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次國際會議所在地錫耶納(Siena)沒有機場,從美國隻能飛到佛羅倫薩(Florence)或比薩(Pisa)。我選擇了比薩,因為沒有探訪過這座城市,而對比薩斜塔則是久仰大名。第一次知道比薩斜塔好像是在中學上物理課時,老師講到科學家伽利略在一座傾斜不倒的塔上做了一個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從此,我記住了這個斜塔和比薩這座城市。
會議星期六中午在錫耶納才結束,而從比薩飛往巴黎(轉機)的航班是在星期天早晨。因此,我在星期六午餐後就乘火車從錫耶納到比薩,在那裏住一夜。臨行前計劃行程時就知道從錫耶納到比薩沒有直達火車,必須在恩波利換一趟車。然而,我沒想到那是象蝸牛爬般的慢車,已經有許多年沒有乘坐這樣停靠許多小站的慢車了。火車行駛在托斯卡納(Tuscan)如畫的風景之中:柏樹覆蓋的山丘、生長著農作物的田野、古老的橄欖樹、鄉村的石砌農舍、文藝複興風格的別墅、精致玲瓏的小鎮。。。其中幾站還有一群群中學生們上下火車。他們上來後象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給冷清的車廂帶來一片生氣。我原以為孩子們是在星期六參加某些課外活動結束後回家,那知道他們是上了一天課後正常放學。我第一次意外地了解到意大利的中小學一周上6天課,隻有星期天休息。雖然用了2個小時左右才到達比薩,但依然興致勃勃,因為沿途的所見所聞。
到預訂旅館安置後已接近下午5點了。幸好10月份的托斯卡納太陽落幕得比較遲,天色依然明亮。出了旅館,沿著比薩步行商業街,我就朝奇跡廣場 (Campo dei Miracoli)方向走,直奔主題:斜塔(Torre Pendente)。到達奇跡廣場,見到久仰大名的斜塔,我激動地打開相機,左拍右照了7、8張照片。而遊客們在斜塔前留影做出的千姿百態也頗為有趣:有人順著斜塔傾斜方向做出“破壞性”的姿勢,欲將斜塔推倒;有人對著斜塔傾斜方向做出“保護性”的姿勢,欲將斜塔扶正。我也想與斜塔留個到此一遊的合影。於是,就走向不遠處也是一個人在東張西望的年輕女孩,我請她幫忙。她愉快地答應了,並且“指揮”我站在哪裏,做什麽樣的動作。不愧為手提“大炮”(長鏡頭)相機的女孩,她幫我照的兩張與斜塔合影,我都喜歡。接著,她將她的相機交給我,請我拍攝她與斜塔合影。接連拍了4張,她都不滿意,而我覺得她在每張照片的表情都可愛。至於為什麽不滿意,她說不出具體原因,就是覺得不對勁。就在我用相機鏡頭對著她和斜塔第5次為她拍照時,她突然恍然大悟喊地著說:“我知道為什麽了。你斜著拿我的相機為我拍照,斜塔就被你撥正了。難怪我覺得前幾張照片中斜塔不對勁。”正確使用相機後為她拍了2張照片,她都喜歡。
幫助女孩拍照的經曆提醒我檢查我用自己的相機剛拍的7、8張斜塔照片。果然,每一張比薩斜塔的單獨照都不是斜塔,被我撥正為穩穩當當的“不斜塔”。趕緊刪除這些照片,重新為斜塔拍照。突然發現,斜塔傾斜程度由我“決定”,取決於我使用相機時的傾斜度,很好玩。在奇跡廣場除了斜塔,我還欣喜地觀賞了斜塔的鄰居們:大教堂(Duomo)、洗禮堂(Battistero)、和墓園(Camposanto)。不過,由於時間關係,隻是瀏覽了它們的外表。另外,在比薩步行商業街浮光掠影地瀏覽了一遍。我想將來與家人重訪錫耶納也許會重訪比薩。
音樂《意大利交響曲》
比薩火車站
比薩步行商業街:聰明的比薩人把從火車站到著名景點奇跡廣場的路建成了步行商業街。
象佛羅倫薩一樣,比薩有一條穿城而過的河。
途中經過Carovana廣場(Palazzo della Carovana)。那座建築上的牆畫別有風味,可惜我的小傻瓜不能將它們顯示出來,就請展開想像的翅膀 吧:)))。
大批遊客穿過老城門(Porta Nuova)進入比薩著名景點:奇跡廣場。
在奇跡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教堂和斜塔。第一次在中學物理課上聽到老師伽利略在斜塔上做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時,我以為比薩斜塔是一個孤立於四周的塔。其實它是一座陪伴在比薩大教堂身旁的鍾樓。
根據介紹“這座鍾樓始建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1178年)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時,塔身傾斜向東南。如今可以看到傾斜的塔底已經有一部分陷入了地平線。數百年來,人們努力用各種方法防止斜塔倒塌,甚至在1990年至2001年間關閉斜塔,並耗資2500萬美元來扶正斜塔。”其實,很容易“糾正”斜塔的傾斜度:))。由於拿相機姿勢不對,我無意中使得斜塔向大教堂方向傾斜;它的實際傾斜方向是背離大教堂。
這個傾斜度比較符合實際的斜塔。
斜塔的鄰居們:大教堂、洗禮堂
比薩大教堂的風格與錫耶納大教堂風格較有差異。整套建築色彩和諧,不張揚。
洗禮堂:距離主教堂約百米,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圓形建築,如玉琢寶石般典雅,外層都是主柱和拱劵門裝飾。
在奇跡廣場,除了色彩統一的精美建築斜塔、大教堂、洗禮堂,廣場四周還有其它建築和雕像。A:美術館;B:“母狼哺嬰”雕塑。
奇跡廣場上這組建築群,大教堂、洗禮堂、斜塔(鍾樓),對意大利11世紀到14世紀間的建築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回頭再看一眼,與它們依依不舍地告別。
讀了《重訪意大利(2):中世紀小城錫耶納》後,一位生活中的好友感慨地對我說:“你走過那麽多地方卻拍不出什麽好照片,真是可惜了。你拍照水平怎麽不進步,反而退步了呢?”我“委屈”地說:“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次意大利之行,我聽從我家領導的建議,沒有帶單反相機,隻帶了一個可以放在口袋裏的小傻瓜。”好友說:“即使讓你帶單反相機,大概你也不會使用,說不定一張照片也照不出。”嘁,哪有象這樣“鼓勵”人的朋友:(((。不過,我不得不承認她說的很有可能發生。這次意大利之行沒有夜景照片是因為我不知道如何打開小傻瓜的閃光燈。以下這3張比薩照片是拍照時間最晚(華燈初上)的晚照,沒閃光燈也行:)))。
“怪不得歐洲人看不起美國”,雖然美國因為年輕,沒有歐洲那麽豐富的人文曆史,但它也有它的長處。大家相互學習吧:)))。
“最後一張照片的某個位置就是Dante(但丁)和貝蒂斯邂逅的地方”,查閱了你給的連接,欣賞到那幅油畫。謝謝你的分享!
謝謝你的分享。看來你也是行家,羨慕你們這些懂得許多攝影技術和知識的人。
其實,我的朋友人很好。她是一位攝影愛好者並且水平相當好,但是,她外出旅行的機會不多。而我喜歡到處遊蕩,但在攝影方麵卻不求上進。所以,這位朋友對我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每當她提議我好好學習攝影技術時,我總是耍賴地對她說:“別要求那麽高,好嗎?我覺得我拍得還不錯”。謝謝你也這樣認為:)))。
祝新一周愉快!
見: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Dante_and_beatric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