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相聲 號稱“清口”,不如說“清新”。中國喜劇界首見一位頭絲煞齊,西著皮靴挺括雪亮,功架雅俗均衡,即駕馭又融入看客,國語滬語並用,外加洋涇 濱式英文。沾美歐“托口秀”之光,又一人獨當一百二十分鍾。其形式上的“新”是無庸置疑的。從內容看,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又大量灌入相聲界前所未聞的時事,財經,甚至國內外政治新聞與人物。其內容上的“新”在中國確屬首創。周立波對溫家寶的模仿段子,曾經轟動海內外,不少媒體將此視為中國改革開放,市民社會悄悄地,漸漸成形的標誌。
然周氏相聲 成功之首因,即非破舊立新的形式,也非標新立異的內容,而是其過人的“膽”。你一凡夫草民,竟敢冒然對偉大領袖們鸚鵡學舌,妄加評判, 吃了豹子膽啦?天下就有這麽一個人敢。此周立波者,在自嘲式的相聲段子中,一再披露其成長年代中的奇思,怪想,惡作劇,以及因“男人敢做敢當”受牢獄之災;因“生意”,下海南,闖關東;最後竟敢拋棄成千上億的“生意”去追求舞台上的美好享受,做“從容”的人。非此迭宕起伏中煉就的膽,決無今朝的周立波相聲。然此膽也非莽撞蠻橫之膽。周立波比較國內喜劇界,自認其作品具有“寓意”性,而非直接明了性。無論何性,當由看官定論,但其此一說,證明周立波是膽識兼具的。從其表演的整體看,其內容拿捏得當,並無“犯上作亂”之嫌。 對偉大領袖們都敢“不恭”,玩玩其他的還在話下嗎? 於是,這聰明的“膽子”便揚名天下了。
人無完人,更不論這位因家事糾紛纏身的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的人物了。然平心靜氣的說人論事,是要有一顆美麗的心胸的。周立波曾倡言,要學會寬容。他在與前妻的“博客門”中的表現迄今為止還是克製的,甚至有自責的。他且能學習寬容,更何況我們這些自恃清高,有教養,有學位的人呢?!
下列錄像, 自25至50秒處有一小段是周立波用滬語和觀眾打趣,其他均為“領袖" 們的普通話:
。
賣周立波相聲票子的黃牛們,大概也算打樁模子吧。隻要有需求,有錢賺,就有販進倒出的模子。現在迭幫人應該是撈外快為主,以此為生不容易。
上海灘的老模子. 在這些人身上, 還能看到阿拉上海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社會的影子. 外鄉人永遠搞不懂的.
小媛: 這隻貓咪膽兒也不小啊。
老開:看來你我均非周立波能代表的吧?他忙著“紮台形”呢,還管咱?上海有句俗話,“蝦有蝦路,蟹有蟹路”,“打樁模子”在那個年代也是討生活的一條路。混口飯吃,也不易啊。現在路子多了,自然就看不大到“打樁模子”了。
crismum :同意。德藝雙馨就是十全十美。好像還沒見過。
首席聊天師:剛才拜讀了你的近作 - 碧螺春。不愧文如其人,一個字 - 美。
dgtlhrs :您的觀察還是蠻細致的。 說實話,我也看遍了網上幾乎所有有關周立波的段子。寫別人要負責任的呀。
漢代蜜瓜: 他果真如此虛言惑眾?如是,且饒了他一回,你看如何?
WienFan: 俺同你一樣,蠻喜歡周立波的。趙本山自然也是有人喜歡的嘛。
qianpang: 您對“模子”和“碼子”的研究可謂深刻。建議落筆成文,讓我等開開眼。
dgtlhrs: 您對“模子”和“碼子”的研究可謂深刻。這一大堆碼子和模子, 多數聽到過,好像蠻遙遠的術語,現在上海小囝冷不丁會當作外文了。
泰安路:周立波在逗笑上的功夫與Jay Leno 比比隻有過之,而無不及。泰安路蠻幽雅的。我老早的筆名叫霞飛路,也是一條好馬路。
照顧不周,還請包涵。大家繼續玩,祝周末愉快。
很有意思的文化的探究,查了一下,上海話中的“碼子”和“模子”雖然讀音一樣,意思還是有區別的(馬子、碼子、模子 ):馬子是指女朋友,碼子是指這號人,模子是指身坯塊頭,據說來自英文moulds.過去兩人比試身手,叫做“匹模子”(比塊頭);另外還有一堆說法:
癟三碼子,壽頭碼子,小刁碼子,精刮碼子,打仗碼子,大將碼子,朝陽碼子,三光碼子,連襠碼子,大道碼子,搓碼子.
這檔模子,空心模子,撬邊模子,打樁模子,吃精模子,煤餅模子,跳台模子,元宵模子,赤佬模子,滑頭模子,車模子.
-------Come on!!!他是生意做不下去被人追債才出走日本去投靠前妻!!!
從娛樂角度看,周立波和趙本山差不多,都代表了當地的民俗文化,民俗的東西肯定高雅不了,不過沒辦法,老百姓喜歡.如果你去看看周立波的有關訪談,會發現他還是很有思想的,並非隻想追求低俗的觀眾效果,他說自己每天都要看大量的書刊,要做有文化的藝術家,周立波在精神上的追求甚至還有點超脫,說自己將來希望能夠"閑雲野鶴",這種境界恐怕趙本山,小沈陽們是不會有的.
打樁模子如同一個樁子佇立街頭,他們從事倒賣月餅票、戲票、火車票、足球票、演唱會票,以及回收交通卡、商場現金卡,甚至還有回收購物發票的(這是某些商場承諾用發票計算點數獎勵的緣故)。
打樁模子的雛形最早出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是上海打樁模子迅速發展的年代,各種機會、各種信息都可以賺錢。開始是外匯券,後來直接倒賣外匯,主要是美圓。“外匯有伐?外匯有伐?”那時候,南京東路華僑商店門口,這種“模子”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