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險惡,人情淡薄。雨送黃昏,花謝易落。曾幾何時,昨非今是。雨後黃昏,博客行樂。
個人資料
正文

葉企孫,半生功名半生坎坷

(2009-06-22 04:55:48) 下一個
葉企孫(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3日),也作葉企蓀,原名鴻眷,以字行,男,漢族,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上海人。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常人的眼裏,科學界的人們在1949年後好長時間都不大吃香,至少“臭老九”的帽子是戴著的。因此,當某老先生告訴我當年有的科學家工資比毛主席還高,實在是有些不能相信。
老先生五十年代開始曾在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工作,擔任秘書,而秘書的老板是誰呢?就是很多人熟悉的鄧稼先。
數理化學部是科學院當時的第一大部(似乎還有一個科學技術部),在這裏做秘書,最低,也是當時全國十大名牌大學的高材生。
老先生告訴我,當年他畢業時,全國隻有五萬名大學生。(今天,有五百萬。)似乎也有為自己是那五萬分之一有些得意的樣子。
因為作秘書,教授們的工資多少,老先生也自然心中有數。
當時,葉企孫的工資,是三百六十元。毛主席呢,則是四百零四塊八。
如果是這樣,怎麽能說葉比毛先生工資還高呢?
因為葉還有一個固定收入,他是中科院學部委員,學部委員每個月要補一百元錢的。
所以葉先生的固定收入是四百六十元。
當年的四百六十元是什麽概念呢?老先生又告我,當時他的師兄在清華教書,每個月拿出八塊錢來當夥食費,可以天天吃水魚王八的。
所以葉企孫當時實在“闊”得很。
葉先生還不是最有錢的,當時工資最高的,既不是國家領袖,也不是科學家,而是梅蘭芳-梅先生的工資一個月兩千元。比他少一點的是馬連良,馬先生一個月一千八。
所以抗美援朝梅先生捐就捐飛機,那才是大手筆呢。

不過葉先生卻是很簡樸的人,錢,多半是接濟學生和給窮親戚花掉了,有些積蓄也在文革中被抄家一空。這位在數理化學部當秘書的老先生,當時經常為了審稿的事情去葉先生家-那時候沒有傳真和電子郵件,重要的稿件隻能秘書自己跑。葉先生家在北大,是個老院子,周圍環水,感覺象個島,是個很讓人羨慕的地方,但葉先生偶爾留吃飯,一起吃的都是很簡單的飯菜。唯有一次吃到了好東西,是在三年困難時期。當時葉先生看他送稿來,就招呼他說來得正好,於是送給他四個蘋果。
當時的情況全國都在挨餓,葉先生也很消瘦,卻有蘋果給客人吃,還讓帶回家!小秘書喜出望外,那蘋果的滋味和帶來的快樂,一直記到了幾十年後。
後來才知道葉是政協委員,有權利到政協的內部商店買東西十次(估計是一年十次)。當時學生們沒有東西吃,葉就把能買的配額都買了蘋果,放在家裏,來的學生,同事就一人送四個,送完了,自己再去買。

葉企孫何許人也?聽說到他的工資比毛主席高的時候,本人隻有一個模糊的印象——物理學家。這兩天準備整理這段文字,才上網查找葉企孫先生的情況,恍然發現突然看到了一位大師的影子。  葉企孫,清華大學物理係的創始人,他的門下,走出了中國科學院七十九名院士。他曾任國民政府中央科學研究院幹事長,而在學術上,他在世界上為精確測量巴朗克常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有了這個常數以後,有很多物理方麵的計算就變得迎刃而解。
葉的晚年極為悲慘。他在文革中被作為特務嫌疑關押而後監督勞動改造。葉的一位學生說:“葉先生是活活餓死的。” 但凡曾經親眼目睹葉先生晚年的慘景的,對此都深信不疑。在劉克選、胡升華《葉企孫的貢獻與悲劇》中,曾描述窮途末路的葉——“當時不少人在海澱中關村一帶見到了這種情景:葉弓著背,穿著破棉鞋,躑躅街頭,有時在一家店鋪買兩個小蘋果,過走邊啃,碰到熟知的學生便說:‘有錢請給我幾個。’ 所求不過三五元而已!”
而葉先生的侄子回憶,在那樣的時刻,葉沒有向任何人表示過自己人生的悲慘。在他看來,好像是這世上和曆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沒有必要為自己人生而感歎。他對自己的遭遇淡然處之,疾病纏身,兩腳腫脹,小便失禁......葉經常坐在一張舊藤椅上,讀點古典詩詞或曆史書打發時光。
1987年,葉企孫先生平反昭雪,重還清白。

