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災區失去房屋的災民們現在住哪裡﹖生活的好嗎﹖都江堰市一個叫「勤儉人家」的災民安置點給出了答案。這個佔地400畝(公製)﹑有「居民」1萬2千人的災民安置點就是一個新興的社區。這裡的「居民」不僅安居﹐還可以在此就業﹑創業﹐逐步地在恢復地震前的生活。
關注四川地震災害的海外華人可能注意到了這些電視畫麵﹕5月12日大地震發生後的一週﹐重災區都江堰市就開始興建災民安置點﹔溫家寶總理曾在一個安置點看望災民﹔美國國務卿賴斯前往地震災區時﹐也曾前往一個居民安置看望﹐這個居民安置點就是「勤儉人家」。「勤儉人家」是在5月19日開始興建﹑5月29日完工進駐﹐以後開始陸續完善各項服務功能。
28日上午﹐我從成都來到位於都江堰新城的「勤儉人家」。建成5個月後的「勤儉人家」是什麼樣﹖我看到了這裡有保安﹑街道清掃工﹑公安派出所﹑銀行﹑小賣店﹑大食堂﹑餐館﹑診所﹑各種修理鋪﹑農貿市場﹑理髮點﹑浴池﹑水洗公共廁所﹑公共廚房﹑圖書館及娛樂室﹑消防隊﹑幼兒園﹑露天廣場及籃球場等等。總之﹐城市社區具有的服務功能﹐「勤儉人家」不僅都具備﹐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
「勤儉人家」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蔣奕介紹說﹐「勤儉人家」管委會的下設機構與城區街道的機構一樣﹐不僅如此﹐還有臨時黨支部﹐青年團和婦聯等群團組織也在安置點中建立。管委會的工作重點就是要讓「居民」們恢復正常的生活﹐黨及群團組織的成員則起到表率的作用﹐甚至於「居民」中的共產黨員﹐要在自己的住宅門口上掛牌表明身份。安置點內分4個社區﹑14個居民委員會﹐每個單元都有門牌號﹐每排房子都有一個街道名。
蔣奕說﹐管委會還對災民中失去工作的人員進行職業培訓﹐並幫助推薦工作或是鼓勵他們創業。安置點內包括餐館在內的很多服務性的事業﹐就是「居民」們自己創立的﹐這不但解決了業者本身的生存問題﹐也提供了一定的就業機會﹐最終是為「居民」們提供了生活上的方便。現在﹐管委會已經幫助點內的4000多人解決了就業問題。
對於安置點存在的問題﹐蔣奕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臨時居住房的安全問題﹐特別是防火﹔解決取暖是急迫的問題。由於點內供電線路的局限性及出於防火安全方麵的考慮﹐臨時房屋還不能利用用電設備取暖。管委會正在考慮通過為年長者提供棉衣庫﹑手爐及棉被等來解決過冬問題﹐他希望得到社會的捐贈。另外﹐點內的鍋爐也將在29日試水﹐將為浴室等提供取暖的能力。
都江堰市台僑辦副主任趙華表示﹐「勤儉人家」是全省最大的災民安置點﹐該市共有4個接近這種規模的安置點﹐但全市需要解決安置的戶數近3萬﹐該市麵臨相當大的壓力。另外﹐安置點內的「居民」要在3年內入主永久性居住﹐因此解決災民們永久性的居住是擺在現實的問題。台灣企業家聯合會計劃投資1.5億元人民幣興建一處永久居住區﹐她樂見更多的華人華僑關注災民的永久居住問題。
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都江堰是四川大地震的重災區之一﹐但我一進入都江堰市後並沒有馬上感覺到災區的氣氛﹐因為未見有房屋倒塌的情況。對此﹐趙華告訴我﹐我們現在的位置是都江堰的新城區﹐受損嚴重的是老城區﹐也就是所謂的灌縣。都江堰台僑辦主任周曉勇如說﹐地震對這個城市造成的巨大損失不僅是生命財產和建築物的倒塌﹐因地震造成商家撤離﹑遊客減少﹐讓都江堰的經濟遭到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周曉勇在介紹災情時表示﹐該市有3091人在這次地震中死亡﹐老城區的部份房屋損毀﹐讓該市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由此讓很多商家撤離該市﹐遊客也銳減﹐讓災後重建工作麵臨嚴峻考驗。根據災區重建規劃﹐該市的恢復重建工作所需資金為1000億元﹐即便是有國家及省裡以及對口支援地區上海市的投入﹐也讓幾乎無財政收入的該市麵臨窘境。他希望海外華人華僑能繼續關注都江堰市的重建﹐並積極參與。
周曉勇認為﹐除了安置災民及設法振興經濟外﹐對於災民的心理安慰也應該積極進行。現在﹐包括災區當地政府幹部在內的災民﹐都麵臨極大的心理壓力如果不能得到適當的緩解﹐將會影響災後重建工作。趙華說﹐那天地震發生後﹐她見到安全無恙的兒子時﹐母子抱頭大哭﹐心緒未平的她馬上就投入救援工作﹐那種難以語言表達的心理﹐至今還存在。
都江堰聚源中學的豆腐渣工程讓3000多學生中的1000多人失去生命﹐佔都江堰地震中喪生人數的1/3。當我問到聚源中學的現狀時﹐周曉勇表示﹐原址已經夷為平地﹐學生們是和其他學校的學生在一處臨時搭建的簡易校舍上課。在明年9月份的新學期﹐學生們將在新建的永久性校舍上課。他說﹐校舍倒塌的原因肯定是要調查的﹐但目前主要工作是安置災民。現在該市需要安置的災民為近3萬戶﹐還要保證3年後災民們能住進永久性的房屋。
| ||||||||
勤儉人家圖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