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紀念淞滬抗戰,《八百壯士》祭奠英靈!

(2008-07-11 18:42:15) 下一個

又到了抗日戰爭中的淞滬抗戰紀念日1937813日至112日,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雙方共投入近百萬兵力在上海進行了3個月的鏖戰。這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之間主力的首次會戰,是8年抗戰中規模最大、時間最為持久、戰況最為激烈的戰役之一。戰鬥主要在以上海市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展開,被稱作.一三淞滬抗戰69年前的89日,日海軍陸戰隊大山勇夫等兩名官兵驅車闖入虹橋機場挑釁,被我保安隊擊斃。日方借此要挾中國撤出上海保安隊,撤除所有防禦工事。遭拒絕後,事態發展更為緊張。為不致在事件突發時陷入被動,國民黨軍事當局急令張治中將軍率領第9集團軍所轄第368788師於11日夜火速進入上海布防。814日下午3時,淞滬抗戰爆發(原定13日拂曉搶先向敵發起進攻)。我軍衝鋒陷陣,氣勢如虹,給予來犯之敵迎頭痛擊。激戰一周,守軍在虹口、楊樹浦等日軍占領的重要據點反複衝殺,大量的斃傷敵人。這是繼1932.二八事變後,這支軍隊第二次在上海與日寇展開廝殺。日軍首戰失利,即調鬆井石根任上海派遣軍司令官。先後以9個師團包括海空軍近30萬人、艦艇130餘艘、飛機400多架、戰車300餘輛投入戰鬥。狂吠要一個月占領上海,使戰事陡然擴大。中國軍隊則調集了6個集團軍70個師70餘萬人,約占當時國民黨總兵力的三分之二。我軍以劣勢的裝備,憑著血肉之軀拚死抗擊來犯之敵。許多陣地在白刃格鬥中幾度易手,整連整營官兵戰死沙場,戰況十分慘烈。守備寶山吳淞鎮的第18軍姚子青營擊退日寇多次進攻,堅守陣地7天,全部壯烈犧牲。第78467團在蘊藻浜阻擊渡河日軍時,一個連10分鍾內全部陣亡。第8師參戰僅3周,全師8000餘官兵僅存700人。精銳的第98師作戰18天,官兵傷亡過半,達4960人。第2戰區司令馮玉祥說:每天一個師一個師投入戰鬥,有的不到三個小時就死了一半。這個戰場就像個大熔爐,成百上千的人一填進去就融化了。就是這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軍隊以傷亡33萬餘官兵的代價,沉重的打擊了氣焰囂張的侵華日軍,使其進攻多次受挫,死傷9萬餘人。

淞滬戰役進行了3個月,當時由於南京政府對日作戰準備不足、決心猶豫而喪失良機。總部曾3次阻止前線部隊對退敵的攻擊實施,而使敵獲得喘息和部署的機會;對日寇不斷在沿海沿江登陸增援、包抄我軍缺乏應有的反製措施;更加之日軍的訓練素質和武器裝備遠遠超過守軍。沒有製空製海權,使我軍行動完全暴露,不斷遭到飛機艦炮的猛烈攻擊。日寇甚至違反國際公約,使用毒氣和達姆彈,守軍傷亡慘重。雖經91天艱苦卓絕的鏖戰,上海最終落入敵手。但守軍的殊死抵抗,打擊和粉碎了日寇對華戰爭速戰速決的瘋狂氣焰,換來了國際社會對我中華民族的尊重。同時也為我國沿海工業緊急內遷、堅持長期抗戰贏得了時間。特別是千千萬萬抗日將士和愛國民眾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精神,極大地激發了全國軍民的抗戰熱情,令人崇敬。

電影〈八百壯士〉所講述的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真實故事,就是這次戰役尾聲中的一個亮點。當時第88524謝晉元率部在完成掩護大部隊西撤任務後,奉命留守閘北,堅持抗擊日寇,在一天深夜開入四行倉庫構築工事。“國軍沒有走”的消息一傳出奄奄一息的上海頓時又沸騰起來,市民們競相捐助食品,夜晚悄悄運進四行倉庫支援抗戰。童子軍楊惠敏夜泅蘇州河冒死送國旗,給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以極大的鼓舞!成千上萬的市民自動聚集在新垃圾和塢鎮路橋的南端,仰望四行倉庫房頂上的中華民國國旗在敵機的掃射中高高飄揚;看到沿河邊衝向四行倉庫的日本鬼子成批倒下;目擊從六層樓上抱著炸藥包跳向敵人坦克的戰士與敵同歸於盡……,他們噙淚振呼中華民國萬歲!這就是台灣著名電影導演丁善璽執導的電影《八百壯士》電影中的感人場麵。

影片中的謝晉元由柯俊雄扮演,而女主角楊惠敏由林青霞扮演。曆史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

