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麗家園馬德裏---西班牙遊記 (2)

(2008-09-11 17:41:42) 下一個

美麗家園馬德裏

馬德裏曾經是阿拉伯人的居住地,並取名為“馬吉裏特”,意為“美麗家園”,後演變成“馬德裏”。馬德裏自 1561 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在此建都四百多年以來,逐漸發展成為居倫敦,巴黎和莫斯科之後的歐洲第四大都市。馬德裏的主要建築都是在 18 世紀以後建成的,所以不如歐洲其他大都市古老。但是卻保護的很好。在我去過的歐洲城市中(巴黎,倫敦,蘇黎世,巴塞羅那和馬德裏),馬德裏的建築風格是最豐富多彩的,不愧讓西班牙人民稱其為美麗家園。

馬德裏的市容有幾多 1. 建築風格迴同旋異豐富多彩,幾乎看不到同樣的建築。 2. 紀念廣場和街邊廣場多,據說有 300 多個,很多都叫 Plaza 。 3. 噴泉多,所以也有人稱馬德裏為噴泉之都。 4. 綠地公園多。 5. 街頭雕像多。

到馬德裏旅遊, 為了不漏掉主要的旅遊點,最好的方法就是記住兩個中心和五條大道。兩個中心是:以普拉多美術館為主的金三角藝術中心,和街區中心 — 太陽門廣場。在我的西班牙旅遊雜記第一篇美術篇中,已經集中記述了藝術中心。此篇將以太陽門廣場為中心來記述馬德裏的建築和街區。五條大道是:

  1. 太陽門廣場向西的 Calle Del Arenal 街,通往皇宮和皇家歌劇院。
  2. 太陽門廣場向東的阿卡拉大道,經過西貝雷斯廣場,阿拉卡凱旋門,直通凡塔斯鬥牛場。
  3. 太陽門廣場向西南的 Calle Mayor 大道,到達主廣場及主廣場以南的馬德裏老城。
  4. 太陽門廣場以北,與阿卡拉大道斜交的格蘭大道( Gran Via )。
  5. 普拉多大道。

太陽門廣場 是馬德裏的地理零標記中心,也是街區旅遊中心和商業中心。以其為中心,東西南北一公裏直徑範圍內都是繁華街道,大大小小的商店。廣場以北,大多是較好的店鋪,一直伸延到馬德裏最有名的商業大街格蘭大道。我們的旅館就在格蘭大道上,所以我們倆經常從太陽門廣場一路逛商店走回旅館。太陽門廣場以南是馬德裏舊城區,所以大多是小店鋪,很多紀念品店。可以買到很便宜的紀念品送人。廣場上有一個一人多高的“熊爬樹”的雕像,據說是馬德裏的象徵,可我們倆都看不出有什麽意思。

馬德裏街區旅遊中心 — 太陽門廣場 ,廣場中央是國王菲利普二世雕像


太陽門廣場上的熊爬樹 馬德裏的標記

太陽門廣場以西

從太陽門廣場沿 Calle Del Arenal 街向西走,可以看到一係列美麗壯觀的皇家建築和廣場。先後是伊利貝爾二世廣場,皇家歌劇院,東方廣場,皇宮和皇家大教堂。所以可以稱此路為皇家之路。


遠眺皇宮和皇家大教堂



 
西班牙皇宮 被稱為歐洲最漂亮的皇宮



皇宮正對麵的皇家大教堂


伊沙貝爾二世廣場
上的伊莎貝爾二世( 1833-1868 西班牙女王)像及歌劇院廣告




皇家歌劇院

皇家歌劇院居然有 Topless 的廣告和演出,可見現代西班牙民風之開放


清晨的東方廣場一角 : 上班去的修女,街頭藝人,遛狗者 ….

