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也許因崇洋媚外,跑到北美留學定居。之後,因崇土媚內每年回國探親。每次回來,親土疏洋,尤注意國人崇洋媚外現象。這些現象隨處發酵,如:
涉外:洋人貴於本土人。前幾年乘國航回國。返程七天前確認機票時,被告知原班次因乘客少被取消,乘客被安排到四天後的班機上。這亂了我的計劃。我是頭次聽說航空公司以乘客少為由而取消班次。打電話投訴,被告知航空公司有權這樣做,隻需提前三日通知乘客便可。有個國航人紿我出餿主意,建議我用英文紿國航打投訴電話,因國人一向媚外。我照辦,用英文投訴並提出條件:一,賠償因事假損失的四天的收入;二,安排轉乘國航班次取消日當天的加拿大航空,並承擔由此產生的相關費用。國航接受了第二個條件。國航英語服務人員並未識破我這個假洋鬼子,因僅從乘客假洋名(漢語拚音)上就可斷定此乘客是會說漢話的假洋鬼子。
洋人貴於本土人還不隻這些。長期以來,國人骨子裏就有那麽一股奴婢氣質。在中國長大的人都看到過,洋人比本土人更受到尊重。從小到大,洋人來訪,總被要求去打掃衛生,美化環境。從尼克鬆,西哈努克,齊奧塞斯庫,到普通大鼻子,無不如此。連本土總理等高官到訪時,也沒這樣興師動眾。幾十年過去了,仍沒多大改變。不僅高級洋人受尊重,普通洋人也是一樣。無論在哪裏,從機場、酒店,到旅遊景點,洋人都較受尊重。我常看到對本土客人態度惡劣的工作人員,卻極少看到對洋客人態度惡劣的。哪怕在對待違法的洋人時,國人也裝作有禮有節,常常對洋人從輕發落。
類比:洋景貴於土景。國人愛攀比,處處攀比,甚至在無法比較的景物上都要比。在攀比時,總是拿西方景物做參照物。何為參照物?標準也,是學習榜樣。這扁我褒他之挾洋自重心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些國人,甚至影響其語言結構及表達。如,常聽到國人把上海比作東方巴黎,把蘇州比作東方威尼斯,把三亞比作東方夏威夷。從末聽到過反過來的類比。實際上,這三個對比沒什麽可比的,不能因同樣有水有海就可以類比。類似的類比還有中國的矽穀、中國的華爾街,這種以洋為準、以洋為榮、以洋為貴、以洋為酷的媚外心態,已深入到國人的潛意識裏,令他們說起崇洋媚外的話來已意識不到了自己的媚外心態了。
模特:洋模特貴於土模特。在街頭和商鋪的廣告中,在服裝產品目錄中,在汽車展裏,在時裝秀的丁字台上,洋模特或洋推銷人出現得很多,連櫥窗和時裝店裏塑料衣架模特都是大鼻子。一次在一家服裝店,看到從衣架模特到牆上的服裝廣告上的模特,都是白人模子,便著跟店裏的人說,你們這裏也太崇洋媚外了,連假模特都是大鼻子。我得的到是工作人員的白眼。很多國人對我族容貌及身條缺乏自信,低看國人的胸圍、腰圍和臀圍,卻十分看重歐美異族。其實,漂亮國人隨處可見,可廣告商卻喜舍近求遠,請洋人在中國推銷中國貨,地道的土貨,如旗袍、茶葉、食品。據說,洋模特薪水比土模特高。我想,廣告商清楚中國盛產美女,也清楚國人媚外心態。他們這樣做純粹是迎合國人中的祟洋口味。不知靠洋模特推銷的產品是不是能提高檔次,或更易走向世界?
