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柵欄裏的同仁堂中藥店可是老字號了。 2003年我回北京時去過一趟大柵欄,同仁堂已經翻蓋成了好幾層的樓房了,還漆的花花綠綠。 當年的同仁堂可沒讓人覺得有什麽顯眼的地方。 記得外牆是灰色的, 不光隻有一層不說,那店鋪的房子比地麵還低一塊。 一般講究一點的房子建在地基上,進門前要上幾個台階。 可是同仁堂,要從街麵上下幾層台階才能進到店門口,門外的牆上寫著丸散膏丹四個字。店鋪裏麵麵積很大,門口還有坐堂中醫大夫給看病。
有一次我媽媽讓我拿著藥方子到同仁堂去抓中藥。 把藥方交進去以後,人家給我一個小竹牌,等著取藥。抓藥的櫃台前有好幾排靠背長椅子,不少人都坐在那等著拿藥。 櫃台上有好幾個店員在稱藥,分藥。 他們每個人手裏拿著一個帶銅秤砣的小銅盤杆秤, 根據藥方,從藥櫃裏取出各種中藥,稱好分量以後平均分放在一張張方紙上, 每一張紙上放一幅藥。 藥抓完以後,包成方包,用紙繩把幾幅藥捆成一摞就算完成了。 我在等著取藥的時候沒事幹,就趴在櫃台上看著店員熟練地稱藥,分藥,包藥, 還不時地提些問題。 店員挺和氣地回答我,沒有嫌我是個小孩而不耐煩。 一個男孩來到櫃台邊,他的年齡和我差不多大, 他問我叫到幾號了,我告訴了他。他在也櫃台邊站著,像是在等著拿藥的。 我不知他什麽時候離開的。 過了一會,和我聊天的店員突然發現,他的銅秤砣不見了,另外一個店員發現他的秤砣也沒了。 看來,兩杆秤的秤砣同時都沒了, 不是偶然的。 他們回想櫃台邊都來了什麽人,最後他們都懷疑是那個小男孩偷了。 可是他早就沒影兒了,上哪兒找啊! 商店經理也來了,銅秤砣是不容易找回來了, 經理讓所有的人都坐到椅子上等著叫號,不讓人圍在櫃台邊了。 我這時才明白, 銅秤砣是可以拿去賣錢的, 可是沒了秤砣,那兩杆就沒法用了,真可氣。我後來時常惦記著那兩杆秤,丟秤砣好像和我有關,心裏感到十分不安。
也不知聽誰說的同仁堂裏賣的山楂丸好吃,我們院子裏的幾個小孩曾經去店裏那裏買。山楂丸是一種助消化的藥,三分一丸,顏色比一般的中藥丸要紅,吃著不苦,但也不像果丹皮,山楂糕那樣甜,它畢竟是藥,有股中藥味。 同仁堂專門有櫃台賣人參鹿茸和鹿胎。有的一根人參擺在一個漂亮的錦盒子裏麵,標著的價錢要好幾百塊, 那時人們一個月的工資不過幾十塊。 我不明白那些像帶根的幹蘿卜一樣的東西為什麽賣的那麽貴。我從來沒見過有人去買,我猜大概是擺樣子的。
我記得我媽媽肩膀疼的時候,貼一種膏藥,叫“王回回狗皮膏”在同仁堂有賣的,我還去買過。 狗皮膏是粘在一塊紅布上的黑黑的藥膏,有一種很重的藥味。 用的時候,先把多餘的紅布邊剪掉, 然後放在火上烤,黑膏藥烤軟了,很粘,哪兒疼就貼在哪兒。狗皮膏療效不錯,可是用起來有些麻煩。 一是膏藥如果烤的不夠粘不住,烤的太熱會把皮膚燙起泡。 二是有時候黑藥膏會擠出來,蹭在衣服上洗不下來。 三是揭下來時,黑藥膏粘在皮膚上很難弄下來,得使勁搓, 皮都搓紅了才能弄下來。 後來藥店裏賣的傷濕止疼膏,麝香虎骨膏大概就是從狗皮膏改良的, 用起來方便多了。
新同仁堂
估計各個時期價錢不同,我小時候山楂丸是五分,你比我大幾歲,你小時候可能就是四分。
謝謝你提供的信息。
看來吃過山楂丸的人真不少,大概那個年代好吃的東西太少,現在的孩子誰沒事買藥丸子當零食吃啊。
我家住二裏溝時,樓下就是藥鋪,現在還在,我07年還專門去看了呢。我小時候最喜歡扒著那高高的櫃台看藥工抓藥。我媽讓我去給她抓藥,回來我就把裏麵的紅棗和桂圓肉挑出來吃了。那兒的山楂丸是五分錢。他們還收橘子皮,家裏吃下的橘子皮曬幹了可以換錢,換完錢再拿出五分買山楂丸。
我原先也記得山楂丸是5分一丸,但是不少人說不對,是3分。我又想想好像先是三分,後來漲到四分了。 你這麽一說,我也含糊了。不過反正現在肯定漲的更多了,有賣的也不知多少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