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丶蕭衍
中國曆史上的帝王,有縱情聲色犬馬的,有一心勵精圖治的,有馳騁疆場丶喜好武功的,而“以佛化治國”以至到佛寺裏舍身為奴的,卻隻有一個,這就是南朝梁武帝蕭衍。
蕭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學說,後皈依了佛門,成為了虔誠的佛門弟子。他曾下詔令全民奉佛。在梁一代佛教成為時尚。湯用彤先生總結說;“南朝佛教至梁武帝而全盛。”以至於梁朝的半壁江山內,佛寺達2846座,僧尼有82萬餘人。更為難得的是身為天子的梁武帝身體力行。據載,梁武帝到了晚年,一天隻吃一頓飲,肉食一絲不沾,隻吃豆類的湯菜和糙米飯。50歲時,他又斷絕房事,遠離嬪妃。平時,他穿的是極樸素的便服,不喝酒.不聽音樂。除非是祭祀宗廟,不舉行任何大會丶餐宴。梁武帝的所作所為,完全是一個守持佛教戒律的信徒。
梁武帝佛學造詣很深,廣交當時的著名有道高僧,這開了帝王的先例。他還主持並親手編輯並注釋佛經,多次親自登堂講授佛經,舉行法會等等。佛教傳入日本丶朝鮮,也在這個時期。梁武帝還四次入寺舍身,在寺內隻穿法服,除此以外的一切物件,一概摒除。最短的一次是四天,第四次最長,有51天,“四月庚午,群臣以錢一億萬奉贖皇帝菩薩”。這在史料上有記載。
梁武帝多才多藝,擅長詩詞歌賦,早年就以名士和才子著稱,是個典型的文人皇帝。這種文人性格可能是他如此篤信佛教的一個主要原因,也導致了急功近利,貿然北伐,最終亡國身死。如同後人對南唐後主李煜的歎息之語:“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梁武帝的悲哀,大概也相似。
二丶楊堅
統一中國,結束亂世的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奉佛,是有著深刻的個人背景的。隋文帝從降臨人世,便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綠。他出生在佛教寺廟裏,從小父母就把他寄托給僧尼撫養,主要由一個叫智仙的尼姑照看他,一直在寺廟裏生活了13年。以後做了皇帝,他也時常對臣下講起自己幼年時代的這段佛門生活,毫不避諱。暗文帝還令史官為撫育自己的尼姑作傳,對自己生活過的尼寺大加修繕。據載,仁壽元年,文帝令天下各州,凡吉利塔內均作神尼智仙像,就是因為他少時得智仙育養的緣故:隋文帝常對群臣感慨:我興由佛法。
由於北周武帝的禁佛政策,隋朝初期佛教尤其是在中原,已經麵臨存亡問題。隋文帝對於佛教的恢複,以致佛教在中國的正式化,國家化,製度化出力不小。此外,隋文帝在五台山大建佛寺,使其成為了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著名的少林寺曾經一度毀於北周,經隋文帝重建,得以複興。
三丶武則天
如果說楊堅是尼庵裏長大的皇帝,武則天則可以稱佛門裏走出來的女皇了。她出生官宦之家,14歲那年入宮,當了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後,武則天走出唐宮,來到感業寺,削發為尼。這當中,究竟是什麽原因,眾說紛紜。不久之後,愛慕已久的高宗就將其接回宮內為妃,後又冊封為後,開始參與朝政,直到後來垂簾聽政,以致改國號為周,自立為帝,成為女主。
佛像雕塑在武則天時期達到了高峰,龍門石窟就是典型代表。甚至有人猜測,其中最有名的那座盧舍那佛像就是武則天本人。80卷《華嚴經》譯本也是武則天親自作序。武則天奉佛,更多的目的是為自己廣積功德,她個人似乎更偏好道教,如其“玄元皇帝”的封號。
四丶朱元璋
朱元璋的貧苦身世和小行童的經曆很有傳奇色彩。他的祖籍本在江蘇沛縣,祖父輩由於家貧,全家一再遷徙,最後定居壕州(今安微風陽)。因為出身窮苦,他幼年時連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家人就叫他重八。至於元璋之名,那是後來起的。元順帝至正四年,壕州一帶百姓遭受了嚴重的災難,旱災丶蝗災丶瘟疫紛紛而來,半年之間,朱的父母兄長相繼死去,他窮得辦不了喪事,靠鄰居給了一塊地才把親人埋葬了。為求生計,進皇覺寺當了和尚。誰知做和尚才50天,“寺僧以歲饑罷僧飯食”,朱元璋隻好出門化緣乞討,嚐盡人間疾苦。這段經曆,後來朱元璋自己曾在《皇陵碑》碑文中有所描述。
第二年,回到皇覺寺仍當和尚的朱元璋,收到了小時的窮夥伴湯和捎來的信,稱已投奔在郭子興手下,希望朱元球“速從征,共成大業”。朱元璋猶豫不決。幾天後,師兄告訴他,有人要告發他和紅巾軍勾通往來書信,讓他逃走。恰在這時,元軍把皇覺寺燒了個淨光,朱元璋這才投奔義軍,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和輝煌前途。
朱元璋本人雖當過和尚,但對佛法並不了解,卻十分忌諱別人提起他早年當過和尚這事。甚至每當他看到“光”丶“禿”丶“僧”這些字眼,都覺得刺眼。有不少儒士文人因此而掉了腦袋。明初地方官過年過節以及皇家喜慶日子都照例上表箋慶賀,都是些歌功頌德的言辭,就是這也惹出了不少的麻煩。如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的表文中有“光天之下”丶“天生聖人”等語,朱元璋牽強附會,說文中的“光”指光頭,“生”是“僧”的諧音,徐是在借進呈表文罵他當過和尚。德安府訓導吳憲的表文中有“望拜青門”之語,朱認為,“青門”是指和尚廟。這些犯了忌諱的,都被“誅其身而沒其家”在朱元璋的淫威之下喪了命,實在冤枉。
五丶順治
有一個比較流行的傳說,說順治帝因愛妃董氏的病逝而心灰意冷,認為“四大皆空”,無所依戀,便舍棄江山,跑到五台山上剃度修行。後來,順治之子康熙皇帝多次奉國母皇太後巡幸五台山,即是希求夫妻丶父子相見,但順治一直隱而不見,終成正果。傳說中的順治似乎成了一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多情皇帝。
順治是否真正是出家為僧,乃是一個疑團。不過順治好佛,沉迷佛教則是事實。史載順治確實曾在宮中落發,意欲出家,後被勸阻。接著,又特命近侍太監吳良輔作為替身,替他出家,到憫忠寺為僧。學界一般看法是順治乃死於天花。
正史未必確鑿,野史未必訛傳。無論出家案真偽,在人們心目中順治都算得上是一個至性的佛門皇帝。如他的詩所言“吾本西方一衲子,無奈落入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