貨品:洋貨貴於土貨。很久以前,國人以擁有原裝貨(洋貨)而得意,甚至得到沾點“洋氣”的東西都高興,如“出口轉內銷”商品。其實,“出口轉內銷”的東西是次品或廢品。即使是次品廢品,其銷售熱度也高於內銷貨。若條件允許,國人寧買洋貨,不買土貨。很多年過去了,崇拜洋貨的心態沒有很大改變。當然,這一方麵反映了土貨質差問題,另一方麵也反映了國人輕視土貨問題。現在國內的絕大多數洋貨已本土化了。從電子產品到汽車,無不如此。雖還掛著個洋名,實際上都是本土貨。有些土貨質量並不次於洋貨,但仍贏不了國人的信任。國人在選擇時,若口袋裏錢寬裕,仍首選原裝貨,其次是掛洋頭的土貨,最後才是真土貨。國人隻認洋名不認貨的的心態,已啟發不少唯利使圖的商人。曾看到報道,說有些商人把土貨包裝成洋品牌或起個假洋名,以此牟取暴利。
文字:洋字碼貴於土字碼。名片上常見CEO、CFO,哪怕這個公司隻有倆仨人,哪怕這公司從不涉外事,名片主人也印上這些英文縮寫。若讓他們寫下全稱,估計十之八九寫不出。除名片外,招牌、廣告、包裝上也常見英文或英語與漢語拚音的組合。經常是,英文字碼讓人看不懂,漢語拚音也令人撓頭。英語出錯情有可原,那畢竟不是咱們的語言。漢語拚音出錯也可原諒,那畢竟不是常用“語言”。問題是,我們需要這些洋字碼或假洋字碼(漢語拚音)嗎?我想,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的。既然這樣,何必造出沒人看或讓人看不懂的文字。除洋字碼和假洋字碼外,招牌及商品名稱洋名化隨處可見,如常見帶有斯呀、尼呀、莎呀、娜呀,爵呀等漢化洋名或聽起來不像漢語的“洋”名稱。若招牌後麵推銷的是洋貨,那還說得過去,可那裏賣的明明是土貨。
民居:洋房貴於土房。過去十多年來,各地大興土木,推倒了成片破舊的傳統土房,豎起了不少新居民區。原本風格色彩各異的傳統破爛的土屋變成所謂洋樓。滿街是被開發商吹噓的所謂洋樓盤,歐美、地中海風情的售樓廣告詞隨處可見。中國真需要歐美風情的建築嗎?從北京、上海到天津、深圳,從城市建築及規劃上巳看不出各自風格,也看不出歐美風格,卻看到許多外國名字,如凡爾賽河穀、格拉斯小鎮、溫莎。我也許眼拙或不懂建築風格,才看不出國內新建築中的歐美風情。在北京我還看到幹脆直接用洋名的,如SOHO。據說,SOHO是北京高尚住宅和商業區,可這名字總讓我想到倫敦有個叫SOHO的紅燈區。在倫敦,提到SOHO,人們聯想到的是色情與罪惡。
食品:洋食貴於土食。走在街頭,洋食品滿大街都是,價格似乎都比土食高。洋餡餅(比薩)比土餡餅貴,洋雞腿(肯德雞)比土雞腿貴,洋麵條(意大利麵)比土麵條貴,洋肉夾饃(漢堡包)比土肉夾饃貴,洋饅頭(麵包)比土饅頭貴。若食品材料貴或是進口貨,洋食售價高還說得過去。然而,所有製作洋食的原料都是土產。
學曆:洋學位貴於土學位。長期以來,洋學曆貴於土學曆。盡管近十來年洋學位已大幅貶值,但與土學位還未等值。一個人留洋經曆多多少少會給這個人的履曆增加點亮點,哪怕這個人在國外並未有什麽可炫耀的經曆,哪怕這個人留洋期間沒有接觸當地社會的經曆,哪怕這個人整天蹲在居所裏做米飯蒸饅頭看中文電視。回國後,他們中竟有許多人成了他們曾“留學”過的那些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專家,或幹脆成了西方社會的專家。
時尚:洋時尚貴於土時尚。從衣著到裝飾,無不如此。遠的不說,隻說近的,說記得起來的。從破了洞的褲子、漏著半個奶子的女裝到漏屁股溝的褲子,從戒指、 耳飾到手鐲式樣,從男人戴耳環到國人染頭發,無不體現國人追捧洋時尚的熱情。非常遺憾的是,國人總是跟著洋人屁股後麵趕時尚。很多時,洋人玩過的時尚,過了幾年才被國人拾起來。老想看看洋人追趕中國時尚的現象,卻見不著。常見國人把頭發染成洋顏色,未見過洋人把頭發染成國人的顏色。
國籍:洋國籍貴於土國籍。許多人千方百計地弄個洋國籍,有普通人,有影視大腕,也有權貴和貪官汙吏。弄洋護照,有合法弄的,也有非法弄的。有公開自己的洋國籍的,有隱蔽自己的洋國籍的。拿洋國籍,有的為方便國際旅行,有的迫不得已,有的給自己留後路。有的國人洋國籍還不止一個,手裏攥著幾本洋護照的人有很多很多,其中以“人民公仆”人數最多。現在,追求洋國籍的熱情已發展到女人肚子裏。快要臨產的女人為了給未出世的孩子弄個洋國籍,想方設法跑出國界,讓肚子裏的孩子掉到外國的土地上。這樣孩子就自動成了那個國家的公民。以前大腹便便的女人往香港跑,現在卻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跑。為了孩子,中國父母是什麽事都可以做得出來的。洋國籍一定是值錢的,否則幹嘛那麽多人換洋身份?
以上是我一時間能想到的崇洋媚外現象,肯定很不全麵。就崇洋媚外話題,許多人寫過。我這裏再囉囉嗦嗦記下,算是幫著歸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