉少爺射擊,劉少爺那細皮嫩肉哪經得起小石子的撞擊!頓時,劉少爺額頭就凸起了一個小包,哇哇大哭起來,小夥伴們也就一哄而散了。不多久,劉地主帶著劉少爺等到鄧家投訴。鄧公非常生氣,大叫道: “ 大家都在玩打仗鬧著玩嘛,誰叫你皮子嫩,反倒怪起我來了。要是真槍就好,一槍打死了你,哪有這麽多事。 ” 紹昌公聽完哈哈大笑,說: “ 劉老爺,你聽聽,他比老子有出息! ” 接著又說: “ 小孩鬧著玩嘛,你就別操心了。 ” 劉老爺雖不滿但也不好多說,隻好罵劉少年說: “ 鬧不過別人就別跟別人鬧,別給老子丟人。 ” 後來,鄧家請劉老爺寫春聯,劉老爺就給鄧家寫了一幅暗含罵意的春聯。小平回家一看,是個罵人的春聯,抓起來就撕得粉碎。這是後話了。
鄧公的無羈行為,很讓私塾老師為難。一天,私塾老師把鄧公叫到跟前說: “ 先聖啊,我很早就想給你名字改一改了。孔夫子是聖人,你把自己擺在孔聖人前麵那還要學什麽呢?我哪還有資格教你啊?這樣吧,我把你名字改成 ‘ 希賢 ’ ,希望你成為一個有賢能的人的意思。你能成為一個賢人,就算是造化了。 ” 鄧公雖有不悅,卻也無奈。
鄧公雖不好學習,但有時候還是有讀小說的興趣。一日,鄧公帶著夥伴撞見他同門師弟鄧某在上學的路上偷看小說〈三俠五義〉(一說是〈三國演義〉)。鄧公來了興趣向師弟討借,師弟正看在興頭上,哪裏肯依!鄧公心生一計,借故與師弟說話,一手把師弟的書打落在地上,馬上把書抓到手裏。師弟向鄧公討還,鄧公生氣地說: “ 你這人好不講理,我又沒在你手上借書,何來還書之理? ” 師弟說: “ 這書是我的。 ” 鄧公說: “ 憑什麽說這書是你的? ” 師弟說: “ 書上寫有我的名字。 ” 鄧公憤怒地說道: “ 你知不知道,我們這裏有句老話, ‘ 撿到撿到,三百兩銀子買到 ’ 。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句話,咱們到老師或者你爹媽去評理。大家都看到我在地上撿到的,就是我的。大家說是不是? ” 同伴紛紛附和說是。師弟怕老師和家長的體罰,不敢找家長或老師告狀,也怕鄧公人多,隻好求鄧公看完書後把書送給他。鄧公勉強答應了,可是卻一直未還。據說,這本書一直伴隨在鄧公身邊,長征的時候鄧公坐在馬上還在繼續看這本書。
鄧公的兒時是快樂的,留下了許多閃爍著智慧的有趣故事。這裏限於篇幅,就不再一一擺了。偉人就是偉人,從小就表現出來了許多的與眾不同。
附鄧公家簡介:
紹昌公娶妻四人,共生育九子女,最後養活下來七人(四男三女),長女鄧先烈,長子鄧先聖即鄧小平,次子鄧先修即鄧墾,三子鄧先治即鄧蜀平,次女鄧先珍( 10 歲時病死),四子鄧先清,三女鄧先芙,四女鄧先蓉(十多歲時病亡),五女鄧先群。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