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二零二四年初夏紀行 - (二)東京第二日

(2024-06-22 08:42:58) 下一個

在東京的第二天,繼續用我們的三日地鐵通票,在東京到處亂轉。



一大早,我們先來到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坐落在大片森林的代代木公園內。“大隱隱於市”,位於市中心的代代木公園如同紐約中央公園的存在。但這裏的樹木更加高大繁茂,更具曆史感,構成東京都除了皇居之外最大的一塊綠地。走進公園,如同走進一處天然氧吧。這座大木門是明治神宮的大鳥居的入口。





明治神宮的外拜殿。正式文獻中,“宮”的寫法采取日本古代常見寫法,下方“呂”中間沒有一撇“丿”,為“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建於二十世紀初,是供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後靈位的地方。此前的日本天皇大都是地方軍閥的傀儡,明治天皇上台後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建立現代依法行政的國家秩序。經過明治維新,日本從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躋身到國際列強之中。從此天皇成為日本的精神領袖至今。明治天皇1912年過世後,日本官方與民間均有意興建神宮與以奉祀,明治神宮由此而來。



每至新年,日本民眾會前往各地的神社參拜。新年的第一次參拜稱為“初詣”;明治神宮則是民眾初詣最熱門的地點,多年來初詣人數均為日本第一。



大殿旁掛滿了民眾祈願的小木牌,以各國文字書寫,除了日文之外,以英文和中午居多。



明治神宮參拜抽的禦神簽,特別之處在於沒有吉、凶,而是從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後創作的上萬首詩集中選出。



神宮禦園。



明治神宮的主要建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炸毀,1958年重新建造完成。



每一次日本相撲出現新橫綱,明治神宮也是舉行紀念儀式的地方。



這一對結成連理的樟樹,自明治神宮建成是就在那裏,據說可以使夫妻百年好合。如今一對對男女在樹下合影,祈願婚姻幸福。





在明治神宮的入口,有兩排酒桶。獨特的造型也是明治神宮的一景。



這些酒桶象征著眾多團體和個人對明治神宮的奉獻。





還有外國商家的捐贈。



追昔撫今,從古典的明治神宮,我們來到了東京都府。



都府頂樓上有觀景台。本來昨天來過,不巧趕上每月一次的休假日,隻好今天再來。



在觀景台上俯瞰東京市容。



可惜一整天都在淅淅瀝瀝地下雨,能見度不佳。但還是能把巨大的代代木公園盡收眼底。



東京凡是有政府色彩的景點都是免費的,包括皇居、明治神宮和都府。





觀景頂樓上有鋼琴供遊客演奏,大家排隊每人彈五分鍾。演奏者們風格各異,有的彈得還不錯。有人一發不可收,忘記了五分鍾的限製,工作人員於是上前提醒。每人演奏完畢,圍觀的聽眾報以掌聲。



東京橋。



橋下是穿越東京都的隅田川。



來到了新宿。雨還是不停,路上人手一傘。我們的雨傘是酒店提供的。



新宿最著名的街口,無需我解說。













穿街走巷,目不暇接。東京的安全都是不必擔心。



新宿的小餐館一家接一家。關於我們在東京的餐飲下期再做介紹。不過我和太太都不是喜歡吃的人,沒有對東京的美食做什麽功課。



新宿的店家提供口腹之欲和魚水之歡的雙重服務。



築地市場裏大都是外國遊客,他們在這裏大賣特賣,以為撿到便宜貨。其實這裏的物價奇貴無比,專宰遊客。



澀穀距離新宿不遠,這裏就是著名的澀穀十字路口,澀穀人流往來最密集的地方,是日本都市風景的象征,也被稱為“世界最著名路口”之一。據統計在人潮洶湧之時,一次兩分鍾的綠燈的時間內有三千多人通過該路口。我們在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中播放的東京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宣傳片中看到澀穀路口的鏡頭。

下麵是我走過澀穀十字路口的一段視頻:





對我們來說,一不采購,二不喝酒,於是澀穀沒有太吸引我們的地方。就是人多。

明天,也就是在東京的最後一天,我們去上野和淺草。如果問我在東京隻能去一個地方,會選擇去哪裏,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淺草!

且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遊了東京不少地方,淺草用不了多長時間,相信你淺草和上野都沒去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寺廟典雅,然而東京也非常現代化。淺草應該比上野好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