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活

音樂幾乎伴隨了我所有的文字,從音符中飄逸出的旋律有時比文字更能釋譯情感。
個人資料
廣陵曉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2025探親雜記:外公終於被正名

(2025-10-13 17:35:27) 下一個


音樂:《Waltz of Love》


這次寶寶的外公外婆回國探親10周,是寶寶出生以來第一次與外公外婆分離這麽長時間。從剛出醫院產房、蹣跚學步.牙牙學語、步入托兒所。。。,外公外婆見證了寶寶成長的過程以及諸多趣事。其中之一是寶寶對外公的稱呼。在寶寶外婆的故鄉揚州風俗習慣和方言中,外公和外婆在口語裏被昵稱為“公公”和“婆婆”。寶寶自從會說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婆婆”、“太太”(寶寶爸爸健在的杭州外婆、寶寶媽媽健在的義烏奶奶和揚州外婆)等發音都清晰準確,唯有將“公公”(Gong Gong)發音為“Dong Dong”。

寶寶爸爸媽媽以及外公和外婆我有幾次曾試圖糾正過他對“公公”的發音,但很快就放棄了,因為我們觀察和了解到寶寶對“G”的發音有困難,幾乎將所有的“G”音用“D”音代替:-)。對於寶寶的這個發音缺陷,我們並不擔心,相信隨著他的年齡增長,他會正確發“G”音。所以,一直以來“Dong Dong”是寶寶對他外公獨特的稱呼;而寶寶爸爸媽媽以及外公外婆在日常交流中也順其自然地隨著寶寶使用“Dong Dong”:-) 。

就在我們對寶寶將“ G”發成“D”早己習以為常以及忘記“Dong Dong”是錯誤發音時,寶寶就在前兩天突然自動地會發“G”音了,準確無誤地將“公公”發成“Gong Gong”。寶寶媽媽給我們發來她用手機抓拍到的寶寶說要找公公婆婆,其中“公公”不再是“Dong Dong”,寶寶的外公終於被正名了:-)。看了這段視頻,老外公既為寶寶能正確發“G”音感到高興,但也有一些失落,說:“我是寶寶永遠的Dong Dong,Dong Dong將是我們祖孫倆之間獨特的故事”。

注:出於好奇,我曾經上網搜索了一下,想了解“公公”“婆婆”的用法以及是否有其它口語替代詞。搜查到的相關信息為“婆婆是一種稱謂,通常用於稱呼老年婦女,意思包括丈夫的母親、外祖母(姥姥、外婆)、祖母(奶奶)、曾祖母”;而“公公一詞主要有兩個含義:其一,是對丈夫的父親的尊稱;其二,在某些方言中,也用於稱呼祖父或外祖父,或作為對老年男性的敬稱。 此外,在古代它也曾是太監(宦官)的一種稱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廣陵曉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嚴惠姍' 的評論 :

謝謝惠姍的分享,“Dai Dong”, 又一個祖孫倆之間溫馨美好的故事。看來有不少寶寶們在語言發育成長過程中將G發成D:-)。是的,我們也覺得寶寶的錯誤發音挺可愛:-)。

問好並祝新一周愉快!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啊,曉陽,你這麽一說,我想起,我的兒子這麽大的時候,將外公發成“Dai dong".持續了很長時間,以至於我們覺得叫“Dai Dong”很親切,蠻好玩,這稚嫩的童音永久地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了。你們家的“Dong Dong",也是這兩位祖孫之間最初的最甜蜜的稱呼和記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