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23)
2010 (119)
2011 (89)
2012 (93)
2013 (105)
2014 (62)
2015 (92)
2016 (84)
2017 (95)
2018 (135)
2019 (158)
2020 (215)
2021 (184)
2022 (149)
2023 (133)
2024 (101)
2025 (5)
【閱讀到的相關資料整理總結】:浙江四大古鎮分別是嘉興的西塘和烏鎮、湖州的南潯、以及義烏的佛堂。其中,位於浙江中部、曆史悠久的佛堂在旅遊開發方麵起步最晚。即使在節假日旅遊旺季,到佛堂的遊客也不多,不像早就開發旅遊的烏鎮那樣遊人如織。雖然在旅遊方麵目前鮮為人知,然而,佛堂是第三批國家曆史文化名鎮,曾獲全國企業投資環境最佳鄉鎮、浙江省百強鎮等稱號。
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從古至今,發達的商埠經濟,營造了佛堂極其深厚的商業文化曆史底蘊。2013統計調查,全鎮有2300多個企業,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5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2.5萬元。換句話說,一個3口之家的鎮居民家庭平均年收入是13.5萬元,一個3口之家的農民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是7.5萬元 。佛堂的人均收入超過國家其它地區部分中、小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
佛堂曆史源遠流長。鎮內道院山與燕裏村等地曾出土過新石器時代的石鋤、石斧、石鏃、穿孔石刀等器物,三四千年前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佛堂的來曆,有著神奇的傳說。相傳在南北朝公元520年,印度天竺僧達摩來東方傳教,雲遊義烏雙林寺時,恰逢江水漫溢,洪水泛濫。為救被洪水圍困百姓,遂投磬江中,得以普渡眾生。後人為紀念達摩,於投磬處建“渡磬寺”,寺中有一楹聯:“佛光透彩傳萬代,堂燭生輝照四方。”人們就以上下聯的第一字,取地名為“佛堂”,千百年來沿用至今。。。
閱讀到的相關資料還介紹:佛堂新一輪總體發展規劃(2006-2020)是以科學發展戰略,確立梯度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建設實力佛堂、人文佛堂、和諧佛堂而努力奮鬥。一個既古老又嶄新、既繁榮又和諧的古鎮新城將矗立在浙中大地上。
【我們的經曆】:我第一次知道佛堂是浙江四大古鎮之一是在2011年探訪烏鎮時,同時得知佛堂與我的婆家山村同屬於義烏市,相距不遠,開車大約1小時。於是,我萌生了探訪佛堂的想法。然而,在接下來的每年探親行程中因有其它按排,直至今年才去佛堂。這次行程不是深度遊,隻是誤闖了古民居苑以及閑逛了老街區,是對古鎮佛堂一瞥:-)))。
音樂《夢江南》
1. 誤闖佛堂鎮的古民居苑
國慶節長假的最後一天,侄子開車帶我們到佛堂遊玩。從家出發,不用1小時就進入佛堂管轄區。在我們即將左拐開往佛堂老街區時,我見到右邊有一片白牆青瓦、馬頭山牆、類似徽州民居的建築群。我向侄子和先生表達了我對那片建築群的好奇,與他們商量能否先去那裏看一看。侄子和先生讚同了我的提議。於是,我們歪打正著地誤闖進佛堂古民居苑,房價超過千萬元人民幣的特殊豪宅區。
根據我們與正在一個古民居進行裝修的工人交談以及從網上查詢資料得知,古民居苑是佛堂的一個古建築遷建保護工程。佛堂本地的古建築不同於通常所見的江南建築,其外觀傳承了徽州民居馬頭山牆的特征。佛堂對安徽一些年久失修、當地政府或私人不能承擔保護責任的古民居建築文物特別重視,產生了購買相關老宅遷建到佛堂的保護計劃。由於佛堂強大的經濟實力,相關單位到徽州一府六縣,一幢一幢地尋找,目前共找來29幢大宅院古民居落戶於佛堂的古民居苑。
一方麵我欣賞佛堂對古民居建築文物的重視、感歎私人購買者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麵我擔心古民居老宅被迫背井離鄉遷建是否真正被保護,會不會產生南橘北枳效應呢。與先生和侄子分享了我的想法,他們也有類似的看法。是任這些古民居建築文物在原地年久失修毀壞?還是將其遷建保護?如果必須二者選一,那我會選擇遷建保護。
照片1-3:佛堂古民居苑,從徽州一府六縣、一幢一幢地尋找購買的29幢大宅院古民居遷建落戶於此。根據介紹:這些被遷建的古民居大多數為明清建築,白牆青瓦,典雅清秀,獨樹一幟,體現了“建築、繪畫、雕刻”三位一體的中國建築特點。
