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

宇宙無邊,有生命。人是動物,也是狼。來自遠方的狼,在想啥呢?
個人資料
大江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2017-05-30 11:14:14) 下一個

氣與恬淡虛無。

太陽是火,地球是水火。

太陽噴濺成為地球之火,鐵水凝結成為地球。

地球遭遇慧星碰撞成為地球之水,地球之水天(外)上來。

水火成生命。

1塊鐵水,可以散熱而自冷,1塊熾熱的鐵水遭遇到水,必將起反應,水蒸騰為氣,其凝結為雲霧,再被地球引力所吸引墜落於地表是為雨。

水克火?

 

婦科與經方

 關於經方

廣義而言,經方即是中國醫學經典醫籍所載原始方劑。

最早的中醫經典是《黃帝內經》與《傷寒雜病論》論,因此,應將此經典之著所載方劑列為經方。前者分為素問,靈樞,後者分為傷寒論,金匱要略。

《素問》與《靈樞》共載方13首,《傷寒論》載方113首,《金匱要略》載方205首,其中有部分與《傷寒論》重複 。

一般而言,後世醫家都以《傷寒論》所載113方為經方,偶有旁及《金匱要略》之方者。

經方的特點

經方出於《傷寒論》,有如下特點:

其一,曆史久遠,所含信息豐厚。是1700多年前的方子,對於現代中醫臨床用藥有重要指針性意義。提示藥物作用。(神農本經,原序,曆代,及現代用藥最初典出傷寒。計80餘種藥物。其藥物功能至今成迷。知解一半不到)。

其二,源於1700餘年的國人臨床實踐,其曆史背景特別,史上大疫,以人為本,直接以人作醫學實驗。故原創經方含有極其密集的臨床信息,又經百千年時空驗證,療效更為可靠。經方取之於密集的臨床實驗病例,有驗之於臨床。所具有的特別療效為現代醫家所珍視。

其三,用藥藥味簡單,常常是兩三味,三四味藥配伍,藥專力宏。

其四,藥量重大。常以斤,兩,升計。按對秦漢度量衡考證,常規用量折合現代重量,常常超過20克。

由於藥味簡,可選擇範圍小,故挑戰臨證功力,需要精準辨證。

其五,辨證準確,則起效快速。對複雜重症有特別療效。

因此,醫界臨床大家,多善用經方。

其六,經方辨證施經方的精髓,講究準確,精致,簡明,直達病所。用藥上特別重視單位藥的藥性把握與研究,同時,重視藥量的微妙差別。

關於秦氏婦科

是秦氏所獨創的婦科學。

獨特之處在於:理論架構源與中國土著哲學與傳統醫學,涉及易理與道儒之說,尤其以對《內經》《傷寒論》經典理論的特殊解讀為依據,並旁及現代醫學臨床學的新經驗,關注現代數理化天地生等科學發現,推動臨床學與時俱進。

更源於秦氏30來年的中醫臨床,西醫臨床實踐。密集的病例(數以萬計)。不斷探索的經驗總結。

秦氏婦科的特點

其一,深刻解讀經典。

其二,熟知傷寒論經方,深入闡發經方的原始創意。

其三,係統借鑒曆代臨床家經驗,批判吸取精華。

其四,重新認知女生特別生命現象,再分類婦科病。

其五,對現代婦科的重要主題:1崩漏,2閉經,3難產,4流產,5剖腹產術中出血,6圍絕經期綜合征,7產後憂鬱症,8產後肌痛,關節痛提出新解,並在中國醫學經典辨證論治體係的基礎上,精確使用經典方劑,同時創立係列秦氏專方。

或可參見《中國中西醫臨床婦科學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996  北京。

其六,秦氏組方經典,嚴謹,溫和,有效。並兼顧人類自然的屬性。

重點主題選取 :圍絕經期綜合征

 

定義   WHO   49歲   秦氏分類法    35A期    45AA期   55AAA期

涵蓋很廣,跨度很大 潮熱  出汗  心悸  幹癢  經亂  肌痛  眩暈  鍵忘  疲乏  發落  超重  易怒  憂鬱  失眠  其它

卵巢兩大機能——基礎卵泡,排卵,性激素,醇與酮與肽。

激素重要生理效應。

骨肌皮脂發

心血管

精神

神經

 

中醫辨證用藥現代機理討論

 

月經五大調節環節(獨特軟件,個體,反饋,腦計算)

卵巢血液供應——子宮動脈,卵巢動脈,特別的血液供應設定。

盆腔血流量(腹主A,髂A,腎A與氣街,衝任一源三岐)

盆靜脈叢與瘀血,容易瘀血

類激素,營養學,物質。

主要病例與經方討論

潮熱

發熱

分級

現代分級:低,中,高,超高

古代分級:實熱,虛熱,傷寒分 大熱 無大熱 身熱

關於虛熱的研究(芩連柏膏柴角板葉梔。。。熱型)

 

小柴胡 湯(96條。柴半斤黃芩3人參3半夏半升甘草3生薑3大棗12個)

秦氏五味地黃湯 (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

秦氏八味地黃湯(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龜板,鱉甲,黃芩)

秦氏清涼散(板藍根,葉)

寒熱 1

寒熱2(一年)

 

肌痛(頸肩背要腿)

芍藥甘草湯 (29條,腳攣急,即伸,白芍4甘草4)

黃芪桂枝五物湯(芪3芍3桂3生薑6棗12個)

秦氏STP方(羊霍,三七)

產後肌痛

 

憂鬱

桂枝去勺藥加蜀漆龍牡救逆湯 (112條,驚狂,臥起不安。桂枝3草2薑3牡5漆3骨4棗12個)蜀漆,常山苗。

甘麥大棗湯 (甘草2,小麥1升,大棗10個)

秦氏排解散(大黃,公英)

秦氏珍珠散(珍珠,白芍,丹參,五味子)

嚴重痤瘡

嚴重失眠

 

經亂

秦氏安衝湯

 

易怒

奔豚湯

 

畏寒

四逆湯

嚴重畏寒(5年)

 

病例A

 

38歲女士。公司操作工,長久坐位,並使用顯微鏡觀測電子原器件,工時很長。8—10小時/日。產後10個月時,開始出現兩目幹澀難開,口幹,手足心熱,心煩少寐,熱似骨蒸,疲倦,非常困撓,並經過家庭醫師,眼科醫師會診,無法確診。

與市改看中醫,經連續用藥近一年,以湯劑為主,五心煩熱及骨蒸潮熱略減,但仍然難時常反複。

現證:精力體大減,工作有力不從心之感,時常煩熱骨蒸,睡不實常醒。形較瘦,兩顴紅,唇幹裂,口幹,眼幹澀難張,大便正常,小便時常黃短,舌暗紅舌形瘦舌苔薄黃,脈沉數而無力。BP: 120/80mmHg  T 37攝氏度  P:98次/分

病屬年過五七,腎陰不足,水火不能互濟,陰虛而火旺,典型陰虛熱證。

宜滋陰降火,補腎水。

檢視近年所用之湯劑,多是六位地黃,知柏地黃之意。

方大致對證,但需去澤瀉,並加鎮潛清虛熱,用秦氏八味湯。

熟地15克,山茱萸20克,山藥20克,牡丹皮20克,茯苓25克,黃芩15克,生龜板25克,生鱉甲25克。

以水3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溫早晚飯前兩服。

6劑後,熱大減,好睡足,已半年沒有過如此好睡。

以後再加板藍根,大青葉,或青蒿,地骨皮之類。用3個月虛熱近平複,工作努力如常。

 

病例B

56歲女士。

常年在冷庫中作業,持續多年,畏寒肢冷。

初診時值暑季(7月中),雖暑熱高溫,卻依然畏寒,著多層衣褲,並戴棉織帽。形體較胖,麵色黃白少華,四肢不溫,舌較胖大有齒痕,苔白厚膩,脈極沉緩而無力。

屬腎陽不足,陰寒內盛,陰陽氣不相順接,幾近孤陰無陽。屬少陰厥證。

四逆湯

幹薑20克,熟附子15克,炙甘草20克

以水20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溫日二服。

6劑後四肢漸溫。

二診加淫羊藿20克,杜仲20克。

連服30劑,形寒肢冷大減,體力大增。

 

病例C

2010—10總存

 

 

1  數與方向

 

人類生活,離不開數與方向。

人類隻能生存於地球表麵的某一點。

對於方向而言,假如人類能生存於地心中,或幽暗的深海裏,我無法猜想應當如何確定數與方向。

數是記憶的要素,也是推理的要素,記憶與推理應是人類生存,生活,生命之必需,也是人類與其它動物的區別之一。人類擁有強大的記憶,計算,推理能力。當然,其他動物可能在這些能力的某一點上超過人類,因此,這些不能算人類與動物的最本質區別。

最,就是唯一,不存在“最。。。之一”,那就不是最了。此處,我先賣個關子,不說我自己的想法。當然,人類與其它動物的最大本質區別,其實也與記憶有關,與計算更有關。

我還是討論數與方向。

人類要繁衍,繁衍的個體有多少?這本身就個數。

家族人口,異族人口,視野裏的獵物是1隻?還是2隻?還是3,4,5,6。。。無數隻?

無數隻,就是N隻。

結繩記事,繩就是計算器。

還有比繩更原始更古老的記事方法及計算器。我也有想法,也先賣關子。

人類逐漸對數的要求高級化複雜化。

人類得知數,數就是最重要的信息。

人類要獲得信息,最終要訴諸於數。

已知,人類從外界所獲得的信息,有95%源於視覺係統,所以,人類的數字信息也主要源於看到的,看到的主要是影像,也是數字,或含有數字要素。有時,數與像都是共存的,混雜在一起進入視野,傳輸於腦。腦會分別計算之。

方向對人類的重要性不需贅言。

不確定方向,人類連家都找不到。更不要說到固定的地點去守株待兔了。

我說過,人類隻能生存於地表的一個點上。

地球是球體,是孤懸於茫茫宇宙空間裏。至少在當下,已知宇宙無邊,據說,宇宙自原點開始膨脹,至今還在飛離原點,因此,點與點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我說的點,就是星,或星係。

空間的光袤與無限性,多維性,決定地球人必須思考方向與方位。

其實,空間本沒有方向與方位,因為自已原點可以指向無限的方向。我至今疑惑我自己為何能確定左手與右手。這也許靠一種腦的記憶,當你說出右字,腦就啟動了記憶左右的機製,幫你找到記憶點,再準確地揮起左手或右手。

左右,也是方向或方位。上下左右,東西南北——所要表達的是空間,是多維空間,至少是三維,又是3。

人體自有特殊的裝置用於確定空間方位,使人大致能隨時確定自己的空間感覺,在內耳的半規管,同時還有耳迷路,相當工程測量的水平儀。

空間多維,平麵,是人類生存必涉要素。

人類總是在思考與觀察中。

觀天,觀地,觀人,觀物。。。觀宇宙。

現代有了哈勃望遠鏡,人類也可登月,或造訪火星。。。

人類對宇宙的觀察大有進步,應當歡欣鼓舞。

同時,也不要忘記人類的思維特性與宇宙的總體特性。
通常,人的思維都是線性的(直接,直觀),而宇宙運行的特性是點線麵合一的,高度全方位立體的。

宇宙的運行方式多樣,卻大都采用圓周運動。

宇宙天體多樣,卻大多以粒子形態存在。

圓,圓周,球體,粒子,這些,都是宇宙的存在,是此種存在在人視覺中所構成的最普遍的常規形態,這也與數有關。

凡是以圓,圓周,球體,粒子狀存在之物,必涉及一個普遍的宇宙常數。這常數,我不說,大家都能感知到

 

2    傷寒與溫病的異同

1 關於疾病的分類與外感病

中國醫學對疾病進行過早期分類。
將疾病分為外感熱病與內傷雜病兩大類。
外感熱病,也就是外感病,多必伴有發熱。
這種分類,源於對病因的認知。
最著名的應是宋代陳無擇所提出的“三因”說。

所謂三因,即內因,外因,不內外因。

外,是相對於人類自身而言。外部的,不可控的,難控的致病因,是謂外因。

人與自然,或與宇宙,即是相輔相成,共組自然和宇宙大係統。也主觀地順應,能動地改變自然,宇宙。同時也受自然,宇宙所支配。
 如果說,宇宙是大係統,人類本身也參與組成宇宙。另外,相對大宇宙,人類自身就是小宇宙。

人類,自然,宇宙是一個係統。

以往,人們都是將自己單獨提出來,論證人類在此大係中的位置,有萬物之靈說,勝天說,回歸自然說。。。

其實,是共組說。

與人類共組宇宙的還應包括最小的生物病毒,與無生命之微塵(岩石)。

如果真能將人置於宇宙之中加以觀察,則人們所看到的生命現象一定很特別。
人們需要此一視角,或許所謂天人合一。。。

當然,人類在自然麵前有時很無力。
係統論有一重要特質,就是整體觀,係統運作的同一性,如果將宇宙大係的同一性提出來,可有若幹特質。。。比如,組成宇宙的物質都具有球體或粒子形狀。物質大都作圓周運動,物質組成及運動具有點線麵特性。。。運動與線性。。。

先不討論這些。

外,所指就是人類自身以外,就是自然界,並廣及宇宙。

自然界,宇宙的運行變化,難以人類意誌所控。 人體的生理機能也隨之擺動,規律運作。當自然之變挑戰人體機能,或重創人體機能,就是致病因,由自然界外部原因所致的疾病,是謂外感病。

