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走天涯路

滄海邊的月光不盡清涼,時光如流水,夢醒私涼,孤獨在回憶裏彷徨,天涯路斷腸, 找不到回去的方向
正文

衛立煌接防中條山後半年,晉南會戰慘敗:“抗戰史上之最大恥辱”!

(2010-09-08 11:55:10) 下一個


  在華北山西方麵,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軍華北方麵軍集中了10萬餘人的部隊,包括從華中中國派遣軍和關東軍中抽調部隊和飛行團,進攻晉南中條山地區中國第1戰區的近18萬部隊。

中條山戰役,使駐紮在這一地區內的國民革命軍遭到慘重失敗,共傷亡4.2萬餘人,被俘3.5萬餘人,而日軍僅傷亡4000人左右。黃河以北的嶽南和中條山區的主要城鎮和交通要道,均被日偽軍占領。日軍以1比20 的極小傷亡代價打敗了中條山地區的國民黨軍,蔣介石稱此役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當第一戰區的部隊被肅清以後,第八路軍的部隊又逐漸深入中條山區,繼續開展遊擊戰爭。日軍“華北方麵軍”也不得不承認:“中條山會戰以後,在新占據的地區內,以前的不安定勢力即重慶軍,被中共勢力取而代之,逐漸浸透到各個方麵,治安反而惡化了……作為蔣係中央軍擾亂治安基地的中條山脈據點……實際上有名無實。拿它與共黨係統相比,它的活動是極其差勁的……從此,華北的遊擊戰便由中共軍獨占了。”


  中條山位於山西南部,橫亙黃河北岸,東西約170公裏,東連太行山、太嶽山,南屏潼關、洛陽,北控晉南,東控豫北。平漢、同蒲兩鐵路線在其東西兩側,既是向華北進擊的前進基地,也是實施敵後遊擊戰爭的作戰基地,戰略位置甚為重要。當時,中條山地區國民革命軍守軍兵力共計16個師,約15 萬人。

1941年5月6、7兩日,日軍航空兵首先發動攻擊,轟炸西安、鹹陽、潼關、鄭州等地,7日晚,日軍按計劃以分割包圍和向心攻擊,向中條山發動了進攻。

西部方麵,日軍分由西桑池、橫嶺關附近向垣曲方向進攻。國民革命軍守軍協力抵抗,激戰至8日晨,陣地被突破,日軍於當晚攻占垣曲,中條山守軍遂被分割為東西兩部。日軍分由夏縣以北、以南向中條山西側守軍進攻,8日淩晨,張店鎮附近陣地被突破。日軍迅速向國民革命軍守軍後方滲入,9日晨進至五福澗。此時,與日軍苦戰兩日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軍第二十七師師長王竣、副師長梁希賢、參謀長陳文祀等均已壯烈犧牲。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唐淮源因無法突圍,於 12日自殺,其第十二師師長寸性奇於15日陣亡。

東部方麵,中條山東部是指河南省北部道(口)清(化)鐵路西段的地區,在此方向擔任進攻的日軍是華北方麵軍直轄的第35師團(配屬騎兵第4旅團)和第21師團。

守軍是中國第一戰區所屬第9軍。5月7日晚,日軍第二十一師團及第三十五師團分別由沁陽、溫縣地區,在飛機、戰車、火炮支援下開始向西突擊,向防守東方正麵的第九軍進攻,8日8時,日軍第35師團突破第54師陣地占領孟縣,爾後與第21師團合擊濟源,激戰至8日夜,日軍攻占濟源。國民革命軍守軍第九軍退至封門口既設陣地,留一部在大嶺頭側擊日軍。由於西路日軍第四十一師團已於8日晚攻占垣曲,衛立煌因河防空虛,即令第九軍主力由關陽渡口撤至黃河南岸擔任河防,留一部兵力遲滯日軍,掩護第14集團軍後方。10日拂曉,第九軍直屬部隊及第五十四師開始渡河,由於日軍不斷轟炸渡口及船隻,渡河部隊隻能乘日軍轟炸間隙搶渡,所以,直至當夜,方渡過黃河。

同日,日軍由董封突破國民革命軍守軍第九十八軍陣地,該軍轉移至橫河鎮東南地區。此時,左鄰國民革命軍守軍第五集團軍已陷於混戰。11日,日軍猛攻第47師陣地,渡口、船隻已全被炸毀。第47師及新編第24師無法渡河,不得已退至王屋、邵源公路以北進行遊擊,並與第14集團軍取得聯係。當日,日軍西路的獨立混成第16旅團與東路的第35師團在邵源會合。

衛立煌下令第十四集團軍主力向沁水、翼城公路以北轉移,第十四集團軍於12日夜開始北進,但被日軍阻止,折還橫河鎮一帶,僅有兩個師到達沁水以北地區,其餘,被阻於中條山區內。至此,中條山通南岸的黃河渡口全被日軍封鎖,日軍隨即北向橫河鎮突進,與第33師團夾擊第14集團軍。未及撤到黃河南岸的第9軍部隊則轉移到道清路西段和濟源以北山區開展遊擊戰爭。14日以後,日軍一麵封鎖黃河各渡口,一麵進攻中條山區內的中國軍隊,山區內的各部隊損失慘重,乃化整為零,分頭突圍,向太嶽、呂梁山區及黃河南岸轉移。至28日,戰況趨於沉寂,中條山會戰結束。

大規模行動告一段落之後,日軍即在中條山區內反複搜索、掃蕩殘留的第一戰區零散部隊。直到6月15日,日軍才宣布“中條山會戰以赫赫戰果勝利結束”。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