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看來,當前這場世界金融危機是1929-1933年經濟危機以來最糟糕的一次。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知道70多年前的那場危機到底發生了什麽?絕大多數史書都用“最慘的一年”、“山窮水盡”來形容1932年的美國。實際的慘狀可能遠遠超過現在人的想象。
“隻有黑暗時代才能與之媲美”
1932年,經濟蕭條已經發生了整整三年,大多數美國人的大部分時間卻隻是在等待、在發愁,除此之外,一籌莫展。那年,美國《星期六晚郵報》有位記者問大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曆史上還有過這樣蕭條的時候嗎?“有!”凱恩斯回答:“那是黑暗時代,前後共400年。”言外之意,這已經到了人類曆史境遇的穀底了。
那年,失業成為美國人的噩夢,浸入美國社會的方方麵麵。1930年4月,美國曆史上第一次聯邦失業人口普查,大約有300多萬失業人口。1932年初,失業人數已超過1500萬-1700萬,大約是當時全美國人口的15%左右,1932年9月《財富》雜誌估計,不包括1100萬戶農村人在內,全美有3400萬成年男女和兒童沒有任何收入。所以,1932年美國有一首諷刺失業悲劇的流行歌叫《兄弟,你能賞一毛錢嗎?》。歌詞背景是,1930年秋天起,國際蘋果托運協會為了處理產品過剩,以每個蘋果5美分的價格出售,但是,這麽便宜的蘋果,人們也買不起。因為不僅失業的人沒錢,有工作的人也很貧困。
全世界最著名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當時曾評估,一個家庭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要有2000美元即可,但當年美國60%以上家庭的收入是達不到這個數字的。絕大多數人都為之羞愧難當。《紐約每日新聞》記載了一個被房東攆出來的流浪漢的獨白:“我已經兩年多沒有固定工作了,有時我真覺得自己像個殺人犯似的。我怎麽搞的,連自己的孩子也無法照顧?”像他這樣被房東攆走的人當年全美有27.3萬戶。
麵對這些情況,各級政府根本無力救濟,因為自身都瀕臨破產或已經破產,但全國卻有3000多萬人需要依靠公辦福利事業照顧。政府的財源不足也嚴重影響到了教育。在1932年,全國已有30萬兒童失學。更可怕的是,當年10月,據紐約市衛生局報告,公立學校的小學生有20%營養不良。在東部一些州的礦區,營養不良的兒童有時達總數90%以上。有一些關於小孩子的故事後來都廣為流傳。有位老師勸小女孩回家吃點東西,她的回答是:“不行啊,我家是輪流吃飯的,今天該我妹妹吃。”一位叫莉蓮的社會工作者說:“為了讓孩子們吃飯,有些人自己一連餓幾個星期,餓得直打哆嗦。”更糟糕的是,活活餓死的例子時有發生,1932年光在紐約就發現29人餓死。有人說,1932年,在美國,“千百萬人隻能像畜生那樣生活,才免於死亡”。
企業也好不到哪去
整個美國社會似乎都陷入了空前的迷惘中。一位窮困潦倒學者的話充分反映了當時人的心理:“這些日子,思考是危險的,請別煩我。”不僅個人,企業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兒去。1932年,著名的美國鋼鐵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已經跌到了1929年的8%。美國鋼鐵公司在上世紀20年代平均每年售出600部機車,可是1932年一整年隻賣出了一部。整個汽車製造業開始崩潰,當時一些有名的汽車公司,如富蘭克林公司、科德公司、杜蘭特公司都逐漸消失了。航空運輸業也一落千丈,每個航班平均有60%的座位是空著的。美國投資者的損失總計高達740億美元,比當年美國一年的GDP總和還要多,也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部軍費的三倍。全國有5000多家銀行倒閉,8.6萬家商號暫停營業。
當時,最具有諷刺味道的是芝加哥商人塞繆爾?英薩爾的故事。他本人身兼85家公司的董事、65家公司的董事長和11家公司的總經理。他掌管的集團擁有150家公司、5萬雇員。失業的人們常常望著以他名字命名的英薩爾大廈感歎,或者對英薩爾“見死不救”恨得咬牙切齒。其實,英薩爾擁有的一切都在坍塌中。他的股票一年內跌了96%,欠下的債他根本就無力償還。 1932年4月,他的兩大投資信托公司破產。6月,法院提出公訴。為了掩人耳目,他在巴黎安排了一個記者會,卻在後門偷偷溜走。後來又男扮女裝逃到土耳其,狼狽不堪,根本沒有表麵風光。最後被引渡回國,接受審判。那個時候,有人感慨,企業界的許多領袖人物,“已經從美國曆史上最有影響、最有權威的高峰一落千丈,落到了最不堪的境地了。”
潰爛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對於這些,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根本無所作為。他想推出“經濟複興計劃”,國家經費卻隻到位了1/10;他任命前參議員波默林負責複興計劃,但是,連波默林自己口袋裏隻有不到10元錢,而他在去就職的路上,還遇到了十多個叫花子。麵對饑餓,胡佛充耳不聞,竟答複“並沒有誰真正挨餓。流浪漢吃的就比過去什麽時候都好”,被人一頓唾罵。因此,當時美國有首民謠叫“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衝”,用以諷刺當局。
1932年,一位新聞記者走了全國許多地方,要探討國家興亡之道,結果發現所經之處,常常是一片廢墟,造成這些廢墟的原因是廉價棉花、工廠停產、銀行倒閉、抵押物喪失贖回權。他還聽到了人們咕噥著“革命”這個詞。所謂的“革命”的確在醞釀。麵對稱為“餓不死人”的工資,1932年,美國勞工、貧困階級曾發生過多起拚死鬥爭的罷工,但都以失敗告終。隻要勞工一反抗,資方的保安和國民警衛隊就馬上鎮壓了。
最大的一次“革命”發生在7月。大約2.5萬一戰退伍老兵,為了生計,從5月開始往首都華盛頓廣場齊聚,要求提早發放“退伍軍人酬恤金”。他們手無寸鐵,一直在挨餓,但沒有公開行乞。可是到了仲夏,國會和白宮都忍無可忍了。胡佛總統決心趕走那些衣衫襤褸的不速之客。7月28日,一個悶熱的上午,首都警察手裏拿著警棍、現役士兵調來了3000多枚瓦斯彈,還在橋頭架起了重機槍,開始了殘忍的驅趕行動。最終至少有上百人傷亡,兩個嬰孩被瓦斯毒死。一位記者滿懷悲憤,寫了下麵這條墓誌銘:“伯納德?邁爾斯長眠於此,他隻活了三個月,是胡佛總統下令毒死的。”
第二天美國有媒體的頭條新聞卻是“我國各地的發展情況表明,新的繁榮時期的太陽,正在開始穿過經濟災難的雲層,冉冉升起。”國內各報在同時也都是這樣的“正麵新聞”,隻字不提那些悲慘的故事。1932年,那個時代已經潰爛到無以複加的壞處了。人們極需要新的英雄拯救美國。1933年初,富蘭克林?羅斯福競選總統成功,隨即開始推行“羅斯福新政”。至此,美國開始慢慢走出曆史的最低穀。(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