外感病的致病因即 風寒暑濕燥火。
在自然之變的意義上,風,顯然是指大氣的移動。寒,暑,火,是指大氣的溫變。濕,燥則是指大氣的濕度。
人類是地球智慧生物,人類的生命現象存在於地球表麵,存在於大氣層之下,存在於生物圈中,存在於食物鏈上。。。
大氣的移動,溫變,濕度應時影響人類生理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最重要最普遍最常見的致病因。
現代人類,對病因學的研討已經細致深入,但是,基本的致病因,本質上沒大改變,而且,連最小的病毒都與自然界變化正相關。
風寒暑濕燥火,是六氣。
氣,在此含義是能量,是動力,於生命物或人類而言,就是生命生發生長的必須外力,即總自然力。
風——能化生萬物之說。風——也是自然力的代表性概括。
當自然之變,風寒暑濕燥火,超出常規,或天候,氣候,超乎尋常,必將挑戰人體生理機能的某些極限。這顯而易見。同時,還必然引發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即生物性致病原的特性,有時,致使某類病毒高度活躍,強致病。前人所觀測的是自然,是宇宙大係,直接越過了細菌與病毒。今天,人們看到了細菌與病毒,卻忘記了大係統。
外因致病,是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失其常態,太過而超出人體的生理機能極限。
因此,在此意義上,六氣變成六淫,本來正常的“氣交變”,變成了致病因。

內因,是指人類自身可控的,某些生命形態失控,或失常,而成致病因。
一是飲食。
二是勞倦。
三是精神與情誌。
四是房室。
現代醫學大家,經過最近半個多世紀的臨床與實驗研究,提出了醫學模式新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所處環境的改變。導致病因學的革命。
不內外因,是指界乎以上兩類病因之外的病因,如意外傷害,蚊蟲叮咬,蛇犬傷等。。。
我特意將中國古醫學的病因說回顧之,是想特意表達一下我對外感病——這一重要的醫學術語的理解。
因為,傷寒與溫病都屬於外感病。
或許可以說,外感病分為傷寒與溫病兩大類。

2,文獻與學說淵源
傷寒與溫病——最早見於素問。作為醫學術語,也是病名,也是對外感病的分類。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素問熱論:傷寒,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
素問評熱病論:

其次,見於〈傷寒論〉。
〈傷寒論〉直接以傷寒立論,論中很多條文都首先冠以傷寒二字,此其一。
〈傷寒論〉同時也記載了溫病,此其二。
考證傷寒論最初的條文,在第6條就提及了溫病,並首先與傷寒相區別。
原文: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風溫為病,身熱多眠睡,鼻息必鼾。。。
此條文的重要意義在於:
一是,明文記載了溫病——這種與傷寒並列的另類外感病。
二是,描述了溫病的臨床表現。
三是,提出了溫病還可再分類,記載了風溫的病名。
此條文的重要意義還在於,明確記載了溫病與傷寒的鑒別要點,對臨床實務極有幫助。

由以上文獻及討論可證:
1,對中國醫學體係而言,傷寒與溫病是古病名。
2,做為病名,二者都首先見諸於內經。也因此,傷寒與溫病被文字記載應超過兩千年。
3,同屬於外感病。
4,外感病與自然界的變化密切相關,具體而言,與大氣的溫度,濕度,移動有關。
5,自然界的以上常態為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此非常之變,即成致病的外因,為六淫。
6,《內經—素問—熱論篇》詳細討論了傷寒熱病,並首次將此病按六日,劃分為六個階段,記述了每一病程階段的主要病象。但是,並沒有嚴格區分傷寒與溫病,也沒有記載應對的方藥,隻是提及了針刺。
7,《傷寒論》專論外感熱病,其對傷寒的病程劃分,證的記述,都有素問熱論的影子。但是,傷寒論記載了極其豐富的病象,並推出113個方藥。
同時,《傷寒論》不但專論傷寒,也明確記載提及了溫病。
這表明傷寒與溫病同屬外感病,但是性質與病程,病象,預後,演變規律。。。都有極大不同。
8,《傷寒論》時代,外感病的臨床學就已經能區分傷寒與溫病。
9,六病辨證的方法,適用於辨外感病傷寒類,辨溫病應另有辨證的方法。仲景隻是明確加以區分傷寒與溫病,並沒詳論溫病。猜想《傷寒論》時代,應有溫病的專論專法與專方,惜已亡佚。或仲景另有《溫病論》,也已亡佚。
此猜想的合理性有:一是,傷寒與溫病都是為害最烈的人類疾病,不可能隻能治傷寒,不能治溫病。二是,醫學實務並不一定都能訴諸於成熟的理論。三是,文字載體被時空掩沒,如仲景自序裏所提及的主要文獻,今大多已不可見。
這是傷寒與溫病的曆史延革,或有助於人們較清楚地認知何為傷寒,何為溫病。
 

寒論研究

1,              易經易理說

2,              傳統陰陽五行說

3,              髒府說

4,              經絡說,六經

5,              病程深淺說,六病

6,              天文地理文史哲生

7,              其他

8,              現代醫學對照說

9,              疾病本質,臨床病象,表現,人體基本生理,解剖參數

10,          疾病譜

11,          病理變化,今古相類,變化不大,可能互參,如同南北坡登珠峰,從衛星上看珠峰,角度,視野,深度,廣度。。。

12,          對病的描述很準確,有超過現代臨床學之處,需要再讀懂。

相對永恒不變的事物,可以當作尺,也可以當成做標係,來度量觀測古今的生命現象與病象。

如體溫血壓脈搏

如發熱,疼痛,出血,昏迷,少尿,脫水,電解質失衡,呼衰,心衰,休克。。。

如對病人的主觀感覺就記載的豐富翔實。

於現代臨床學而言,病人的有些告訴或感覺並不被視為症狀,但是,卻是病象,因為它極大地困擾病人,至少是機能改變,或者是某些嚴重病變的先期臨床表現,或者預示某一器官可能發生病變。

比如某些陰虛發熱,氣虛發熱,氣陰兩虛發熱——此種發熱多半不能以體溫表測知,於是,現代臨床診斷學無法記載,因此無診斷學意義。

比如很多感染的初期症狀,如怕冷怕風(惡寒,惡風),出汗怕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咽喉癢。。。等等也不具重要的診斷學意義。

但是,人類的感覺極其精細,不良感覺是構成病態的要素,於疾病而言,症狀與體征同等重要。多半時候症狀先於體征出現。

由於現代診斷手段的發達進步,人們更多地關注體征,而忽視病人的感覺。似乎人們更加相信數理統計,而完全忽視了個案的意義。

但是,每個病人的基因都是不同的,千人千麵,訴諸於不同的病象,也會訴諸不同的病象表述,這些,對大樣本也許無用,對單個的每一個病人也許意義重大。

 

3  陰陽學說的第三態

陰陽之思,自2500多年前被中國人提出來,到春秋時代被國人熱議,自稱諸子百家之一大家,並開始用此種哲學解答宇宙,自然,人與生命現象,當然,更會關涉調整自身的生命形態,運用於醫學中,史稱陰陽家。史記漢書呂氏春秋

至此,陰陽學說,已經成為土著中國人的定見,也是一種成熟的哲學之思。

這似乎是西方的蘇格可拉底,亞裏士多德們所不能,於是,陰陽學說的哲學思考,是獨特的,是西方哲學體係所沒有,或沒有重點討論的。但是,此說卻在極大的程度上揭示了宇宙真相。因此,也引且西方人的好奇。老子之說被西方人所珍視研究,就是證明。

翻開《內經》與《傷寒論》,陰陽二字密集出現。

關於陰陽學說,對中國人影響之深,恐怕超出人們所了解。

因此,千百年來,智慧的中國哲人也不斷地闡述此說。

以往的近現代的國學大師或大哲學家的著述,闡述此說有諸多精意,我覺得似有缺失,現再多加討論之。

其一,以往的中國哲學家,都將陰陽學說的主幹要素分為陰與陽兩部分,即陰陽是陰態與陽態所構成,此兩態,即陰陽是對立的,互根的,消長的,轉化的。。。此種思考,有其重大失誤,因為隻是在陰陽兩態上討論其意涵,及哲學意義,這是不全麵的。

其實,陰陽的哲學意義,除了表明宇宙的形態有陰態與陽態,還表明宇宙存在非陰非陽態,如果以黑色代表陰,以白色代表陽,那宇宙的顏色是黑與白兩種顏色外,還有另種顏色,就是非黑非白色,即灰色。

灰色——是宇宙的第三色。

灰色——才是宇宙的常色。

宇宙存在三態——陰態,陽態,非陰陽態。

如果以太極圖表明陰陽,及兩者的關係,人們隻是感覺到黑與白,其實,還應加上灰,不過,要將太極圖轉動之。

其二,宇宙是運動的,常態是灰色的,因此宇宙也是模糊的,不精確的,更是互相滲透,緊密相連的,黑白共組一個灰色的大係統。

人們討論所有問題,往往隻是在黑與白兩層界麵上討論,或者非陰即陽,或者設定兩極,往往使自己的思考偏離宇宙真相,因為,宇宙的常態是灰色的。

設定黑白,是人類所需,並非宇宙之真。

這是我的宇宙三態論。

也是我對中國古哲學陰陽學說的獨特理解。

我以提出此說而自豪。

有史以來,人類發現,製定,描述了諸多的定理,定義,定律。。。劃分出諸多界與線。其實,都是為了討論問題方便,或者製造工具方便。。。有時,卻因此忽略了宇宙的另外一種真相。

 

4  關於中草藥與安慰劑

 我沒有請古狗去喂雞詳查啥叫安慰劑。

所以隻能簡要討論之。

在醫學實驗與臨床中常會用到所謂安慰劑。

安慰劑的特征似乎有如下幾點:

其一,由施用者有意設計使用。

其二,對病人保密。

其三,不是藥物(水,澱粉。。。),說成藥物。

其四,可經口服,含服,靜脈點滴,或手術植入。。。

其五,有可能發生效應,甚至重要的治療作用,或重要的對照啟發作用。
其六,在現代醫學臨床,可以被合法合理使用,甚至可能產生特別的療效。

如果深入討論所謂安慰劑,就要涉及“藥物”與“藥效”或效應的定義。

定義,都由人類自己用語言描述,或用文字確定,其意差異很大,也總是在改動中。

恐怕現代醫學對“藥物”的定義也總是在改動。

所以,在治療層麵,或對機體的影響層麵,藥物與安慰劑有時並無法區分,定義藥物與非藥物,隻能聽大師,一群人,權威,或政府的。有時,政府依據某種現實,說某物是藥,就是藥了,說是毒物就是毒物了,說是食物就是食物了。其實,連空氣都應該是藥,酒精更是了——這應該是關於藥物的某種真相。

以水為例,可為藥物,可為非藥物,可為營養物,可為安慰劑。。。

本質上,隻要飲用或靜脈輸入體內,經吸收,如能改善機能,或救人一命,水——就是藥物。如果飲用或輸入過度,影響機能,水就是毒物,或屬於毒副作用。

現代內科也有“水中毒”之病名。

因而,廣義而言,除非你一定要經嚴格程序確定,再遵循嚴格的科學理論應用,否則,所有能對機體發生影響之物質,皆具藥物的性能,都是廣義的藥物。

最常見的也許是水,是大米,是白麵。。。

據我觀察,自然界有人類,人類有生命,自然界中就有提供生命所需的自然之物,人類有病痛,自然界也有應對病痛的自然之物。中國人或所有地球人的藥物均起源於此。開始時都是靠自然之物為藥,來醫治病痛的。並積累經驗,再上升為理論。

人們可以討論醫學理論的不同,或是非,但是,無法否定中草藥物的藥物特性,即,它並非單純的安慰劑,而是具有極其明顯的,明確的,強烈的藥效的。以現代藥理科學,可以很容易證明之。

比如,麻黃發汗,大黃通便,人參補虛,青蒿抗瘧,黃連止痢。。。阿芙蓉的止痛。。。冷水消暑,至於複方配伍,更具藥效了。

因此,中草藥不都是安慰劑,是能治病救人的。當然要靠專業醫師的正確使用。

至於,其作用為何“神奇”,也許要時間不斷地證明之。

時間,不是做出科學結論所需要的一種重要要素麽?何況,還有時空要素尼。

比如,全球人類都以稻麥為主食,食用了幾千年,卻從來沒人懷疑其毒性:其實,這兩種植物也是藥物。隻不過 FDA 之類的政府機構不把它當藥物,而把罌粟堿們當藥物。

但是,焉知何時會拿稻麥當藥物尼?

至少,可以拿澱粉當安慰劑吧?

而對一個極度虛弱快要餓死的人而言,米湯也是藥吧?

人們討論科學也要科學化,也需要將視野放大放遠些。科學是重要的,有用的,要講究的,科學也總是不斷修正錯誤,並由時空不斷驗證的。
科學——也隻能是人類對宇宙與自然的觀察,觀測,思考,總結,再訴諸於語言文字與實證。
換言之,科學,是人腦的產物。
科學,並不等於就是宇宙的真相本身。
在宇宙的終極真相麵前,或生命現象麵前,科學至少是有缺欠的。

——順便提點民科論調,方便朋友們砸砸哈。

 

6  關於食物,草,藥物

 中草藥,或中藥,是通稱,其中有草本,木本植物,有菌類,有礦物類,有動物類。。。還有人工製造的。。。占少部分。如今,青黴素,阿斯匹林也可納入中藥,則較比另類,也未嚐不可,張錫純氏,中醫,作為學術思想,是相當開放的,遠超乎外界之想象。

其中大半是植物,大半是自然界早就存在的,因此,總體具有天然,原始,自然特性。

如今,人類科技已經長足進步,人類的發明創造也出神入化,人們為何還時常追尋某種原始與自然?回答此問,可能又要超出我的能力。

於此,說點愚見。

宇宙-自然——生命——人,是個大係統,具有原始與自然的關聯,係統本身就有其原始自然之屬性,雖然天在變,道亦在變,但是,有些變變的快,有些變變的卻很慢。我不知我這歪理是該歸入董老的哲思,還是應該歸入康老的哲思,先不討論。玄學?神學?科學?唯心?唯物?

