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

宇宙無邊,有生命。人是動物,也是狼。來自遠方的狼,在想啥呢?
個人資料
大江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認知中國(3)

(2019-10-03 12:52:51) 下一個

1)毛是1個戰士,敢於以戰立國。
2)毛是1個戰略家,是冷戰的終結者。
3)毛中國的7億人,是有組織有動員的抗戰突圍自強者。 
毛中國因此重挫了蘇聯,重挫了美國,教訓了台灣國民黨,威懾著台獨,並將有可能和平解放台灣。毛中國人功在千秋。
當代的蘇俄隻好重組,並與中國求和,當代的美國早以主動向毛中國求和,並開始走向衰落,它們都應當向中國學些神馬。 
經典的中國人,傳統的中國人,也是熱愛天下大同的1群中國人。民上善若水,有組織的中國14億人,是最偉大的,中國可以勝。 
中國可以改變世界,並迫使帝修反們走向人間正道,而人間正道是滄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給了鋰電池 分獎金的為何是他們?(圖)
文章來源: 網易 於 2019-10-10 07:16:1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9970 次)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摩爾摩宣布,將本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固體物理學家約翰·巴尼斯特·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英國化學家斯坦利·威廷漢(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開發鋰離子電池方麵作出的傑出貢獻,三位科學家將平分諾貝爾化學獎獎金。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圖片來源:https://www.nobelprize.org)


  為什麽是鋰電池?

  不同於前幾年諾貝爾化學獎頻頻頒給大熱的生物化學領域,今年的諾貝爾化獎授予了鋰離子電池開發的三位科學家。那麽,鋰離子電池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回顧過去六七十年間的科技飛躍,有兩項發明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第一項重大發明是於1947年誕生於貝爾實驗室的晶體管。它的出現改變了電子產品的麵貌,奠定了全球經濟和現代文明的基礎。而第二項重大的發明當屬鋰離子電池了。1991年索尼公司開始生產出了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由於它的普及,隨後的電子產品逐漸拜別了依賴晶體管的笨重設備。與其他商業化的可充電電池比,鋰離子電池由於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工作溫度範圍寬和安全高等優點,成為各國科學家努力研究的新方向。今天,鋰離子電池為全世界提供著電力,從智能手機到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無處不在。可以說如果沒有鋰離子電池,就不會有如今的便攜式穿戴設備。因此,鋰離子電池還曾和晶體管一起被視作電子工業中最偉大的發明,而晶體管的發明人約翰·巴丁(John Bardeen)早在1956年就因晶體管效應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沒有鋰離子電池,就沒有如今的便攜式設備(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


  鋰離子電池為什麽能這麽優秀?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所謂的二次電池,是區別於一次電池,即原電池(放電後不能再充電使其複原的電池),二次電池是可充電電池。

  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外電路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是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的移動來工作。在充電過程中,鋰離子從正極材料中脫出,經過電解液傳輸至負極,電子由負極經外電路轉移至正極;而在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和電子的運動方向則與充電過程相反。在當前最常見的一種可反複充放電的鋰離子電池中,正極是鈷酸鋰材料,負極是碳材料。

  1912年,鋰金屬電池最早由吉爾伯特·牛頓·路易士(Gilbert N. Lewis)提出並研究,但由於金屬鋰的化學性質活潑,其加工、保存和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使得鋰電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得到應用。20世紀70年代,美國爆發石油危機,然而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存在間歇性,急需可充電電池儲存能源。此時,賓漢姆頓大學化學教授斯坦利·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在紐約起草了鋰電池的初始設計方案,采用硫化鈦作為正極材料,金屬鋰作為負極材料,製成了首個新型鋰電池。鋰離子電池是由鋰電池發展而來的,鋰離子電池的概念始於1972年米歇爾阿曼德等提出的“搖椅式”電池。索尼公司將鋰離子電池在1991年開始商業化生產,標誌著鋰離子電池時代的到來。經過世界各國科學家的努力,鋰離子電池正在向更為高效安全的方向發展。

  為什麽是這三位科學家獲獎?

  世界上並不缺乏研究鋰離子電池的科學家,那麽為什麽此次獲獎的偏偏是John B. Goodenough, Stanley Whittingham和Akira Yoshino呢?

