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正文

聚會交流(22)–不上賢

(2013-03-15 12:48:53) 下一個

關於道沖

道德經第二章談到相對與永恒,而道沖章,則繼續解釋這種道,不僅僅是外在的一種概念解釋,而是時刻的體現在萬物與生命之中。這種能量和智慧,用之不盡,是萬物的源頭。問題是,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如何時刻與這種萬物之源建立起聯係,並且由於這種連接,而經常體驗到沖之力,淵之深,這是我們需要去實踐的過程。

銼其兌,解其芬,和其光,同其塵。也許這也是我們去接近道的方式。放棄tunnel vision,逃脫相對感官混亂世界的糾纏,從而去融入智慧和光明,存在和真理。這些詞匯聽起來似乎是美好的,但具體實行的時候,每一個文字都是對自我ego的巨大打擊。似乎這種孵化於硬殼中的生命,在萌芽的時候,硬殼是一種保護。但是當生命需要走出去的時候,硬殼又是一種致命的威脅。或者說它是一種挑戰,正是因為這種硬殼的阻礙,它才磨礪出了一個新的生命。So suffering is the root of enlightenment.

關於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很難被大眾接受,所以人們才大笑之。芻狗,草紮的狗,獻祭之用。人的一生是否如此呢?

道德經曾談到自知自愛,而不是自現自貴。在總結時,我也提到過“dont impose self importance because it will disconnect self from the importance”。人的自貴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自貴往往切斷了生命與真實之間的連接,從而自貴往往導致separation, ignorance, tragedy and darkness。人生是短暫的,瞬間即過,如何去活出生命,這是我們必須麵臨的問題。所謂芻狗,就是將ego獻祭給生命。天地和聖人,不會隻親疏遠近某一個人,並且聖人不認為ego的短暫存在,就是生命的全部,而是將每一個局限的存在都獻祭給永恒和生命,從而讓短暫在永恒之中找到智慧,力量和意義。隻有在這種獻祭之中,人們才能體驗到下麵幾句所描述的人生。人之心,應該跳動於天地之間,“虛而不淈,動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從而將一鮮活之生命彰顯出來。此篇勸誡我們恒守這樣的生命,才能用之不盡,回歸源頭。

所以在聚會中,我們談到 re-contextualize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life。有一種生命,它以unconsciousness, conditioned self為生命之邊界,  然後以ego之心為生命之貴。這種生命是一無明,悲劇之路。還有一種生命,那就是我們意識到了這種condition的局限,從這種ignorant 中醒來,並且以道為界,以德為心,從而體驗一種新的生命模式。精神探索的頭幾年,這種re-contextualize往往是被動的,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會突然發現,他們已經站到了生命的麵前,於是這種transformation變為一種主動的過程。

隨著這樣的篇章,我們本來應該找到一係列的實踐手段,不僅是理解文字,而是使之運行於我們的具體生活。希望在5月份後,我們能夠進入實踐的過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