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德一

一一德一,以得為一
正文

中國人過年習俗:初六至初十

(2009-01-31 07:14:09) 下一個

正月初六窮神節---- 送走窮神

正月初六馬日:下田備春耕,窮氣送出門。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窮鬼,又稱“窮子”。據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稱窮子。 ...

初六是馬日,古稱挹肥,人們在這一天才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於是這一天做一大掃除,並祭拜廁所神明,將平日汙穢的廁所清掃幹淨。所以稱為“挹肥”(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故已無此俗)。這一天也表示舊時農民於此日開始下田,準備春耕。

廣州民間流傳的農曆新年習俗歌當中提到“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窮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尋春去,初八八不歸,初九九頭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火明,十五祈完燈,采青走百病。”正所謂大年初六求順扔窮鬼。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又稱"窮子"。

那麽,窮神倒底是誰呢?

遊戲中窮神的形象

唐代文學家李邕《金穀園記》說:“高陽氏子瘦約,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著之,宮中號曰窮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棄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窮鬼。”  據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稱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

民間相傳窮鬼是上古帝王顓頊之子。他身材贏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窮子”。正月的晦日,窮子死了,宮人把他理葬,並說:“今天送窮子。”從那之後,窮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窮鬼了。

據錢鍾書先生《管錐編》考證,我國唐代民間便開始盛行送“窮鬼”,然而隻稱“鬼”而不稱“神”。明清之後,“窮鬼”才被尊為“窮神”。到底是神是鬼,也沒人說得清。

送窮之俗在唐代相當盛行,大文學家韓愈曾寫過一篇《送窮文》,其中說:"(主人)三揖窮鬼而告之曰:'聞子行有日矣,我有資送之恩,子等有意於行乎'?" 唐詩人姚合還寫有詩《晦日送窮三首》,其中第一首雲: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從最後兩句可以窺見送窮風俗在當時已相當普遍。宋朝以後,送窮風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園《茶香室三鈔·送窮鬼》錄前朝人的詞有: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

 民俗有曰

◆作糜、棄破衣、祀於巷。就是把汙穢雜物、破衣爛衫均打掃出門外火燒祭祀。

◆供煎餅,芭蕉船,點明燭,送窮鬼上路。

◆廁神要來檢查衛生,所以要清理廁所。

◆三六九,朝外走。

 關於送窮的日期,有幾種說法:

 以正月晦日為送窮日。唐韓愈《送窮文》李翹注:"予嚐見《文宗備問》雲:'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為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卻窮子。'自爾相承送之。"唐姚合《晦日送窮》詩之一:"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以正月二十九日為送窮日。《歲時廣記·月晦》引《圖經》:"池陽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

以正月初六為送窮日。《歲時廣記·人日》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窮鬼的風俗。

以正月初三為送窮日。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遠平誌》:正月三日,人多掃積塵於箕,並加敝帚,委諸歧路以送窮。"送窮的日子雖各有異,各地送窮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點還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進行。

送窮風俗具體的儀式,據《歲時雜記》記載:"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

另宋朝巴淡的一首《送窮鬼》也曾提到:“正月月盡夕,芭蕉船一隻,燈盞兩隻明輝輝,內裏更有筵席。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空去送窮鬼。”

民國陝西《中部縣誌》記載:“五日未明,束紙為人、舟車、糗餌,送之通衢,謂之送窮。”所說的舟車、糗餌均是韓愈送窮文中的描寫。而民國陝西《續修南鄭縣誌》更明確指出:“五日,掃除門庭塵積炮滓,棄通衢,亦韓退之'送五窮’故事也。”

老北京民俗謂:這一天,家中主婦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做送窮神。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稱六六順。又傳說福神劉海是北京人,是個穿紅披綠的胖小子,民間流傳著“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俗語,其形象很受市民歡迎。正值本命年的男孩,以劉海打扮,背著5個用白紙或彩紙剪成的小人上街,誰搶到就算誰搶到了財神,被搶者叫扔掉窮鬼。如果兩位都是本命年者相遇,誰先搶到對方背後的小人誰吉利。也有用布製小包當窮鬼向外扔的,雙方背後均要背個小筐,先把小包投入對方背後筐中者為先扔窮鬼,吉利。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狩獵”即從“扔窮鬼,搶財神”遊戲發展而來,惜此活動在遼寧尚有,而北京卻很少見到了。該日小販上街,因是馬日,家中應給“扔窮”男孩買“驢打滾”吃。

以芭蕉船送窮

韓愈《送窮文》中,提到要為窮鬼"結柳作車,引帆上牆。"這就是說,送窮時既要為"窮鬼"準備下象征性的車船,還要給"窮鬼"帶上幹糧。有的地方還有" 以芭蕉船送窮"的做法。看來,各地送窮,各有各的的辦法。民間廣泛流傳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大年初七“人日節” 安頓身心 休養生息

“人日”,傳說裏若這日天晴,代表人身安適;若陰雨,則疾病瘟疫生。又稱“七煞日”。

正月初七為人節,源於古神話:女媧開天辟地,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幾經演變,成為漢族吃七樣羮習俗。

【人日】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世,造世上生靈萬物,第一日造雞,二日狗,三日豬,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攤煎餅】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

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客家人喜用魚一起煮,取食有餘之意。汕頭市區的菜攤,在這一天將7件菜搭配好,論把算錢,不計斤兩,人們樂意接受。農村哪一戶欠一兩件菜,在地裏采他人一二株菜湊成七件,沒人說他是賊。