皇宮建於 1738-1764 年,全部由白色大理石建造。是由意大利建築師仿照法國皇宮而建。就像一個小型的法國凡爾賽宮。內部裝潢極其豪華,是歐洲最豪華的宮殿之一。據說當年拿破侖都認為其豪華程度超過巴黎皇宮。皇宮內有一裝潢極豪華的殿堂,正中是國王寶座。此屋稱為 Throne Room ,就相當於中國故宮的太和殿,是皇上議政和接見貴賓之處。與故宮不同之處在於,西班牙和英國類似,君主立憲製,目前皇上仍在位,盡管是虛的。所以這個殿今天仍是西班牙國王接見貴賓之處。據說國王就是在此會見胡錦濤的。所以旅遊手冊上勸告遊客,參觀皇宮前最好上網查看一下,如有國王會見貴賓或有皇室活動,皇宮將對外關閉。我們並沒有查看,幸好沒趕上有貴賓。皇宮約有 40 多房間開放參觀,雖有導遊介紹,也實在記不住哪間是幹什麽的,總之都是些為吃飯,睡覺,讀書,聽音樂,衛生間之類。但和凡爾賽宮一樣,每間的天花板和四周牆壁都有不同顏色和圖案的掛毯和壁紙蓋個嚴嚴實實,花花綠綠,一路看過去,隻覺得眼花繚亂,記不住什麽。但有幾件事記住了。一是宮中的兩千多精美圖案的掛毯都有 200 多年曆史,而且珍貴無比。二是有一個大吊燈是純金製作,價值連城。三是樂器室陳列一套四把弦樂四重奏提琴, 18 世紀意大利世界著名提琴師 Antonio Stradivari 製作的。無價之寶。

太陽門廣場以東

從太陽門廣場向東是馬德裏最主要的道路 — 安卡拉大道。沿著安卡拉大道,除了以普拉多美術館為中心的藝術金三角區以外,還有西貝雷斯廣場,獨立廣場和凱旋門,雷提洛公園,然後一直延伸到著名的凡塔斯鬥牛場。

西貝雷斯廣場 上的市郵政總局建築是馬德裏令人眼花繚亂風格各異的建築中的代表作。廣場中央的西貝雷斯噴泉上,自由女神駕駛著兩隻雄獅拉著的戰車在水中奔馳。 1782 年,國王查理三世選定並建成這座美麗的噴泉,並與太陽門廣場上的熊爬樹一起,成為馬德裏的標誌。

西貝雷斯廣場也是普拉多大道的起始點,從這裏下地鐵,沿著美麗的普拉多林蔭道走幾分鍾,就到了三大美術館。它們的詳細介紹請閱我的西班牙旅遊雜記第一篇 — 美術篇。


中央郵政總局和西貝雷斯噴泉

獨立廣場和凱旋門 從西貝雷斯廣場向東行一站地鐵路遠,就到了獨立廣場。 廣場中央是宏偉的阿爾卡拉凱旋門。西班牙帝國幾百年來征戰世界,使馬德裏擁有大小數百座凱旋門,但阿爾卡拉是最大最壯觀的一座。該門據說是為紀念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來到馬德裏而建,始建於 1769 年,全部由花崗岩構成,新古典建築風格。建了九年才完成。

雷提洛公園 ( Parque Del Retiro )阿爾卡拉凱旋門旁邊,就是馬德裏市區最大的公園 — 雷提洛公園。該公園在十七世紀由菲利普四世興建,以作為皇室成員的娛樂場所,占地 350 英畝。說起來就像北京的景山北海,過去為皇家園林,現在成為人民公園。公園內基本就是樹木綠地,加上一些紀念碑,噴泉。所以可以作為二流景點安排。沒時間不看也行。但有幾處景點還應提及。一是大水池旁的宏偉壯麗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二世的紀念雕像。雕像底座靠水處有幾座造型極美的大銅獅子和美人魚像。可以照幾張相。二是一間大房子,前後左右和屋頂都是玻璃的,稱為玻璃宮。宮前有一池塘,正中一大噴泉噴水十幾米高,整天不停的噴。水中有白天鵝遊動。三是有一個中型宮殿型建築,稱為委拉斯貴茲宮。是大畫家委拉斯貴茲的紀念館。玻璃宮和委拉斯貴茲宮都是星期二休息,我們就是星期二去的,趕個正著,敗興而歸。公園內靠近普拉多大道一側的入口有一個植物園,裏邊的樹木修剪的很特別,也是一景。