  商業化正極材料奠基人—John B. Goodenough

  約翰·巴尼斯特·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1922年出生於德國,目前為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係教授,著名固體物理學家,是鈷酸鋰、錳酸鋰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發明人,鋰離子電池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為“鋰離子電池之父”。1979年Goodenough發現,將鈷酸鋰(LiCoO2)作為電池的陰極,將除鋰之外的金屬材料作為陽極,能夠實現高密度的能量儲存。這一發現為鋰離子電池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促成了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廣泛應用。1983年,Goodenough、M.Thackeray等人發現錳尖晶石是優良的電池陽極材料。錳尖晶石具有低價、穩定和優良的導電、導鋰性能。其分解溫度高,且氧化性遠低於鈷酸鋰,即使出現短路、過充電,也能夠避免燃燒、爆炸的危險。1989年,Goodenough、A.Manthiram發現采用聚電解質(例如,硫酸鹽)的陽極將產生更高的電壓。此外,他還與日本學者金森順次郎共同提出“古迪納夫-金森法則”(Goodenough-Kanamori rules)。索尼在1991年基於Goodenough理論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鋰電池,從此手機、照相機、手持攝像機乃至電動汽車等領域各自步入了便攜式新能源時代。值得一提的是,97歲高齡的Goodenough老爺子打破了諾獎最高齡得獎記錄,在此之前,這個記錄屬於96歲高齡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阿瑟·阿什金。

  嵌入原理的提出者,解決鋰離子電池安全性問題—Stanley Whittingham

  斯坦利·威廷漢(Stanley Whittingham),1941年出生於英國,英裔美國化學家,現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化學係傑出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化學教授、材料研究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主任、紐約電池和儲能聯合會(NYBEST)董事會副主席。2015年,Whittingham教授因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開創性研究獲得科睿維安化學領域引文桂冠獎。2018年因將插層化學應用在儲能材料上的開創性貢獻,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鋰離子電池工作時發生的電化學反應容易使它爆炸。當過充時,電池可能會自燃。即使解決了有關爆炸的安全性問題,電池在反複工作過程中也會逐漸衰減。為了解決安全性問題,Whittingham教授提出了一種新的電池工作原理-嵌入,奠定了新式鋰離子電池成功商業化的基礎。在20世紀70年代,Whittingham教授就職於美國石油巨頭Exxon公司並開發了第一代鋰離子電池:以TiS2為正極,Li-Al合金為負極的基於鋰離子嵌入式反應的二次電池。近幾年,Whittingham課題組重點在研究一種新的鋰電正極材料VOPO4,這種材料和已經產業化的LiFePO4類似,都是多陰離子過渡態金屬化合物,比起傳統的氧化物,它們具有優異的安全性能,價格也比使用Co的LiCoO2,NMC,NCA要便宜很多。


  製備出第一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原型—Yoshino Akira

  吉野彰(Yoshino Akira),194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自2015年至今擔任旭化成(株)吉野研究室室長,日本化學家,現代鋰離子電池(LIB)的發明者,曾獲得工程學界最高榮譽全球能源獎與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1983年,吉野運用鈷酸鋰(LiCoO2;鋰和氧化鈷的化合物,由約翰·巴尼斯特·古迪納夫、水島公一等人發現)開發陰極,運用聚乙炔開發陽極,在1983年製備出世界第一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原型。並且克服諸多技術問題,徹底消除金屬鋰,在1985年確立了可充電含鋰堿性鋰離子電池(LIB)的基本概念,取得日本注冊專利。吉野彰的鋰電池突破了以往鎳氫電池的技術限製,開啟了行動電子設備的革命。由於極高的安全性、穩定的能量輸出以及合理的價格,鋰離子電池最終於在1991年由SONY首次商業化。2014年,美國國家工程院公認John B. Goodenough、西義郎、Rachid Yazami和吉野彰為現代鋰離子電池所做出了先驅性和領先性的基礎工作。

  正是由於這三位科學家和幕後的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的不斷努力,現在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已經接近每年幾十億美元,為人類的日常生活提供諸多動力。然而,考慮到未來電動汽車的浪潮,電池製造商和科學家們將麵臨更為嚴峻的考驗,以擴大車輛的續航裏程和提高電池的耐久性以便能同時承受嚴酷的持續驅動和短程旅行。最後,再次向這三位獲獎科學家表示感謝和祝賀!

