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帆 青年文摘)
(孫中山和宋慶齡)
先看看孫中山和宋慶齡吧:孫中山是標準的國字臉,顴骨以下的肉比較突出,看上去很有魅力,目光深沉、明亮如炬;宋慶齡則是豐滿的蛋臉,鼻子很高,目光堅定。從兩人的合影來看,五官比例、形狀、神態,配合得天衣無縫。
“夫妻相”是不分種族和國界的,最典型的要數甲殼蟲樂隊歌手約翰·列農和日本藝術家大野洋子。盡管他們一個是西方人,一個是東方人,本來要想長出“夫妻相”比登天還難,可他們不但十分恩愛,而且十分相像。那兩張臉,任何人都無法否定他們是多麽相似:充滿靈感的眼睛、高高的鼻梁、銳利的下巴……
有人認為,僅僅是“貌似”其實還不能夠達標,光緒和珍妃就是一對苦命的“貌合神離”的夫妻。光緒長的是豐滿的甲字臉,男人女相,而珍妃則長了一個方圓大臉,女人男相,二人的神態其實相差甚遠。盡管兩人很恩愛,但最終還是勞燕分飛,落得個光緒被囚、珍妃慘死的悲慘命運。
夫妻的命運真的跟他們的長相有關,抑或僅僅是後人的演繹罷了?也就是說,人類在選擇配偶時究竟有沒有“夫妻相”這個標準,夫妻相貌相似到底是巧合還是確有科學依據,一些科學研究或許能給我們更加理性的推斷。
(光緒和珍妃)
基因控製三成擇偶標準
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的認知科學家珀雷特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讓30名男生和30名女生在拍照後分別從異性的那一組照片中選出一個自己認為最有好感的人。其實,展示照片之前,他就已經做了手腳,他把男生的照片處理成女生,把女生的照片處理成男生。最後,大部分試驗者選中的“異性”照片實際就是其本人的。
這組實驗似乎顛覆了一個概念——“異性相吸”,實際的情況是“同性相吸”。我們可能真的在以“像不像自己”作為選擇異性的重要標準。這說明人們在挑選配偶時會選擇那些與其本人擁有相同遺傳品質的人,這是人們要保護自己基因的一種本能方式。
但是,兩人一見麵總不能馬上就去檢測基因吧。如何判斷基因是否相似?看相貌是個簡單的方法。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這種“看相識基因”的能力有助於人類讓自家的基因得以世代相傳。
但科學家也承認,基因在人類擇偶中的作用隻占1/3,否則,人類就會陷入一種“基因宿命論”中,隻找那些跟自己特別相似的人。甚至可能有人為了保護所謂基因的純粹,像埃及法老那樣兄妹通婚,導致遺傳病流行、人種退化。
(約翰·列農和大野洋子)
是什麽因素幹預了我們的判斷?
也有人會認為,“夫妻相”隻是一種心理暗示,一個朋友把戀人或者另一半的照片給你看,並且表達出“我們很恩愛,很相配”的暗示,你往往會下意識地認為他們很有“夫妻相”。但如果他隨便給你一堆照片,並且故意弱化甚至轉移目標,你經常會“亂點鴛鴦譜”。
這種事情在辨認父母與子女的照片時也經常會發生。有時,你看到父母與子女關係十分親密,就會很自然地說出“孩子真像你”之類的話,而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們並沒有血緣關係。
“夫妻相”這個概念在人們大腦中的產生可能與此有相似之處。當人和人的某種聯係被建立起來之後,比如說,誰跟誰是戀人,誰是誰的另一半,兩個人的臉便使大腦產生了自動聯係識別的功能,隻要一說A,就自然想到B的臉,兩張麵孔總是同時出現,自然就會覺得他們有“夫妻相”了。
結婚時間越長兩人越像嗎?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久了,臉會越來越像。許多原先沒有“夫妻相”的夫妻,在結婚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神態、舉止、個性甚至相貌都會十分相似。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托尼·利特爾等科學家曾經邀請過11對男女,讓他們對160對夫婦的年齡、魅力和性格特點進行評價。由於丈夫和妻子的照片是分開觀看的,因此這些參與者並不知道其中究竟誰和誰是一對夫妻。結果發現,人們對事實上是夫妻的男人與女人的外貌和性格特點的評價都很類似。而且,相處時間越長的夫妻,人們對他們的評價越相似。許多結婚前並無特別相似之處的夫妻,經過10~25年的磨合以後,相貌會變得很相像。
由此可以推測,相同的生活經曆可能會對夫婦的外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想象,一對夫妻朝夕相伴,無論是起居作息還是日常飲食,都會日趨同步。
同時,臉是我們表達情緒的平台,夫妻兩人常常會不自覺地相互模仿,比如皺眉、抬眼、揮手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臉部肌肉運動規律向對方逐漸“靠攏”,就產生了“無聲移情效應”,把相似的情緒表達“寫”在自己的臉上。可見,比起那種一見麵就十分相似的神來之筆,這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夫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