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白發魚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個人資料
正文

中美貿易戰很可怕嗎?

(2010-03-19 15:31:46) 下一個

近來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爭論日益激烈,美國越來越多的政界和經濟界人士不分政黨異口同聲地指責中國政府有意低估人民幣匯率,致使美國經濟複蘇艱難,甚至認為嚴重影響了全球經濟的複蘇。進而美國國會可能通過一項法案將人民幣列為被政府操縱匯率名單,中美之間一場貿易大戰似乎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的發展到今天,似乎所有的關注焦點開始集中到人民幣匯率上,筆者認為這是一種矛盾日益集中化、局麵日益明朗化的發展趨勢。人民幣比較美元的匯率問題是一種經濟現象,這種經濟現象背後包含了一係列複雜的原因,盡管本文還難以對所有這些因素及相互關聯做出全麵詳細的分析,但可以大膽簡要地概括為:這反映了由於中美兩國文化傳統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巨大差異造成在現實世界中基本權利的嚴重失衡。由於這種差異在近一二十年裏,起初表現了某種互補性,致使兩國國內各項經濟、政治政策沿著各自的方向自認為可以放心地一路走下去,而實際上形成了在中國社會大多數民眾對於缺乏基本權利的忍耐力和美國社會大多數民眾對於無節製放縱的約束力之間某種無形的“競賽”,終於這種差異的嚴重失衡發展到了一個無法持續的程度。首先是美國的這種約束力發生了崩潰,出現由信用危機開始導致金融危機,再發展到經濟危機,繼而波及到全世界。

現在問題集中到了人民幣匯率,表麵上是匯率問題。但牽動的是中美兩國社會各種深刻的矛盾和利益關係。

從美國方麵來說,長期以來由於兩國基本權利的嚴重失衡,美國社會實際上是依賴於中國數以億計的普通勞動者極端廉價的勞動,為其無節製的放縱提供了“輸血”機製,同時也在相當大程度上喪失了自身的“造血”機能,表現在製造業的日益空洞化,實體經濟相對於虛擬經濟嚴重萎縮。以至於經濟危機爆發後突然發現美國經濟已經大部分成了泡沫,實體經濟的嚴重萎縮不僅造成不得不依賴於各國(主要又是中國)產品對美國的出口,同時長期的不勞而獲、少勞多獲也嚴重腐蝕、傷害了美國社會自身的健康和活力。美國社會民主黨和共和黨代表了兩種主要的價值觀念和政策方向,小布什的兩屆共和黨政府在美國綜合國力最強勁的頂峰,曾經認為可以憑借超強的軍事實力(這種實力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中國在“輸血”)長期維持不勞而獲的世界霸主地位,但是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的實際進程讓大多數美國人看到了這種政策的前景,加上經濟危機的爆發,美國不得不認真全麵地檢討共和黨的政策以及造成的後果,因此出現民主黨奧巴馬一邊倒的大選勝利。然而,民主黨的價值觀念認為美國首先要重溫民主平等的立國精神,在現實生活中要求大多數普通民眾不僅僅要節製消費,更要付出勞動,可惜已經持續了十幾年的生活方式不是短時間就能輕易改變的。美國民眾曾經一邊倒地支持奧巴馬的“改變”,但是一旦這種“改變”涉及到民眾現實生活方式的時候,普通美國民眾的態度自然比較以前就要打折扣了。而這種鼓勵中小企業恢複競爭活力的政策首先直接麵臨的就是中國大量廉價產品的挑戰,而人民幣比較美元的低匯率就成了美國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嚴重障礙,也是美國希望真正擺脫經濟危機首先要克服的第一道難關。於是,美國兩黨一致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政府施加越來越強大的壓力。實際上美國人也在經曆轉變經濟結構的相當痛苦的過程,“世界上沒有(永遠)免費的午餐”。

而從中國方麵來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製定經濟政策的指導思想十幾年一直堅定信奉GDP至上的原則,鄧小平一句“發展是硬道理”便壟斷了經濟政策智囊和製定者的所有思想活動,隻要GDP年年增長就是正確方向,就是最終目標,卻長期沒有人深入思考問一句:“究竟什麽是發展?”結果,幾十年經濟發展最值得自豪的成果就成了數萬億美元的外匯貯備,就成了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債券。幾十年時間裏數以十億計普通勞動者創造的數十萬億人民幣的勞動價值躺在國庫中,或者提供給美國人民無節製的超前消費。而大多數普通勞動者的勞動技能、生存質量卻幾乎沒有得到什麽提高,全社會的綜合發展指標、各項人均指標經過三十年含辛茹苦、甚至付出無數生命代價的勞動卻仍然排在世界第100位前後。全世界的人也許都會奇怪,中國人究竟是如何理解生命的意義?難怪基辛格就在前幾天還在說:“中國一直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國家。”筆者認為,人民幣匯率的低估在中國國內來說綜合反映的正是大多數普通勞動者的勞動價值被嚴重低估,再深入一步說就是大多數普通勞動者生命價值的被嚴重低估!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問題是一個綜合指標,反映了中美兩國在文化、政治、經濟各個方麵的差異和失衡,解決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因此不能簡單地按照美國方麵的願望和要求規定一個人民幣對美元立刻升值的幅度,而必須根據中國社會目前大多數普通勞動者實際的生活質量、勞動效率和基本權利的實際狀況的逐步改善而逐步升值。美國也絕不應該以各種方式強迫人民幣升值,中美兩國的現狀已經是由於多年來基本權利的嚴重不平等造成的結果,這種不平等不應該再繼續下去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美國應該(實際上也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沒有什麽辦法可以用強迫的手段(包括戰爭的手段)迫使中國按照美國的意願行事。而更重要的是中國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利益,並且知道怎樣合理地、理智地、堅定地維護和實現自己的利益。

具體到現實問題,目前的實體經濟缺乏與中國廉價產品競爭的實力對美國來說是一個現實難題,確實會影響美國經濟的複蘇。但是,中國目前又不可能在幾個月或幾年內很快地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政治結構的轉型,而且如果繼續以廉價勞動力依賴於出口維持經濟增長隻會進一步積累社會矛盾,受到傷害的是中國長遠的核心利益。因此筆者認為,中國根據現狀不應該也不可能大幅度提高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如果美國認為不得不發起貿易戰保護、鼓勵美國中小企業恢複生產,提高大多數民眾就業從而加快經濟複蘇,隻要不是有意與中國對抗,適當的貿易保護對雙方反而都有好處。低烈度的貿易戰可以略帶強製性的迫使中國加快擺脫出口依賴,轉向提高勞動效率,提高大多數勞動者生活質量,實現真正的社會發展。而從中國方麵來說沒有必要懼怕美國某種程度上的貿易保護,這種貿易戰應該可以做到大致上限於中美之間,因為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來往並沒有像中美之間那樣嚴重不平衡。

總而言之,中美雙方的現狀已經是誰也離不開誰,任何一方的惡意挑戰都會傷害到自己,明智的決策是雙方都考慮到對方的實際情況,而不要刻意利用對方的困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