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白發魚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個人資料
正文

茶餘飯後,再談幾句克林頓訪朝

(2009-08-06 17:46:09) 下一個

由於價值觀念的截然不同,朝美雙方期望值大不一樣,克林頓的目標很實際,如果說美國政府對克林頓有何期望其實也非常實際:帶回兩名女記者,而且這也是美國政府幾個月來已經私下作了大量鋪墊的事情,克林頓不過是抓住了機會又大大出了一次風頭。朝鮮方麵可就不同了,期望值可以說非常之高,也不切實際,以為這樣就能開創朝美關係新局麵了。克林頓 要想實現他的目標當然(至少也是暫時)要盡可能(在美國政府的配合下)讓朝方認為他們的期望完全可能實現,這種“盡可能”的程度難免會使韓國有所警惕甚至擔心,有意思的是中國也有那麽多人甚至比韓國人更憂慮的感覺到“被出賣”,嗬嗬。過幾天或幾個星期在適當的場合或時機美國政府會再重申一次朝核問題的談判要在六方會談框架內進行,那時“unruled teenage”會又一次學到不少,但願不至於被刺激得失去理智,不過即便那樣他到時能做什麽各方已經早有預料和準備了。怎麽說呢,在成熟的過程中有些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嬌慣”和“遷就”隻能導致更大的悲劇。

2009/8/4

金正日顯示了典型的分裂型人格心理特征。先軍政治的全部基礎建立在防範萬惡的美帝國主義軍事侵略的可能性上,金正日政權的合法性到今天也幾乎完全依賴於強調外來威脅,而他本人內心卻對美國的一切充滿著難以抑製的羨慕甚至崇拜,與美國前總統照個像吃頓飯都感到無比的榮幸,可憐啊。同具有如此人格心理特征又大權在握的人打交道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所以克林頓與兩個女記者安全著陸後奧巴馬和希拉裏幾乎同時表達同一種感受“relieved”,其實再借給金正日十個苦膽他也不敢真和美國人翻臉,更何況如今朝鮮的綜合國力較之韓國早已今非昔比。

另,剛剛兩天前曾經預測美國會在適當的時候重申對朝核問題談判的態度不變,今天就聽到希拉裏已經明確宣布:解救兩名女記者與美國政府對朝鮮核問題談判完全是兩回事,而且明確聲明克林頓沒有向金正日就女記者的行為表示“道歉”,美國政府發言人也再次聲明克林頓訪問朝鮮完全是一次私人性質的人道主義行動,奧巴馬總統沒有托克林頓向金正日轉達任何“口信”。克林頓本人也明確表示:我不是政策製定者,此行是一次純粹的人道主義私人行動。好在所有這些聲明和消息朝鮮國內絕大多數人們是不可能知道的,金正日大可充分利用克林頓來訪並合影、會談、共同赴宴加強他的領袖形象和地位。
2009/8/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