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年2月去倫敦出差時做的攻略 *****
Tower of London
10:00-17:00, last admission: 16:00 15 pounds
地鐵 circle line,tower hill站
倫敦塔已經有900多年的曆史,曾經是當過監獄,動物園,現在裏麵存放著英國皇家的一些寶物,皇冠,權杖等。其中包括時間上最大的一顆鑽石。
學生門票10磅5 左右,雖然有點貴,不過值得遊覽一下,看著那些金燦燦的寶劍,王冠。
有2個地方可以買票,其中一個旁邊是小賣部,雖然窗口上寫的是"團體票",但是也可以買個人票的,而那個專賣個人票的地方實在是太長隊了,而旁邊20米處的團體票窗口人都沒有幾個,不想浪費時間排隊的朋友可要眼尖啊!!
倫敦塔最初最為要塞的功能主要在中心的White tower展示。裏麵有3層,多為皇室成員的作戰鎧甲和冷兵器及火器。
不過重頭戲還是Jewel house,人們買票進來,十之八九都惦記著那個鵝蛋大的鑽石吧!我當天排隊排了半小時才得以進入。排隊走在故意設計成迂回的走道裏,牆上投影放著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加冕時的實況。當時的女王真年輕啊!皮膚白皙透著紅潤,雖然很莊嚴且鎮靜,可是眼神中缺少百分之百的篤定。還是現在她老人家更有君主的氣質。裏麵不讓拍照,陳列著的是數位君主加冕時的王冠、權杖,和寶劍。
另外有叛徒之門、兩位王子消失在那裏的Bloody tower、聖約翰禮拜堂、中世紀的宮殿,和走走城牆等景點。一些古裝打扮的女士和先生們可以合影。
倫敦塔橋
就在倫敦塔邊上,走路2分鍾,要想上去門票好象5磅?忘記了,我們又用了2for1,真是好東
其實不上去也可以,上去發現也不過如此,所謂鳥瞰倫敦,都是細細的格子鐵窗在麵前.
London Eye
坐地鐵到 waterloo下,地鐵站出去2分鍾路程 (地鐵northern line, waterloo站)
倫敦眼,旁邊的老市政廳現在是倫敦水族館。倫敦眼高135米,建於2000年,坐在密封艙內,可以俯瞰倫敦,議會大廈,白金漢宮都可以一覽無餘。
門票10磅以上,一定要早點去,排隊的人那叫一個多啊。來英國絕對不會感慨這裏人多,在倫敦眼前算是一個例外了。倫敦眼沿著泰晤示河走2分鍾就是westminster bridge, 過了westminster bridge就是議會大廈和大笨鍾了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
地鐵 central line ,st paul's 站, 票價好像是 8磅
聖保羅大教堂,世界第二大圓頂,高110米。最早的聖保羅大教堂建於公元604年,在1666年大火中被毀。1675年,雷恩重建聖保羅,並於1708年完工。南丁格爾墓,阿拉伯的勞倫斯的紀念碑,尼爾遜的紀念碑等都安置在聖保羅教堂內部
這是英國最大的教堂,文藝複興風格華麗之極
發現有中文的自助導遊器,收費3.5胖子,為了完美地遊覽這座華麗的建築,毫不猶豫地租了一部。一用之下才發現這導遊器真是好,普通話解說極其細致,還配合遊覽圖為你指路,教堂內的各個部分都按順序標號,導遊器一個個地指引過去,連在哪裏轉彎都會提醒,從中殿到穹頂再到地宮,3個半小時終於完整地看完了這座建築並對其曆史和現狀了解得清清楚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聖保羅的穹頂一共500多級越往上越窄,一點不誇張地說胖子就止步吧
議會大廈,大本鍾
地鐵circle line , westminster 站
Westminster區是倫敦最重要的地區,除了St Paul’s Cathedral和Tower Bridge以外,其它名勝景點都在這個地區。
大本鍾是倫敦的象征之一,其實它是議會大廈的一部分。現在的議會大廈好像隻能進去旁聽 議會的議案辯論。似乎是因為2004年年底發生的部分過激人士闖入議會的影響。 免費進入
westminster abbey西敏寺
在 st'james park站下,其實就在議會大廈對麵。
門票10磅, 有2for1
帝之家-帝皇之家,更是雕塑之家,裏麵的精美石刻目不暇接,奉勸大家還是花3磅租個中文耳機導遊,絕對值得
特拉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
地鐵 charing cross ,bakerloo站
後麵正在維修門聯的是國家藝術畫廊,旁邊是聖馬丁教堂,國家肖像畫郎在教堂斜對麵。從特拉法加廣場可以遠眺大本鍾。
矗立在廣場圓柱上的是尼爾遜,英國的戰爭英雄
從這裏走幾分鍾就可以到達比較熱鬧的 lecester square, covent garden
