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活

音樂幾乎伴隨了我所有的文字,從音符中飄逸出的旋律有時比文字更能釋譯情感。
個人資料
廣陵曉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迷人的伊斯坦堡爾(2):東、西方文化碰撞與融合的城市

(2011-02-20 06:25:03) 下一個

此次伊斯坦布爾之行,對它的整體感受是“風情萬種”,從自然風景、人文景觀、到飲食文化,一一使我著迷。不過,伊斯坦布爾的兩座皇宮,托普卡匹皇宮(Topkapi Palace)與多瑪巴切皇宮(Dolmabahce Palace),留給我的印象卻是一般。這大概與我多年前探訪西班牙塞維利亞(Seville)的經曆有關,當年我被塞維利亞王宮(Alcazar)摩爾人精美的建築和裝飾震撼了,一切是那麽的新奇。那是我第一次接觸伊斯蘭建築藝術,美輪美奐。這次參觀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匹皇宮與多瑪巴切皇宮時,雖然也有值得讚歎的裝飾,但是沒有被震撼的感覺。這兩座皇宮地理位置非常美麗,依山傍水。在伊斯坦布爾的建築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聖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和古羅馬地下水庫。

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在2006年給土耳其著名作家奧爾漢·帕穆克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對他作品的評價是“在尋找故鄉的憂鬱靈魂時,發現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征”。在伊斯坦布爾的建築中,甚至在世界建築中,大概沒有一座像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那樣見證著東、西方建築與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持續了將近1000年,這座拜占庭式建築的代表作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直到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建成為止。這座建築從公元325年由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的君士坦丁(Constantine)大帝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亞建立的神廟,到公元537年被拜占庭帝國的查士丁尼(Justinian)皇帝改建為基督教的教堂、到持續了9個世紀後於1453年被奧托曼帝國(Ottoman Empire)的土耳其蘇丹(國王)穆罕默德(Mehmet II)改為清真寺、到1935年被土耳其共和國改為國家博物館(現被稱為“阿亞索菲亞國家博物館”,Ayasofya Museum),它曆經滄桑與曲折的曆史見證了拜占庭帝國的的興衰,反映了宗教的對博與變遷以及東、西方建築與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與聖索菲亞大教堂隔街相望的是著名的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二者之間是一個美麗的噴泉廣場(Sultan Ahmed Square)。相比較於聖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的曆史則簡單明了。藍色清真寺位於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海口處,所處的地點曾經是拜占庭帝國的皇宮。藍色清真寺真正的名稱是蘇丹阿赫邁特清真寺(Sultan Ahmed Mosque),於1606年由奧托曼帝國的土耳其蘇丹阿赫邁特下令建立,於1616年建成。根據介紹,藍色清真寺的建造沒有使用一根釘子,然而,經曆數次地震卻未倒坍。清真寺內牆壁有2萬多塊刻著豐富花紋和圖案的藍彩釉貼瓷裝飾,使得整個清真寺內仿佛充滿了藍色,因此被昵稱為藍色清真寺。通常清真寺有4根傳音尖塔,而藍色清真寺巨大的園頂周圍有6根傳音尖塔,是世界上所有清真寺中獨一無二的設計。

離藍色清真寺不遠處就是羅馬地下水庫。在遊記的下集再介紹這個壯觀、宏偉的地下供水係統。


【後語】:做個小廣告,聖索菲亞大教堂售票入口處的水煮玉米攤上的玉米價廉物美,既好吃又便宜:))。



音樂《神秘園之歌》

聖索菲亞大教堂以及與藍色清真寺之間的噴泉廣場。1453年,當奧斯曼帝國打敗拜占庭帝國占領了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伊斯坦布爾的原名)時,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燒毀了拜占廷的皇宮和其它主要建築,卻留下聖索菲亞大教堂用來改建。




恢宏的聖索非亞大教堂近觀。持續了將近9個世紀,這座拜占庭式建築的代表作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15世紀中期,大教堂被迫改成清真寺時在其周圍修建的4個高大清真寺傳音尖塔清晰可見。首先,穆斯林們在大教堂外建立了一座高達73米的傳音尖塔,從高度上超過高60米的大教堂中心圓頂。第一座傳音尖塔是紅色,與大教堂的外牆顏色一致。後來,又陸續對稱著增加了三座白色傳音尖塔。如今,這座建築成了具有東、西方建築與文化碰撞和融合特殊風格的代表作。




檢票後進入聖索非亞大教堂之前所見到的第5世紀聖索非亞大教堂部分遺物。在其中一個大理石雕刻遺物上,刻著12隻羊,代表耶穌基督的12個門徒。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中央大廳有5000多平方米,從上至下有幾十扇窗戶。15世紀中期,大教堂被迫改為清真寺時,不僅是外觀,內部也充滿了東、西方建築與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當陽光透窗射入時,這些繪有不同宗教文化的壁畫與圖案仿佛飄蕩在空中,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神秘感。




聖索菲亞大教堂中央大穹窿圓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圓頂之一,高60米,相當於20層樓高。圓頂上有四個小天使的圖畫在大教堂被改建為清真寺時被灰漿覆蓋,直到2009年才重現。




聖索菲亞大教堂內由圓柱廊分隔成3條側廊,柱廊上方的幕牆上穿插排列大小不等的窗戶。




由完整的一塊大理石做成的潔淨甕 (lustration urns)