?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諾獎文學獎得主:因為一本書 她從國民作家變成公敵(組圖)
文章來源: 新京報 於 2019-10-10 06:32:4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22879 次)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分別授予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和彼得·漢德克,以表彰他們在文學上的成就。其中,頒獎詞稱托卡爾丘克“有著百科全書般的敘述想象力,把橫跨界限作為他生命的一種形式”。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生於1962年,當代波蘭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她善於在作品中融合民間傳說、神話、宗教故事等元素,觀照波蘭的曆史命運與現實生活。兩次獲得波蘭文學最高榮譽“尼刻獎”評審團獎,四次獲得“尼刻獎”讀者選擇獎。

1962年1月29日,托卡爾丘克出生於波蘭的蘇萊胡夫,在正式寫作小說之前,她的職業方向是成為一名心理學家。這段心理學經曆極大地影響了她的小說寫作。

1996年,托卡爾丘克的第三部小說《太古和其他的時間》出版。這讓之前不溫不火的托卡爾丘克一躍成為波蘭文壇的代表人物。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 生於1962年,當代波蘭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她善於在作品中融合民間傳說、神話、宗教故事等元素,觀照波蘭的曆史命運與現實生活。兩次獲得波蘭文學最高榮譽“尼刻獎”評審團獎,四次獲得“尼刻獎”讀者選擇獎。

2014年,托卡爾丘克的新作《雅各書》出版,這是一本糅合了18世紀波蘭和猶太人曆史的小說,獲得了當年的“尼刻獎”,但同時,這本書也遭到了民族主義者的抨擊。

人們認為這是一本汙蔑猶太人和波蘭國家形象的小說,指責托卡爾丘克為叛國者,在網絡上對她留言謾罵,剝奪她在新魯達的公民資格,甚至還給她發去了死亡威脅。

從炙手可熱的波蘭國民作家,再到被同胞攻擊的公敵,整個身份的顛覆也就是一本書的事。

撰稿 | 阿莫

當夕陽在邊境的村鎮投下漫長的陰影時,一些奇怪的人物陸續登場:胡子濃密的聖女、性別倒錯的修士、變身狼人的教師、陷入冬眠的老太太、身體裏居住著鳥類的酒鬼……故事在混亂的時間流中交替顯現,世代更迭。但對這片遠離塵世的土地來說,也許漫長的人生不過是瞬間的虛幻一夢。這便是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以下簡稱《房子》)中描寫的場景。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是波蘭著名女作家,繼《太古和其他的時間》一作大受歡迎之後,2002年,她憑借《房子》再次獲得波蘭最高文學獎“尼刻獎”的讀者選擇獎。

2017年,《房子》首次被譯成中文版進入國內,引發許多討論。這部作品接近馬爾克斯風格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心理學隱喻與詩化的寫作方式、濃鬱華麗的文筆都令其獲得頗多讚譽。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波蘭]奧爾加·托卡爾丘克著,易麗君、袁漢鎔譯,後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最有意思的是,比起前作,《房子》更明顯也更深刻地體現出了奧爾加的“微觀式”文學:無論是從體裁還是從內容來看,她都試圖用細小的,碎片化的視角書寫“微小之人”,聚焦於人的內心感知而非廣闊的時代或者社會背景。用奧爾加接受采訪時的話來描述,她是在以“青蛙的視角”而不是“鳥瞰”來進行寫作。

然而,這種“小”視角書寫出來的作品,卻又意外地呈現出史詩般恢宏的氣概和對大世界的探索。隻有從微小之人的碎片人生,我們才能得以窺探出宇宙的麵貌——社會關懷和私人情致在奧爾加的筆下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命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奧爾加的這種探索也許可以部分揭示當代文學界熱議命題“大小之爭”的答案。

強大的欲念如何改變我們的一生

這部獨特的長篇小說在形式上相當別具一格,充滿了作者“去宏觀化”的特質:由短篇小說、民間傳說、傳記、隨筆,甚至菜譜和筆記等夾雜而成,篇章之間時而獨立,時而相互關聯。隻有幾個主要人物反複出現,幾條故事線彼此聯係。這種意識流式的“拚貼式”文體其實並非特例,無論是伍爾夫的幾部作品還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盲刺客》都有所呈現。然而,將長篇小說的內容碎片化到這種地步,奧爾加也許是第一人。

