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看《非你莫屬》海歸女對掐主持人有感(圖/視頻)

(2012-01-20 06:34:48) 下一個



近來,一次職場選秀《非你莫屬》海歸女對掐主持人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網民輿論幾乎一邊倒支持海歸女劉莉莉,對節目的眾嘉賓老板團,尤其是對主持人口誅筆伐,稱主持人是史上最二的主持人。在這場招聘秀中,有幾個話題讓許多看客津津樂道,如莎士比亞和“英雄雙行體”,應試者的態度,有關中國,有關海龜說話的中英混搭,應試者可不可以裝等等。

前幾天看了那場招聘選秀節目,感到確實挺有意思,主持人和應聘者都有獨到之處。網上評論很多了,現在主要對其中應聘麵試中的一些技術問題評論一下,也許對人們有些啟發,順便說說海龜和國內文化的一些衝突。

招聘者言過其實,喜歡說貌似高深的話或引經據典

在應試中貌似高深,引經據典,把話說得比較大,其實這木有什麽太大問題。但是當聽眾不太明白需要解釋時,你需要深入淺出的給人解釋明白。在這場秀中最先引起爭議的“英雄雙行體”,尤其是和莎士比亞聯係起來時(我當時聽著也比較新鮮),當一嘉賓希望得到有關解釋,並說是不是指老莎的十四行詩時,作為觀眾,我也想張長見識。

劉莉莉並不像如數家珍般解釋,而是有些支吾,回答:“IT'S A KIND OF....OH,SORRY”(不小心帶出英文了),又說很少被人讀到。當時被主持人打斷,轉到另一個話題。劉莉莉是否真知道“英雄雙行體”,老莎是否寫過神馬“英雄雙行體”詩文從此成了一樁懸案。

(事後俺查了查,不到五分鍾,就知道啥是“英雄雙行體”了。但要說老莎寫過“英雄雙行體”可能有些不太靠譜兒。老莎的十四行詩裏雖有“英雄雙行體”的影子,要說喜歡老莎的“英雄雙行體”就有點像說喜歡李白的對聯,或說喜歡李白的宋詞一樣有點兒不倫不類。不過這需要專家裁定老莎是否寫過“英雄雙行體”的詩,這兒就不多說了。如果一個人真是了解老莎的所謂“英雄雙行體”並非常喜歡,那麽當人有疑問時,順口背出兩段並加以解釋應當是很容易的。“英雄雙行體”並不是很偏,我問過一理科生,人家雖不知其具體內容但大致知道是外國文學-詩歌的一種體裁。“英雄雙行體”和老莎聯係起來的確有些偏。)

其實引經據典,喜歡誇大,這木有什麽太大問題(相反有時可能起到好的效果,如劉的另一次引經據典是當被問到為要找雜誌的工作,答道:馬克思說過“雜誌比報紙更能夠傳遞信息”。雖可能讓人感覺沒有自己的思考,那句話是不是還適合現代,但在當時的情形下,也還算可以),不過過分引經據典就有些拉大旗作虎皮的嫌疑了。

在國外,如果不誇大自己的成績,不把簡曆弄得引人注目,不把芝麻說成西瓜,簡直就不可能得到麵試的機會。招聘者其實不會百分之百相信簡曆上的東西,否則還要麵試幹什麽,勞民傷財的。在國外如果不自己吹,不幹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事,而非要學神馬薑太公釣魚,或幻想能被三顧茅廬,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了。

記得以前我找工作和head hunter見麵,當聽我介紹完我以前的經曆時,人家很就很明確的對我說,隻要是你做過的,即使是和別人合作的,在麵試時一定要說我做過什麽(I did),不要說我們(we did),總之就是要突出自己。但是如果你不能把這些融匯貫通,無限拔高,當在別人需要解釋舉例時不能順口說出合適的答案或例子,那就是裝了,還不如實在一些。其實能用平凡,日常的人和事作為自己的論據就很不錯了。例如在美國總統大選辯論中也經常舉很普通很簡單的例子,如水暖工Joe plumber就因此而名聲大噪。

反詰提問者

主持人問“為什麽要學英語專業”,劉反問“我們為什麽學習語文”。雖然有人認為這個回答很“機敏”,但是麵試時,應試人應該盡量避免對提問者反問。合適的做法是正麵回答:因為什麽什麽所以學習英語,就像我們還要學習語文一樣。

另一個我覺得劉莉莉說的不妥的是當嘉賓質疑她以前的工資時說“在華爾街英語,課程顧問一個月拿2萬是很丟臉的事”。。。這個回答是我唯一覺得劉莉莉做的很不妥當的地方。

語言混搭的及提到中國的問題

我出國之前也接觸過一些說中時不時加幾個洋詞的,當時覺得挺反感的,沒想到出國久了後回到國內和朋友交談,雖盡量注意全用中文,不加洋文,但偶爾還真是能被卡住殼兒,不用洋文不知怎麽表達。和有些人交談語言混搭,有時很讓人反感。估計當時主持人對劉莉莉加了英文時就有了成見,雖然當時還沒發作。