正月初七,民間有吃“記性火燒”的習俗。具體從哪兒傳來不太清楚,也無從考證了。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餡餅,也有人叫“餡兒合子”。烙好以後吃之前在上麵用筷子紮七個眼兒——“七星”,與“記性”諧音。意在讓孩子們長記性。引申到現在就是好好學習吧。(後麵的解釋略顯牽強)

當了爹媽的朋友明年不妨為孩子做的吃一吃,也為我們的吃喝又找了一個借口。

據民間傳說,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和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漢民族認為,正月初七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古人認為正月初七以晴為好,寓意人壽年豐,天下大同。漢時東方朔的《占書》中就有“初七人日,從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見星辰,人民安,君臣和會”的說法。可見“人日”的說法至少在漢朝時就已流傳了。

羅澍偉介紹說,在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貼於屏風或窗戶,也戴在頭發上,因此,“人日”也稱“人勝節”。

專家介紹說,這一天,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有“撈魚生(類似吃生魚片)”的習俗,寓意越撈越高、步步高升。此外,一些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

正月初八習俗 ---穀日節

傳說初八是穀子麥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製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神碼前陳放著用香油浸撚的黃、白二色燈花紙撚成的燈花,放入直徑寸許的"燈盞碗",或用49盞,或用108盞,點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黃昏後,以北鬥為目標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鬆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製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神碼前陳放著用香油浸撚的黃、白二色燈花紙撚成的燈花,放入直徑寸許的"燈盞碗",或用49盞,或用108盞,點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黃昏後,以北鬥為目標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鬆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順星節習俗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九星輪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裏,而每年正月初八日為諸星君聚會之期,又傳為“諸星下界”之日,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們有的到白雲觀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燒香順星。但不論是否去廟裏進香,是日晚間,天上星鬥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燕京歲時記》:“初八日,黃昏之後,以紙蘸油,燃燈一百零八盞,焚香而祀之,謂之'順星’”。在家裏散燈花順星之同時,很多人到白雲觀元辰殿去參加順星祭典。

元辰殿俗稱“星宿殿”或“順星殿”。殿在白雲觀西路。殿中塑有六十年花甲子的六十位星宿神像。

凡到元辰殿順星的人,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宿,如果是甲子年生人,就到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的塑像前,燒香、磕頭、布施之後,再到今年當值的星宿。如果今年是癸亥年,就再到癸亥太歲盧程大將軍塑像前燒香、磕頭、布施,即可保佑你一年順遂。

順星用的星神碼一共兩張。頭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名目,並分別列出其所屬的星宿名。中間為“八卦”,裏圈印著天幹、地支字樣,外圍繞圈印著十二屬相的圖案。後一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放在星神碼的後邊,隻露上端名號。兩張同時夾在一個神紙夾子上,放於正廳天地桌後邊正中。

星神碼前邊擺上用黃、白兩色燈花紙撚成的燈花,謂之“金銀燈兒”(用香油浸撚),共一百零八盞,有用四十九盞的。也有按所謂《玉匣記》“本命星燈”之數者。通常都放在一個大型金屬盤子裏,用小銅錢壓好,祭祀時全部燃點。以三至五碗熟元宵(每碗五個),清茶一杯為供品。前設香爐、蠟扡等供器,蠟扡下分別壓著黃錢、千張、元寶等敬神“錢糧”。祭祀時,由長輩主持,燃燭上香,全宅按尊卑長幼次序行三叩首禮,肅立十分鍾左有。待香燭欲盡,再依次三叩首後,即請香根,將星神碼及錢糧一並置於庭院事先準備好的錢糧盆中與鬆木枝、芝麻秸一起焚化。同時燃放鞭炮。

祭星時,還要在案頭、灶台、門坎、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予以點燃,謂之“散燈花兒”。有辟除不祥之意。祭星儀式結束後,全家即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順星節傳說

傳說這一天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鬥出得最全,是長輩給兒孫認星星的時候。正月天寒地凍,在院中不能久站,真正認星星還是在夏天的晚上,這一天主要是從香蠟鋪中請來的“星神馬兒”上所列的星宿名號來了解“天文”了。順星節祭星儀式在夜裏舉行,有錢人家擺108盞燈花,一般人家也可擺49盞,最少是9盞,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羅侯和計都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燈碗形似小小高腳杯,有泥質的也有銅質的,內放豆油,燈撚用“燈花紙”撚成。祭拜“星神馬兒”後,由主婦把這些燈花分別擺放在寢室、廚房、客廳的案頭、炕沿兒、箱櫃以至院內台階、角路、門洞等處,宛若一次燭光晚會,名曰“散燈花”。這時,在這神秘的燈花群中,長輩要向兒孫講“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獨”的重要性,因為“流年照命星宿”時刻在監視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散燈花極有浪漫色彩,任你企盼,想象,直至所有燈花燃盡,然後全家互道“星禧”後,燈光才得重亮,鞭炮才得點響,院中的“錢糧盆”內鬆木雜枝點燃,如同篝火一般使人聯想翩翩。

正月初九的習俗------天日節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隻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他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食起一直到當天淩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祭拜天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係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麵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征天公的寶座),前麵中央為香爐,爐前有紮紅紙麵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台;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征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友些虔誠的家庭以為在家裏祭拜還嫌不足,會連夜趕往各地的天公廟禮敬,像台南終義路的天壇、高雄的天公壇、木柵指南宮等,每年的農曆大年初八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天公生當日也有“安太歲”的儀式,當年生肖衝犯太歲的人便可以到廟中,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再添一點香油錢,委由廟方負責供奉即可。另有一個安太歲的方法:年初時在家裏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圍上紅色片作爐,寫上“太歲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正月初十-------地生日:石頭生日 老鼠嫁女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民間視為“吉祥物”,過年過節時貼在牆上和窗戶上。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