照片4:看到其中一幢古民居大門上的門栓時,我忍不住激動地跑上前去撫摸。這個門栓與外婆家被拆遷的那幢百年老宅大門上的門栓很相似,那個老宅承載了我童年許多美好的回憶。因此,看到古民居苑的這幢老宅感到很親切。
照片5-6:一個影視劇劇組正在這個大宅院拍攝一部分劇情。我們也看到了另一個劇組在另一個大宅院拍攝影視劇。
照片7:因為吸引了不止一位路人旁觀,影視劇拍攝者們將大宅院的門關起來工作。
照片8:這是那幢大宅院的側麵,連續4進,名符其實的大宅院。
照片9-10:除了白牆青瓦,也有青磚青瓦的古民居建築。
照片11-12:一幢正在進行室內裝修的古民居,門窗、桌椅、石漕、石凳等都是與從徽州購買的古民居一起遷移至此。
照片13:這些磚塊也是與從徽州購買的古民居一起遷移至此。
照片14:古民居苑也有從徽州購買遷建的木結構古民居。估計這樣材料的古民居需要花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保護。
照片15-16:古民居苑內有一個池塘。我仔細查看,看到幾條小魚在池水裏悠哉悠哉地遊來遊去。
照片17-18:古民居苑內的街心小公園之一。其附近的同一棵樹上開著2、3種顏色的花,很是奇妙。
照片19:看到離古民居苑不遠處的這所中學,我才又知今夕是何年:-)))。
2. 漫行於佛堂鎮的老街區
離開歪打正著、誤闖的古民居苑,我們前往原目標佛堂鎮的老街區瀏覽。
照片20:佛堂地形地勢平坦,義烏江貫穿全鎮。根據介紹,建國前,義烏江是義烏東、西、南各鄉的水運要道。上溯可達東陽,下行可達金華、蘭溪、杭州、衢縣、常山,直至安徽屯溪。佛堂鎮是當時主要的水運碼頭,因而帶來了航運業、商業、服務業的繁榮。如今,由於陸路交通的發達,船運早已落寞。
照片21-22:古鎮被保留的部分,大多數是清朝時期與民國初期所建。雖同為粉牆黛瓦,佛堂的古建築卻不同於典型的江南民居,其外觀傳承了徽州民居的馬頭山牆。年輕人基本上都遷居進現代化的建築,古鎮中心的民居或出租給從外地到佛堂打工的人或用於商業。
照片23-24:近2公裏長的老街是古鎮的靈魂,由“直街、商會街、鹽埠頭橫街、浮橋頭橫街”和東西兩條“副街”組成。巷弄窄而彎曲,整體上仍保存了古代市井的風貌。
照片25:古鎮老街上有一棟建築是紅糖博物館,專門介紹義烏紅糖曆史文化和製作流程。根據參觀資料介紹,紅糖是義烏三大特產之一(紅糖、火腿、南棗),曾在解放前榮獲巴拿馬國際金獎。曆時上百年的義烏紅糖幾經沉淪幾經雄起,傳統至今又有了新的發展,老品牌重現名品。
照片26:紅糖博物館的後院是紅糖山莊。可惜,當時是午休時間,不接待客人。這個紅糖山莊的主人很牛,寧願失去賺錢機會,而保持悠閑生活。
照片27:位於古鎮老街上的民間文化禮堂。這座建築與紅糖博物館及其後院的紅糖山莊建築都是二層樓木結構,內外裝飾以及建築結構方麵融入了獨特的地方木雕、磚雕、和石雕工藝。
照片28:先生告訴我古鎮老街上這個店出售的是當地人結婚時購買的喜慶物品。我隻認出其中之一是馬桶;先生告訴我另外兩個雙喜桶是用於裝食品的。他開玩笑說雙方父母為新婚夫婦想得很周到,吃喝拉撒都考慮了:-)))。我好奇地問,如今鄉親們建的都是現代化住房,有現代化衛生間,馬桶大概就無法銷售了吧。先生說,古老的風俗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會被改變。
照片29:位於古鎮老街上的一個書社。
照片30-31:位於古鎮老街上的一個酒吧。從營業時間可看出這位店主人也很牛:-)))。
照片32:古鎮老街上的新華劇院是佛堂文化地標之一。
照片33:離新華劇院不遠處是佛堂知名老商號賈氏糖莊。我們在那裏購買了麥芽糖和生薑糖。先生偏喜麥芽糖,我偏喜生薑糖,我們的侄子說都很好吃:-)))。我們多買了一些,帶回家給公公婆婆和其他親人們品嚐。
照片34:離開古鎮老街,侄子帶我們去品嚐佛堂著名的當地小吃:千張拉麵。根據侄子介紹,這家興華千張拉麵店是在佛堂所有拉麵店最正宗、品味最好、久負盛名。因為侄子的外公外婆家就在佛堂,他兒時曾經在佛堂生活過一段時間;即使上大學後,寒暑假也會回來看望外公外婆;因此,對佛堂比較熟悉。我們相信他的介紹,在一個小巷找到這家千張拉麵店。雖然店鋪簡單,但顧客盈門,生意好極了。真是酒香不怕巷深呀。這是一個家庭開的小店,工作人員都是一家人和親戚。
照片35:果然名不虛傳,這個店的千張拉麵味道好極了(注:餛飩味道一般化)。並且,我第一次明白為什麽叫千張拉麵,原來是因為當地人稱拉麵裏放的那一條條寬長豆腐幹為“千張”。
照片36:午餐後,侄子又帶我們去品嚐金華義烏一帶著名小吃酥餅。這家酥餅店也是在佛堂口碑很好,現場做現場賣。因為我們剛吃完午飯,先生和我分嚐了一個小酥餅。我們購買了許多帶回家給公公婆婆和其他親人們品嚐,女店主非常開心。我們的愉快佛堂之行也到此結束了。
謝謝你的分享和鼓勵。很高興你去過西塘。在浙江4大古鎮旅遊資源開發方麵,烏鎮和西塘做得比較早;其次是南潯;佛堂起步最晚。
謝謝你分享的信息,長知識了。湖南地傑人靈,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