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Great Court: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09.00–18.00;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09.00–23.00
Galleries: Saturday,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10.00–17.30; Thursday and Friday 10.00–20.30
大英博物館周四周五晚會延長到8點半
最好帶瓶水做補給;17點30後麵的庭院關閉,17點45開始往外趕人;中間的Great court的閱覽大廳,是原來大英圖書館的位置。
大英的展品沒有想象的多,埃及希臘羅馬的藏品比較好。中國館主要是玉器,瓷器和敦煌文物
博物館內部按國家區域 劃分,最有名的應當是古埃及,古希臘羅馬這兩個。看著展品,就能想到當初英國人到處掠奪的場景。雅典帕農台神廟上的女生柱子,一共隻有6根,其中大英就有一個。現在在衛城上麵的已經是複製品了。
不可不看Ⅰ羅塞塔碑
一走進4號「埃及雕塑」展覽廳,立刻就會看到一塊被玻璃罩住、吸引眾人目光的石頭。往前仔細觀察才發現,上麵刻著密密麻麻的字,原來這就是博物館最珍貴的寶藏之一「羅塞塔碑(The Rosetta Stone)」。
這件於1799年在尼羅河畔出土的埃及文物,長118公分、寬77公分,為長方體的黑色玄武岩斷碑。羅塞塔碑上使用兩種文本叁種字體,最上麵是用古埃及的象形文本(Hieroglyphic),中間是古埃及的草書體象形文本(亦稱民書體文本),下麵則為希臘文本。碑文是公元前196年埃及孟斐斯城的僧侶們,給當時國王第十五王朝法老托勒密的一封歌功頌德的信,以感激他登上國王寶座後,隨即中止僧侶們欠交的稅款,同時為神廟開辟了新的財源、給於特殊保護等一係列好處。實際上,石碑真正的價值並非有點兒狗腿的內容,而是它為解釋、翻譯古埃及象形文本提供了鑰匙,是考古學家解開埃及複雜文本之謎的重要憑借!
不可不看Ⅱ帕台農神殿雕刻群
結束埃及展覽廳的參觀,繼續跟著動線走,便會看到一係列來自古代近東的文物,內容包括:亞述(Assyrian)雕塑、尼尼微(Nineveh)宮廷浮雕等。高中時期就對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很有興趣的我,終於有了一親芳澤的機會,雖然對大多數的館藏隻是略知一二,但談起來頭頭是道的氣勢,還頗有曆史老師的架勢呢!(不好意思~小小虛榮一下。)(圖/不可不看Ⅱ帕台農神殿雕刻群)
近東之旅後,接續出現的是希臘與羅馬展區,許多展覽品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位在18號展覽廳的帕台農神殿(Parthenon)的雕刻。這批在19世紀由厄金Elgin運到英國的文物,又有厄金的大理石像(Elgin Marbles)之稱,內容包括許多塊環繞神殿的雕帶板,以及一些不完整的山牆雕像。雖然部分雕像或浮雕已是曆經風霜、缺頭斷腿,但身為遊客的我們仍可藉由這些兼具力與美的創作,一窺希臘羅馬時代的繁華盛景。
粟子小百科:帕台農神殿是供奉雅典女神阿西娜的神殿,亦是多利亞式建築中無與倫比的極品,完成於公元前432年。神殿被譽為古希臘文明的象征標誌、人類藝術史上的巔峰之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其列為第一座世界文化遺產。
不可不看Ⅲ帶有濃濃神秘色彩的木乃伊們
轉赴二樓的61~66號埃及展區,便會立刻看到密密麻麻的遊客駐足,到博物館課外交學的小朋友,也多選擇在此進行素描繪畫的操作。其實,無論在電影還是現實生活中,木乃伊總能吸引眾人的好奇目光。
實際上,大英博物館這些在質、量上均是世界知名藏品,大多數是從金字塔中挖掘而來,主要包括人、貓、鱷魚的木乃伊,色彩斑斕的棺木,以及巨大的半身人麵像等。身處其間的遊客彷佛進入古代埃及,展開一連串的神秘的探險之旅。(圖/不可不看Ⅲ帶有濃濃神秘色彩的木乃伊)
自然曆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 維多利亞艾爾博特博物館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circle line, south kensington站
坐Tube到South Kensington站,出來有醒目的指路標到Museum,地圖都不需要,從通往Museum的地道走出去,出來左邊是自然曆史博物館,右邊是維多利亞艾爾博特博物館,很好找。
簡稱V&A,其中不乏珍品。可以領取一個免費map,上麵標注了各個展館的Highlights,走馬觀花的同時注意Highlights,也不會覺得特別盲目了。
10.00 to 17.45 daily
10.00 to 22.00 Fridays (selected galleries remain open after 18.00.
