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險惡,人情淡薄。雨送黃昏,花謝易落。曾幾何時,昨非今是。雨後黃昏,博客行樂。
個人資料
正文

匈牙利事件

(2014-07-06 08:39:04) 下一個

這一段曆史,65歲以下年紀的人,知情的很少!

文革時的報道和揭露:1956年10月,匈牙利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匈牙利事件”。“以赫魯曉夫為首的蘇修集團嚇破了膽”,打算放棄匈牙利。中國的周恩來總理代表毛主席和黨中央跟他們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迫使他們出兵。敬愛的周總理還以“大無畏的氣概”乘坐蘇軍坦克來到戰火紛飛的布達佩斯街頭觀察形勢,平息暴亂。

(朋友回憶:)我第一次去布達佩斯是198910月,正值匈牙利國家改製的前夕,城市中政治氛圍非常濃厚。第二次於當年聖誕節到布達佩斯,此時改製已經完成。而蘇聯士兵正從匈牙利撤軍。結果導致火車擁擠,讓我們買不到車票隻能在布達佩斯住了一個星期。

時逢羅馬尼亞處死齊奧塞斯庫,城裏的政治氣氛更加濃烈。布達佩斯街道上有大量的標語,例如:“We dont want bloody communism!” 之類。在回國徒中的火車上閑得無事,仔細研讀了火車上提供的戈爾巴喬夫關於“新思維”論述的英文冊子,使我對後來的蘇聯解體,不但可以理解,而且也不把它看成“突發事件”。

前蘇聯與其他(共黨)國家之間的關係,美其名曰“社會主義”大家庭,在經濟上要實施“分工合作”,實則極不平等。或者說帶有“殖民性質”,秉承了前沙皇時代的思維。所以,一旦波蘭、匈牙利等國家與前蘇聯發生衝突,本質和核心問題應該是國家利益加上民族矛盾造成的衝突,主體並非意識形態衝突。說匈牙利事件是意識形態衝突,正是前蘇共領導集團出兵幹涉別國內政的借口。1991年12月,時任蘇聯總統的戈爾巴喬夫就譴責了蘇聯1956年對匈牙利進行武裝入侵的行為。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毛澤東反複“教育”國人:一切衝突都是意識形態的衝突,一切鬥爭都是階級鬥爭。在國內外的形形色色各種衝突或鬥爭中,中國共產黨因持有“馬克思主義”而永遠居於“正確”的一方,另一方必定是“錯誤”的。即使蘇聯“老大哥”也變修了,蛻化成了“社會帝國主義”。這種非常荒謬的“理論”今天看來當然十分可笑。不論任何人,以意識形態為唯一判據,或以“真理壟斷者”麵目出來劃分正誤,最終必將證明:錯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可悲的是,毛對匈牙利事件的態度和處理,卻是按照這個錯誤邏輯進行的。更可笑的是,事件不久前中國政府才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習近近來又重提和平共處五原則,難道中共已經吸取了匈牙利事件的曆史教訓?為何亞洲鄰國會不相信習近平和平共處的誠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內政外交都沒有走上軌道,缺少長遠規劃,總是在對付眼前的情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