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Alaska and Me》
遊輪第四天到達阿拉斯加的凱奇坎(Ketchikan)。位於阿拉斯加一座島嶼上的凱奇坎有3個綽號,分別是阿拉斯加第一城、阿拉斯加雨都、以及世界三文魚之都。後麵兩個綽號故名思意就能理解,而第一綽號的來源則是因為位於阿拉斯加最靠東南的凱奇坎是阿拉斯加北上旅程中第一個抵達的主要社區。據相關介紹,凱奇坎最初是印第安人的漁村,20世紀初,因阿拉斯加金礦淘金而聞名;後來,漁業和木材業在凱奇坎興起。這些產業的發展使這座內灣航道港口成為阿拉斯加第四大城市。然而,在我們徒步過程中發現凱奇坎被稱為小鎮更恰切:-)。
據遊輪上的相關介紹,來到凱奇坎主要是欣賞其風景如畫的自然環境,尤其是其周邊的迷霧峽灣 (Misty Fjords),這是美國最大和保存最完好的沿海雨林通加斯國家森林(Tongass National Forest)的一部分。另外,來到凱奇坎可以了解印第安原住民文化,尤其是能欣賞到多種圖騰柱。印第安人海達族、廷吉特族、以及欽西安族都是這座小鎮豐富多彩曆史的一部分。當然,作為有”世界三文魚之都”稱號的凱奇坎擁有豐富的三文魚(鮭魚)資源,這裏是休閑垂釣三文魚的佳地;盡管目前不是觀賞三文魚的最佳季節,但我們依然徒步了沿著凱奇坎溪(Ketchikan Creek)岸邊的三文魚步道,欣賞凱奇坎溪兩岸風光。
1. 小鎮風景與風情
照片1-2: 據說有“阿拉斯加雨都”之稱的凱奇坎一年有三分之二的天氣都下雨,我們的運氣真好,探訪凱奇坎期間藍天白雲,但風很大:-)。


照片3-4: 迷霧峽灣及水邊的凱奇坎小鎮風景如畫。


照片5: 位於凱奇坎港口的著名雕塑“岩石”(The Rock)。據相關介紹,“岩石”是凱奇坎的第一座青銅雕塑,它展現了早期阿拉斯加拓荒者的景象,並介紹了阿拉斯加第一城凱奇坎的故事。七個雕塑中的六個代表了為凱奇坎的建立做出貢獻的人們,分別是一位漁夫、一位礦工、一位伐木工、一位叢林飛行員、一位拓荒婦女、以及一位原住民鼓手。這些人物展現了早期吸引人們來到凱奇坎的最初原因:三文魚(鮭魚)、淘金熱、茂密的森林、以及野生動物。第七個雕塑代表了一位真實的曆史人物:特林吉特(Tlingit)酋長約翰遜(Chief Johnson),象征著他的族人是如何率先在阿拉斯加東南部安家落戶。

照片6: 位於港口“岩石”對麵的街道入口懸空標牌寫著“歡迎來到阿拉斯加第一城凱奇坎,世界三文魚之都”。

照片7: 小鎮教堂。

照片8-10: 小鎮多處可見阿拉斯加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圖騰柱。據相關介紹,印第安人在他們還沒有文字的時代,就選用筆直的樹幹繪畫雕刻他們敬畏的人物、動物、植物等表達對已故家族先人的紀念,對神靈和大自然的敬畏,以及祈求神靈和先人的保護,圖騰柱是印第安人文化曆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照片4是凱恩酋長圖騰柱,照片5是約翰遜酋長圖騰柱,照片6是凱奇坎博物館(Ketchikan Museum)一側的圖騰柱,但我忘了記錄是啥圖騰柱:-)。



照片11: 凱奇坎博物館附近的一個標牌,紀念為國捐軀的軍人們,令人感動。

照片12: 凱奇坎圖騰遺產中心((Totem Heritage Center))外麵的圖騰柱,據相關介紹,這個遺產中心收藏有世界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圖騰柱之一。