貝克街 Backer street
對於喜歡福爾摩斯的朋友來這裏一定很興奮!Backer street的地鐵站裏都是關於福爾摩斯的牆飾,而福爾摩斯紀念館在Backer street 221b,門票6鎊沒有打折,挺貴的。裏麵主要是根據原著還原的福爾摩斯的住所和書中主要人物的蠟像。有一些福爾摩斯的裝備可以作道具拍照。
白金漢宮
地鐵站 st james's park
去倫敦的遊客必去的地方,一般都集中在早上的皇家衛兵交接儀式,時間是11點左右。4月-7月每天都有,其他時候兩天一次
附近有兩個小公園,green park, st jame's park
BUCKINGHAM PALACE GUARD CHANGE DATES
1st,3rd,5th,7th,9th,11th,13th,15th,17th,19th,21st,23rd,25th,27th
溫沙, Windsor castle
09:45-16:15 (last admission 15:00)
Adult £14.20
Changing of the Guard
February - even numbered dates (2, 4, 6, etc) 11:00
去Waterloo Station坐火車去吧,買Windsor Castal Package (transporation + admission)比分別買便宜,而且可以省去城堡門口排長隊買票的麻煩.
可以去維多利亞汽車站坐702greenline return票價9胖
到溫莎的火車(倫敦出發的話)可以選擇在waterloo出發或者是在paddington出發,兩個站都有直達的
到溫莎的火車,從倫敦Paddington坐到Slough轉車,看到大批外國人往一個方向跑,就是那列車了。 Paddington坐火車,往返7.4鎊
到Windsor & Eton Central station出來走3分鍾就到城堡了。值得注意的是,溫莎也有換崗儀式,於11點正在城堡內靠近出口的廣場舉行。換崗儀式前後分別有樂隊遊行進入城堡和出城堡。如果看到城堡外的街上圍了很多人在看樂隊遊行,稍微看一下就可以了趕緊去買票(當然買了package就不煩了)否則一會兒隊排老長了。學生票12鎊,領取免費Audio guide越過其他景點直接去看換崗。換崗儀式持續半個小時,在這裏看得比在白金漢宮舒服多了,人人都有位置看,可以看完了儀式再細細逛溫莎城堡。儀式結束後,等樂隊又出去城堡,軍車也開走了,可以過去和留下的那個站崗哨兵合影。
冬季白金漢宮內部不開放,溫莎堡一定要去。向女生重點推薦Queen Mary的玩偶屋。state apartment大廳的黃金虎頭也很漂亮,英國真是搶了不少好東西。可惜內部大多不能拍照。
溫莎鎮也很不錯,去伊頓的路上有不少古董店,有時間可以留心一下。泰晤士河邊的天鵝成群結隊,喂食的時候小心被咬。
關於換崗的Tips:
換崗儀式上午11點開始,建議最好在11點以前購票進入溫莎堡,因為儀式實際是在堡內進行,在外麵街上隻能象我們一樣看到衛兵走進走出。而且儀式結束後大批遊客買票進堡,要排很長的隊!
