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麵的帖子,引起我很多的感想。 這是個沉重的話題,但是我仍然想知道 。
您的“朝鮮戰爭感言”, 前一段時間拜讀過了。 我看到文章下麵有《聯合早報》字樣, 不知是您的原創還是轉載? 看來您真是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太了不起了,讓人敬佩。 我們這一代人過去對於那場戰爭,對誌願軍的了解隻限於“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白虎團”這些電影和英雄故事中的正麵宣傳。 後來才從美國關於朝鮮戰爭的電視記錄片中了解到這場戰爭的另外一麵。 從片中看到:許多誌願軍部隊被匆忙送到朝鮮戰場,供給跟不上,沒有吃的,天寒地凍沒有棉衣。有的部隊行軍披著被子,狼狽的很。 由於惡劣的環境,造成官兵凍傷,生病,減員嚴重。 因為武器落後,部隊訓練不足,傷亡重大,以至於數倍於美軍。上甘嶺戰役中,美軍用重炮狂轟濫炸,把很大一片地區的山通通被削去好幾米,其殘酷可想而知。片中有很多實地拍攝,有對參戰美軍官兵的采訪,也講到誌願軍的機智頑強,讓我感覺影片相對比較客觀,至少比國內的宣傳可信的多。
80年代中期,我曾去過漢城,仁川。那時,中韓還未建交。在那裏我第一次聽說,戰爭結束美軍釋放誌願軍俘虜時,讓他們自由選擇去向。 應個人要求,他們中間相當大一部分人去了台灣,或留在了南韓。在我看來,他們的選擇對於個人還是明智的。 不幸的是這批選擇回到大陸的俘虜後來幾乎被當作叛徒一樣,多年遭受到非常不公平的待遇。
我想親身參加過戰爭的人,由於各種原因,在國內不願意或者不方便回憶這一段真實的經曆。不知您對以上有什麽看法和評論,有什麽真實的故事可以講給大家聽。 謝謝!
------------------
幾點回答:來源: UH 於 08-12-19 07:55:10
一、“朝鮮戰爭感言”是我寫的,投寄了國內十幾家報刊,無一采用,最後作為讀者來信,寄給新加坡聯合早報網,才有機會刊出。國內大概是怕得罪美國人,所以諱言朝鮮戰爭,就像去年的七、七,蘆溝橋事變70周年,全國鴉雀無聲,當然是怕得罪日本人。
二、落後就要挨打,誌願軍傷亡數倍或十數倍於美軍,這是必然的。戰時或戰後不久,在朝鮮各地都能看到許多土堆,大多是中國犧牲者的墳。因為美國軍隊有著絕對製空權,可以任意掃射轟炸。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是殘酷的現實,近代一百多年來,從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到抗日戰爭,每次戰爭,每次戰役,都是如此。
三、朝鮮戰爭的罪魁禍首是金日成,但是,如果像老布什之處理海灣戰爭那樣,中國也不會出兵了。既然打到了鴨綠江,中國必然要出兵,換了老蔣坐江山,也會出兵的,這是地緣政治。
四、戰俘們“自由選擇去向”,我對此抱很大的懷疑。戰俘能享有自由?
五、戰俘們到台灣是明智的選擇嗎?要有調查才行。到台灣多少人?補充到軍隊中去的多少人?是他們自願再去當兵?沒有受到歧視?我這些保留意見是來自我的經驗。內戰時期,我親眼見過“抓壯丁”,虐待俘虜等等,我也認識兩個從上饒集中營出來的人。
六、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是中國特色,是中國的文化傳統,所以我才提出要緬懷先烈和“善待幸存者”。 其實說也無用,我們又是個特別健忘的民族。
---------------
回答: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關於朝鮮戰爭的對話
對於 戰俘們“自由選擇去向”, 我隻是聽說,沒有根據。 但是有的戰俘去了台灣,或留在了南韓應該是不假。 我隻是在漢城聽到這個情況時十分驚訝。 我很奇怪,他們為什麽不原意回國? 特別是留在敵人的國度,和家裏的親人斷絕聯係多年,他們應該明白做出這種選擇的後果。
我所說的 “。。選擇對於個人還是明智的” 有些政治上不正確。 但是我隻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 戰俘回國後受到歧視,政治上被入了另冊可能還不如去台灣好。 我先生的親戚中有兩個隨國民黨軍隊去了台灣。兩岸開通後,他們回來探親時講到,他們退伍後在台灣的生活待遇還是很不錯的。 另外,我的同事中有台灣國民黨軍人的孩子。他們說到台灣有專門給退伍軍人看病的榮民醫院,榮民有好的退休待遇。 相比之下在大陸,不要說戰俘,就是退伍軍人,軍階比較低的,回到農村,基層,好像生活也沒有什麽特別的保障。所以才有此議論。
請見:抗美援朝誌願軍戰俘歸國後 政策一夜之間翻了臉
http://www.newgxu.cn/html/2005-09/23275.htm我非常同意我們應該 緬懷先烈“善待幸存者”。 過去和現在國內的很多做法讓人寒心。 不過我不認為是國內怕得罪美國人和日本人,而是媒體更願意歌頌歌舞升平,更願意登吸引眼球的文章,這樣的話題得不到重視。
-----------
給 UH 的留言:
我已經讀過了您的絕大部分文章,特別是“苦難的年代”, 我每一篇都仔細讀過了。 很受教育。 謝謝您寫下了對過去的回憶。 我們這一輩人在黨八股的宣傳教育下長大, 那時很多人都以為戰爭是激動人心的事, 男孩子願意玩打仗, 長大了願意去參軍。 以後懂得多了才知道,事情不一定像宣傳和想象的那樣。
我大概能夠理解您這個經曆過,參加過戰爭的人為什麽反對戰爭, 我很同意您的觀點。 我們後來人應該慶幸沒有出生在充滿戰亂的年代, 過早地死於非命. 這些年國內變化大,人心浮躁,做事急功近利。 媒體商業化後, 刊登文章主要為了吸引眼球,即使是休閑雜誌裏麵的文章也是充滿了杜撰的痕跡, 我不愛看。 我喜歡讀您寫的親身經曆, 讓我有機會了解真實的過去。 謝謝!
祝您聖誕節,新年快樂!
謝謝留言。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7/24/content_8759161.htm
"榮民有好的退休待遇"看如何說了,我去台時,有個85歲的老頭還開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