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正文

聚會交流(35)–祖先的生命結構

(2013-05-04 20:06:24) 下一個
今天在新天地中心,我總結了我所理解的古人生命結構。儒家以仁義禮智信來規範生命,而道家往往用太極圖來總結生命。如果將太極圖與西方廣泛流傳的Kabbalah生命之樹相比較,其結構具有相似性,但太極圖更具抽象性,所以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這樣的總結,對於精神探索者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在現有精神生活的基礎上,進行某種生命的總結,然後再通過這種總結,繼續擴充生命探索的視野和深度。這就像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牛頓可以隻提出某種概括性的萬有引力概念,而不必整理出一套具體概念和公式。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公式,人們就無法繼續在萬有引力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某種具體的操作和實施,所以公式的總結是必要的。特別是對於科學工作者來說,這種公式的存在是必需的。
 
但是這種總結和抽象,對於大眾來說,可能沒有很大的意義。大眾的生活往往不是圍繞著生命而進行,而是圍繞著既有的生命框架,然後通過精神的追求而解決眼前的困難,這是一種“練”,而不是煉。而一個圍繞著生命而活的人,他的精神追求目的,並不是維持既有的生命,而是徹底轉變舊有的生命。所以宗教往往符合大眾的需求,傳統的宗教具有穩定性,並且往往在其起始階段,已經將一些開放性的探索流派,排擠出公眾視野,以確保其地位和概念的明確性。這是宗教能夠得到廣泛流傳的一種方式。但在某個曆史階段,宗教需要開放,需要將被掩藏的體驗挖掘出來,以便繼續維持其存在的可能。宗教就像學校一樣,學校往往不是為了某個學生設計的,甚至不是為了知識而設計的。它必須考慮學生的整體情況,以及當前社會狀況等等。如果某個學生具有某種天賦,那麽他應該尋求自己的探索模式,這是學校所無法滿足的。
 
我希望將來能有機會,與精神探索者交流祖先的生命結構,具體探討每一個精神要素,其前後過程,體驗,以及其之間的關聯。當然,我也希望能找出時間,從這種結構中,總結出一套實施模式,以便能夠使之符合大眾的需求。
 
在當代漢文語境中,我們很少見到係統總結華人精神生命的資料。特別是比較華人的精神結構,與其他民族的精神結構,然後在先哲的結構上,繼續延伸華人的精神線索。但這種探索與知識學習不同,它必須是建立在自己的生命之上,然後通過語言和符號,將生命之無言表達出來。所以生命的結構,生命的符號,和生命的建構,這三者是從不同的側麵,來麵對同一個問題。今天的交流,隻是簡單接觸一個基本的古人生命提升過程。根本沒有探討其具體內容,其內在結構關係,其形式,內容和意義。希望能在將來繼續整理這放方麵的內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