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49)
2023 (1)
前門大街
我小時候住在和平門外語附校宿舍,當年和發小兒們的流竄範圍主要是西河沿、東河沿、前門、大柵欄、琉璃廠一帶,那一帶住著很多我的同學,我放假的時候就常找他們一起去逛前門、大柵欄,所以我對前門大街非常熟悉。
聽說新前門大街已經建好了,暑假回京就想去看看那裏到底變成了什麽樣子。
說起來,自明朝開始,老前門大街已經有500多年的曆史了,這裏連接著皇城內外的氣脈,也是皇帝出行的必經之路。於是前門大街就成了北京城的寸土寸金之地,這裏人來人往、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琳琅滿目,叫賣之聲不絕於耳,喧囂熱鬧了幾百年。前人曾這樣描寫:“五色迷離眼欲盲,萬方貨物到縱橫;舉頭天不分晴晦,路窄人皆接踵行。”那是老前門商業繁榮的盛況。
話說在一個熱浪蒸騰的七月天,我乘地鐵先到了天安門,出地鐵,朝前門大街走去。
遠遠望去,路兩旁一排排嶄新的、錯落有致的灰色仿古建築很是規整、氣派,一看就是花了不少銀子建成的。
待我慢慢走近細端詳,卻發現那些我從小就熟悉的店家,店名雖在,可許多保留在我記憶中的細節的東西卻不見了。比如說小時候和朋友分喝一瓶北冰洋汽水時坐過多次的那個台階就找不到了,那上麵還應該有兩個小坑,下雨的時候蓄滿了水;還有那個小時候捉迷藏時常躲在後麵的幾根紅漆大柱子又在哪裏呢?
星星已不是那顆星星,月亮也不再是那個月亮。什麽都不對了,走在這樣的街上,心是空的,感覺受了欺騙。沒有了古建築,沒有了古建築帶來的厚重感,前門大街就變成了沒有曆史的大街。再看那些新建的灰磚建築,就覺得很難看,新是新了,可新的不成個樣子。
我們總喜歡說美國沒有曆史,談話間有一副不屑的樣子,可那不是人家的錯。而堂堂的北京古都,你原本是有著悠久曆史的,城牆拆了,四合院拆了,古建築拆了,五花八門的所謂現代化新建築立起來了,滿眼都是冷冰冰的高樓,遠遠看去北京就是個四不像城市,沒有了曆史感,感覺那麽疏遠、陌生。
看一座城市的曆史,首先要看它的建築,古建築是活著的曆史。拆掉了那些曆經滄桑的曆史建築,就算是照原樣重建出來,也已經不是那麽回事了。翻蓋的東西是贗品,不是曆史,說得再天花亂墜也沒用。
真正的古跡曆盡滄桑,和曆史、和古老的故事、傳說一起站成一道獨具韻味的風景線,那是現代建築無法替代的。在它的身邊行走、生活,你甚至可以和曆史對話,見古人之所見,感古人之所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是曆史、是古建築才能帶給我們的感動。
新的不一定是好的,美的,新前門大街,我真的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