有意為之的碎片化寫作不僅使得單獨一章即可成為精美的短篇,還讓整本小說的閱讀過程被不斷打斷和重組,分不清前因後果,由來尾聲,和書中的故事一樣含混不明:雖然書名是黑白分明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但實際上本書呈現的卻是黎明或黃昏的曖昧時刻,“一切生靈都正忙於從夢中醒來或沉入夢境”。在夢幻和現實交錯的混沌中,男與女,生命與死亡,曆史與當下彼此滲透。

這種操作手法看似是為整本書塑造一種“去魔幻”基調,如同“一天早晨,格裏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卡夫卡《變形記》)和“許多年之後,麵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一樣,力圖增添曼妙的離奇色彩。

但事實上,與其說整部小說的神話和虛構特色是通過“去現實化”和扭曲誇大的方式展現現實,不如說是在質疑現實本身:人類的想象/夢境/思考被以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對待,並且成為影響人生的重大因素,作者借此強調個人內心(而非外部環境)對人生的影響力。

例如《房子》中,教師埃戈·蘇姆堅信自己食用了人肉之後會變成狼,便辭去工作搬到鄉村並感到自己的“狼化”。又如渴望成為女人的男修士帕斯哈利斯“想要的是一對豐滿的乳房”,當他突破內心的阻礙後,“在回程的路上,每走一俄裏,帕斯哈利斯的身體都在發生變化,乳房逐漸變大,皮膚變得越來越光滑,終於在某一個夜晚,他那天生的陽物一去不返地消失了”。

這些看起來匪夷所思的描寫所捕捉到的,既是渺小個人的心靈,也是龐大人類軀體對理想生活共同的欲念與渴求。而且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是在夢幻還是在現實之中,總有想變成女人的帕斯哈利斯和獸性發作的埃戈·蘇姆或明或暗地存在於茫茫人流之中。在奧爾加筆下,“微小之人”的個人能動性被前所未有地強調,揭示了一個淺顯易懂但常被人忽視的事實:我們內心的欲念與渴求是如此強大,常常能夠天翻地覆地改變我們的一生。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波蘭]奧爾加·托卡爾丘克著,易麗君、袁漢鎔譯,後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於是,在強大的內心力量的襯托下,一些宏大的命題反而顯得微不足道,比如生與死:由於不到吃完的一刻不會知道蘑菇是否有毒,所以“吃樁菇的時候,人是同時處於既可活也可死的瞬間”;或者曆史的進程本身:“我在做夢,我覺得時間走得沒有盡頭,沒有‘以前’,也沒有‘以後’。”可以說,奧爾加通過描寫個人的力量,質疑了“大”與“小”概念本來的意義,並試圖完成一場以小勝大的征服。

內心折射的是自己,也是世界

由於意識到“內部”的重要性,在《房子》裏,奧爾加的所有重點都放在了探討人的內心:“我通過人的嘴巴進入人的內部。人的構造猶如房子,有樓梯間、寬敞的前廳、照明總是太弱的通廊……但我知道,我是在人的內部。”

用房子和內心做類比並不罕見,早有先例。紀伯倫就曾說過:“你的房子是你更大的身體。”在《到燈塔去》的第二部分,伍爾夫也花了極大的篇幅,通過描寫一所房子怎樣顏色暗淡、氣味消失的衰老過程,展現內心的蕭條與寂寞。也許在書名上,奧爾加就埋藏了這樣的隱喻,這本書的本意實質上是指“白天和夜晚的人們”。

但是,作者的視角並非隻是內化的,與其說奧爾加從外窺視,不如說她試圖從人的內部往外看,正如她在書中寫道的:“我”問瑪爾塔,什麽樣的人看得到鬼魂,瑪爾塔解釋後“我”明白:“內裏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從內向外看,於是便沒有反射。那時他就能看到鬼魂。”由此可以看出,奧爾加關注人的內在是因為內在往往是外在的折射,一個人的內心不僅僅映射的是他自己,更是這個世界的光影與碎片。

在文學曆史源遠流長的波蘭,許多著名的優秀作家,如貢布羅維奇、米沃什,或者紮加耶夫斯基,都在用“文以載道”的方式關注家國命運,采用歸納人類群體的宏大書寫方式,著墨於戰爭與和平、科技進程和曆史變革。

而奧爾加采用的方式是通過細節,通過瑪爾塔毛衣上被抻大的扣眼兒和酒鬼醉意朦朧的驚鴻一瞥。她試圖從一些微小瑣碎的細節窺見一個人和其生活的全貌,再由此延伸出對人類、世界甚至宇宙的看法:人們如何認知性別?如何認知愛情?如何認知生死?如何認知時間?如何認知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和整個宇宙?