接下來問劉為什麽回國時,劉答道:“我在新西蘭待了3年,發現中國變化好大,再不回來會傻掉”。很平常也很實在的一句話,沒想到主持人莫名其妙的暴發了不滿:“等下!為什麽我在和你溝通的時候,渾身一陣一陣犯冷呢?這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待在自己的家裏,還要用大寫來稱呼嗎?”。這讓我想起多年前,陳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你們中國人,怎樣怎樣。。。”陳衝那時的確惡心了不少人。可是劉的那句話是站在呆在國外的角度,用中國稱呼自己的國家,這很正常不過,但不知什麽原因,讓主持人hold不住,從此以後這場招聘秀,就便成了挑刺,人參公雞秀了。

嘉賓們有可能受到主持人影響和主持人一起,對劉也開始橫挑鼻子豎挑眼,稱其‘笑容狂浪’‘目露凶光’,對人‘狂浪、蔑視、恨’,甚至質疑劉的家庭教育,說劉具有攻擊性,和同事相處不會好等等。但在旁觀者看來嘉賓及主持人才是咄咄逼人,有時沒有修養,互相搶話打斷對方的發言。說劉具有攻擊性,簡直就是倒打一耙,其實小劉也就是針尖對麥芒,毫不退縮,比較defensive。難道期望所有被麵試的人受到攻擊後都唯唯諾諾,逆來順受?

據說,國內的招聘市場對求職者來說及其嚴峻,求職者大多跟孫子似的,為謀一份生計不得不為五鬥米折腰,海龜中除了少數如(內)外企高管或自己創業有了一定規模,或作為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回國等人比較風光外,大多數海龜更國內一般求職者一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招聘者難免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甚至對應聘人有一種施舍的態度。在《非你莫屬》中,嘉賓們一個個坐在龍椅中,而應試者站在台中央,讓人覺得有些像犯人接受法官審判的樣子。

事後,一些觀眾及所謂準海龜或海帶也符合一位嘉賓指出的,如在國外應聘劉莉莉的態度很可能也不會被錄取,這可能是事實。但是國外,麵試叫interview, 這個詞有兩部分組成:inter+view 意思是個互相了解交流的過程,雙方平等,互相選擇。中文翻成麵試,並沒體現interview雙方平等交流的含義,反而隱約有主動及被動,應試人被挑選的意思在裏麵。在interview中招聘人了解應招者的能力,應招者了解公司的項目及企業文化,通過這個過程使雙方互相了解,大致知道將來在工作中相互是否能夠適應。

從我過去經曆的一些麵試來說,招聘者對應招者可分為,(1)找應招者弱點或缺點,專門找茬挑刺顯示比你高明的(want to beat the hell out of somebody);(2)非常友善,通過麵試想方設法尋找挖掘應招者的能力和優點;(3)再有就是1和2混合型的。

碰到第二種情況,應該是很不錯的,麵試過程會輕鬆愉快,如果能被錄取,會有很不錯的工作環境和同事關係。應試者在麵談時很難十全十美,有的地方回答不好或不如意,應盡量調整自己,在別的地方找回來,給自己在在招聘中加分。如果碰到第一種情況,就當是鍛煉自己的一次機會,如果沒有其它選擇,即使被錄取了,那種公司的工作環境也不會好,盡早想著跳槽吧。

整體來說,劉莉莉在《非你莫屬》整場表現,除了專業能力沒能展現出來外(如最後一個滅燈指出的那樣,但這很大的成分是客觀原因),在眾嘉賓和主持人的圍攻中,在應變上還算機敏,有時甚至還不失幽默,整場並沒有怎麽失態,有些兒“舌戰群儒”的味道。這對於一個二十四歲的(小)女子來說,尤其是在本應公正的主持人及眾老板的圍攻中,算是相當不錯。假如那些老海龜,如唐駿,李開複,張朝陽,李彥宏等喬裝改扮參加《非你莫屬》節目,在那種氛圍下不知能是什麽樣子。其實在國外許多公司招聘中專業知識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麵(當然也不能一問三不知),關鍵是一個人的能力,是否麵對困難,解決處理問題,是否能夠不斷提高自己。

對於那種找茬挑剔的招聘者,也是一種曆練的經曆,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針對不足加以提高,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對劉莉莉來說那是:此處不留姑奶奶,自有留姑奶奶處)。劉莉莉《非你莫屬》遭全體滅燈,現在不是好些人都對她有意,據報道劉莉莉已經獲得了《男人裝》的邀請。

至於主持人,以前看過他兩場《非你莫屬》,感覺他隻能應付月薪要求2千到5千水平的應聘者。這次對一個小海龜就hold不住了,竟然對處於弱勢的女孩兒進行人參公雞,不止一次說:“為什麽我在和你溝通的時候,渾身一陣一陣發冷”,我想問,主持人您腫麽了,是不是身體有病,需要看醫生了?


《非你莫屬》2012.1.9


《非你莫屬》劉俐俐自拍視頻回應網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