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23)
2010 (119)
2011 (89)
2012 (93)
2013 (105)
2014 (62)
2015 (92)
2016 (84)
2017 (95)
2018 (135)
2019 (158)
2020 (215)
2021 (184)
2022 (149)
2023 (133)
2024 (101)
2025 (3)
音樂:《Chariots Of Fire》
我們城的半程馬拉鬆組委會於7月10日開始舉辦“向波士頓邁進” 挑戰活動(Houston Half Challenge Part 1: Boston Bound),為期15天,於7月24日結束。挑戰活動內容是用組隊參賽的方式,隊員無論是跑步還是徒步,全隊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1842英裏(2966公裏),那是從休斯頓到達波士頓之間的距離。我所在的LEO-PARD隊已於昨天(7月20日)提前“到達”波士頓--世界曆史最悠久的馬拉鬆舉辦之地,是挑戰活動中第一支“到達”目的地的參賽隊。
十來天前,當在我們跑步俱樂部KARC臉書上讀到跑友Leo組隊參加“向波士頓邁進”挑戰活動並且誠招隊員時,我在網上報名加入了Leo的LEO-PARD隊。我們跑步俱樂部有300人左右,絕大多數人我都不認識,Leo是陌生人之一,但這並不防礙我支持他。將我平常跑步鍛練的裏程貢獻給他組織的參賽隊,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並且我覺得這個挑戰活動很好玩,我對目的地波士頓有許多美好的回憶(《隔離雜記(24):跑2014波士頓馬拉鬆》)。於是,我開開心心地報名加入了LEO-PARD隊“向波士頓邁進”。
剛開始我是抱著打醬油的態度參加這項挑戰活動,以為1842英裏是很容易在15天內完成的距離。然而,仔細一算,我覺得不容易了,每個參賽隊平均每天必須完成122.8英裏(198公裏);如果是一個有20位隊員的參賽隊,每人平均每天必須跑至少6英裏,並且必須以這樣的跑量連續跑15天,確實頗具挑戰。我趕緊打起精神,希望盡自己最大努力為我們隊添加裏程。
上個星期五活動進行了8天,我上網一查,我們LEO-PARD隊才隻有741英裏(在所有參賽隊中位居第5),與“到達”波士頓的距離1842英裏還差得遠呢。離活動結束隻剩下7天,不到一半的時間,當時我有點著急了,可不想挑戰活動結束時咱們還在路上:-(((。於是,我在我們俱樂部的臉書上表達了緊迫感,隊長Leo回複說要完成挑戰隻有兩個選擇:增加隊員人數和現有隊員每人增加跑量。跑量方麵我已經盡力了,45英裏左右的周跑量比我當初訓練跑波士頓馬拉鬆時的周跑量還要高,我再也提高不了;那麽,我就在征招隊友方麵作努力吧。於是,我發帖到我們小鎮華人跑步團中誠招隊友;非常感恩有好幾位同胞參入了LEO-PARD隊。另外,我的一位北醫校友在文學城讀到了我寫的《新挑戰:向波士頓邁進》,這位學長兄也加入了我們隊給我們助力(他是很早參賽波士頓馬拉鬆的華人之一,比我還早好幾年)。非常感謝這位校友以及同城而居的多位跑友們。
由於加入了多位新隊友,我們參賽隊的裏程直線上升,很快超過了1000英裏,位居第二;次日,就成為第一;再次日,就“到達”了目的地:-)))。Every mile counts,祝賀每一位隊友!