溫莎堡學生票 10.5胖子,貴就一個字!
溫莎堡內的遊覽路線按門票上的示意走就可以了。每隔一陣會有Guided Tour,隻是從入口到State Apartments,主要是講某個建築或者院子的曆史沿革,講了也聽不懂。隻是在外麵講,不進去的。大概要40分鍾,挺費時間的,關鍵是聽不懂。有興趣的可以去聽一下。
國事套房裏麵房間很多,其實我拍的這些都還不顯豪華,印象最深的是‘王後舞廳’Queen's ballroom,裏麵的水晶吊燈看得我流口水,還有一個房間的鍍金枝形吊燈也極燦爛。想得起名字的房間還有國王畫室 King's drawing room ,王後畫室Queen's drawing room,國王臥室 King's bedroom,國王更衣室 King's changing room,國王食堂King's dining room。。。別的都記不住了。那個國王食堂是巴洛克式的,屋頂畫滿了神仙鬼怪,居然還畫了幾條掛著的大魚,估計是讓國王看了開胃的
參觀國事套房的Tips:
你會發現排了巨長的隊,有個‘45分鍾’的標誌。但是那是進‘瑪麗王後玩偶室’ Queen Mary's Dolls' House.先參觀玩偶室再參觀國事套房。那個玩偶室很無聊,裏麵黑咕隆咚的,有一個積木一樣的大房子,裏麵有迷你的家具什麽的,還有一些洋娃娃的衣服,反正就是些小孩過家家的東東。可能國王家有錢,那個積木比較大,東西比較多,僅此而已。我們排了一個鍾頭的隊,大呼上當,還不如多花時間仔細看看國事套房。在長隊的旁邊有一個通道,沒有人排隊,是直接進國事套房的。建議直接進,其實在門口也可以瞅到玩偶室。
Westminster Bridge。出了地鐵,就是巨大的哥特式建築群---Parliament, Big Ben, Westminster Abbey!震撼!坐上遊輪,與泰晤士親密接觸!如果你手持天票,原價6鎊多的單程遊船票隻要4.5鎊,終點是格林威治
杜莎夫人蠟像館 madame tussaud's
地鐵baker street
平時價格23,17點以後去15。用2for1優惠券加17點後入場,隻要7.5。去蠟像館要計算好排隊時間,售票處隊很長,差不多要等半小時。
5點以後去2 for1 !不過要oyster card哦!才7.5鎊一個人!4.40去排隊就好了!
在青年旅館和聖保羅教堂附近的tourist information看到代售門票,都是15.99。
售票處平時17:30關門,周六周日延長到18:00。沒有注意內部幾點關,我們周六去的,出來時已經7點了,裏麵還不像關門的樣子。參觀大概需要1-1.5小時。
蠟像看完以後是個鬼屋,心髒病高血壓和小孩都不能進,膽子小的最好等人多一些一起進去。演員多數關在籠子裏,碰到走來走去的我狂和他們說"Hello",免得被襲擊。和我們一起進去的一群人在裏麵找不到出口,還有個扮鬼的過來指路,暈倒。
明星館有兩個,中間還有個QUEEN的拍照處過渡;
還有個曆史名人館 連著一個舞台和咖啡巴;
然後地下有個恐怖館, 講以前英國的陰暗一麵和這個蠟像館的起源;
隨後有個天體館, 看一部關於太陽係九大行星的片子,是360環幕的3D電影;
最後還能坐上一輛可愛的小車,帶你瀏覽英國的曆史,從中世紀到現在,並且車上的攝像頭會在快到終點的時候偷拍下你的臉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去去也無妨.隻是要小心,第一,裏麵扒手不少;第二,有些人喜歡裝成蠟像嚇人
The National Gallery國家畫廊
就在什麽拉特法加廣場旁邊(名字不好記),6點關門
monet 和Van Gogh,原來不在正館在旁邊門進去的別館(saintsbery wing)地下, 人真多,比picasso廳裏的還多,尤其是向日葵前麵圍了3-4層,不過我喜歡monet多一點,最抓我眼球的是"Houses of parliament,sunset"氣氛詭異.