11月28,上海市商會派18歲的少女楊惠敏,不顧生命危險,趁著朦朧夜色和密濃藹霧泅渡蘇州河,潛入四行倉庫,將一麵中國國旗獻給了堅守陣地的孤軍,表達全市人民對英雄們的敬意。謝晉元接過旗幟激動地說:勇敢的同誌,你送來的不僅是一麵莊嚴的國旗,而是我們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堅毅精神!第二天清晨,在血紅的曙光中,軍號嘹亮,八百壯士列隊肅立敬禮,國旗冉冉升起在大樓頂端。在到處都是侵略者旗幟的大上海,唯有四行倉庫上空高高飄揚的中國國旗格外醒目。隔河觀戰的群眾興奮異常,歡聲雷動,就連許多在場的外國人也為之動容。這自然成了當時中外新聞的熱點。當時滬上的《申報》這樣寫道:晨曦初上,國旗飄展,隔河民眾紛紛脫帽鞠躬,感動落淚。然而,當日寇發現四行倉庫上空突然出現一麵迎風招展的中國國旗,立即惱羞成怒,再次開開了更瘋狂的進攻,飛機以及密集的地麵機槍火力一起掃向國旗。八百壯士以血肉之軀壘起了高架,誓死捍衛國旗……. 戰士們一批批倒下,而悲壯雄渾的歌聲卻轟然響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同胞們起來,趕快上戰場,拿八百壯士做榜樣。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影片看到這裏,沒有人不為之震撼而悲憤落淚的!

那個年代已經久遠,而這支戰歌卻傳唱至今,可是人們在懷舊詠歎之時又有多少人知道謝晉元和他的八百壯餘部後來的遭遇呢?

1131日拂曉,謝晉元遵照命令,率領全部守軍在三挺機槍掩護下,衝破敵人的火力封鎖,撤出四行倉庫,退入租界,準備到滬西與主力會合。但以英國為首的租界當局,害怕日軍進入租界追擊,悍然違背諾言,以欺詐手段收繳了孤軍的武器,並把全體官兵轉移到膠州路一塊數十畝的空地拘禁起來。從此,那裏就被稱作孤軍營。營的四周高架鐵絲網,大門由萬國商團的白俄士兵把守,實際就是一座俘虜營。19371112,日軍占領上海,包圍了英美共有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孤軍營的處境十分險惡。八百壯士身陷囹圄,仍繼續鬥爭。謝晉元在接見中外記者時嚴正宣告:我與倭寇勢不兩立。隻要孤軍存在一天,決與倭寇拚鬥到底!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中,官兵始終堅持嚴格的軍營生活,操練、執勤、生產自救,準備隨時重返前線殺敵,報效祖國。上海人民無時無刻都在殫慮孤軍的命運,常常衝破阻撓到軍營周圍探視。

19388月,正值.一三抗戰一周年。經與租界當局曠日持久的交涉和抗爭,孤軍才被允許在營內掛起中國國旗。但不準高過屋頂。在舉行升旗儀式時,官兵們卻讓國旗高高升起,使舉目眺望的群眾感動得熱淚盈眶。租界當局懾於日寇淫威,派白俄士兵衝入營內,欲強行扯下旗幟。手無寸鐵的八百壯士築起人牆保衛國旗,竟遭到白俄士兵開槍鎮壓,被當場打死4人、打傷11人。隨後,謝晉元、楊瑞符和一些軍官也被挾持到外灘幽禁。由於孤軍絕食抗議、民眾罷市和輿論譴責,才將他們送回孤軍營。日寇在上海不斷強化統治,形勢更加惡化。謝晉元隨時準備以身殉國。他在遺囑中向父母陳辭:大丈夫為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對生死之義,泰山鴻毛之別,早已熟悉。人生必有一死,此時此境而死,實乃人生之快事也。表現了一個愛國者錚錚鐵骨和大義凜然的高風亮節。日寇對謝晉元軟硬兼施,威脅利誘。日偽特務機關曾派人用50萬元重金和允以師長之職收買,都被他嚴詞拒絕。敵人誘降不成,就對他下了毒手。1941424日清晨操課時,謝晉元慘遭被敵人收買的4名叛徒殺害,時僅36歲。

謝晉元殉國的噩耗震驚了全國。舉行棺殮儀式那幾天,上海各界有10多萬人不顧阻撓前往吊唁。國民黨政府追晉他為陸軍少將。上海解放後,人民政府為他重修墳墓,表彰他參加抗日,為國捐軀的精神。1982年又將義塚遷至虹橋萬國公墓宋慶齡陵園右側。

1941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了整個上海,立即闖入孤軍營,將全體孤軍關押在郊區的新龍華遊民習藝所。此後,又將300多人轉移到南京老虎橋陸軍第一監獄。1942年,被囚的孤軍分5批押送到國內和南洋各地服苦役,受盡殘害折磨。其間,少數人越獄逃奔蘇區和國統區,至今存者無幾。20057月,在去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日子裏,八百壯士在大陸唯一僅存的英雄、現已91歲高齡的原孤軍營一排排長楊養正,被安排由重慶到達上海,重返親身戰鬥過的四行倉庫,憑吊英勇犧牲的戰友。當他在謝團長墓前祭奠時,手撫墓碑,百感交集,戰爭留下的失明雙眼禁不住熱淚盈眶,失聲痛哭……

在兩岸通航之時我們回首往事百感交集!我們有一種責任和義務:不忘曆史,啟照後人!促兩岸炎黃子孫攜手,振興中華大業才是!

(八百壯士最後一人91歲老兵楊養正 http://you.video.sina.com.cn/b/6395793-1277301903.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