事實上,宇宙間的物質有些運作極快,物質的形態也變的極快,有些運作則極慢,形態萬年不咋變。比如,人的身高體重,翅膀?呼吸,血壓,脈搏。。。萬年以來變化不大,也許就是因為這些參數與宇宙大係相關,大宇宙與人體小宇宙是相關聯的,大小相參,存在必然的默契關係,人類的生命常態總體與此相關。中醫經典所謂人與天地相參,四時之法成,或揭示的就是此一道理

 

自然之理,就是自然現象加上人們的粗放理解

 

依我愚見,宇宙大係是個整體,每一個點都是組成部分,都有其意義。改變,也要遵從這個大係的變速,不可忒快。

比如,宇宙間有人類,就有食物鏈。已知人類高居食鏈的最頂端。

比如,有人類就有疾病,就有醫治疾病的物質。

——這可能是宇宙的一個奧密,或者就是一個自然之理,人類至今並未覺察,早期的人類一路走來,追尋著食源水源,也追尋著藥源。

如果說,人類對食水的追尋是出於本能,那對藥源的追尋也可能是本能。

人為何有本能?我沒見到大師的解答。

不光人類,動物世界也有此特性或本能。大象家族也會按時由頭象帶領到固定之處,再食取當地的一種土壤,至於為何如此,一是攝取營養物,二是醫治與預防某種疾病,可以肯定的是,食取之物必含有某種特定之物以應生命特定之需。

中國醫學也遵從此種自然之理,或者,醫理應當是天理,也許人們還沒來的及深思其中的道理,而僅僅將其看作是一個現象。有時遵從現象也就是遵從一種科學,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類不一定非得精算每一口麵包牛奶的產熱值,再精算需要邁動幾步才能將此產熱值消耗掉。人類生命所造遇的事物即有亙古難變的,也有非常隨機的。刻意而為,有違常理,常理就是自然之理,就是天道。自然之理與科學,並不等同。自然之理,或稱宇宙真相,是宇宙本就存在的,比如,晝夜之變,四時之變,月亮的圓缺。。。而科學則是人類對自然之變的觀察所得,是自然之萬象在人腦中的倒影,在經過人類用語言文字所描述,並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加以客觀驗證。

科學,並非就是宇宙的全貌及所有真相。科學,也是可以探討與爭論的。科學,也有出錯的時候。科學,在造福人類同時,也在毀滅人類。。。

我這並非反科學,僅僅想表達我對“科學”的二字的一點思考。因而,此種表述本身也是可以討論與爭吵的。

 

基於此種思考,愚以為,人類賴以維生的所有物質,自然界中都早已存在,人類賴以醫治病痛的所有物質,自然界中也都早已存在。

萬千年來,人類的生存史,已經驗證了此一自然之理。

隻不過,自從人類工業革命後,人類活動加大了對自然界的改變,而人類也獲得些好處,但是,所帶動的醫學科技進步也造成很多負麵影響,有些還是非常驚人的,或者是毀滅性的。

人們也應反思一下,或可考慮放緩科技進步的速度與力度。當然,我也勸不動誰。隻能愚蠢地思考之。

比如,人類沒發明青黴素之前,有很多人類死於嚴重感染,主要的是細菌感染。當然,還有更多的,占大部的,70%的感染,其致病源卻是病毒。

換言之,自從青黴素出現後,理論上,人類的感染隻被控製搞定了少部分,因為,病毒感染占所有感染大部。

人類至今還沒有找到或者合成一種特定物質,注入體內,如同青黴素那樣用以清除殺滅致病毒。

所以,誇大抗生素的發明,也是有欠思考的。

而回顧幾千年的曆史,人類並沒有被細菌或病毒所滅絕。在人群中,有感染的,也有不感染的,還有以自然的草藥治好的。其中道理何在,應當發人深省。

而中國醫學體係對人類度過了此類生存危機,是有其重要的實質性幫助的。其主要的作為,被記載於諸如《黃帝內經》與《傷寒論》《本草綱目》這樣的醫書中幾千年下來,此類文獻浩如煙海。

我敢肯定,中國人的抗病史,一定還有更多的醫學經典會詳加記載,可能多半都已淹滅於萬千年的漫漫曆史長河裏。

時空,將掃平一切,將事物歸回零點。

我不能說,這些古舊的文獻都可靠,或按照現代的,規範的科學研究方法,或最佳的情報學,數理統計學,分析學都有價值。但是,它們必有其價值。

人們有信心有耐心去讀它們?能順利讀懂?

當社會在急劇轉型,人心難以平靜,當人們著眼於眩目的新事物時,多業不屑於故紙堆。但是,垃圾之中卻又厚重的曆史信息,我看過一本美國人寫的書,其中就有垃圾考古學,當然,美國的垃圾主要是最近幾百年所製造的。就是如此,這些垃圾還是另美國的科學人興奮,因為,科學人透過這些“古物”,得到些“遠古”的信息,這也是一種科學探索的精神。但是,連我也對垃圾缺少足夠的興趣。但是,簡單下個結論,不是很簡單的事麽?

人們在享有現代醫學高新科技時,或遭遇另類難解的醫學之迷思時,也應知曉此事。

事實上,就是現存的《傷寒論》113方,已經非常經典。如應用得當,準確辨證,合理使用,依然可能對很多的病痛提供幫助,包括類似肺炎這種重病。即使是按照現代醫學的疾病診斷與治愈標準,中醫對好多病也是可以治愈的。

事實上,對病毒感染,現代醫學很無力。

隨然免疫接種法幫助控製了一大類疾病,但是,現代臨床對諸如感冒這樣的病都“無藥可醫”。

反而,因為人類的醫學科技進步,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造成了極嚴重的負麵效應。

比如,輸血輸液注射穿刺手術的大規模應用,造成大規模的人類感染。

最為常見的就是肝炎病毒假以上的醫學操作,大規模進入人類群體。目前,全球人口有幾千萬體內帶有此類病毒,至於自人類發明侵入性醫學科技以來,到底致使多少人類染病,我也不得而知,也許數以億計。

再比如,由於抗生素的濫用,造成自然界的細菌種群基因大幅改變,因此,抗藥性急劇增強,醫學家不得不一再將更加強力的抗生素注入病體,雖有收效,卻遠遠超出人體重要髒器心腦肺肝腎的代謝能力。

近些年,重大藥害屢見不鮮。

連美國的FDA所公開發布的有關資訊都可能引公眾深思。有興趣者可詳加檢索之。

7  關於防病

也是一個政治經濟學的主題,一個哲學主題,並非單純的醫學主題。

本質上,人類自一出生,就要生病。

人類的生命,就是生命狀態與病態糾結在一起的。

因此,人類疾病難以予防,盡量預防,此其一。

人類疾病包括身心兩部分,而且,心因心理疾患占相當大的比重。談預防,至少也要知道好多人類疾病不需預防,不可能預防,人與自然,所謂“相生相克”,“與天地相參,與四時之法成”。

人是宇宙一分子,生物性致病原,細菌,病毒們更是宇宙一分子。。。共組生物圈,共組自然,共組宇宙。

單是人類與生物性致病原除了有致病關係,還有合諧相處關係,並非總是對立的。已知,人體有正常菌群的存在,有重要作用,人體有否正常病毒群存在?未見大師們深入研究。

所以,某種嚴重為害人群的大疫發生,有時是關乎天地人的,是大宇宙,大係統之變。不可忽略人類活動本身對大疫,或普遍流行的前列首發疾病的影響。

如今,人類靠現代免疫學,公共預防醫學對諸多人類疾病有效。

但是,高發的前幾位人類疾病:心—腦血管病,腫瘤,糖尿病等,卻主要關乎人自身,與年齡,飲食,睡眠,家庭,性別與性,職業特性,特別嗜好,工作環境,勞動與休閑,起居的規律性。。。所謂生活方式。

而現代生活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環境與人口的壓力。。。都對人類的原始自然屬性高度挑戰,這是應當高度關注的,也需要時刻警覺預防。其實,大量的社會資源被此類問題所耗費。

至於預防醫學的另一麵,那就是對人類精神—神經—心理—情緒疾病的調控。這是另外一類疾病的本質,同樣耗費大量醫學資源,而且高發。

依我愚見,這一定關乎人類社會,關乎政治經濟學,關乎現代化與科技進步。。。當然更關乎人類自身對物欲,或勢利的無盡追求。

此種人類疾病品類繁多,也許源於人類被物欲埋葬了精神。

 

強調一點,中國醫學理論關於對病的理解,或防病學說,是一個相當大的主題。

似乎也涵蓋了我如上所討論的諸多主題。要點有:

其一,自然之變是有規律的,有時會劇變,引發某種特定疾病的流行。這是建立在幾千年對天象與自然的觀測基礎上,是一種總體把握,雖然不等同現代氣象學,物候學,細研也有價值。

其二,順應四時之變,調整人類自己的飲食睡眠起居,有很具體的做法。其實,也無非是“冬天不忘穿棉襖,夏天別忘戴草帽”,這也是防病。或者,渴了就喝,餓了就吃,困了就睡之類,並不神秘,也不複雜。

其三,最重要的防病,就是調整人類自己的身心。這對防後兩類疾患尤其重要。

中國醫學理論,源於土著中國人(早期東亞的黃種人)對天地人的觀察,並於萬千年的生存史中反複實驗。

國人自由其獨特的哲學思考,與西方人的哲學相對應,並無好壞之分,隻是特質不同,先不討論。

而最代表國人之思的哲學,無非儒與道,後來又有釋。

中國醫學理論根與中國土著哲學,主要受到道家學說影響,其次也受到儒家學說影響。

而道家的哲學思想,對現代人類應當還有價值,好多都是警世之言,特別在自然與人,物與精神兩麵,人類如何平衡取舍,達到身心的健康和諧,有很深刻的說詞,並非就是簡單的預防醫學之說。

人類疾病的本質,人類至今還沒厘清。

在人類精神層麵,精神,或微細感覺與疾病的發生有何關係?科學解答的還很初級。而這些關乎人類疾病,關乎防病。

 

8  關於人相食

人相食,是個政治經濟學的主題,但與醫學也不無關係。

人的自然屬性,也許最初是食肉的,後來才改為草與肉雜食。

人類長有兩對尖齒,或稱為“虎牙”。而獅虎豹狼們也長有此尖齒,因此,這可能是所有肉食動物的標誌,人最初一定是偉大的肉食動物,或者,是猛獸。

在河姆渡遺址裏,出土了大量的獸骨及其它動物的骨骼,也有植物的種籽,或稻種。人們在一隻巨大的陶罐中好像還發現了幼兒的骨骼,與很多魚骨夾雜在一起,據推測,有煮食幼兒之可能。

在其他早期人類文化遺址中,同樣出土了大量的動物骨骼與化石。

如今,整個地球已不見一匹野生馬,野生中國虎可能僅存幾隻,卻永遠羞於見人。

人類的生存進化史,也許就是其它動物種群的滅絕史。
隻因為人類居於整個食物鏈的最頂端,人類可以掌握複雜的工具,掌握火的使用,其組織性極強,又具有聰明才智,特別能戰鬥,因此攝食技術極高超。

人的食人特性,或許是隨著動物種群越獵越少,最終動物不敷食用,為了生存繁衍,才不得不“人相食”。也因此,人類也訓化了動物,再進一步向植物類追尋食源,也訓化了植物,就是草。現代人類都普遍以稻麥為主食之一,其實最初就是草的籽粒。

當人類工業化之後,加快了對物種的滅絕,同時全球人口增多,於是

被迫研究生物特性,增加化肥,農藥的投入,更加快了原始物種的基因改造,促使大量轉基因物種出現。

也許再有若幹年,人類必能利用幹細胞,在工廠裏任意製造出自己的組織,器官,再用於販售,甚至複製克隆出整個人類。

如此,醫學也許無事可做——醫院更加像是修車場,醫師就是修車技師,治病就是改換更新零件,人更像是一部汽車,一具木頭。

人類將以生物工程產業化為標誌,最終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

此次工業革命將毫不猶豫地拋棄更多的人類自然屬性,估計婚姻將最終退出人類社會舞台,人類自身的生產實現機械化,做愛電子化,造人試管化。飲食一日三餐可改為針劑注射,一次注射微量,即可保證一周的能量與營養之需。。。

精神呢?人將神歸何處?

 

9  關於藥理與醫理

先討論一下藥物。
中國人對醫學的探索與發現,也是先從生存必需開始的,對藥草的發現也經曆隨機海選的過程,然後由少漸多,逐漸積累經驗,再訴諸於文字,上升到理論,如此反複。
因此,在《傷寒論》( 1700 多年前)中隻記載了 80 餘種藥物,《神農本經》裏隻記載了 365 種藥物。
因此,傷寒論的方子都很少藥物, 113 個方子,多是兩,三種,三,四種藥物組成。但是,正確辨證使用,臨床療效很好。至今還很經典,也被稱為經方。
其實,使用較少的藥物組成複方,也是中醫的重要特點,更需要對醫理的把握與臨床經驗。
因而,醫界的著名大家都很善用經方。
是藥三分毒,藥就是毒,這也是一條重要的中醫理論。
以最小的身體打擊,獲取對身體的最大支持幫助,應是中醫治病的思維特色。
因此,中醫高度關注毒物,用藥極其講究。經典裏都有記載。
一味單味藥,因其是生藥,草本,木本含有生命物,其成分比化學製劑複雜很多。所以,即是單味藥,能同時具備幾種藥效,本質上也是複方。因此,醫師要重視單味藥的準確使用,也應熟知經方。
比如桂枝甘草湯,勺藥甘草湯,麻黃湯,桂枝湯,三承氣湯之類,總共就三四味藥。現代的中醫師為何普遍習用大方,我沒詳加考證。
分析研究中藥方也要從經方,或單味藥做起。
現代的研究者,也必須關注單味中藥的複方特點。
再強調一下,麻黃不等於麻黃素,大黃不等於大黃醌,木通也如此。。。
青蒿也並非就是青蒿素。中醫對這些藥物的認知很全麵,也很清醒,並有實證經驗。


再說藥物的使用
中草藥或中藥方劑的正確使用,必遵循中醫所特有的理論。
中醫的理論架構是個非常龐大的體係,所含基本理論與細部。

因為,中國醫學源於土著的中國先人 。

中醫很古老,很傳統,因此理論很陳舊。

陳舊,也許另有價值。
現代科學發展速度驚人,每當一種新發現,必很快地被運用於醫學。於是,人們對於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臨床實務的恒定少變化表示不解。道理在於:
1,中醫理論與實踐已經曆幾千年時空考驗,多被經驗所驗證,不需大動。
經驗是啥?就是將某物質直接投放於人體,得出某種效應,比如,大黃通便,澤瀉利尿,黃連治痢,青蒿治瘧,鴉片止痛。。。及其它更為複雜之效應。比如西瓜解暑,冬瓜利濕,冷水解渴清熱。。。
2,與其它學科相比,醫學的對象是人本身,而人類曆史以萬年,十數萬年計,人類的基本生理參數,比如體溫,呼吸,血壓,脈搏,心率,身高,體重,血樣,尿樣的參數變遷極小,極緩慢。
 