國家美術館藏品比較豐富,不要錯過達芬奇的"岩間聖母"和凡高的"向日葵"。
45號房間看梵高的向日葵
Greenwich 格林威治
去格林威治 要換乘輕軌dockland light railway
在cutty sark下 (可以順便看看這艘以前的運輸船)
Dockland light railway.在Greenwich下車就可以,距市中心不到半個小時的路程,而且,途中可以看到英國東南新興的商務區,Day travel card 可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個帶GREENWICH的站,要在第一站下
先做地鐵到Tower gateway,然後轉DLR到格林威治
坐輕軌去格林威治不要坐到greenwich,要坐到cutty sark.)
第二條路線是從Westminster坐遊艇沿Thams 南下,一路經過無數風景,london eye,waterloo bridge, london bridge, tower bridge.....終點便是格林維治的碼頭,船次很頻繁,可以乘坐任意一班。
建議:從westminster買單程船票南下至格林維治,然後從格林維治乘Dockland light railway去是中心~終點是Bank。( 坐船去,然後坐輕軌回)
用day travel card也可以坐輪渡從大笨鍾附近到格林威治的,一樣可以遊覽泰晤士河
在皇家觀象台的小山上麵,可以俯瞰倫敦。格林威治的風景很美麗,來到倫敦不要忘記這裏。(but 一定要趕上一個好天氣,否則效果就差很多)
坐地鐵到waterloo,出站口便是 碼頭,趕上第一班10點的,city cruise的船往返greenwich9磅/人 (這個回程是45分鍾一班,隻要有來回票,可以坐任意班次任意碼頭上下),2for1的優惠券又發揮作用了!窮遊精神啊!船上挺舒適的,樓下室內也是全景窗,不怕冷的到樓上露天去拍照,途經昨天的景點,角度很好!船上免費的中文語音導遊(耳機)千萬不要忘記索取哦!!!不然錯過什麽都不知道!
第一個景點是paintinghall,在離碼頭不遠的一堆白色建築裏麵,要仔細找找.一進去我又是下巴脫掉,真的全是painting,連遠看柱子上的雕刻也都是畫上去的,所有的牆麵都有精彩的繪畫,漂亮極了,裏麵有值班人員可以給你講解,免費,但是會"希望"你捐獻一點銀子
這個是油畫大廳對麵的什麽教堂,英國教堂名字都是聖什麽的,實在記不住,裏麵也相當...相當...不能用漂亮來形容了,看圖片吧,中文介紹上說它的穹頂是"完美的經典的古典美學設計
不遠就是queen'shouse,不收費,但是會要你去打張門票,這個門票在接下來的海軍博物館和天文台會用到,不收費哦!不是很明白為什麽多此一舉.queen's house現在是畫廊了,有一些跟greenwich發展有關的油畫,不是很感興趣,到是裏麵的鬱金香樓梯很吸引我的注意,這是17世紀修建的英國最早的無支撐結構旋轉樓梯,400年曆史啊!還這麽...好用.
