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誌願軍戰俘遣返問題的疑問

(2009-09-18 19:15:09) 下一個
 
我不太願意談論政治問題,一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容易引起爭論,而且誰也說不服誰。 常見有人爭的臉紅脖子粗,網上的爭論中不時出現惡語相向,真是犯不上。 二是因為,文革時毛主席說:“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 。。。” “造反有理”,從學生響應號召開始造反, 以致擴大到全社會。 破四舊,打砸搶,搞武鬥,奪取, 有的地方槍炮都上了街,鬧的天翻地覆,亂了十年才停下來。 我那時還小,沒參與過什麽,但是聽說,看到的可不少。後來才知道,毛發動文革,是利用青年學生,利用群眾運動,繞過共產黨內的組織原則, 來整垮政治對手。 其實沒人是他的對手,隻不過是他不喜歡的人。知道了這些,我就不願意再冒傻氣,對別人說的話不再隨便相信。 可是我有時遇到一些問題愛打破砂鍋問到底,非要搞明白不可,要問個為什麽。

2008年12月,我在文學城常青人生論壇裏發了一篇文章向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前輩問了一個有關誌願軍遣返的問題。 起因是80年代中期,我曾因公去過南朝鮮的漢城,仁川。那時,中韓還未建交。在那裏我第一次聽說,戰爭結束美軍釋放誌願軍俘虜時,讓他們自由選擇去向。 他們中間相當大一部分人去了台灣,或留在了南朝鮮。聽到這個情況時我感到十分驚訝, 也感到奇怪,這些誌願軍戰俘為什麽不原意回國? 留在敵人的國度,意味著和家裏的親人斷絕聯係,他們應該明白做出這種選擇的後果。

發出貼子之後,多數回帖大部分人都認為戰俘不可能自願選擇去台灣, 。。, 挨了一些板磚。 盡管如此,我認為我的問題沒有得到十分令人滿意的答案。我在今年回國時向華東師大冷戰研究中心的李丹惠教授問了同樣的問題, 李和沈誌華教授是國內研究朝鮮戰爭問題的專家。 另外我還詢問了從事這一問題研究的冷戰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所得到的答複如下:

誌願軍戰俘中一部分人選擇去了台灣或留在南朝鮮大概由於以下原因:
1. 誌願軍當中有一部分人是在解放戰爭中由國民黨軍隊俘虜改編的, 他們並不真心實意願意為共產黨打仗, 在韓戰中被俘有機會去台灣, 他們還是願意去台灣。
2. 板門店停火談判中,關於戰俘遣返問題上中方要求無條件全部遣返,美方要求按照以戰俘自願的原則選擇去向,可以回大陸,也可以去台灣和留在南朝鮮。 美方在中國戰俘當中做了很多關於自願選擇的宣傳和引導工作。
3. 誌願軍戰俘了解共產黨軍隊對待俘虜兵的態度, 擔心作為遣返戰俘回國,會得到不好的待遇,所以選擇了不回國。

關於板門店停火談判中關於戰俘遣返問題中美雙方的立場, 我從參加談判的英語翻譯冀朝鑄寫的回憶錄:2008年出版的《The Man on Mao's Right: From Harvard Yard to Tiananmen Square, My Life Inside China's Foreign Ministry》中得到了證實。

無論以上提到的原因是不是反映了問題的全部麵貌,它是我目前所能得到的比較具有“權威性”和令人信服的答案。 關於這一問題,我在網上還讀到一篇相關的文章:誌願軍一萬多戰俘如何去台灣始末, 其中有多幅當時的照片。 而且也反映了當年在戰俘遣返時曾經有過對個人意願的逐個甄別。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3668

就此,我的問題基本上有個了結,我就不再惦記這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xxq20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滿兒的評論:
“不太願意談論政治問題”其實談不上什麽超然。隻是有些複雜問題不是三兩句說的清的,有時沒有時間,或覺得不值得費心思去爭辯。
滿兒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欣賞你對曆史研究的科學態度。也非常欣賞你的“不太願意談論政治問題”的超然態度。
可是欣賞歸欣賞,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要向你學習。這是真心話。
loonlinda 回複 悄悄話 和你一樣,以前讀到過關於戰俘去台灣的事情,也一直踮著,問過老人,沒有得到過滿意的答複,今天在你這裏讀到了結果,可以不再惦記著這件事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