理論是思想,思想是工具。
在科學上,人們確定很多理論,發現總結出很多定義,定理,定義。。。大多都可驗證,似乎都反映出宇宙的某種真相。

但是,某種思想,或理論被確立,其實用價值,就是可以將其當成工具,再去合理地,客觀地解答現實,才有實用價值。中醫的所有理論,大多有此價值,就是可以用來當作工具,再具體地判定人類疾病的性質,具體地指導用藥。

如果說中醫的臨床實務是條木製古船,那中醫的有關理論就是專用於度量這船的尺,或稱重的稱,及其表達,維護,修理這船的特有工具。

中醫理論對中醫實務是專門的器具。

這對於度量病情深淺,指導用藥更為重要。用中藥用的正確,理想,完美也必須遵從中醫醫理。其中道理,引人深思。

我先討論一二。

其一,中醫的用藥理論及說詞,源於幾千年的臨證,臨證經驗——這些,換成現代醫學術語,是臨床實驗。而主導用藥的理論,主要是八綱辨證法則。證,就是一組臨床表現:即一組症狀及體征。中醫要依據一組證,加上對這組證的全麵思考來決定配方用藥。有時,一組相對固定的證,其實就是臨床實驗的一種原始記錄。

這種特征,在中醫經典《傷寒論》中更為明顯。

比如,“心動悸,脈結代,炙甘草湯主之”。這條文字就是記錄了用炙甘草湯可能治愈一種嚴重的心律失常。

當然,在《傷寒》論時代,不可能有現代意義上的醫學實驗。

也正因為如此,麵對極為密集的,大規模的,急重的患者群,醫學即無法提前進行科研設計,也無法用果蠅,白鼠們進行藥理,生理,毒理實驗,更難從容地進行所謂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臨床實驗。而隻能在所能及的範圍內,隨機地對藥物進行海選,以自然生藥直接應用於病患。其實,就是直接以病人做為醫學實驗的對象,求得有價值的參數,得出藥效結論,再推廣於臨床應用。

其參與“實驗”的病人分布在廣大的自然空間,是自然的,隨機的,海選的。實驗的原始記錄,就是一組病證的描述,實驗的最終結論,就是推出了一種有效的“新藥”——某種經典方藥。

這也許是經方治大病,或一種草根樹皮所具有的“神奇”之真相。

以自然草木果真幫助國人應對諸多空前大疫,或幫助一點,或幫助一些,或幫助一半,或救人一命。。。就算一種安慰,也是其價值,更在於中草藥是自然的生藥,更多的就是人類日常所取食之物。

中國醫學在理論上對於藥物及毒性認知,恐怕超出所有人的理解。

對中醫而言,所有的藥物皆是毒。

換言之,如果你將某物當成藥物,配方使用,或單獨使用,即使是涼水,或雞蛋,在理論上都是一種毒物。

在《黃帝內經》中,論藥物,少用藥字,多用毒字,毒,就是藥。並有大毒攻邪,小毒攻邪之句。

人們確實應該再深切地讀懂中醫理論,無論是中西醫師,還是其它的關注者,外界人士。

中藥即然是藥物,進入人體,受諸多因素影響,肯定是具有一定的藥效的。因此,中草藥物肯定不能統歸屬所謂安慰劑,安慰劑之說肯定是可笑的。依安慰劑之說,來使用中藥也是愚蠢的,此說並不科學。不管說者有意還是無意。而安慰劑,對西醫而言,也是含有特定定義的,而所有的定義,都由人類自己根據需要來下,根據固有的程序來確定,而程序也由人類自己來確定。
 事實上,現代的醫學研究與實驗,常以自然的水,自然的空氣,或自然的澱粉,甚至某種語言或顏色來做為安慰劑,與某藥物對照。
本質上,自然界所有物質進入人體,皆可對機體產生影響,都是藥物。
因此,現代醫學有的處方藥是當初就是安慰劑,或比實驗藥物更有藥效,也因此,人們才安慰劑效應來治病。
有的安慰劑,其效應肯定而確切,是精神(心理)因素影響與物質(藥)影響同時作用的,二者在一起共同作用於一個個體生命。人們並沒深入子細研究。

那麽,中藥的毒副作用到底如何?

評估一種藥物,或一味草藥,或一種自然礦物,甚至一種食物,一種穀物到底有否毒性,對機體有否傷害。是個很大的科學主題,或專業主題。

因為,它關涉多學科多因素。

我隻想概述之。

我覺得可以將中藥與西藥相比較。

也要與常識或經驗相對照。

更可以訴諸於大規模的實驗。

還可以將某種藥物禁絕。

但是,最重要的卻是,必須訴諸於專業的使用。

由於中藥取材來源方便,更因為很多都是食物類,而且,很多藥物藥效不顯著。。。這些都是造成濫用的,最終發生毒副作用傷人的原因。

其罪不在中醫中藥或中醫理論本身,而在濫用者。

其實,依幾千年的曆史經驗,中藥的合理配伍專業使用,是極為安全有效的,
對使用中草藥物而言,即使是使用水,以水治病,也必先知水的四氣五味,甚至歸經,甚至經典之作對水的使用範例。而水,看似簡單,卻足可用以治病,或救人一命,也可被誤用。
水,其實是被中西醫師使用最為普遍的藥物,隻是依純淨度及其標準,被人為確定為藥物,再經靜脈點滴,或飲用,最終對機體所產生的效應,都是水所具有的效應。現代內科也有水中毒的病象。
即然水被錯誤醫用,或濫用都足可以致病,或致命,那諸如麻黃,木通被誤用與濫用,其結果也是嚴重的,這不難理解。
關於麻黃與木通,是近年西方人因誤解中國傳統醫學,自身濫用中草藥物所致,應對中醫多些專業性的了解與研討。
使用中藥必須知中醫。
專業地使用與民眾自己取用,這是兩個概念。藥物,被專業地使用,就是藥物,不被專業使用,則等同食物。原因在於,中藥是自然草本木本,或自然的生物體,在食物與法定藥物之間,更高度接近普通的食物。正因為如此,很多中藥作用溫和,藥效並不顯著。但是,人類疾病對藥效的需求千差萬別,而作用溫和,相對於作用強烈,也是重要的藥效。
中藥與中醫的醫理密不可分,自成一體。理論上,要存共存,要廢同廢。不存在廢醫存藥,或廢藥存針之說。

因為大多數藥物都是自然生藥,其成分複雜,藥效也溫和,一旦起效也較為持久。最常用的,大麵積地被臨床使用的,經典的藥物也就幾十種。

應當指出的是:生藥,是動植物類,動植物是生命體,是細胞,或準細胞。因其成分複雜,具有生物活性。如以單一成分論,大都可能檢測出某種特成份,或主要成份,或有毒成份,但是更應高度關注所含全部自然成份的總體藥效。而且,即使有毒成分,其毒性作用,也就是藥效。正確使用在於方法與分量。
另外,配伍能減緩毒性,使作用更為微妙。
 這些都是大分子化學製劑難盡替帶的物質特性。
或許是草根樹皮們的神奇特性。
訴諸於專業的使用,中草藥物總體上極為安全有效。

而中草藥物業被專業使用幾千年,其安全有效,也被時空所驗證。

中醫給人開方子,先是望聞問切

其二,中醫臨床學的精髓是辨證論治。
中醫師用藥或施針前,先是望聞問切,然後必須訴諸於辨證論治。
中醫師的本色是會辨證,懂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臨床學的精髓,是中醫的特質。
辨證,是中醫臨床學家的最重要功力,也高度體現中醫臨床學的特點。
中醫不辨證,就不是中醫師。
辨證錯誤,就是誤診。
這有別於西醫學。也涉及診斷。

關於診斷

診斷,是臨床學的重要實務。經過診法檢查,最終要給病人一個結論,訴諸一個病名。
中醫使用傳統的“病證”診斷法,不同於現代的“病名”診斷法。


關於中醫臨床學的證與病

證,是單個的病象,相當於現代臨床學的臨床表現:症狀與體征。
病,是對一組證的命名,但也可能是一個證。
病名,相當現代臨床學的診斷。
中醫對疾病的診斷或結論,即病名,有的就是單個證,也有的要依據一組證。
病與證的概念,最初由經典之作《傷寒論》確立。
比如,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病是診斷,證是組成病的元素,病由一組證所組成。
比如,單個證的病名:頭痛,腰痛,汗證,水腫,黃疸,發熱。。。
比如,含有多個證的病名:感冒,中風,霍亂,及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等,或風溫,濕溫,暑溫等。
無論如何,對中醫臨床家而言,細致觀察病象,再準確地把握疾病的發生,演變,進退,所依據要素就是證。
臨床家要高度關注,細致識別,準確歸類證。
隻有熟知醫學理論,知道啥叫辨證,自覺應用選取辨證這把尺,才能認證,識證。才能把握變化萬千的,紛繁的,或單個的病象。最終正確合理地處方用藥。
辨證,是中醫人的一境。隻有掌握辨證論治這一真諦,才是真正的中醫人。


經典文獻總是強調辨證。
如何辨證?怎樣辨證?
醫師所麵對,所遭遇的臨床病象紛紜複雜,變化萬千,難於把握。需要醫師們要去偽存真,最終找出關鍵的所在。這就要首先梳理四診所見,就要以一把“尺”來度量病象,以區分疾病的基本性質。這尺,就是辨證方法,因此,所謂辨證方法,也就是工具,就是器。
在對疾病的判斷,分析方麵西醫另有一套,講求的是進入機體的致病因子,病毒細菌等感染,病程階段,找到某物質注入機體限定或消出致病源,現代已對細菌感染取得長足進步,對病毒感染還未突破瓶頸,可見中西醫臨床學的思路與方向之特點。
中醫臨床的辨證方法,被曆代醫家所首創,有很多種,適於各種不同類型的臨床疾病。
中醫的辨證方法有如下諸多種類:
1,八綱辨證
2,髒腑辨證
3,經絡辨證
4,氣血津液辨證
5,六經辨證
6,衛氣營血辨證
7,三焦辨證
8,其他。
臨床所見,千差萬別,千人千麵,時空轉換,變化萬千,病象轉化,急劇改變,常以時分秒計,或以半日,一日計,更不要說時空已換年月計,或病人病況隨時變。
因此,當四診合參後,先要迅速辨證,就要快速選取一種最合適的辨證方法。更準確又力地度量所見的臨床病象。
通常而言,病分外感病與內傷雜病。
而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適於外感病,髒腑經絡氣血津液諸辨證方法適於內傷雜病。
但是,八綱辨證,應是所有辨證方法的總綱總法。
也因此,臨床家麵對病人首先要能夠分清疾病的陰陽,寒熱,表裏,虛實之屬性。這是極為重要的。
因為,這每個字的後麵都有重要的臨床學內涵,此種內涵,又直接與臨床學應對,即治則相連,而治則又與處方相連。
辨證,直接關乎臨床出方用藥,是很具體的硬性的實物,不可不慎,不可不察,不可不精。
寒證就要溫之,就要用藥性溫熱的藥物,比如附子,幹薑,肉桂,甚至巴豆,硫磺。
熱證就要寒之,就要用藥性寒涼的藥物,比如石膏,黃芩,黃連,黃柏,梔子,大黃,或者冰水,西瓜。
反之,寒證用寒藥,就是雪上加霜,熱證用熱藥,就是火上加油,其結果可想而知。
表證,就要解表,解表,就要用到麻黃湯,桂枝湯之類,或桑菊飲,銀翹散之類。
病非表證,用此種方劑,非但無用,反而會延誤時機,加重病情,或所謂引病邪入裏化熱化寒。
裏證,就要溫裏,清裏,補氣,行氣,滋陰,清熱,消食,化痰。。。等法。
因此,辨證決定處方用藥的方向。
自然的草本,木本藥物,或礦物,動物生物藥物,都具有藥效,絕非安慰劑。甚至水都具有藥效。
隻有在區分與辨別清楚病象,及疾病的性質時,才能被恰當合理地使用,也才會發揮理想的藥效。
更因此,處方用藥不辨證,等於盲人騎瞎馬,臨床大忌,專業中醫人不可不知。
深解辨證的重要,盡量精準地辨證,於中醫人,於病人幸甚!
現代醫學的全麵進步,及其高精尖的科技杯普遍應用,人們習慣以西醫學的思維審視疾病。

比如,人們經常問中醫如何治高血壓病,如何治糖尿病?
隻能回答:辨證論治。
比如,人們治高血壓,常用鎮肝潛陽法,用天麻鉤藤飲,但認為高血壓就是肝陽上亢,就沒知解辨證論治的基本道理。
因為,高血壓的病人千人千麵,每個個體都不同,涉及陰陽,表裏,寒熱,虛實,陰陽有憂心陽,肝陽,腎陽,脾陽,心肝脾肺腎陰。。。諸多不同,寒熱有可分諸多不同。。。因此,一方不可能非常理想地盡治所有的高血壓病,甚至,對A高血壓病人極有幫助的方劑,對B高血壓病人卻無助,甚至發生負麵影響。

其三,自然,人類的自然屬性,自然之物,應當是同屬一個大係統。
因此,必須將人類投放於自然之中看疾病。
人有何自然屬性?
1,人士形神兼具的生命體。
2,人類自降生,就與疾病相糾結,生命的常態與病態其界線並不清。
3,人類對自然之變很敏感。
3,人類自身的免疫力足以對抗自然之變。
5,自然永恒,人類生命卻有始終。
6,人類要從自然界中攝取營養物,自然界中含有人所需個種營養物。
7,應對人類主要病痛的藥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存在於草木岩石與生命物體內。
8,人類的基本生命常數雖宇宙變化而變化,但是,宇宙之變太過緩慢,大周期以千萬年,或億年計。人類的主要生理參數也是萬年很少變化。
9,人類生命程序即極其精細也非常嚴整。
臨床家必須關注人類的生命特性及其自然屬性。
盡量以自然之法,自然之物調控生命,醫治疾病,所謂順勢,所謂自然,所謂替代。。。
這都現代西方醫學的新思維。
而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幾千年實務。

