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走天涯路

滄海邊的月光不盡清涼,時光如流水,夢醒私涼,孤獨在回憶裏彷徨,天涯路斷腸, 找不到回去的方向
正文

蔣緯國口述自傳 > 國共作戰

(2010-09-08 08:47:45) 下一個
中日戰爭結束後,西方國家不讓中國喘息,在中國幫助*全麵叛亂,發展到今天這種局勢。共產主義國家以及西方各國,都意圖阻礙中國的發展,而他們主要的打擊對象就是父親。當年斯大林既要日本打中國,又不要日本如此快速地滅亡中國,所以,他們對於這一位了不起的領袖人才,勢必要在戰爭之後拔除,否則爾後他們的工作無法展開。今天大家都說大陸是丟在“老總統”手裏,要“老總統”負起責任,對於國人的無知、愚昧與殘忍,我真是痛心。殊不知,“老總統”是眾矢之的,西方帝國主義的陰謀就是拔除這個眼中釘,因為一旦拔除以後,也就樹倒猢猻散了。事實上,大陸是在李宗仁手中丟掉的,更是在西方列強聯合陰謀之下丟掉的。固然,其中有許多是我們自己的錯誤,例如打完了中日戰爭之後,官不像官,兵不像兵,整個國家的經濟崩潰,大家在這麽長久的一段期間因物資的缺乏,過著極艱苦的生活之後,大家認為抗戰勝利接著就是和平,沒有想到,與日本的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與共產黨的戰爭卻正在開始;而且接收的人不但沒有敵我意識,也沒有警覺心,更沒有備戰的心理,不但掉進*的作戰陷阱,而且因為一己之私,使得接收變成了“劫收”。就是這兩件事情鑄成了大錯。如果我們自己能夠努力,可能會有一個轉機,不過在一個長久大戰之後,無論國家或是社會,無論政府或是軍民,都處於舊的精神因素解除,而新的精神因素尚未建立的狀況下,再加上八年苦戰之後,人的欲望激增,力圖改善生活,於是高、中、基三個階層都變成隻顧求生、謀生、改善生活,而忽略了國家的敵人就在自己身邊。如此一來,西洋人達到了摧毀日本以及阻礙中國成長的目的。

父親選擇台灣是正確的,台灣雖然不大,但是以地緣戰略上來說,它的位置足以控製東北亞、東南亞與太平洋;再者,父親堅持保留金門、馬祖,所以他在戰略的部署上,可以說既能解決現狀,從大陸整齊的撤退,又足以為下一步做了一個萬全的準備。我不為今天台灣的亂象擔憂,因為我們仍然可以有所作為。

問:當時,有好幾個地方,老先生都想撤走,可是戰地指揮官好像都不聽指揮,例如三十七年十月,老先生想撤走東北的軍隊,衛立煌不肯;又例如天津撤軍時,兩位軍長都讚成,但是指揮官陳長捷不讚成。難道當時一點辦法都沒有嗎?那時候好像是自己顧自己,完全不顧大局。

答:我想這個原因出在他們沒有從整體來觀察、分析與下達決心,也因為他們沒有戰略修養,缺乏勇敢的戰鬥員精神,以致無法下達戰略的決心,當然無法支撐。總之,如果不是父親親自到達地點,有所指示,往往是出紕漏的多。當時,因為我們兵力多,部隊大,所以在東北先做一個外線作戰,後來我們的兵力不夠, 父親就改為內線作戰指導,趁*部隊尚未集中之前,予以各個攻破,可是等到父親一走,部隊長又改變決定,弄到後來連戰略空間都沒有,隻剩下戰術空間,而內線作戰最重要的是戰略空間,結果國軍就被*包圍,繼而擊潰。後來,父親就趕快將東北軍隊撤退。

問:民國三十八年,老先生下野後,一直到複職這一段時間,因為他沒有掌權,我們不做討論。不過在這一段時間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不拚命了,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答:這些人不但不拚命,還用公家的運輸隊先搶救自己的東西,再加上不懂用兵,所以當時父親一看局勢不對,就先把部隊撤下來,由廣正麵變成狹正麵,再重新計劃,以免部隊潰散。

問:我覺得黃埔軍校一至四期的學生訓練不夠。對嗎?

答:他們是忠勇有餘,但是到後來連忠勇都沒有了。

問:後來投降的也是他們。尤其是從重慶到成都這一段投降的人,多是黃埔的。

答:主要是戰區指揮官不爭氣,連士兵帶的也不願意拚命,因為目的已經不存在了,而且明知大勢已去,根本不願意拚命。指揮官下完命令就先走了,任何戰區的指揮官都一樣。

問:有人說,大陸為什麽會丟,就是因為有飛機,大家都跑得快。過去沒有飛機,大家還會英勇戰鬥。

答:部隊人數編製又不足,雖然號稱一個軍,實際上隻有四五千人,甚至連半個師的人數都不及。

問:有的軍到後期隻剩下一千人左右。

答:軍的番號還在。

問:有人說,老先生在那個時候的戰術戰略思想已經落伍(《郭汝瑰*》有長篇討論),跟不上共產黨,而且旁邊有那麽多間諜(劉斐、郭汝瑰等),應該要為此事負責。《丁治磐先生訪問記錄》中提及,老先生在某些地方還是用北伐時代的那一套本領,可是當時已經不是打陣地戰,也不是正規戰,而是一種輕裝的運動戰。

答:對,但是運動戰是父親的專長,他向來是以騎兵的思想來指揮作戰,而不是以步兵的思想來指揮作戰的,所以,父親自己寫了一個方程式F=MV2C。他在寫這個方程式時,並沒有加上C,隻是口頭上提及,後來是我幫他加上去的,不過整個思想是父親的。F指的是Fighting Power(戰力),M是火力,V是速度,由此方程式可知,戰鬥力與火力是成正比的,而戰鬥力與速度則是成平方正比。因此父親主張與其增加火力,不如增加機動力,因為火力增加五倍時,戰鬥力隻增加五倍;而機動力同樣增加五倍時,戰鬥力就能夠增加二十五倍。至於C則是精神力,整個部隊的火力再強,機動力再高,如果因為戰鬥時間太長以致缺量,或是為了急行軍,或是經過幾次嚴重戰鬥而傷亡嚴重,以致影響精神力,整個戰鬥力就削減甚多,甚至部隊叛變,空有戰鬥力也沒有用處,所以精神力是最重要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