照片1:休斯頓半程馬拉鬆組委會於7月10日至7月24日舉辦“向波士頓邁進”挑戰活動。波士頓是世界著名的波士頓馬拉鬆的舉辦城市。
照片2:這是截止昨天(7月20日)上午挑戰活動的前10名隊,我們隊LEO-PARD以1865.15英裏的總裏程成為第一支完成1842英裏挑戰的參賽隊,提前4天“到達”目的地波士頓:-)))。
照片3: 得知圓滿完成了挑戰,我覺得可以息腳不跑,蹺二郎腿享受了(圖片從網上下載)。但隊長LEO在跑步俱樂部臉書上發帖鼓勵大家繼續跑,繼續記錄裏程,直至挑戰活動於7月24日23:59分結束。接下來的4天,繼續跑,還是不跑,對我來說是一個問題:-)))。
謝謝校友兄的鼎力相助!team work,大家共同努力得真開心。
哈哈,你是福爾摩斯,已經偵探出咱們隊長的動機了,正如你所說:-)))。
哈哈,“胖”親戚, high five!你們班長跑隊的那位男同學太逗了,形容得那麽生動,可見你當時跑得是夠迷糊的:-)))。
當年在旁邊大聲帶著我呼吸的是一個我們班長跑隊的男生。他後來說我:一看你就沒有任何長跑經驗,完全沒有呼吸節奏,張著嘴倒(2)氣兒,我看著快掛了。哈哈哈!最囧的是,幾天後在樓道裏碰上係主任,他使勁衝我點頭:“不錯,不錯,真好!” 我心想:我真寧願您是因為我業務課好而記得我。。。
謝謝“胖”親戚的掌聲鮮花。哈哈,你的大學“壯舉”也逗得我哈哈大笑,尤其是“有人在旁邊大聲帶著我呼吸”和“是哪個參加比賽的?“:-)))。不過,那時作為菜鳥跑3千米賽,確實是壯舉,掌聲鮮花送給第4名得3分的你:-)))!!
你的經曆使我想起我和研究生同學們的一個類似經曆。那時舉辦全校運動會,各個學院(包括研究生院)都必須參加。其中女子4x400米的接力賽其它5個學院都組隊報名了,但我們研究生院遲遲找不到4個願意組隊參賽的人,因為當時400米對我們這些“老年”(相對於本科生)研究生女生來說,難度太大了。輔導員多次來苦口婆心做工作,告訴我們“頒獎給各項比賽的6名,即使你們隊跑最後一名,也能得獎,並且有獎品”;然而,他給的包括利誘也無效。後來,終於找到3位隊員,還差一位,他直接找到我,“野蠻”地下命令讓我成為第4位隊員。他說的理由讓我不好反駁,大意是:你是應屆畢業生考上的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年齡差距最小。你看年齡比你大得多的XXX都能加入跑,你一定行。”XXX同學是臨床醫學研究生,大學畢業後必須至少工作兩年才能考;她是78級大學生,原本年齡就大一些;再加上醫學院的學製比其它大學長1-2年;所以,組隊時她己經31歲,比與她同年級不同專業研究生的我大9歲。那個年代原本女研究生就少,我被輔導員說得無話可說了,就成為了研究生院女子4X400米接力賽隊的第4位隊員。
參賽時,我跑的是第二棒,最終不出所料我們研究生院女子隊是最後一名,即第6名。出乎意料的是獎品挺好:一個很實用瑭瓷碗(可用於到學校食堂打飯菜),一瓶洗發露。當時,洗發露尚末普及,我的那瓶成了我們宿舍4位女同學的公用洗發露,很快就被用完了:-)))。
謝謝你的分享帶來的美好回憶,祝新一周平安快樂!
你讓我想起我自己上大學的一次“壯舉”。有一次運動會,全校以班級為單位競賽整體得分。體育委員帶領同學們製定報名策略,組織後勤,大家都很忙。我因為確實是菜鳥,啥項目也不行,一開始的時候沒想起來自己除了當後勤以外能幫上啥忙。後來報名到尾聲了,我發現有一項三千米長跑,居然隻有三個人報名,也就是說隻要跑下來就能得第四,拿三分。我就不知天高地厚地報名了,心想,我走下來也是第四。好嘛,我沒想到的是,發令槍一響就不好意思慢慢走了。後來的狀況是這樣的:同學們輪流陪我一圈一圈地跑,有人在旁邊大聲帶著我呼吸。我在幾乎迷糊了的情況下聽到有一個人在跑道邊問:是哪個參加比賽的?
後來三分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