 

10  關於防病A

也是一個政治經濟學的主題,一個哲學主題,並非單純的醫學主題。

本質上,人類自出生,就要生病。

人類的生命狀態,就是生命常態與病態糾結在一起的,一點病沒有,不可能。生命就是過程,過程有始終。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已將此問題說到底了。

因此,好多人類疾病難以予防,隻能盡量預防,此其一。

人類疾病包括身心兩部分,而且,心因心理疾病占相當大的比重,此其二。
談預防,至少也要知道好多人類疾病並不需預防,也不可能預防,更要關注身心疾病。

人與自然,也是“相生相克”的關係,是“與天地相參,以四時之法成”。人是宇宙一分子,生物性致病原,細菌,病毒們更是宇宙一分子。。。共組生物圈,共組自然,共組宇宙。

細菌病毒與人,有致病關係,還有合諧相處關係,並非總是對立的。
已知,人體有正常菌群的存在,有重要作用,同理,人體是否有“正常病毒群”存在?尚未見大師們深入研究。

所以,某種嚴重的大疫發生,有時是關乎天地人的,是大宇宙,大係統之變。也不可忽略人類活動本身對疫情的影響。

如今,人類靠現代免疫學,公共預防醫學對諸多人類疾病有效。

但是,對於防病這一主題而言,高發的前幾位人類疾病:A心腦血管病,B腫瘤,C糖尿病等,卻主要關乎人自身。與年齡,飲食,睡眠,家庭,性別與性,職業特性,特別嗜好,工作環境,勞動與休閑,起居的規律性。。。所謂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而現代生活的快節奏生活方式,環境與人口的壓力。。。都對人類的原始自然屬性有強烈挑戰,這倒是最應當高度關注的,也是需要時刻警覺預防的。此類醫學問題,也耗費了很多資源。

醫學用於防病,最重要的主題就是:對人類精神—神經—心理—情緒疾病的調控。這是一大類疾病,同樣耗費大量醫學資源,而且高發。

依我愚見,這一定關乎人類社會,關乎政治經濟學,關乎現代化與科技進步。。。當然更關乎人類自身對物欲,或勢利的無盡追求。

此種人類疾病品類繁多,也許源於人類被物欲埋葬了精神。

 強調一點,中國醫學理論關於對病的理解,或防病學說,是一個相當大的主題。

似乎也涵蓋了我如上所討論的諸多主題。
要點有:

其一,自然之變是有規律的,有時會劇變,引發某種特定疾病的流行,並有大量文獻記錄。這建立在國人對天象與自然現象的觀測基礎上,有幾千年曆史,是一種總體把握。雖然不等同現代氣象學,物候學,細研也有價值。

其二,順應四時之變,調整人類自己的飲食睡眠起居。。。有很具體的做法。
其意義,也無非是“冬天不忘穿棉襖,夏天別忘戴草帽”。或者,渴了就喝,餓了就吃,困了就睡之類,並不神秘,也不複雜。都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默契關係。

其三,最重要的防病,就是調整人類自己的身心。這對防治身心疾病尤其重要。

中國醫學理論,源於土著中國人(早期東亞的黃種人)對天地人的觀察,並於生存史中反複實驗,曆經萬千年時空。

國人自由其獨特的哲學思考,與西方人的哲學相對應,並無好壞之分,隻是特質不同,暫不討論。

而最代表國人之思的哲學,無非是儒與道,後來傳入佛教。

中國醫學理論源於中國土著哲學,主要受道家學說影響,其次也受到儒家學說影響。

而道家的哲學思想,對現代人類應當還有價值,有好多警世之言之理,對於自然與人,物與精神兩麵,人類如何平衡取舍,達到身心的健康和諧,都有很深刻的道理,並非就是簡單的預防醫學之說。

人類疾病的本質,人類至今還沒厘清。

在人類精神層麵,精神,或微細感覺與疾病的發生有何關係?科學解答的還很初級。而這些關乎人類疾病,關乎防病。

 

 

11   陰陽之思源頭

中國醫學的原理


一種理論,或哲學思考被表述出來,再被具體運用,並解答實際問題,驗之於某種實證,必引發人們好奇。那就要追溯此種人類之思的心路曆程,這會幫助人們對理論的知解。

關於陰陽學說,迄今,前賢大師們的論著及教科書,對其哲學意義,或理論價值已有諸多闡述。

比如,認定這是哲學思考,其表達的哲學意義,是事物的對立,互根,消長,轉化,運動。。。及相互關係等等。

我所提出的問題是:以此表達來一種宇宙運作的終極真相,或事物的關聯,為何非要用“陰陽”二字?而且,陽還分出太陽,陽明,少陽;陰又分出太陰,少陰,厥陰。

能表達以上哲學內涵的字與詞極多,比如:黑白,內外,大小,寒熱,男女,上下,左右。。。等等。為何非要訴諸於陰陽二字?先人們到底想說啥?
我認為,單是陰陽這兩個文字,其蘊含的信息絕非單純。

中國人發明了一種獨特的人類文字,是現今漢語言文字的基礎,或也可稱為象形文字。

現存的漢字,原於此種古老的文字,每個字都有其特別含義。
漢字,不同於拉丁文字,漢字的單個字具有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六種功能。。。也因此,漢字的每個單字,都含有更為密集的信息,這卻常常被現代人所忽略。

《說文解字》對陽字的解說

這是現存最完善最早期的中國字典,著於公元100年。
對漢末以前的古文字首次大規模總結,可以幫助人們考證其原始字意。
在陽字條下,解說:山之南為陽。
在我看來,這種解說,表明“陽”字可能含有以下信息:
1,山。
2,方向。
3,太陽。
4,地表。
5,宇宙。
6,光。
7,影像。
8,物體。
9,人。
10,視覺。
11,感知。
12,物。
13,界。
陽,這個字,當初是用來表達方向的,是指“山之南”。
方向,或方位,對人類,或所有較高級動物的生命與存在極其重要。
但是,因為宇宙的無限性,加上地球與其它天體的球體特性,或圓周運動特性,人類要確定方位就必須有所參照。參照點必須相對固定不變,具有永恒特性。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對於方向的確定是成功的。
但我至今不知,一個人是如何判定自己的左右手的。
這涉及腦的記憶原理,涉及語言,文字與記憶。其複雜性比任何數學題都高深。
無論如何,人類成功地確定了方位,山之南為陽。這實際上是以太陽為參照物的,而太陽是關於人類的最大最鮮著的天象。太陽自東而出,從西而落,亙古不變。山,是地球表麵一個固定之點,也同樣具有亙古難變之特點。一個地表的點,在陽光的照耀下,永遠有一麵朝向太陽,太陽也給此物體分出界麵,從而賦予此物以陰陽的屬性。以此類推,凡是人類視覺感知,都可分界,都具陰陽之屬性。而人的視覺信息感知占95%。其餘的小部分信息感知,將與視覺感知相類比分類,皆分陰陽,隻使層級不同而已。


太陽與陰陽
日,
1,人類對宇宙信息的感知,超過95%源於視覺。
2,沒有光,就沒有以上視覺感知。
3,人類的感知主要源於太陽可見光。
4,人類自出生,所感受最大天象為太陽。
5,自然界所有之物,或一個點,一粒微塵,在陽光下都分界麵,都分陰陽,如此,也才能被人所感知。
6,所有地球人都關注太陽,都有太陽崇拜,火,光,熱是生命之源,其次,就是水。水崇拜。
7,火與水,是生命最重要要素,就是陰與陽。
8,由對宇宙觀察,具體是太陽與陽光下的自然萬物觀察,確立了陰陽的終極大思考,再推而廣之,可達更遠大之宇宙,可達更微小之宇宙。。。
納米,科學,鋅原子100排列,電荷,
太極圖如何畫到球麵上?再以數學解答之。

陰陽的多層次
陰陽與係統論

宇宙的陰陽屬性

物質的陰陽屬性

時間的陰陽
人體硬件的陰陽
是人感知到的外界存在最終極大屬性,主要由視覺所感知到,少部分由其他感覺所感知。





生命的常態,病態。
生命的形態,由常態與病態互相糾結而成。沒有病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WHO至今沒能給健康下一個完美的定義。我記得,當時,人們共提出近十條標準,其中有所謂頭發光滑柔順,沒有頭皮,還有大便通暢。
常態與病態是相對的,互根的,轉化的。。。也是一對陰陽。
人類自一出生,就開始發病。這是免疫過程,以後還會不斷免疫,發病,肉體的病,精神的病。現代社會更多精神的病。
本質上,所有人類疾病都無藥可醫。
本質上,所有刻意攝取進入人體的物質,都可稱為藥物。
藥物與食物難以截然分開。
陽光,空氣,水也是藥物。
藥物,有廣義與狹義。端看人類自己如何定義之。所有的定義,都是人自己來下。所有的定義,也都是人刻意來確定,隻是為了某種需要。定義都是有條件的。
以水為例,本是生命之必需,也是組成人體生命硬件的主要物質。水占人體體重的60—70%。
人體缺水,就是病態,嚴重者稱為脫水,是嚴重病態。
人體一旦缺水,立即就會口渴,口渴,是一種感覺。或許伴有其他病象,或許隻限於感覺,無法客觀化測定。當人體內缺水時,口渴想飲水,甚至急切找水喝,這就是病象。水,就是藥物。
在現代臨床學,沒把口渴當病象,也沒把喝進的水當藥物,更沒把喝水當治療。因為,病,自有其定義,或所謂診斷標準。水,隻有經過靜脈輸液等醫學操作進人體,才定義為藥物,而且,一般都混有另外特定物質(藥物)並不是純水。而喝水,那要在醫師的特別指導下也許算治療,不然,也不算治療。
——這就是定義。定義,是必須的,為了秩序與規範。但是,人類的生命現象,還有其自然的真相,並非都能依據人自己所確定的秩序而運作。
人類自從西方的兩次工業革命起,科學飛速發展,人們也發現大量的宇宙規律,在醫學領域放棄固有思考與傳統,也發明了數不清的化學藥劑,現代醫學200年,人類發現,淘汰了數不清的藥物。人們對藥物的思考越來越圓融,甚至有大師清醒地看到,很多藥劑,與其說是藥,不如說是毒。因其正麵作用,遠遠被負麵作用所抵消。有大師指出,現存化學藥物,隻有青黴素與阿斯匹林克稱為藥物。因為經時空驗證,療效確切,很少毒性。


現代科學諸學科,或可找到陰陽原理的影子。
1,工程係統論。
2,電腦科學。
3,分子生物學。
4,工程控製,自動化理論。。。
宇宙是陰陽的。道。天地人道自然。

 

 

12  知解陰陽學說

 

最早記載陰陽學說這回事的,是漢書,此書分為傳,誌等類別。其中,有藝文誌,就是記載收錄當時代的各種論文,或許相當於現今的人文與自然課學文獻。藝文誌記載了學說十家,還有醫經十家。

因此,

 

陰陽——是特有的術語。

最早應見於《易經》及後來的《易傳》。

其次,見於老子《道德經》,及《論語》的孔子說。

《易經》,《道德經》,《論語》,都是些最早期的中國古典文獻。

其文字存世,應跨越2500至3000年左右的時空。

這些文獻所記述的思想則應該更早,或許超過萬年以上。

人類的文明信息傳世,至少采取三種形態:
A語言,以口耳相傳。
B文字,以載體傳世(岩石,陶,磚,竹,木,皮,骨,棉,帛,紙,磁,電子。。。)。
C實物,如建築物,器物等本身就可傳達直觀,立體的文明信息。

口耳相傳應也是基本的形式,以後我還會提到。
D基因,人類的文明信息,可能還通過基因,以某種形態沉澱傳承之,可惜,人們研討不多。

陰陽——作為術語,它所要表達的意涵,肯定是土著中國人的哲學之思。
而所謂哲學之思,必然是源於:一,人類的本能好奇,固有之思。二,再加上對天地人的觀察。
哲學,在此意義上,一點都不神秘,連小孩子都在進行哲學思考。人類從生下來,就開始接受宇宙信息,並開始觀察宇宙。全球人類自幼開始的所思,所想,所猜,所探索的基本問題,都相似。

但是,東西方人類對宇宙的觀察結果有不同,腦中所思想也不同,訴諸於語言文字的表達必有差異。

而陰陽學說,首先源於土著中國人的固有之思,又參入對宇宙的觀察,再經過大腦運作之後,所產生的一種思想。
是土著中國人對宇宙,自然,生命的高度概括,是終極的表達。
我特別提出土著中國人這一術語,就是想強調此種哲學思考的特別意義。
何謂土著中國人?是指遠古就生息於歐亞大陸東麵廣闊地理區域,或以長江,黃河,遼河流域為主要生息地的,黑眼黑發黃皮膚的中國人,也是現代中國人的先人。
現存最古老,年代最久遠的華夏古文明遺存於此地域最為密集。

以陰陽二字,表達宇宙的終極道理,即是國人所獨創,也極為接近宇宙之真相,是一種偉大的人類哲學之思。

陰陽,做為一種哲學思考,或學說,應當成熟於周朝。
至春秋戰國時代已經被廣為人知,並被廣加研究討論,蔚為時尚。當時,談論陰陽學說,在今天,或許如同談論愛氏的相對論,霍氏的宇宙原點論。
古代的陰陽學說被運用於當時的生產生活實際,具體解答解決問題,是一種常用的理論工具,就如同現代人類運用數理化,文史哲,天地生。。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造福人類一樣。
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互為關聯,更加具體。

如今,人們討論具體問題,都遵循科學的原理,不再引述陰陽學說的哲學道理,但是,中國醫學卻仍然時時以此學說,具體地劃分,測量,評估,預測,推斷生命形態之變,具體地製定應對疾病的辦法,具體地指導藥物的實施使用。如此廣博,空泛的哲學之思辨,用於調控生命現象與疾病,能被具體地加以運用,還能達至某種理想與完美。這確實神秘,難以理解。

陰陽學說,自源於土著中國人的原始思考,原始觀察起,到被《易經》《道德經》《論語》以文字記載始,再被司馬遷寫入《史記》,班超記載於《漢書》,更被中國人研討應用幾千年。如今,竟然還被中醫人每天自覺地,不自覺地用於臨證思考中,也算奇事,常被新新人類所不解,也算正常現象。

近現代偉大,著名的中國學人哲人們,也都無法跨越陰陽學說,比如王觀堂,胡適,郭沫若,魯迅,傅斯年,陳寅恪,熊十力,任繼愈,馮友蘭。。。

大師們對陰陽學說的古老思辯,有諸多深刻的思考與解答,可為遵從。我卻好奇此說,對此有些另類思考,或許言前人所未言,權且為一家言。

而作為一種萬千年的思辯,蘊含與承載太多的文明信息,愚試知解其一二。

陰與陽,就是兩個很常見的漢字,土著的中國人為何要以此二字來標定某種宇宙之理?何況這理似乎滲透於天地人宏觀世界,又似乎也可用於表達原子電子量子所代表的微觀世界微觀世界。

假如,現代科學的極致,或難解之謎如同愛因斯坦氏所說,最終也許就是哲學的表達,或就是哲學,那陰陽學說就是所有人類哲學的最完美,最終極之表達。

這樣說,也許不為過!

