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什麽說“少不入川,老不入廣”

(2010-05-18 11:53:37) 下一個
為什麽說“少不入川,老不入廣”

“少不入川,老不入廣”是句古話,但是現在和古代的理解卻不一樣了。

古代,四川交通閉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文化信息也落後,少年來了即使非常努力的學習和工作,也不會有太多的機會成功,做官的話,做的再好,也難為朝廷重用。所以叫“少不入川”;

古代,廣東還是蠻夷之地(所謂南蠻),不是中原人(舊稱中國人)居家建設之地,故人雲:落葉歸根!所以老了要選擇回家,所以老不入廣。古代皇帝對高官的懲罰就是:流放閩粵之地!所以老了入廣東,將再沒有機會回中原。

在古代,“少不入川,老不入廣”都是相對中原而言。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老俗語“少不入川,老不入廣”,又有了新的意義。

現代的解釋,是四川,好吃好喝好山好水之外還美女如雲。少年當胸懷天下,若早年入川,意誌不堅定者難免流連於斯,樂不思歸,溺死在四川這個美女堆成的溫柔之鄉。一生平淡,難成大事。這就叫做“少不入川”。唉什麽邏輯?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的時候,不準去美女的地方,等老了就可以去了。唉,多麽可憐的四川美女啊,猛少年美男子沒有份,隻有等糟老頭子了。

而廣東是個金錢世界,生活節奏又快,完全是年輕人意氣風發張揚個性的地方,老年人一不會掙錢,二不會很瀟灑地花錢,他們更適應在慢節奏的生活中享受晚年的樂趣, 而且,老的時候在廣東,亂吃生猛,得了怪病,用猛藥治療扛不住。又廣東二奶暢行,老年人抗不住,要回歸家庭。所以這就是現代“老不入廣”的現代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