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發行的郵票,1955年前都是“佰圓郵票”。迄今為止,正好是一個甲子—60年。
在時間的長河裏,一個甲子乃白駒過隙。對小民百姓而言,則一言難盡。
度盡劫波郵票在,百日做夢盼發財。
請看1949年至1950年發行的紀1、紀2郵票:
1949年至1950年發行的紀1、紀2、紀3三套紀念郵票,采用“中華人民郵政”銘記;用民間的話說,它們是原配“大奶”生的嫡親!從此之後,直到1991年,國內發行的所有郵票,則另用“中國人民郵政”銘記。
紀1、紀2、紀3三套紀念郵票,除了“嫡親”的特點外,它們也屬於“佰圓郵票”。說到這裏,得回顧當年的“第一套人民幣”:
1948年12月1日,新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印製發行了第一套人民幣。最小麵額隻有1圓,最大麵額則是5萬圓。與此同時,“中華人民郵政”發行的郵票中,郵票麵值是30圓,50圓,100圓……。
1949年,一圓錢能夠買啥子東西?在我生活的小城鎮裏,是能夠買到一個煮紅苕,或一(酒)杯炒葵花籽……。到了1955年時,茶葉蛋賣伍拾圓錢一個。叁拾圓仍可寄市內平信。八佰圓可以吃餐飯......。
在北京等地又如何呢?據說,在琉璃廠,一件齊白石的扇麵或畫,當年隻能賣幾萬圓錢。50年代中期,齊白石畫的成扇,極精彩的,才12萬圓錢一把。有一次陳毅到吳 祖光家,叫吳祖光和新鳳霞陪他去齊白石家,請齊畫一幅畫。齊當時畫了一幅螃蟹給陳。那幅畫三尺長,吳祖光代陳毅付給齊叁拾萬圓。他們辭別齊出門 時,陳毅問道:“還要給錢的啊?” 吳祖光至今記得陳的四川口音。(估計老陳以為白石可以不要工錢,"為人民服務”。)
1956年,(作家)劉紹棠用稿費在中南海附近買了座小三合院。劉紹棠買的“三合院”,住房五間,廚房一間,廁所一間,堆房二間,並有五棵棗樹、五棵槐樹,當年也不過2000元(注:合今人民幣2萬元)。
在校大學生的夥食費開銷如何呢:
據說,1953—1955年,在校大學生每月夥食費是舊幣12萬5千圓(折新幣12元5角、),學生自己隨意買飯票、菜票。可供選擇的菜肴,種類很多,菜價分甲,乙,丙等:
甲菜1500圓(=新幣l角5分,以下可類推),有宮保雞丁、古老肉、溜肝尖、木須肉等;
乙菜1000圓(=1角),有葷素搭配的肉炒菜,如菜花炒肉、燒茄子等;
丙菜500元 (=5分),有素菜,如蝦皮熬白菜、土豆絲、拌茄泥等;
扯遠了,說郵票,扯到了房子和蝦皮熬白菜,罪過,打住。還是倒回去說郵票:
請看2000圓的郵票。這套郵票,據說已經跨入了“珍郵”的隊伍:
請看珍郵視頻:
後記:
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與第一套的兌換比例為1:10000,即第二套1元等於第一套10000元。在實行幣製改革時,民眾被告知:“原有人民幣印刷質量較差,還有票麵數值太大,不便計算等問題,為發展經濟的需要,扒拉,扒拉……。”
以此兌換比例,(蘭燈籠郵票)30圓=0.3分。(紅燈籠郵票)50圓=0.5分。毛主席招手的郵票等於3分和5分。
自從第二套人民幣開始,1分幣成為最小的錢幣。一個煮紅苕要賣1分錢,茶葉蛋一個要賣兩分錢......。
最近和朋友聊天,國內的人民幣裏的分和角已經沒有人用了。不要多久,國內最小的,有價人民幣會是一元幣。
We have a American Chinese stamps group in DC, hu8572@gmail.com welcome any friend to know us. Thanks.
http://www.zhaoonline.com/jiteyoupiao/2047868.shtml
http://www.zhaoonline.com/jiteyoupiao/2135810.shtml
http://www.zhaoonline.com/jiteyoupiao/1965989.shtml
説到郵票僅以值錢否爲繩?那就談不下去了。
個人認為, 您說的其他物品的價格好像不對。 如果雞蛋5圓一個的話, 那麽老百姓怎麽寄的起800圓的信哪?
我也是集郵愛好者,已經堅持了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