聖索非亞大教堂內部裝飾,除了華麗精致的雕刻,還有用有色大理石鑲成的馬賽克(mosaic)拚圖壁畫。這是其中一幅著名的鍍金馬賽克鑲嵌壁畫,中:聖母與聖嬰;左:拜占庭帝國皇帝Constantine I,手中拿的是君士坦丁堡(現:伊斯坦堡爾)城市模型;右:拜占庭帝國皇帝Justinian I,手中拿的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模型。這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曆史上兩位重要的皇帝。Constantine I大帝在公元325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亞建立了神廟;Justinian I在公元537年在神廟的原址上建立了聖索菲亞大教堂。




又一幅聖索菲亞大教堂內的鍍金馬塞克鑲嵌壁畫。中:聖母與聖嬰;左:拜占庭帝國皇帝John II Comnenus;右:拜占庭帝國皇後Irene。在1453年,大教堂被迫改為清真寺時,這些精美的拜占廷壁畫被用灰漿遮蓋住。土耳其政府於1975年撥款全麵修複大教堂,使其中一部分長期被掩蓋的拜占庭式馬賽克鑲嵌藝術重見光明。然而,依然可見剩餘的灰漿。




逆光中的藍色清真寺。據介紹,伊斯坦堡爾有400多座清真寺。人們無論站在城市的何方幾乎都能見到清真寺的圓頂和尖塔。然而,在這眾多的清真寺中,最負盛名的非藍色清真寺莫屬,其獨一無二的6根傳音尖塔設計特別引人注目。




藍色清真寺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漂亮圓頂。




藍色清真寺的祈禱大廳。根據介紹,藍色清真寺有四個欣賞點。第一是光線:當陽光透窗(260個窗戶)射入時,與大廳內呈圓形排列的玻璃燈光交相輝映,使人產生虛幻的感覺。第二欣賞點是伊茲尼藍磁磚:整座清真寺裝飾著的2萬多片。第三是地毯:清真寺內鋪的是伊索匹亞的朝貢地毯(注:所有參觀者必須脫鞋而入)。第四欣賞點是阿拉伯書法藝術:清真寺內那些藍底金字或黑底金字的阿拉伯文仿佛是藝術花紋。




2萬多塊刻著豐富的花紋和圖案、以白色為底的伊茲尼藍磁磚裝飾。由於光線緣故,照片中的磁磚顏色昏黃不清,身臨其境時卻不是那樣。




藍色清真寺大圓頂及其周圍的伊茲尼藍磁磚裝飾。




藍色清真寺旁邊就是下令建立它的土耳其蘇丹阿赫邁特墓地( Sultan Ahmed),是一個獨立的建築物,裏麵是他和他家族主要成員的墓。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墓葬,非常獨特。大墓是成人,小墓是未成年人,有紅木攔杆包圍著的是蘇丹阿赫邁特墓。閱讀其介紹,蘇丹阿赫邁特家族大多數人,包括他自己,都是英年早逝。大概,與那個年代人的平均壽命短有關。




伊斯坦堡爾的托普卡匹皇宮和多瑪巴切皇宮收藏和著奧斯曼帝國征服者印玉璽及可蘭經教義,展示曾經統治世界六分之一的王族權威。顯然,土耳其人民很為其曆史感到驕傲,有關兒童和青少年曆史教育也做得很好,因為我在托普卡匹皇宮(A)和多瑪巴切皇宮(B)分別遇到了前來參觀的中小學生。其中一些孩子們大方地、調皮地對著旅遊者喊“Hello! Hello!”。孩子們真可愛,無論什麽民族、什麽宗教信仰。如果世界上不再有戰爭,人們都能和平相該多好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廣陵曉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eston的評論:

謝謝你的分享。我總是佩服象你這樣曆史知識豐富的朋友們,讀史明智。

問好!
weston 回複 悄悄話 舊時的比占庭.此城在黑暗的中世紀時代對保存西方(希臘,羅馬)的文化,功不可沒.否則就不會有文藝複興.
廣陵曉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luebabychen的評論:

謝謝小花貓妹妹的喜歡、關心、和祝福。我在你家連續補讀了3篇文章,感受到你的生活真是“實用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美好結合,充滿了情調。謝謝你分享那些有滋有味的生活。

問好並祝新一周愉快安康!
bluebabychen 回複 悄悄話 感受到古文明的光輝,謝謝分享。別太累了,注意休息,祝企鵝一家健康快樂!
廣陵曉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安娜晴天的評論:

謝謝晴天妹妹。剛在你的“家”裏欣賞到感人的散文、美麗的鮮花、漂亮的鞋子、寶貝安娜與兩隻小兔子。。。。從你的文章中感受到平平淡淡、實實在在的生活真是美好!

謝謝你們真誠的分享,企鵝一家愛你們。也抱抱和親親寶貝安娜與你。祝你們新一周愉快安康!
安娜晴天 回複 悄悄話 沙發,富麗堂皇,充滿曆史印跡的大教堂和清真寺。
看到那幅鍍金馬塞克鑲嵌壁畫,聖母與聖嬰尤其感動。
謝謝你勤勞為我們拍照,介紹曆史文化和建築,辛苦了 。
感受到宗教的征服和威嚴,謝謝分享。
祝企鵝全家新的一周健康平安~~~~~抱抱複親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