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4)
2010 (190)
2011 (194)
2012 (301)
2013 (349)
2014 (754)
2015 (438)
2017 (308)
2018 (231)
2019 (183)
2022 (1)
從1949年10月新中國誕生起,共和國政府在積極振興國民經濟的同時,努力普及教育,短時間內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由於教育事業的發 展缺乏計劃性,致使中小學畢業生的比例嚴重失調,高小畢業生和初中畢業生的升學壓力驟然增加。在這種壓力下,《人民日報》於1953年12月3日發表了題 為《組織高小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的社論,在中央黨報上首次提出了由政府出麵動員組織一部分青年學生到農村務農的設想。這就是日後波瀾壯闊的上山下鄉 運動的源頭。
1957年,舉國上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大躍進運動,希望能“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遺憾的是,它帶給中國的卻是國民經濟的大滑坡。這次教訓使全 黨逐步清醒起來,黨中央麵對現實,深入調查研究,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1962年6月,國務院召開全體會議,通過了《關 於精簡職工安置辦法的若幹規定》,提出:對於精簡下來的無家可歸和城鎮無法安置、但具有下鄉條件的職工,包括一些不能在城鎮就業的青年學生,可以安置到農 場(包括牧場、林場、漁場)。
安置城市青年,原本寄望於國營農場,但在實際執行中,農場能夠容納的勞動力有限,國家財政負擔又很重,安置一個人需要國家財政支付1000元左 右。到1963年5月底,原計劃安排到農林場的33.2萬人,隻完成了15.4萬人。國家領導人在思考,鄧小平也在思考:城市知識青年下鄉的主要去向應該 放在哪裏?
1963年5月,浙江省委批轉了嘉興縣委《關於動員城鎮人口下鄉插隊的報告》。這份文件在下達全省各地(市)縣委的同時,也上報到中央。鄧小平在 審閱過這份報告後,思考了許久。嘉興縣為了解決生產糧食的勞動力過少與吃商品糧人口過多的矛盾,在1962年不僅動員了從農村進城的4428人回鄉,還安 置了5307名久居城鎮的人口下鄉插隊,城鄉兩頭工作紮實,下去的人基本穩定,安心務農。嘉興縣的經驗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鄧小平把自己的想法先和譚震林副總理進行了交流。他說,一個隊安置兩個中學生是會搞好的。他們不僅在傳播文化科學知識上起作用,經過鍛煉,在政治 上也會起作用的。因此,應當向幹部、青年學生和社會群眾講清楚,插隊是體現多、快、好、省的總路線的安置形式。浙江嘉興縣已經有了這方麵的經驗。
為此,1963年6月29日至7月10日,中央安置工作領導小組根據譚震林副總理指示,召開了各大城市精簡職工和青年學生安置工作領導小組長會 議。會上,譚震林傳達了鄧小平關於安置工作的新思路。周恩來在聽取了各方麵情況匯報後,說道:“插隊本來是小平同誌提議的,我讚成。”嘉興的生產隊能安置 為什麽其他地方不能這樣幹呢?蘇州市能動員人員下鄉,別的城市更可以。實踐證明,隻要我們一號召,就會到處有人響應。因此,今後安置方式,插隊是主要的, 往農、林、牧、漁場安置是第二位的。你們回去訂計劃時,第一插隊,第二插場,第三新建、擴建場。這樣就投資少,效果大,才能真正貫徹勤儉辦業的精神。
1964年1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主持中央書記處會議,聽取了中央安置領導小組的匯報,討論知青上山下鄉工作。他對搞好插隊問題再一次發 表了重要講話:城市知識青年下鄉,以插隊為主,這是一件長期的大事。每年要安置100多萬人。用插隊的辦法,每人給的安置費不到200元。插場每人則要 1000元,如果100萬人插場的話,需要10億元,這怎麽得了,不能走這條路。
實踐證明,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動員知識青年下鄉,走插隊為主的這條路是可行的,它投入少,解決的人口數量大,不僅為城鎮青年就業開通了一條新渠道,還對促進農村社會主義建設有著積極作用。
1964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動員和組織城市知識青年參加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草案)》。這個文件是新中國曆史上,中共中央、國務院第一次發布指導知青下鄉的綱領性文件。
這樣,鄧小平提出的“以插隊為主要方向”的安置辦法最終形成了中央綱領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