由波蘭新浪潮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導演的電影《糜骨之壤》。該電影改編自托卡爾丘克的小說,講述了一個人類社會與自然保護的故事,並且在森林場景外勾勒了男權社會的醜陋欲望。

奧爾加確實從微小的人類內心看向了無垠的太空:“我無緣無故突然產生了一個古怪而強烈的想法,我們之所以是人是由於忘卻和漫不經心,實際上,我們是被卷入了其大無比的宇宙戰役中的一種生物……我們隻是看到這個大戰役中的某些反光,從它細微的顫動與不規則的搏動中想象它廣闊的全景,以及它輕盈而堅不可摧的本性”。

不能通過曆史資料或冰冷的大數據,隻有通過文學,才能展現一個人如何由內部看向外麵的世界,才是人們視而不見的世界和時代的真相。在這個意義上,“大”與“小”又獲得了和諧與統一。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諾貝爾文學獎女作家:敘事魅力處處是驚奇(圖)
文章來源: 中央社 於 2019-10-10 09:51:4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14844 次)



瑞典學院今天揭曉2018年文學獎由波蘭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拿下。 路透社

瑞典學院今天揭曉2018年文學獎由波蘭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拿下。台灣詩人印卡說,朵卡萩的敘事特色相當有魅力,而作品中討論「曆史時間」的意識,對任何文學讀者都是驚奇。

朵卡萩(Olga Tokarczuk)是波蘭當代最受歡迎的女作家之一,生於西元1962年,善於在作品中融入民間傳說、史詩、神話與當代波蘭生活景致,結合現實與魔幻的書寫風格,反映出波蘭人民的日常生活及世界觀。

談到創作,朵卡萩就曾說過,小說書寫是出自一種尋根的企盼,探求自我的根源,好能安於現實之中。2018年,朵卡萩最新作品Flights入圍英國曼布克國際獎,並憑該書成為2018年度獎項得主。

台灣詩人印卡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朵卡萩這幾年在國際文壇都被注意到,其語言很有風格,尤其在作品中討論「曆史時間」的意識對於任何文學讀者都是驚奇的。

印卡解釋,朵卡萩從敘事特色切入,的確是很有她的魅力在。若跟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白俄羅斯作家亞曆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放在一起,就會知道是另外一個極端。

朵卡萩在台的譯作不多,大塊文化在2007年出版「收集夢的剪貼簿」、2006年出版「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由易麗君、袁漢鎔翻譯。

大塊文化總編輯湯皓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也說,「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是受到許多讀者關注的著作,所以特別引介給台灣讀者,當時還曾經請朵卡萩來過台灣。站在出版社立場,相當開心,像這樣純文學的部分,作家得獎也是對出版社的鼓勵,在選書上被肯定。

湯皓全指出,朵卡萩有東歐作家的特色,有著明顯的當地神秘色彩,加上作品融入波蘭本土的民間故事,讓讀者引人入勝。

湯皓全表示,原本明年6月將出版朵卡萩的小說Flights(暫譯為雲遊者),如今朵卡萩得獎,也希望把出版時間努力往前,盡快帶給台灣的讀者。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細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氣的基本原理
來源: kylelong 於 2019-10-10 04:40:54 [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398 次 (13874 bytes)
字體:調大/重置/調小 | 加入書簽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貼 | 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Kaelin, Ratcliffe, Semenza,以表彰他們革命性地發現讓人們理解了細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氣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過對低氧誘導因子hif水平調節機製進行深入研究。


三位獲獎者分別是來自哈佛醫學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William G. Kaelin、來自牛津大學和弗朗西斯·克裏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Peter J. Ratcliffe以及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Gregg Semenza。






三位科學家在人以及大多數動物細胞感知、適應氧氣的變化機製方麵做出傑出貢獻。氧氣對細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細胞如何應對外界環境氧氣變化的機製仍不清楚,三位研究者發現了一種關鍵的分子,從而能夠幫我們了解多細胞動物體如何應對氧氣的變化。


