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Thomas Sauvin(蘇文)是一個法國攝影收藏家,他於2003年定居中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北京一個廢品收購站裏發現了成堆的、用麻袋裝著的舊膠卷。這些膠卷,用來熔化提煉硝酸銀的原料。
出於職業的敏感,他高價買下了這些底片,數量超過50多萬張。拿到這些底片後,蘇文開始研究它們曾經記載的內容。
這些照片的年代橫跨1985-2005年,記錄了20年來幾十萬個不同的瞬間,引領我們走進一個充滿了各種含意的視覺世界。
Sauvin從不去追溯他手頭那些照片主人公的來曆以及他們的未來,他希望保留一些神秘。但世界就這麽大:處理了一天的照片他出去散步,走到一家醫院門口,公告板上有員工的照片,“噢,那是我的人——就是那張家庭合影照裏的丈夫。”
還有一次,一位朋友從照片中認出那是他發小的婚禮,而遺憾的是,新人已經離婚了。
在剛剛改革開放的那個年代,生活水平開始逐漸爬坡,人們習慣於跟家裏新購置的一些電器合影。大量的主人公站在自己冰箱、電視機、電話機旁邊留影。這些照片樸實無華,也相當有趣。
拍攝者用相機對準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拍攝無數人的出生、童年,愛情、工作,無數普通人生活的點滴。
那時的人們,每到一處都喜歡在標誌性建築旁合影。
但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見證了每個人成長的交卷,最終都流向了廢品站。
這些照片不僅僅記錄於北京,蘇文甚至還找到了當時人們出國遊的旅行照。
所有的回憶跟隨膠卷流失到廢品站,那曾經紀錄的時刻,不知道相片裏的主人公會不會回憶。
用這些底片裏找出來的照片,蘇文辦了一個攝影展,《北京的銀礦》。這些無名攝影師的作品,原本是被用來提煉金屬銀的原料,現在得以重獲新生。
那是膠片相機出現並流行的20年,也是改革開放中國加速彎道超車的時代。人們通過手中的相機,無意間記錄下了那段白駒過隙的歲月。
有人曾評論說:“那些擁抱冰箱和電視機的幸福時刻,演繹著各種發噱的喜劇故事。沒有任何職業攝影師的作品,能比這種大規模的影像人類學檔案,更真切地表達上世紀80至90年代中國人的私人夢想。”
在修身、瘦臉技術沒有沒普及的時代,
最真實的青春與美麗。
外來“時尚”與本土文化不斷交融,
逐漸改變著人們的審美。
冰箱、彩電、洗衣機,
那些與“三大件”合過的影,
還找得到麽?
平日的照相是帶有儀式感的,
到了景區,
才舍得多浪費幾張底片。
駝色風衣、回力鞋,
都說時尚是個圈,
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
物質生活匱乏,
精神層麵的滿足感卻一點都不少~
取景是可以安排的,
但“安排”不了心情~
什麽樣的家庭,
能搞輛拉達汽車來拍照?
還記得上次在天安門放風箏
是什麽時候麽?
記憶隨時光逐漸消逝,
熟悉的人也逐漸模糊了臉。
隨著“北京銀礦”的在社交媒體翻紅,
許多網友也紛紛在 Thomas Sauvin 的平台
分享出他們自己的獨家記憶。
©? glad_xue
冰箱、彩電、洗衣機,那些與"三大件"合過的影,還找得到麽?
駝色風衣、回力鞋,都說時尚是個圈,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
物質生活匱乏,精神層麵的滿足感卻一點都不少。
還記得上次在天安門放風箏是什麽時候麽?
記憶隨時光逐漸消逝,熟悉的人也逐漸模糊了臉。
這麽美的穿搭,媽媽們都是時裝博主嗎?
爸爸們穿得也很潮。
這些穿搭讓人感歎時尚就是一個循環!現在多少小姐姐尋求的古裝風不就是爸媽的衣服嗎?
看來大家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去海邊。
還熱衷於做同款海邊拍照pose。
一些遊客照很有紀念意義,比如依舊挺立的珠峰和不再完整的巴黎聖母院。
當年的埃菲爾鐵塔和當年的維多利亞港。
舊時還有礦泉啤酒,也是很新奇的說法。
各種合照、集體照瞬間拉回過去的舊時光。
最喜歡的還是普通日常,小市民們的生活雜記是時代記憶最有共鳴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