Greenwich國家海事博物館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和皇家天文台 Old royal observatory
坐火車到Greenwich,出站有指路標,比較好找。國家海事博物館免費進入,喜歡大航海的朋友可以好好看看,很多漂亮的船首像!不讓拍照可惜。皇家天文台也是免費進入,人們都圍著本初子午線拍照,紀念跨越東西半球。有個機器投幣1鎊打印出一張證書一樣的東西,到此一遊的證據,可惜上麵沒法打出名字。
格林尼治和我原來想得完全不一樣,是一個很漂亮的小鎮
地圖上有一條環繞小鎮的遺產小道,可以慢慢逛完,大約4mile多。如果時間比較短,可以走了一半的時候從中間穿過,直接去天文台本初子午線。進天文台要領取票,不過是免費的,票印得挺精美的,如果喜歡收藏的可以分別去領取,不然就隻給一張上麵寫多少人
據我同學說到格林尼治的線路晚上可以看到本初子午線被激光投射在泰晤士河上很漂亮。如果有地鐵one day pass船票可以便宜1/3
下山回到碼頭,正好可搭2點半的船到倫敦塔。碼頭有3個售票窗口好像還分屬不同的公司,中間那個窗口憑一日旅遊卡船票可便宜1/3,也就是每人4胖子。
舊皇家天文台(old royal observatory)
時間:10:00~17:00,最後入館16:30。
票價:免費,特別展覽另外收費
格林尼治廣為人知的原因就是耳熟能詳的“格林尼治標準時間”,這個名稱源自於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子午線會議,會中確定將地球分為東西兩半球的子午線以格林尼治為準,也就是經度0度通過格林尼治天文台,同時全球時間時區的度量也以格林尼治為基準。舊皇家天文台位於格林尼治公園的小山坡上,遠遠即可看到洋蔥般造型的建築物,由鼎鼎大名的建築師列恩(christopher wren)所設計,屋頂下有英國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另一端同樣由列恩設計的伏藍史迪之屋(flamsteed house),是第一位英國皇家天文學家伏藍史迪研究天文之處,屋頂上方的紅球每到下午一點鍾就會從杆上掉落,讓航行於泰晤士河的船隻對時。在舊皇家天文台中庭庭院,可以看到一條銅線,就是子午線的象征。目前舊天文台內的展示品多為各種度量、計時器,以及天文、星象相關資料的儀器。
你可以腳踏東西半球分界線,就是你可以一步走一天,厲害吧。
國家航海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票價:免費,特別展覽另外收費
昔日強盛的日不落國以強大的海事威權橫跨世界,憑藉的就是優秀的海上艦隊和先進的航海技術,來到格林尼治,當然不能錯過集其大成的國家海事博物館。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號稱是全球最大的海事博物館,共有16個展覽廳,現代新穎的三層樓館廳設計提供參觀者舒適的環境。展出內容翔實記錄英國航海史和技術,這個寓教於樂的博物館以各種有趣的互動方式與參觀者溝通,可以親自嚐試掌舵出海的體驗,跟著影片一起重回泰坦尼克號場景,或是欣賞眾多與海洋航海相關的藝術珍品。與海事博物館相連的皇後之屋(queen's house)是名建築師之一瓊斯(inigo jones)所設計,1637年完工,後來成為查理一世和瑪麗亞皇後的住所,也由於瑪麗亞皇後非常喜愛這個宅第,因此逐漸形成皇後之屋的稱呼。
卡提沙克號(cutty sark)
地址:格林尼治碼頭
時間:周一~周六10:00~18:00;周日12:00~18:00。
票價:£3.5
19世紀時提起卡提沙克號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時許多載有茶葉的船舶往來於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赫赫有名的卡提沙克號就是其中速度最快、裝飾最美麗的唯一僅存者,曾經在1885至1895年期間往來澳洲和英國運送羊毛,以高效率的航行速度一舉成名。卡提沙克號於1869年首度下水啟航,多年運送茶葉和羊毛的任務告一段落後,1957年上岸展開另一階段的旅程。外表看來亮麗如昔的卡提沙克展示許多當年英勇的航海史料,可以對19世紀的海上貿易史有粗淺的認識,船內另一個有趣收藏是各種多樣造型的船頭雕像,有英勇威武、也有詩意浪漫,不過都同樣地守護著漂泊海上的所有船隻。卡提沙克號旁另有一艘小船“gypsy moth iv”,是francis chichester爵士在1966年單人航行世界266天所乘坐的小艇,共航行了將近3萬英哩,不過並不對外開放,隻能從外觀想像一人航行世界的樂趣和挑戰。
千禧巨蛋(the millennium dome)
時間:周日~周四9:00~20:00,周五、周六9:00~23:00。
票價:£20
交通:公共汽車:108,188,161,422,472等;地鐵north greenwich
2000年1月1日盛大開幕的格林尼治千禧巨蛋,從建造之初就受到全球矚目,千禧巨蛋的時代意義不僅是迎接千禧年,同時也是倫敦創世紀的偉大建築,這個斥資將近7億6千萬英鎊興建的巨蛋是全球最昂貴的雄偉建築,也是全球最大的巨蛋,連巴黎的艾菲爾鐵塔都可橫躺其中。
Tours out of London
Price: £65 adults | £58 child (up to 16 years)
"Includes entrance to Windsor Castle, Stonehenge and private torchlit tour of The Roman Ba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