獨立廣場上的阿卡拉凱旋門


雷提洛公園內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二世的紀念雕像


雷提洛公園的玻璃宮


委拉斯貴茲宮


雷提洛公園內的植物園

凡塔斯鬥牛場( Plaza De Toros de Las Ventas ): 從阿拉卡凱旋門沿安卡拉大道向東再乘三站地鐵,就到了馬德裏市區東行旅遊線終點凡塔斯鬥牛場。 因為九月隻有周日傍晚才有鬥牛表演,而我們是周日中午到的馬德裏,所以看鬥牛就成了我們的第一個節目。這個鬥牛場形狀看起來像羅馬的鬥獸場,風格又有點像阿拉伯建築,紅磚外牆。建於 1929 年。 據說能容 25000 觀眾,是世界最大,最有名的鬥牛場。另外值得一看的是鬥牛場外廣場上的鬥牛士的雕像和外圍牆上的牛群的浮雕像,造型都非常優美,線條流暢,是我最喜歡的五個馬德裏街頭雕像中的兩個。 ( 另外三個是西班牙廣場上的唐吉珂德和仆人桑喬,普拉多美術館前的委拉斯貴茲,雷提洛公園的阿方索十二世雕像群。 ) 有關鬥牛情節,有專述評論。


凡塔斯鬥牛場


鬥牛場外的鬥牛士雕像


凡塔斯鬥牛場外牆上的牛群雕塑


凡塔斯鬥牛場內景

太陽門廣場以南

我們從太陽門廣場沿 Calle Mayor 大道向西南走,邊走邊逛商店,一路熱熱鬧鬧,一會兒就到了代表舊馬德裏的大廣場( Plaza Mayor )。 這是西班牙特有的建築, 1619 年建成。它的中心是一個一百多米乘一百多米的正方形大廣場,廣場四周被四條四層樓的建築嚴嚴實實的圍住,有四個通道進出。看起來像城堡似的,但城堡四周是城牆,而它四周是樓房。四周樓房的第一層向內的一半是回廊,另一半都是商店或餐館,所以你可以走在回廊內十分舒服的逛商店,不必擔心刮風下雨曬太陽,就像現在在美國的 Male 裏逛商店一樣。上邊的三層不知是幹什麽的,不像住家。但幾乎每個窗戶外都有一個小陽台,據說大廣場過去是鬥牛,賽馬,競技比賽,審判或行刑的地方,這時這些陽台就成了最好的觀眾席。廣場中央是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的騎馬雕像,這個大廣場就是他造的,按現在中國大陸的說法,大廣場就是菲利普三世的政績工程了,立像以茲紀念。由於各種車輛不許入內,大廣場上非常安全,所以很多兒童玩耍,情侶散步,遊客閑逛,民間畫家或學生畫家擺攤作畫,很多餐廳將桌椅擺到外邊沿伸很遠,西班牙人大都喜歡坐在外邊吃飯,喝酒閑聊。到了晚上 8 點以後,上班族來湊熱鬧,那更是熱鬧非凡,人潮不亞於紐約時代廣場。

大廣場周圍和以南的一大片地區,是十五,六世紀的古馬德裏中心區。古街小巷交錯迷離,深不可測。馬德裏建都之前,有一段時間是阿拉伯人的居住區,中心即在此附近。有一觀光區稱為古阿拉伯區,有很多阿拉伯式建築,幾座清真寺,都值得一看。此次旅遊出發之前,在家做 Home Work 時看到一本書中介紹,有一條步行旅遊路線去參觀這一片古老的居民區和建築,約一小時。於是我們倆記住路線,準備一遊。我們約下午四點半從大廣場出發,沿路線向古巷深處走去。走了也就兩三個街區,突然發現前後左右除了我倆之外空無一人,既無遊客又無居民。街邊所有的店鋪房屋都關門閉戶。於是就有些恐怖的感覺,本來街邊外國幾百年曆史的各式民居古屋,遠處金頂輝煌的清真寺都是吸引旅遊者必看的景點,可我當時的感覺卻像身處一片鬼屋之中,好像從任何一個門窗中隨時都會飄出一個西洋野鬼來。身處異國他鄉,安全第一。於是我倆毫不猶豫地轉身而歸。

在大廣場附近,有一個建於十五世紀的建築,稱為魯哈內斯宮。據一篇馬德裏遊記雲:“該建築融合了摩爾人和基督教的建築風格,舉世罕見,值得仔細欣賞。”有此介紹,我倆自然要前往觀賞,沒費很大力氣就找到了,卻隻是一普通小樓加一塔樓,看不出個名堂。我想肯定不會是遊記瞎說,而是我等建築知識匱乏所致。你想,如果連摩爾人是怎麽回事都不知道,又如何去觀賞莫爾人的建築呢?不過還是照了張像,以茲紀念。