粗略考察一下古代埃及,希臘,印度,巴比倫文明。。。或西方之思辯,隻有土著的中國人才提出了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也隻能源與土著中國人的特殊之腦。

文明沒有對錯高低貴賤之分,隻有獨特與否,都是對宇宙真相的合理表達,存在,就是合理。

陰陽的哲學思考,道理何在?

 

時間

空間

方位

變化

轉變

量變

質變

速度

能量

熱量

數量

層次

係統

運動

物質

精神

存在

虛無

黑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千古奇冤五苓散》


以我愚見,凡愛中醫者,必讀經典傷寒論,凡恨中醫者,亦當去讀傷寒論,則愛恨情仇仇更仇,抽刀斷水水更流。。。

傷寒論文字並不多,區區398條原文。中醫人類,若記不住原文第1條,應當汗顏,但無須去自殺。
若讀不懂原文第71條,則可羞殺人也。

傷寒論文字,原創於漢末,距今己去將近1800年,所幸能傳承至今,應有賴於我中國人發明打造了1個偉大的文字係統。
我是中國人,我是中醫粉,我認為,我中國漢語言文字獨立於世,是地球人類舉世最優美,最強大的文字語言係統。暫不提。
傷寒論的經典文字最初被載於竹帛。
世間之生物,隻有人類能造字,文字能傳世,必賴文字之載體,中國人會造世界上最美之文字,中國人善用最強大的文字之載體。
依考古學之發現,中國人所造字,所用的文字載體可以萬年計,應是世界1流的。
中國字是立體效應的象形文字,中國人發明使用的文字載體有岩石,陶土,有金石竹木,還有帛與紙。。。如今人類也用聲光電與磁。

依錢存訓先生的論點:中國古文字存量占世界現存古文字總量的2/3。

依王力先生的論點,漢初之人讀懂先秦文字,已經很吃力。

而當代中醫人類能讀懂自己的中醫祖師們寫於1800年前,甚或3000年前的古文字,古醫學的經典應當是困難的,但是,當代原於古代,我等原於袓先,科學原於傳統。我中國先人留下的文字,醫經裏麵必含有我中國人群的密集生命信息。
祖先的血液還在我等骨髓之中奔流。。。係統語言之神秘,何以破解?
而活著是個問題。
人即降生,必立即麵對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雙重挑戰,人類麵對的挑戰往往是致命的。
這也是醫學家所要麵對的。
而1部傷寒論,可俾我中國人,中醫人尋獲1種抗病治病的生命之Key(鑰匙),開啟生命的某種鏽蝕之鎖(lock)。
中國人中醫人有責任去讀傷寒論,去不斷讀懂傷寒論,甚至應當用自身生命去驗藥,驗經方。。。去實證經方之效用,去體驗經方之奇妙,才可能找到1絲行醫的感覺,獲得1絲快感與幸福。
經典也許難讀,讀經典因難讀而讀之幸福,其感覺之奇妙,無可明狀。

傷寒論原文第71條在此:
太陽病。
發汗後。
大汗出。
胃中幹。
煩躁不得眠。
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原方及製法,用法在此:
豬苓(十八銖,去皮) 。
澤瀉(一兩六銖) 。
白朮(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

桂枝(半兩,去皮)。

右五味,搗為散。
以白飲和服方寸匕。
日三服。
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我特意選擇此條原文經過句讀,用"。"標出,以區分原文,方便解讀。

其實,中醫人類應當讀懂的是:原文所載的時空遞進與轉換之關係。

無須使用現代標點符號,即應快速讀懂此條。

依我愚見,若中醫人讀傷寒論原文,連第71條都讀不懂,則顯然是沒有用心,更沒有過腦,而心藏神,則神無所藏,心失所養一一中醫人類,傷寒論的讀者應當先去給自己辨證論治1番,治則應是寧靜守神。。。我此論出言直率,希望郝萬山,劉力紅諸君勿惱。

用心苦讀原文,無懼討論討論與批判,才能逼近真相。



-----------
20160927:
真給力:



愚將為五苓散正名。
讀經典原文,循仲景先師的心路曆程,為千古經方五苓散沉寃昭雪:


1,敢問水在何方?

2,小便不利是重證。

3,飲水是救急,暖水是良藥,多飲暖水汗出愈。

4,不存在膀胱蓄水證。

5,五苓散的功用不是溫陽,化氣,行水,而是補水,行水,解表,發汗,治胃中幹,膀胱缺水證。


---------
20160930:
真給力:


千古奇寃五苓散(之一)

敢問水在何方?

千古經方五苓散問世近1800年,雖然救人無數,但是,古今之人至今尚未讀懂原文71條,仲景先師的一片巧思妙想,偉哉大醫的心路曆程也就被當今大中小師們當成驢肝肺了,必須要為仲景先師鳴不平!

全世界人們都說自己讀懂了五苓散,都說傷寒論中有個膀胱蓄水證,五苓散是為膀胱蓄水證而設。又據說五苓散的功能是1溫陽,2化氣,3行水,因此,可治蓄水證。
此子虛烏有之論!已近胡說8道之言。

我敢問水在何方?

如果科學精神是求真,求真,求真。

則讀經典也隻好讀原文,讀原文,讀原文。

原文第71條,用3字經,2遞進,全文圍繞缺水之論,明言病在渴欲飲水,可少少與飲之則愈,之後,直陳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此皆傷寒重證,此皆極度缺水之重證,何來蓄水?

不僅如此,仲景推出五苓散,利水之時,卻又語重心長地囑咐:多飲溫水汗出愈。。。
若為蓄水,何故又要多喝水?為何還要再發汗?

大師們在鼓噪溫陽,化氣,行水之愚論時,到底讀沒讀過傷寒論?

原文71條白紙黑字在此,存世已近1800年矣,中醫人,您們的書難道都讀到G肚子裏去了?[微笑]

誠然,五苓散5藥為散,皆為利水去水,但是,邏輯何在?
用利水之物,就必然表示有水蓄在體內麽?當塞因通用之法成立時,為何還存在塞因塞用?而當極度缺水之時,必然小便不利,小便不利4字,在傷寒論之中幾度出現?大師們豈能不知這4字之要緊?

若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引自傷寒論原文),則小便不利,就是極度缺水所致危象,則其人可死也。必須要利水以救腎,但是,利水之物用於缺水之人,如何有效?於是,隻能多飲水與利水同行!仲景先師何等高明!怎能不快速補水?

俗話說,沒吃過肥豬肉,應見過肥豬走。

1部經典傷寒論,是人命鋪墊而成的,字字慘烈,是中醫臨床學的經典著述,偉大在邏輯強大,而非文字逰戲。
我勸中醫人類們還是少談主義,多當牛馬。

今天的醫師們要讀傷寒論,至少要去再實習幾年,見識1下高熱,處理1下呼衰與心衰,知道1下啥叫少尿,明白1點脫水與腎衰。。。

甚至,中醫人類普遍應當去急診室回回爐多值幾次急診班,多去參與搶救幾個病人,圍觀1下也好。

如此,就不必千古奇寃五苓散了。

而這種誤讀誤判經典的謬論,僅僅是冰山1角。

中醫人類,也是很危險的1群。

在1個大師輩出的時代,我看著是好的。
但是,當大師著作等身之時,不應當將傷寒論經典之作束之高閣。

此類行止,等同毀我中醫長城,我為之自感汗顏。



-------
20161001:
真給力:


《千古奇寃五苓散》(之二)

小便不利是重證。

病分外感與內傷。

外感病分為傷寒與溫病。

傷寒2字,在素問之中指病因而言,所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而溫病之名見於素問,也見於傷寒論之中(原文第6條)。

關於傷寒2字是否用於命名疾病,換言之,傷寒病之名可否存在?我不置可否,因為素問記載了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傷寒論留下了傷寒一,二日,傷寒二,三日。。。之類描述。卻都沒有留下"傷寒病"之字樣,而傷寒論,或傷寒卒病論,也是以傷寒言病因,不用於命名病。

所以,傷寒論全論主要記載了6個病,既太陽病至厥陰病。
論中即辨病也辨證,諸如熱入血室,痞,結胸之類,其中發熱,惡寒,下利諸證頻現,而小便不利也多次出現。

考小便不利,是1種極為嚴重的臨床表現,但是,關於小便不利的內涵,至今已被討論了千百年,還是SOSO之論,我曾親見大師也加入討論,依然語焉不詳,這是令人遺憾的。我曾說過,傷寒論字字慘烈,全論就是抗病圖,慘烈不亞於抗戰與真正的戰爭。。。這是人類與自然的抗爭,天地有正氣,但是,虛邪賊風甚烈,人類難以避之有時。

比如SARS,比如H1N1,H7N9之類。
需要動用國家機器,啟動國家免疫係統,啟動1場全民抗戰。

無論如何,傷寒之類,或溫病顯然是外感病,換算成當代的醫學科學語言來表述,即急烈傳殺病,主要由細菌,病毒感染而成。

以我所見,小便不利4字的臨床學意涵為:
1,小便量少,甚至極少。
2,或無尿可排出,或有尿難排出(如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見八味地黃丸證)。
3,或伴有它證。
其中,如果24小時總尿量少於500ml,是為少尿,可能引發急性腎衰與尿毒症,因此,小便不利屬於臨床學急證重證。
必須全力有效地救治。

至於有尿難排出,可能是膀胱與前列腺疾患。而原文71條所載的小便不利,顯然是太病發熱,發汗後,大汗出所導致的嚴重脫水,甚至電解質大量丟失。。。因為己知尿的含水量為99%。

韋礴:
有關五苓散治療蓄水證商榷,談不上什麽千古奇冤。五苓散主治或不主治蓄水證,均早有文獻討論。
1,五苓散治療蓄水證。陳伯濤 - 《江蘇中醫藥》 - 1980
2,五苓散證的病機原是三焦蓄水。王付 - 《國醫論壇》 - 1990
3,五苓散證是寒與水結。高伯正 - 《河南中醫》 - 1982
上為蓄水證,然有人主張其亦不治蓄水證。
1,五苓散不主蓄水證。劉吉善 - 《四川中醫》 - 1986
2,試論太陽蓄水並無水蓄。周廣涵,常振聲 - 《陝西中醫》 - 1986
並引起爭議
1,“五苓散不主蓄水證”質疑。王三虎 - 《四川中醫》 - 1987
2,有關五苓散的兩個問題——與劉吉善同誌商榷。王建康 - 《四川中醫》 - 1987
3,亦談五苓散證——兼與劉吉善同誌商榷。萬小剛 - 《四川中醫》 - 1987
上述行文方便,並非用正式文獻格式,因曾正好手上有論文,拋磚引玉。
另外,水並非占尿比率99%。據百度,正常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6%~97%,固體成分占3%~4%。正常成人每天排出固體物質約60克,固體物質中無機鹽約25克,其中一半是鈉、氯離子;有機物約35 克,其中尿素約30克,其餘是少量的糖類、蛋白及體內多種代謝產物。

洋岸植杏:
五苓散當然必有水,以方測證,有的證沒有水, 是病大汗或誤治發汗後,胃中幹,此時當補水,“少少與飲之"。
小便不利,無水哪來有小便?這和胃中幹因“發汗後,大汗出"有關。現代人也知囑“多喝點開水”讓病好的快點,令胃氣和自愈。治病不忘胃氣,胃氣才是生發之氣,患者有生發之氣病可自愈。現代人吊上二瓶葡萄糖生理鹽水,似乎也可和"少少與飲之"相比媲。這時小便量應多了。
五苓散治水無可厚非。“若發汗後,而脈浮,小便不利,徽熱,消渴者"用五苓散發停水人之汗,也調利其小便,水代謝恢複正常,消渴可治,表亦自解。
五苓散的證,小便證不止是有“小便不利”,也有“小便數者",(傷寒論224 條‘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這是轉屬陽明後的五苓散證。此小便數亦是水不化氣之證候。
表裏證而水停不化,(傷寒論74條…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水逆也是胃中停水,桂枝降逆和利水藥澤瀉茯苓豬苓白術,去水逆。
五苓散還可去水痞。(傷寒論156條:“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本人治一例心窩下不舒服者,拍得有水聲,開始想用苓桂術甘湯,那思為水走腸間漉漉有聲不同。用五苓散競效。
結合《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31條:“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丨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此水也",可謂一針見血,五苓散對人體的水液代謝運用證很為廣泛。五苓散有內飲外邪證,表裏兩解可理解為其方證。

愚認為傷寒論71條仲景大師已說得明白無誤。

真給力:
謝謝杏林兄與韋磗諸君的討論。

所提出的皆為好問題,我會擇機作答。

討論有益。

以下是我的續論。


1部傷寒論,也是1部外感論,更是1部溫熱論。
我此論可能是愚論,或許令世人錯愕,但是,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寒因寒用,熱因熱用。。。充滿了時空與邏輯。

傷寒論難讀,但是第1條易記,第71條易懂,即然如此,明明白白仲景心,為何浪費真感情?