2. 漫步小鎮著名的溪街
位於凱奇坎溪東側的溪街(Creek Street)曆史悠久,於2014年被列入美國國家史跡名錄。先生和我漫步於著名的溪街,他尤其高興看到了他好奇的溪街24號多莉之家(Dolly's House):-)。
據相關介紹,凱奇坎老鎮的溪街因大約在1903年至1954年間成為凱奇坎的紅燈區而臭名昭著,如今街上的一些景點正是與這段曆史有關。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3年的一項市政法令,該法令將妓院從鎮中心驅逐到凱奇坎溪東側的“印第安城”區域,直到1954年妓院被取締並關閉。在這片崎嶇的地形上,許多由木樁支撐的妓院拔地而起。其中最著名的是“星光”(The Star),它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妓院之一,另外還有如今已成為博物館的多莉之家。蜿蜒在溪街上方山丘上的是“已婚男人之路”(Married Man's Way),是妓院顧客用來躲避突襲的一條小路。
不過,自從1953年開設妓院和嫖妓在阿拉斯加成為非法之後,充滿妓院的溪街早己成為民居街以及後來發展成為如今的旅遊商業街。
照片13: 溪街有兩個入口,一端臨近凱奇坎博物館;另一端臨近凱奇坎溪的入海口。先生對這條街的曆史比較感興趣,嘻笑顏開:-)。

照片14: 溪街的房屋在崎嶇的地形上由木樁支撐拔地而起。臨近凱奇坎溪入海口這端的溪街第一幢房子就是“星光”,那段歲月裏規模最大的妓院之一。

照片15-17: 與星光臨近的綠色房屋就是多莉之家,名妓多莉居住的房屋,如今是紅燈區博物館;在這個特殊博物館前台工作的女士著裝也很特殊,先生沒好意思真的進去參觀:-)。



照片18-19: 如今的溪街是旅遊商業街,其中還有一家中餐館;有些店鋪的裝飾和庭院雕塑挺吸引人。


照片20: 漫步溪街之後,先生似乎意猶未盡,站在對岸還要我與他以及溪街自拍合影:-)。

照片21: 作為遊客,我們沒忍住誘惑買了一些紀念品,包括給寶貝小外孫買了印有阿拉斯加標記的防雨保暖服以及先生私下為我購買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寶石:-)。為了向我證明這些寶石真是來自世界各地,他還專門拍了一張陳列在禮品店裏的相關寶石介紹:-)。不過,這些“寶石”的價格是寶貝小外孫外套價格的六分之一:-)。

3. 漫步三文魚步道
凱奇坎的三文魚(鮭魚)步道(Salmon Walk)是一條沿著凱奇坎溪(Ketchikan Creek) 的1.5英裏(2.42公裏)環形步道。這條步道風景優美,並且沿途不時設有解說牌,展現凱奇坎溪及其棲息生物的豐富多彩,尤其是每年都會回到這條小溪的三文魚奇妙自然習性;鼓勵人們更好地保護魚類及其棲息地。
照片22: 三文魚步道 環程1.5英裏,對先生和我來說都太容易了;我們胡亂串,走成了2.49英裏,多走了一英裏:-)。

照片23: 三文魚步道的起始點位於凱奇坎著名老街溪街(Creek Street)的頂端,有一個巨大的三文魚雕塑。

照片24: 拾階而上,步道沿著凱奇坎溪邊的山道逆流向前。

照片25: 凱奇坎溪的溪流有一段很湍急,大部分是涓涓流水。

照片26: 沿途時有解說牌介紹凱奇坎溪及其豐富多彩的棲息生物,尤其是每年都會回到這條小溪的三文魚奇妙自然習性。據這個解說牌的介紹,凱奇坎的海水中全年都能找到三文魚,但產卵洄遊始於五月中旬,大多數當地魚類是在六月下旬和七月的第一周。這個解說牌還介紹阿拉斯加三文魚有不同的品種,其中粉紅三文魚體型最小,但它是凱奇坎溪中最豐富的魚種;自1985年以來,商業捕漁每年平均捕撈4000萬條粉紅三文魚,其中超過95%是野生種群。通常在7月下旬至9月最容易觀賞到粉紅三文魚在凱奇坎溪中悠閑遊弋。

照片27-28: [特別回顧] 由於季節原因,我們在有著“世界三文魚之都”稱號的凱奇坎漫步“三文魚步道”並沒看到水中遊弋的三文魚。然而,在2022年9月我們探訪華盛頓州首府奧林匹亞(Olympia),漫步西灣(West Bay)時卻於無意中欣賞到巨大的三文魚群,成千上萬的三文魚,非常壯觀和令人震撼;難怪港口豎立著一座“Salmon Tide”(三文魚潮)的雕塑,我們歪打正著地欣賞到了三文魚潮。這真是應驗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照片29: 先生覺得在凱奇坎的當天運動量不夠大,上船後又到船上的健身中心用橢圓機鍛練,而我則選擇了躲平,結束了有趣的凱奇坎到此一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