大廣場 ( 1 )


大廣場 ( 2 )


魯哈尼斯宮

太陽門廣場以北

太陽門廣場以北,有一條馬德裏有名的購物大街 — 格蘭大道 。大道從西貝雷斯廣場向西偏北最後到達西班牙廣場。大道兩邊一座接一座的高層樓房,卻風格各異,絕無雷同。中高檔次的商店,各式餐館,咖啡館,旅館,銀行,影劇院等等接連不斷,沿街走去,可以一邊逛店一邊欣賞各式美麗建築。說來也是歪打正著,在美國預定旅館時,我們並不知道這條大街這麽好,預定的旅館就偏偏在格蘭大道上,也不算太貴,三星級,雙人房間一夜 75 歐元,與其他地區差不多。可也遇到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到西班牙的第一天,十分順利的從機場乘地鐵到達了旅館所在地,走出地鐵站卻轉了向,我倆正看地圖琢磨的時候,忽然一位和善友好的男士用流利的英語問我們是否要幫忙。當他知道我們的困難,立即主動帶我們去旅館,一邊走一邊說這是他應該做的。我們真沒想到馬德裏人民是這麽偉大的人民,所以在走了不到 20 米就到了的旅館門前,連說幾個 Than You 。沒想這位偉大的人民,卻讓我們給他五歐元的服務費。我有點懵,走了不到 20 步就要 5 歐元,這不讓人坑了嗎。人在異鄉,以少惹事為第一原則。最後我們給了他兩歐元擺脫了麻煩。

在格蘭大道西端,有一個我們都十分喜愛的廣場 — 西班牙廣場 。廣場上的主要建築就是一座西班牙大文豪塞萬提斯的紀念碑。而廣場令人喜愛的主要原因就是紀念碑上的三個人物 — 塞萬提斯和他的唐吉珂德及桑喬。塞萬提斯高高坐在紀念塔中央的高台上,手握著他的著作,似乎在俯瞰著唐吉珂德和桑喬。紀念碑前近水池的平台上,英勇無畏而滑稽的唐吉珂德騎著他的瘦馬,手持長矛,正出發向邪惡宣戰。忠實的仆人桑喬騎著毛驢緊隨在側。三個人的姿勢,表情,以及相互關係都恰到好處,和諧自然,令人難以忘卻。所有到這裏參觀的遊客,都會和可愛的唐吉珂德和桑喬合影留念。紀念碑的頂端是一個地球,幾個正在讀著塞萬提斯小說的讀者環繞著地球,表示塞萬提斯不僅是西班牙,而且是全世界人民的塞萬提斯。紀念碑是 1930 年建成的。紀念碑的正背後是西班牙大廈。旁邊是 1948 年建成的當時歐洲最高的樓房馬德裏塔。

有一個二流景點,不知怎麽念它的西班牙或埃及文字,我隻好稱其為埃及小神廟。因為它距離西班牙廣場太近了,隻過一條街就到,所以我們就去了。這是一個小山丘公園,稱為 Parque De La Montana 。小神廟在山丘頂上,四周被方形水池環繞(見圖)。小神廟的西班牙文名稱是 Templo De Deped 。它是從埃及運過來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埃及在蘇聯的幫助下,修建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 阿斯旺水壩。截水之前,為搶救即將被水庫淹沒的上百個大小神廟和其他千年古建築,很多國家政府應埃及政府邀請都派遣了專家組參與了搶救工作,西班牙也派了專家組並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為感謝西班牙政府和人民的幫助以及對專家工作的獎勵,埃及政府贈送了這個從阿斯旺水庫底搶救出來的小神廟給西班牙。這個小神廟在晚上的藍光燈照射下,更顯得美麗而神秘。現在, 它成了馬德裏最古老的建築。順便提一句,這個山丘公園也是觀景的好地方,這篇雜記的第一張遠眺皇宮的照片就是從這裏照的。

格蘭大道 上的各式建築


西班牙廣場
塞萬提斯紀念碑


唐吉珂德和桑喬


埃及小神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