他們的發現對生理學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性,並為有望為對抗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氧氣是眾多生化代謝途徑的電子受體,科學界對氧感應和氧穩態調控的研究開始於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當氧氣缺乏時,腎髒分泌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紅細胞。比如當人們在高原活動時,由於缺氧,人體的新陳代謝發生變化,會生長出新的血管,製造新的紅細胞,從而更有效率地運輸氧氣,來彌補空氣中氧含量的不足。這也是為什麽在中長跑和馬拉鬆等耐力項目上,運動員需要經常到高原進行訓練的原因。

據了解,20世紀90年代初,塞門紮和拉特克利夫就已開始研究缺氧如何引起EPO的產生。他們發現了一個不僅會隨著氧濃度的改變發生相應的改變,還可以控製EPO 的表達水平的低氧誘導因子(HIF),如果將其DNA片段插入某基因旁,則該基因會被低氧條件誘導表達。簡單來說,理解細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氣的基本原理,對深入理解癌症的發生機製有重要意義。

作為主要研究低氧條件在癌症、肺病和心髒病中的作用的科學家,塞門紮早在1995年就有了一些關鍵發現,包括鑒定出編碼HIF的基因。他發現,HIF由兩種不同的DNA結合蛋白組成,也就是所謂“轉錄因子”,現在它們被稱為HIF-1α和ARNT。

值得注意的是,塞門紮自發現HIF以來,一直與研究小組從事HIF-1α的研究,在不同類型的細胞中精確尋找被這一活化蛋白促進或抑製的大量基因。

據了解,HIF是一種重要的轉錄因子,能夠調控腫瘤細胞發生發展。具體來說,低氧誘導因子在低氧狀態下表達水平較高,能夠誘導一係列基因的表達,特別與血管生成有關的基因。這就意味著,腫瘤快速生長,導致腫瘤內部低氧後,誘導低氧誘導因子表達,從而促進血管生成,促進腫瘤長大。

此後,彼得?拉特克利夫和威廉?凱林發現了低氧誘導因子的降解機製。

其中,拉特克利夫的重要發現在於找到了氧氣感應和信號通路中的關鍵轉錄因子,低氧誘導因子之間的聯係,為整個氧感應機製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此外,他的研究探究了細胞感應低氧濃度的分子機製,低氧誘導因子的水平受氧氣含量影響。高氧狀態下,低氧誘導因子被修飾,從而被降解;低氧狀態下,低氧誘導因子不被修飾,不會被降解。

低氧誘導因子是導致人類患病的一類重要因素,除了腫瘤,還有很多疾病可能受到該因子的影響,包括癌症、心髒病、中風和血管疾病。目前,研究界希望能夠調控低氧誘導因子的表達,降解或維持該因子的含量水平,從而為腫瘤治療及其他病症提供潛在藥物靶點。

同時,威廉?凱林一直致力於研究缺氧對腫瘤的影響。他在視網膜母細胞瘤、von Hippel-Lindau(VHL)和P53腫瘤抑製因子方麵的研究,提示糾正單個基因缺陷可產生一定的治療效果。其中對VHL蛋白的研究在VEGF抑製劑成功治療腎癌方麵功不可沒。

此外,威廉?凱林研究探索了為什麽抑癌基因出現突變後會導致癌症的問題。他發現,被稱作VHL的抑癌基因能夠調節身體對氧濃度的反應,而VHL能夠改變下遊蛋白的表達量來調控身體產生紅細胞、生產新的血管來應對低氧濃度。他還注意到,低氧誘導因子(HIF)是控製這一係列過程的關鍵蛋白,HIF對氧濃度高度敏感。這些腫瘤都生長在血管豐富的部位,而且它們會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刺激紅細胞的產生。這些特點都表明,氧氣可能在它們的生長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另外,其研究小組還證實在乳腺癌中穀氨酸旁分泌誘導HIF促進了癌變,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雜誌上。這些研究在一些前沿創新性醫療手段中有很大的啟發意義,也有望為致死性的疾病帶來治療新思路。

氧感機製是治療許多疾病的核心,今年的這項發現對人體生理機能具有重要貢獻,並有望對治療貧血、癌症和其他疾病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簡單來說,理解細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氣的基本原理,對深入理解腫瘤或是癌症的發生十分重要,另外低氧和許多疾病有關,例如心肌梗死、中風和外周血管疾病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