仲景準確無誤地明言指出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顯然是極度缺水少水脫水失水,已近無水之重證,而胃為水穀之海(素問),仲景之言,重時空轉換,俾邏輯對接,述存在合理,何來膀胱蓄水?以膀胱蓄水證命名五苓散所要搞定的外感重證,是1個天大的偽論!此偽論誤導我中醫人千百年,致使人們對千古經方五苓散的臨床學價值產生極度誤解,從而使今人對傷寒論經方的認識走向歧途。而所謂溫陽化氣行水之說,又徹底否定了仲景先師原創的本意,使千古經方蒙塵蒙寃,是令人發指的![微笑]愚敢問路在何方?中醫人類腫麽了?[微笑]

中國1977,愚報考理工大學,誌在造艦,艦者航母,大國重器。。。理者,象思數思,工者,工巧神聖。上工治未病。。。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惟治肝也(金匱)。

如今近半世紀已去,曆史將我推入醫海,麵對的是生命,大量的急危重症,每天使用的醫學之key,去解決問題,但是,生命是形與神俱,解答生命相關的醫學主題不同於造艦,艦船者,器具也,人命卻是形與神俱(素問)。

中醫人不可失神,寧舍1頓飯,不舍2人轉,討論ing,進步ing,2人轉就是討論。

討論,是1種精神,我中醫人必須學會討論,經常討論,中醫人的立身之本,1是不斷臨證,2是讀書求實不斷討論。中醫人的立身之本,是不斷地推動自身的學術進步,為此,甚至可舍1頓飯,反正當代人類疾病,大半也是吃飽了撐滴麽,嗬嗬。

但是,五苓散證是吃飽了撐滴麽?

這是1個極其經典的外感重證,危證。

五苓散證,主證有3:

1,外感表熱未除(脈浮,微熱)。

2,極度脫水致少尿(小便不利)。

3,極度脫水致極渴(消渴)。

換成當代的醫學語言,也可見於H1N1之類的高熱,嚴重脫水,少尿,急性腎衰。。。而古今之病也是曆史相連的,這又讓我想起了另外1句名言:古方未能盡愈今病,當然,我也要批判這句話,不是直言不諱者的錯,不提。

至此,五苓散證的病因已明,我們應當追索原創者創立,製造,發明,配方,量化,妙用五苓散的道理,與心路曆程,如此,我中醫人才能深知明明白白仲景先師的心,將傷寒論經方的醫學思想牢記在腦海中,溶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林彪)。

---------
20161002:

讀經典很累,當個中醫人很累,但是,夫夷以近,遊者眾,險而遠,遊者寡,而世間奇絕瑰麗之觀,常在險遠(王安石?)。不恰當地引用佛說,麵壁9年圖破壁,則中醫人讀經典不可以不讀。依我愚見,大道至簡,經典文字己達至簡之境,自己讀下去就是了,麵壁讀經,不是入眠,麵壁1年,可信可不信,麵壁10年,已經無所謂信與不信,這是1種享受,生命是個過程,中醫人也要享受此過程,享受讀經論道的樂趣,享受討論的樂趣,享受1個人騎瘦馬,揮紮槍與大風車戰鬥的樂趣。行醫,是有樂趣的![微笑]

愚本愚人,精誠俾我愚頑為開。

所論皆散論,海選隨機,興之所至,隨想隨說,事先無草稿,胸中無成竹,不過全靠腦中的數據庫,靠腦中的程序提取數據,合併同類項,再提取公因式。

傷寒論原文71條,仲景教給我等的1個重要的法則,大道至簡。

列出公式,就是:

(a+b)^=a^+2ab+b^。

而正解就是:
a=補水。
b=利水。

愚以上愚論,或近乎愚不可及,卻是我的原創。

我也是將數學與數學公式引入傷寒論經典研究的少數人,或許我是第一人。

我自己趁機快樂1下,哈。

醫理艱深,此事難知,但是,童心未泯,必須享受思考的樂趣。

我中醫是大道。

道者,時空-邏輯-存在3者完美合1。

中醫學思想,邏輯強大,我視諸君皆智者,讀經典,麵對挑戰,兩強相遇勇者勝。

梅:
@真給力 本人理解:五苓散可用於治療傷寒重證無尿,尿毒症,有中藥腎透析的排毒作用[抱拳][抱拳]

真給力:
謝謝梅。猶記得當年,你開始隨我討論傷寒論,如今10幾年己去,你依然執著經典,讀書臨證,治病救人不斷有成,賀你!

傷寒論,也是中醫臨床學的祖本。

若以數學原理論,內經之論,相當於中醫學的高等數學,內經皆大論。

而傷寒論相當於中醫學的歐幾裏德幾何。

關於陰陽,關於道,西方人癡迷至今,但未解,中國人自己要珍惜,要得解,要求解。

數論之中有素數,醫學經典有素問。。。

數學與醫學,貌似風馬牛,其實是1體,易曰:天下事,殊途同歸。

依我所見,西方人重數思,中國人重象思。

但是,人類之思,是象數之思。

五苓散不過5藥之合,合而為散。

5藥極簡,藥性平和,並不刁鑽。

五苓散藥物組成:
豬苓(十八銖,去皮) 。

澤瀉(一兩六銖) 。

白朮(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以上原文,當代中醫大師並未認真去讀,愚願詳細秦讀之,再臻經方之精確。

1)關於桂枝去皮,我從未見大師們有所討論,但是,我堅定地認為,桂枝去皮1事,非同小可。因為,我中醫用藥,多為本草。本草者,本於自然,多為自然原始種,草木有情,人類肉草雜食,民以食為天。若論當代化學製劑與自然本草之本質區別何在?我暫不作答,留待諸君啟我愚思,當然,我同時還有一問:人與其它動物最本質的1個區別何在?亦待諸君作答俾啟我智。無論如何,讀書與臨證,都是挑戰,考驗的是醫師的智慧,我更喜愛有創意的人!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魯迅)。但是,人人都喜愛多快好省走?徑,因為,兩點之間,以直線的距離最短,這種事情,連我家的那隻戴維都知道(戴維是我喂大的1條狼狗)。但是,邏輯有陷阱,戴維無視精巧的邏輯,可但是,人應當知曉,我堅信人腦永遠超乎電腦,因為,電腦是人腦的複製品,人腦為真,複製必然要失其真,人腦與電腦,或電腦與人腦有本質的不同,除非你將電腦命名為人腦,或許1個人自己複製自己,則這個人可以說:我是我爸爸。。。 我所知,桂枝與肉桂本是同根生,中國的廣西有桂林,廣西簡稱桂,桂樹是木本植物,樟科。。。主幹的樹皮,為肉桂,嫩枝切片為桂枝,這本為醫學藥學之常識。肉桂,有溫陽之力,桂枝,有解表發汗之功。。。 肉桂與桂枝功用迥然有異,1溫裏,1解表,1皮1枝。
但是,桂枝之上也有皮,枝是枝來皮是皮,皮者,肉桂也。仲景先師,才是真正的大師,因為仲景先師是個偉大的道者,道者,亦邏輯也。仲景先師明察秋毫,五苓散中用桂枝,而不用肉桂,甚至堅定地,不惜工本代價,還要將桂技上薄薄的1層皮剝下來,隻因為這層皮是肉桂,仲景先師安的是神馬心?按照邏輯:仲景如此巧用桂枝,堅決不混用1絲1毫肉桂,隻有1種解釋,就是堅定不移地用桂枝發汗解表,決不用肉桂溫陽!

2)關於藥量。

漢承秦製。

秦統一度量衡,重量單位銖兩斤,24銖為1兩,16兩為1斤。

五苓散的5種藥物用量之比如下述。

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桂枝, 等於18:30:18:18:12。

等於3:5:3:3:2。

其中澤瀉用量最大,是豬苓,白朮,茯苓的近2倍,是桂枝的2倍半。

澤瀉利水,豬苓利水,茯苓淡滲利濕,白朮健脾利濕,4藥共奏利水之效,以解小便不利。日本人研究過五苓散,試圖改變五苓散諸藥之比,但是,隻有遵從原創的藥量之比,才使利尿作用最佳,我認為,五苓散的藥量比必源於某種臨床學觀察的大數據,今人喜歡循證,熱衷所謂大數據,在小白鼠與果蠅身上攝取數據,再施於人體,但是,傷寒論時代,隻能直接在真人身上收集數據,仲景所謂: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自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慘烈的大疫時空大舞台,海量的海選大數據,不斷雙盲對照。。。反複實驗於人,1,2,3期臨床實驗直接上。。。打造了千古經方的卓越藥效,並訴諸於精確的量化與程控。

如此,五苓散之功效強大,主要用於利水(約等於利尿),其次,以桂枝發汗解表,集解表熱,利水治小便不利於1身,即可快速改善少尿,糾正或改善腎衰與尿毒症。。。同時發汗解表以除表熱,仲景先師精確量化,用心良苦,但是,病屬極度失水,胃中幹之重證,尚有消渴之狀,急於飲水以自救,但無論是利水還是發汗,顯然是竭澤加重極度失水而致病人於死地,這又如何是好?

愚將續論之。



《千古奇寃五苓散》(之三)

飲水是救急,暖水是良藥,多飲暖水汗出愈。


水為何物?H2O是也。

地球表麵,被水覆蓋3/5。
人體含水量,成人超過體重半數,嬰幼兒更多。細胞內液,細胞外液。。。人類遂水而居,若問人從何來?又將何往?何往未可知,何來可能源於海洋。這是1種永恒的人類迷思,或許使人類的科學之思止步,使上帝之思更改?我不置可否,還是討論五苓散與水。水是寶貴的,應當讓它流回原處。

中醫人頗知陰陽,但是陰陽2字頗令近現代以來的中國文化學人大師們群體困惑,都說民國出大師,自王觀堂,陳寅恪,錢穆之流,到胡魯傳郭巴。。。加上孫文,康梁,添上友蘭之屬,連李鼇方舟子之類都混沌陰陽,陰陽混沌。。。但是,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一一大師們可以胡說,中醫人豈能不知陰陽?不知陰陽者,不知道,不知陰陽者,不堪為中醫人,因為不知道不上道。中醫人不知道不上道,不懂髒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李中梓?),這話說的相當好,我點讚!關於道,孔子1直想知道,孔子問禮於老子(史記),孔子與老子獨辟密室到底討論了神馬,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告訴孔子:陰陽者,就是天地之道。大道至簡,可謂陰陽。

水,對生命如此重要,若設水為陰,則火為陽,如此,若問組成人體物質生命的最重量,最重要的物質是神馬?顯然是水。若設物質為陰,則精神可為陽,我敢問:何物為人體最極致的陰,何為人體最極致的陽?這需要邏輯的對接與遞進,需要精確與模糊,需要等式與約等式。

水,是救命之物,水因此是最重要的藥物,通常可直接飲用,必要需經靜脈注入(lV)。記得《本草綱目》載藥1892種,水部收入40種水。腎者主水,受五髒六腑之精氣而藏之,藏而不能瀉。。。瀉了又如何?澤瀉。。。

當麵對1個極度失水的病人,極度少尿,即將或己垂危,腎衰,尿毒症,發熱不解,變證百出,不利水難有尿出,利水發汗又加重失水,隻有多飲暖水,多補水,補足水,補水同時再利水。此法甚妙!科學,合理,量化,循證,自然,經典,傳統,最重要的是有效,有卓效,有顯效,有治愈之效。我把五苓散比喻為抽水機,把真武湯稱之為烘幹機。但是,沒有水,如何抽?尿不出,毒不出,隻有上進水,下抽水,人就活了。抽水機還有1用途,就是用於水濕泛濫之人,隻須利水,無須同時飲水,學經典用經方,還須活學活用。
-----------
20161003:
以下,我將續論五苓散的服法,妙用,臨床學實證,核心價值及其它。。。

這要從"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這句原文開始。

討論五苓散,我謂之千古奇寃,此言有些聳人聽聞,當代科學著述鄙視此類語言文字,相信我以此文投書《科學》雜誌,也必定被《自然》地消蹤了,因為我尊重科學,熱愛自然。這種2律背反,在當代科學界,醫界,中醫界也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科學不可畏,而自然可畏,中醫不可畏,天下大道才可畏,時空可畏,邏輯可畏,存在可怕。。。經典文字有其真,我崇尚上古天真論。難道所有的科學語言不是天真論麽?

我愛我師,我更喜愛追索天真。上世紀70年代,我的中醫經典傷寒論的啟蒙老師是胡秉文,還有鄭統魁,崔興源,王仲賢們,他們是傷寒論經方的每天實證者,開出的草藥常常隻有3,5味,花費不過幾毛錢。。。我對我的物質世界有美好追求,我不反對物欲橫流,物欲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麽,哈。每個人自有獨特的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必須尊重別人。但是,1部傷寒論屬於中國,屬於世界,屬於所有地球人,每個熱愛者,都是個批判者,隻要你肯去讀它,逐字逐句地去捧讀它。比如,多飲暖出汗出愈。。。

承陸雲平老師,關慶增老師們的教誨,使我漸入經典之門,但是行路難,而五苓散溫陽化氣行水,治膀胱蓄水證,我看不出有多難,但是,我遍讀原文71條,到處找水,難以求得點滴。。。我糾纏老師要水喝,請原諒當年我對老師們的無理糾纏,誤了老師們的辛苦,誤了老師們喝水的時間。我不好,很不好玩。

傷寒論經方源遠流長,傳承至今,覆蓋中西醫臨床學範圍之廣,己經令人難以想象,辨證論治程控正確,證與方邏輯吻合,常有卓越之速效,其所用藥草多為尋常之物,比如生薑,大紅栆,糜粥,雞子黃之類,最常見的肯定是水,1部傷寒論,也是水火論,用水之妙,暖水,或白飲。當然傷寒論經方亦用虎狼之藥,比如巴豆,幹遂,生附子大者1枚。。。或藥性劇烈,或有大毒,都高度挑戰醫師的智勇。而五苓散卻藥性平和,功效卓然,可治急證,工巧神聖,要務卻在用水。因此,今人不讀仲景原創原始文字,隨著別人的解讀起舞,至今不識水之用,則千古經方五苓散也要怒目圓睜的,行文至此,我老人家有些憤怒青年之態,哈哈哈,自己克製1些,易曰謙謙。。。利涉大川,但是,連仲景自己也會拍案而起的一一多飲暖水汗出愈不重要麽?這1泓暖水,不是救急水救命水麽?仲景先師的源頭活水1源而3活:1為解表清熱的汗源,2為利水解小便不利的尿源,3為解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極渴消渴的水源,而水注定是生命之大源之本源,若水為陰,火為陽,則水液在機體的正常存在,就是人體生命最大的陰,而人體的內部恒溫38個攝氏度可為人體生命的最大陽。脫水必高熱,不是實熱就是虛熱,高熱必耗水,不是脫水就是少尿。。。貌似,全世界的人們都擁有1個共同的價值觀,同為理想而戰!為擁有1個同樣而恒定的體溫值在奮鬥終身ing。

真給力:
汗吐下和火清消補,汗法居8法之首。

洋岸植杏:
汗神,哈,李可說汗可解鬱。本人有此感,打一場藍球,出一身臭汗,還有什麽不可解?