努力忘掉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吧。還是回到葉企孫雄姿英發的時代吧。
英俊的葉企孫先生有一個謎,先生才華過人,俠肝義膽,卻終身未娶,其中的真正原因在哪裏?
這裏讓人想起了和他同時代的金嶽霖,一樣的才子佳人,一樣的重情如斯,故事竟然仿佛雷同。
物理知識的貧乏,叫人難以理解葉的才華和貢獻,葉先生的學生李政道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中國物理學的奠基人”。
和許多紙上談兵的教授不同,葉先生曾親自為冀中等抗日根據地搜購雷管,炸藥等軍用物資,並直接支持自己的學生去參加抗戰,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為抵抗力量的兵工建設做出了傑出貢獻。其中他一手培養並送到根據地的閻裕昌在1942年的戰鬥中被日軍俘獲,這位不屈的清華人被日軍用鐵絲穿過鎖骨拖著遊街,依然破口大罵,惱羞成怒的日軍將他用亂刀劈死。
不過,葉先生自己的冤案,也正源於他的學生熊大縝(曾擔任冀中軍區供給部部長,1986年平反昭雪)被作為國民黨特務冤殺的事情,這卻是眾人始料不及的。

葉在困難時期,以當時自己的“特殊”身份給來送稿件的後生晚輩蘋果似非特例,在有關文獻上曾經記載有類似的事情——60年代初的“三年困難時期”,國家為了照顧著名學者,給他們“特供”一些牛奶,葉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當他看到自己所教班級的學生,因營養缺乏而患浮腫時,就讓這學生把自己的牛奶喝掉。葉說:“我沒有什麽可以幫助你的,這點牛奶你一定要喝下去。
有關葉的另一件傳說,就讓人有些真偽難辨了。
那就是葉先生終身未娶。緣於在一次戀愛中的失利,在和一名同僚同時鍾意於一個女孩子的時候,做了個君子協定。結果女孩子的紅繡球打中了他的對手。先生就此淡泊於感情,專心治學一生。
這件事有些讓人難以相信,因為葉先生是如此優秀--書香門第,哈佛大學的博士,清華物理係的第一任係主任,卓越的成就,崇高的氣節加上英俊脫俗的外表,如此人中之傑,誰能配得上葉的“情敵”?!又有哪個女孩子會舍得放棄葉先生呢?
據說,這個女子,就是當時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的校花王蒂澂女士。
而葉的情敵,就是被稱作中科院數理化學部帥哥的周培源先生。
周培源先生和王蒂澂女士的結婚照:才子帥哥,才女佳人,一度被校內學生稱為神仙伴侶,連曹禺也羨慕得很。

據說葉,周之間有了君子協定之後,就等王蒂澂女士自行選擇了。結果雖然葉先生是係主任,薪水也比當教授的周先生高,王蒂澂女士最終選中了周先生。其原因,知情者說是有兩條。
一條是葉先生略帶口吃因此交往的時候惜字如金,表達的時候不那樣清楚明白。葉先生不是教授麽?口吃怎麽當教授?這一點兒都不奇怪,好幾位我見過的科學工作者生活中都有一點口吃,但是在講台上卻侃侃而談,看來無非“不緊張”這三個字。
談愛情的時候,很少有人不緊張。教授也是人,亦不例外。
另一條是王蒂澂女士一直傾心於身材較為高大的伴侶,周先生恰好是高大英俊。葉企孫先生雖然英俊卻不夠高大,於是……
清華三十年代教授們的合影,右邊第一人是周培源,第三人是葉企孫,可以看到兩人的差距。這件事的真偽依然不得而知,然而,周先生夫婦,確實是中國學術界的模範夫妻,假如葉先生有靈,顯然也會為他們而感到欣慰吧。

作者不詳
推薦:求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