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老吳

友風子雨,明月入懷。
個人資料
吳友明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在那蕭瑟秋夜裏,誰家孤燈照不寐?

(2017-10-31 11:48:01) 下一個

這幾天難得好天氣,今天早上起來還是晴空萬裏,這在雨季的西雅圖是少見的,因為接下去幾天又要下雨了。今年的10月底,西雅圖的雨比去年少多了,希望今年西雅圖的冬季多一點陽光。每天早上我看到藍天心情就會好一點,看到陰天就差一點。

      寒秋降臨西雅圖,對老年人的身體影響不小。秋天室外的氣溫常常隻有華氏50多度,所以我晚上睡覺要關窗戶,還把室內溫度調到華氏65度。即使這樣,半夜醒來的時候要到洗手間,還是要套上外衣和鞋,不注意的話,你就會打噴嚏流鼻水,有時要咳嗽一陣子,再也睡不下。

     不過這些都是幾年前的感覺了,晚上醒來怕冷,應該是年紀大體質差的原因。但是今年我這種半夜起床睡不著的次數好像少多了。我想原因是早睡了,現在我晚上一般11點以前就睡覺了,而前幾年常常是淩晨才睡覺。

      即使是60以上的人,我想很多人還是有晚睡的習慣。以前我鄰居的一位老華人,每天都在家裏看電視劇,都是看到半夜,白天卻睡大覺,身體卻很是很硬朗。他對我說,他晚上晚上11點根本睡不著,勉強睡下半夜1點半就醒來,迷迷糊糊的,直到3點還是睡不著,隻好起來做夜貓子,還喝點小酒。我對他說,想起蘇軾的“夜飲東坡醉複醒,歸來仿佛三更。”我實在很羨慕他,如果我能像蘇軾一樣睡前喝一壺酒,醉一醉睡一睡再醒來醉一醉的話,雖然還是半醉半醒,精神肯定好多了,起碼有過一番美夢。可是據說喝酒不好,所以我沒有喝酒,無酒可醉,連夢都沒做,這位老人半夜起來是看電視劇,我是上網碼字,偶爾淩晨5點半才再睡下,直到10點多才醒來。

      前幾年,因為我長期做的工作都是在上半夜,一般都在12點之後才睡覺,但是基本上不會超過12點半。按照中醫的養生理論,子(夜間11時到淩晨1時)、午(白天11時到13時)兩個時辰是每天溫差變化最大的時間,這一段時間人體需要適當休息。”如果長期當“夜貓子”,久而久之就會從“不想睡”到“睡不著“,成為真正的失眠者。人的生活應該是有規律的,違反規律相當於慢性自殺,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多是不良生活習慣引發的。但我想很多人都無法做到早睡覺。我們還好,據說像那些大明星一天能睡四五小時就不錯了,還能像我們這樣早上睡大覺啊!

      這裏我有一個疑問,現代醫學沒有什麽子時午時之說,美國的上班族都是不睡午覺的,但是美國人卻比中國人長壽。我覺得中醫的睡覺理論不適合那些做晚班的人。我發現,現在的人,20歲以上的,65歲以下的,除非你是清晨的上班族,否則的話,不管是春夏秋冬,晚上睡覺的時間在12點以前就算很早了。

      我常常在12點以後手機微信響起來,還有本地的朋友人給我發信息。我以為我的工作時間是我晚睡的原因,但是當我和國內朋友聊天之後,原來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是夜貓子,即使是退休在家,也都是上網到三更半夜才睡覺。我看過一份調查,證明了人們晚睡主要是因為夜生活豐富,晚上娛樂項目多,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流行病”。盡管早睡早起一向被認為是良好的作息習慣,但實際上,隨著生活多元化,“夜貓子”一族正越來越多,熬夜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態。根據《生命時報》聯合調查顯示,超過八成人有晚睡的習慣,近七成人因此出現健康問題。唐五代李群有詩道“孤燈照不寐, 風雨滿西林。 多少關心事,書灰到夜深。”看來“孤燈照不寐”的現代人大有人在。

      其實我們都有早睡早起身體好的習慣,年輕時在土樓山區上山下鄉,那時候沒有電燈,也舍不得點煤油燈,晚上早早鑽進被窩,睡眠充足,白天就有力氣幹活。科學技術發展了,生活節奏更快了,人們反而更累了,不少人身體反而更不好了。科學技術沒錯,而是人的問題。科技的發展給人類提供了更廣闊的生活空間,大大超越了我們小時候的生活空間。人們要享受更豐富的生活,就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於我們這些老年人來講,隻有節製自己的生活內容,少上網少看電視多休息,才能夠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我們已經是退休的年齡了,應該過那種“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的美好晚年。

     為了你我的健康,我要通知我的微信圈朋友,年紀越大,晚上睡覺要越早,不要當夜貓子啦!還是那句老話》健康是為自己,更為他人。若問那蕭瑟秋夜裏,是誰家孤燈照不寐?非我非我。

我的健康人生專輯鏈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