真給力:
但是,汗法精妙,最難把握,可但是,隻要精確把握汗法,可能製病於初起階段,製敵於太陽病階段,所謂傷寒1日,太陽受之,6病順傳,若1日1經,傳至少陰病或許需時尚久。當然,太陽病也可變證迭出,但是汗法總是首選大法。火神誠可貴,汗法價更高。。。此1主題,我不想多說。

洋岸植杏:
溫病學派也有在衛汗之可也。

汗法在皮膚科很有精妙之運用,在神誌方麵,痛疼,等均見到療效。

真給力:
但是,中國是中醫的故鄉,當西風逼近,高科盛行,人類至今並未能完美扼製感冒這種極其古老,傳統,經典的人類疾病,卻自毀醫門。。。中西醫師皆高唱神曲,自認高科,追求高大上,焉知感冒如何辨證乎?

而在我看來,1部傷寒論,就是1部外感論,全論不過記載了兩個延續至今的外感病,遍布全世界,經常可發生,古今病名有異同,千古經方治大病。這是兩個神馬病?[微笑][微笑][撇嘴][撇嘴][睡][微笑][撇嘴][微笑][微笑][微笑][微笑]

謝謝杏林兄的討論,傷寒寶典,生命鑄就,含有鐵定的邏輯,所用之物,1枝1葉1草1木總關情,世人們崇尚高科也無錯,但是,也不必鄙視傷寒論治病救人的土辦法。中醫大師有責任督導自己的弟子們勇於前行,不斷探索,敢於挑戰,真刀真槍去拚搏。。。當代的中醫人,大師們文字遊戲作的太多了,浪費了他們的聰明,1部傷寒論在此,有幾人敢讀?時間不是金錢麽?金錢能讀懂傷寒論麽?邏輯何在?[微笑]

我追蹤過民國以來的毀中醫滅中醫的言論,自孫文到梁啟,從魯迅到餘岩,自王斌到李鼇,都算是些讀書人,總該懂得讀書與做事的基本道理,欲識中醫為何物,總該試試去學點讀讀中醫書麽,不然,你欲滅中醫,不是滅空氣麽?

科學光環罩頂,連起碼的邏輯都可以無視,TCM是超脫的,醫學政治經濟學,利益集團能消滅所有中醫師,但是,能消滅中醫精神,能消滅道麽?道,不是天地自然,宇宙的運作鐵律麽?中國人們從遠古走來,1路生存史1路抗病史,肉草雜食,死傷無數,竟然成就當今舉世最大的地球人群,與草木沒有關係麽?與傷寒論們沒有關係麽?高科學發達了,就與傳統低科學沒有關係了,化學製劑發達了,人類就可以無視原始自然種可以治病這種存在麽?化學製劑發達了,人類就可以快速加速滅絕浪費原始自然種麽?

我追蹤過引號科學家方舟子的毀中醫,滅中醫言行,滿口科學,滿嘴悖論。他要廢中醫,驗中藥。小樣兒,給他點兒巴豆吃,估計能成肥鼠子,拿人驗,他敢麽?廢中醫驗中藥,小方知道啥叫中醫,啥叫邏輯,啥叫天地自然,啥叫上古天真,啥叫道麽?形與神俱,試試將小方廢精神,看他如何打官司告狀,做體操?[微笑]

曆史經驗告訴我們,中醫是醫學,不過是個T,原於C,至於M,連美國人都承認是踩你死首開人類化學製藥之先河,沒有那1本驗方集,地球人可能至今還將青蒿素當柴燒。火神麽,嗬嗬。

自孫子到方子,倒中醫滅中醫,鄙視中醫,我看不奇怪。我奇怪的事,當代中醫人大師輩出,群情激憤,卻唯唯喏喏,竟然沒有1個台上大師敢於直麵挑戰說句明白話,那怕左手持內經,右手持傷寒,念幾段3點經,背幾條傷寒論也好啊!大道至簡,估計以方子們的悟性,也能聽懂1,2,但是,大師們自己讀過麽,通通讀過麽,又讀懂多少?我很想聽聽大師們與方子們討討論。中醫,雖然被寫入中國憲法,但是,憲法也是可以修改的,中國的憲法當然可以取消中醫,比如孫大總統再現,魯迅先生2世當人大委員長。。。或者方舟子先生榮任中國科學院首席科學家。

其實,欲滅我中醫很簡單,利誘中醫,小錢即可收編。

1種植物物種,存世億年計,可以被滅絕,因為其經濟價值。

1種醫學物種,存世幾千年,也可能被滅絕,因為其政治經濟學價值。

洋岸植杏:
美國有大麻解禁之爭鬥,中醫力薄,泛力而求自束。麻黃運用十分廣闊,米國卻受限,不會用麻黃的人根本就提不起興趣來。中國才是中醫真正的複興基地。盡管西風嘯刹,蘆蕩還有火種,附子還在江柚大麵積生長…。在境外不管之地,也有野火春風,有療效的東西人們還是在追求。

真給力:
我不同意中醫是大熊貓之說,中醫也非磁器,因為,中醫學的思想與精神已經滲入這個地球最大群的骨髓裏,但是,中醫精神如同青蒿素,它具有特殊的,無法?代的醫學價值,甚至政治經濟學價值,天價,但是,因為政治力不支持它,經濟力欲滅絕它,也就沒人去研究它,去讀它,去栽培使用它,雖然,它遍布中國,雖然,它的價值冰山一角被記載於中國的經典之中,但是,是天書,書沒人去讀,方沒人去用,而物種又被滅絕了,或轉基因了,因此,TCM可以成為1種曾經的可能的存在,將被世人所淡忘,將來,人類們煮取甘草治咳,泡點大黃通便。。。或許是違法的,而中醫師們隻能給科學家洗腳,由西醫師足醫在1旁指手劃腳。內經與傷寒論加上靑蒿統統可以當柴火燒。火神。

學者,當自強。中醫人當自強。學者,也是學ing。就是學著。學無止境麽。中醫人類應當是有智慧的人,有誌者。我常看到有中醫人滿口佛說,麵壁讀佛,甚至敢於手抄佛經,坐禪禮佛,功夫不淺,但是,1讀內經就困,1看傷寒論就睡,然後,掛牌行醫,敢說天下沒有不會治的病,天下沒有沒讀過的書。。。敢超黃帝岐伯,直追仲景時珍,有些騎在佛的脖子上拉尿。真的科學家不能幹這種事。牛頓創立了當時代的偉大物理學,但是,愛因斯坦們革命了物理學,牛頓的物理學就成為了傳統物理學,T物理學,可但是,能量守恒,萬有引力,物質不滅之類的傳統物理學定律還有用,人類能將傳統物理學的此類精神滅絕麽?可以替代,不必要滅絕麽。當人與光速同步,還要複習速度與加速度的原理,不然的話,能完美地穿越麽?

謝謝陳靖兄等的支持。進入TCM之門徑較易,比如我自己就是被曆史選擇,時代之力強力推入,拉入中醫之門的。。。當初我想學駕船學造艦,而攻讀TCM的經典之作,卻是艱難的,因為中國人有自己的母語,但是,時空跨越萬千年,中國人自己的文字語言係統極其強大,因為文字係統可以承載生命信息,中國人的母文字承載了1個地球最大群的生命信息,信息,不是大數據麽?大數據,不是信息麽?此類大數據,是由密集的中國先民在時空大舞台用自身生命所奠定的,是1種立體的數據,但是,因為文字古奧,看著很醜,並不如電腦圖表美妙。但是,有幸被中國人用中國字不斷記載留存下來了,也僅僅是小部分文字,彌足珍貴。

依我看來,1個族群必須擁有自己的文字語言係統,而獨立的語言文字係統對這個群具有特別的保護之用,語言文字之中融入了太多的曆史與文明信息,1句很普通的中國話,或1句很簡單的英語,有時竟然深含特殊意義,隻有幾代植根這個群的人,身處此群其中的人才能立體地感知其意涵。

中國漢語言文字係統,是舉世最博大,最複雜的語言文字係統,我看也是最優美,最完美,最好用,也是好玩兒的語言文字係統,這或許也隻有我中國人自己才知道,隻有少數外國人知其神秘與好玩兒。

當外國人越來越感興趣中國,感興趣中國話中國字之時,中國人自己有責任爰護好中國語言文字,保護好這個珍貴的係統,因為,中國字可以保護中國人。

中國漢語言文字係統,對於中國人群,就是1種編碼與密碼,中國人隻要不忘記這種編碼與密碼,就能暗中受益受保護,就能在大國搏亦中幫助自己取勝,甚至從跨國銀行之中的自動取款機中取出錢來。錢能搞定的問題,還是問題麽?

中國人自己有責任讀懂自己,方能有效地自強,保護自己,同時才有足夠的精神體力,智能去讀懂外國,讀懂世界。

中醫傳統古老,但是,TCM古文字之中所揭示的醫學原理與生命主題並不古老,因為至今還是新鮮的,每天都挑戰人類!比如H1N1與麻黃類傷寒論經方,比如瘧疾與靑蒿素類肘後驗方。。。

而直立人頂端最高穴位為何稱為百會?曲池為何不名之曲丘?列缺到底缺神馬?

當古代的滿蒙族群也入主中原擄走了那具針灸銅人,並不能完全讀懂王惟一醫師刻在上麵的漢字穴位命稱,隻堪將銅人砸碎融為銅汁打造兵器。而古代的高麗人進入中原求醫問藥,也隻好盡全力山寨了中國的文字係統。日本人至今承認中國是他們的文化母國,不是母校。

但是,我中國人自己珍視自己了麽?西行來美的中國醫師給此異邦的美國各色人等帶來了神馬?1中歺,2中醫。但是,必須正宗為善。不然的話,換點小錢,自毀中國長城。這讓我想起枯守敦煌莫高窟寶藏的那位王道士。中醫人勿學王道士,應當學學斯坦因,我鄙示斯坦因,但是我又敬仰他,他大漠探險1生,魂歸沙漠。中國人中醫人應有此精神,則中醫不滅!

但願中醫不漠,教科書永遠是黑白的,但是,臨床學是灰色的,可但是,生命之樹長青!

我視西行來美的中醫師皆為皇甫,王惟一,因為身懷絕技,但是,人有5誌喜怒思悲恐,5誌無好壞,共組個體生命情誌之完美,缺1不可不完美。中醫人類,也是強大批判者,比如仲景先師,中醫人類要敢想敢說敢幹敢革命敢造反。。。中醫人敢事佛敢念金剛經,為什麽不敢去讀讀大唐西域記,敢去當當唐玄奘,去怒砸閻王殿,西天取真經?

我對美國的中醫教育極不滿意,我不掩飾我的不滿,比如,美國的中醫人,針灸師竟然取消中文的針灸穴位命名,代之以ABC。。。與123。。。加以表達,這是1種反邏輯的反動,對中國的反動,對中醫的反動,對文明的反動,參與者,竟然也有中醫界大師。

欲阻止1種先進的威脅,可有兩法,A法是主動去征服它,B法就是接納它,再從精神上融解它。中醫學思想強大,中醫學核心價值強大,中醫因此才可怕!但是,中醫學思想的精粹卻被中國漢字記載流傳下來了,端看能否讀懂它,編碼默默,密碼默默。它們無語,任由人類去破壞,消蹤,扭曲,拆解。。。但是,它不工作,人們打不開寶庫之門。

比如,千古奇寃五苓散,竟然需要多飲暖水汗出愈。

而1個水字,竟然成為救命之key,成為金水,成為1個宻碼,金生麗水。。。但是,這個密碼卻躺在傷寒論的4萬餘字的點陣群中1800來年無人識!竟使五苓散證成為1個亂碼,偽碼,錯碼,成為所謂的膀胱蓄水證,被寫入中國國家統編的教材之中,至今還在扭曲中醫真意,誤導世界人民。[微笑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體表線與體內線。
連線。
針之所指。
針之所至。
點與點之連線,理論取直,但是,人體不對稱
人體的非幾何特性。
胚胎的細胞排列原理,有絲分裂。
拓樸學原理。
體積與邊緣。
順其自然的醫學描述,也是肉眼所見。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體表線與體內線。
連線。
針之所指。
針之所至。
點與點之連線,理論取直,但是,人體不對稱
人體的非幾何特性。
胚胎的細胞排列原理,有絲分裂。
拓樸學原理。
體積與邊緣。
順其自然的醫學描述,也是肉眼所見。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 (1) 下絡大腸,還循胃口 (2) ,上膈屬肺。從肺係 (3) ,橫出腋下,下循臑內 (4) 行少陰 (5) 、心主 (6) 之前,下肘中,循臂內 (7) 上骨 (8) 下廉 (9) ,入寸口 (10) ,上魚,循魚際 (11) ,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氣之所用,1肌肉滿壯,2力可舉鼎。皆善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