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體的13個重要三角區
1,麵部危險三角區
通常指的是兩側口角至鼻根連線所形成的三角形區域。通俗的說是從鼻根到兩口角,這個區域是公認的危險區域當麵部發生炎症,尤其在這三角區域內有感染時,易在麵前靜脈內形成血栓,影響正常靜脈血回流,並且逆流至眼上靜脈,經眶上而通向顱內蝶鞍兩側的海綿竇,將麵部炎症傳播到顱內,產生海綿竇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的嚴重並發症。
危險地帶:這個三角區域由鼻根部與兩側嘴角連線構成。頭麵部有6條可以通向顱內的靜脈,它們互有分支,相互溝通,形成一張致密的血管網。這個區域的血管豐富,養分供應充足,廢物、毒素清運比較及時,所以麵部皮膚最為敏感、活躍,全身的問題也容易在這裏集中體現。
危險形成:麵部靜脈是唯一一條沒有靜脈瓣的靜脈,靜脈血帶著廢物源源不斷地流向“廢物處理站”。但由於麵部靜脈的特殊結構,血液除了會正常向下流動到頸部靜脈,還會向上流到顱內。
安全警示:如果臉上長了痘痘,千萬別用手去擠,不然手或痘痘周圍皮膚上的細菌、灰塵很容易隨之進入血液,沿著靜脈網絡四處流竄,最易造成眼睛和鼻子等器官感染,嚴重者還會引發顱內感染而危及生命。
2,引發頭痛的枕三角(頸部三角區)
危險地帶:枕三角是指枕骨下,包括頸後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的範圍。這裏有人體最複雜的關節:枕――第一頸椎――第二頸椎關節。頭部的左右旋轉、點頭、搖頭動作主要靠這些關節完成。正常頸椎向前微凸,神經動脈在中間穿行,這樣的弧度很容易增加頸椎的彈性,使得頭部震動減緩。
危險形成:如果長期保持不良姿勢,頸部的前凸就會逐漸變直,或轉為後凸,就會壓迫正常工作的神經、血管,不僅容易引發偏頭痛、腦中風等疾病,還會導致頸性心絞痛。
安全警示:避免高枕睡眠。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對頸椎的壓力,容易加速導致頸椎的病變;頸肩部要注意保暖,風寒之氣最容易傷害筋骨。如果頸部長期在空調環境中受到冷風吹拂,很容易發生強直和疼痛;此外,要經常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經常偏頭聳肩;同一個姿勢維持1小時之後,要注意放鬆一下肩頸部的肌肉,做些頭和上肢的前屈後伸、旋轉運動,以增強頸肩肌肉應對突然變化的能力。
養生要點:長時間低頭、久坐,頸椎間盤突出。粗暴按摩,頸部韌帶受損。枕頭或枕頭過高,頸部韌帶勞損。窩在沙發裏,違背脊柱生理弧度。趴桌子上補覺,頸椎變形。正確坐姿:雙肩後展,脊柱正直,兩足著地。活動頸部:每一兩個小時左右就轉動一次頸部,動作輕緩。抬頭遠望:避免過長時間伏案或低頭。睡眠方式:睡眠選擇合適的枕頭。防寒防濕:風寒潮濕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流減慢。
3,容易受傷的肩三角(肩部金三角)
危險地帶:肩三角相當於上臂間關節三角肌的位置。這個區域肌肉厚實,三角肌從前、外、後三麵包繞肩關節,腋神經分布於其中,支配著三角肌的收縮和舒張。全身其他關節隻能做屈、伸兩個動作,而肩關節由於具有特殊的球窩結構,可以做5個方向的動作。
危險形成:由於肩關節結構比較鬆散,如果運動不當很容易因肌肉瞬間拉傷而損傷肩部軟組織;此外,由於上身的各種運動常會使用肩關節,關節周圍的軟組織會受到磨擦和擠壓,容易發生慢性勞損或軟組織炎症。
安全警示:運動前要充分熱身,讓肌肉、韌帶得到充分伸展;運動量要適度,在運動中各個關節要保持微彎,避免動作過大,避免對抗的阻力傷及關節。背包別太重,最好雙肩背。 久坐後活動肩關節,可做做擺臂運動、雙臂大繞環。鍛煉前要充分熱身,讓肌肉、韌帶得到充分伸展。
4,鎖骨三角區
手叉腰,肩前傾,可摸到身體下凹的一塊為鎖骨三角區,構成的三角形又叫鎖骨下窩。其上有氣戶、雲門、中府穴。功效:這三個穴位組成的三角區,對我們的呼吸功能有非常好的調節作用。肺主皮毛,肺經由內向外出於這個位置,肺髒受傷了以後,熱毒會通過經脈反映到皮膚表麵。
通過肩三角區域的皮膚狀況可以判斷呼吸係統的問題,點按鎖骨三角區可以排除肺熱,也有助於補肺氣。
5,手背三角區
手背上食指和拇指交界的三角區,有三個穴位:二間:大腸經第2穴,微握拳,食指(第2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中;三間:大腸經第3穴,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後,橈側凹陷處;合穀:大腸經第4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功效:經常按揉可以治療熱病及指痛麻木等症。
6,手腕三角韌帶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是腕關節尺側連接橈骨和尺骨的一個複合性結構,由三角纖維軟骨盤、背側與掌側橈尺韌帶、尺側副韌帶、半月板近似物、尺側腕伸肌腱鞘等組織組成,因形狀大致是三角形,因此得名“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也被戲稱為“神奇三角”。三角纖維軟骨是手腕關節尺側(即靠小指側)一個複合性結構,常常被形容為手腕的半月板。位於手腕關節的尺側(即靠小指側),是由一群韌帶及纖維軟骨所組成,其中包括了遠端橈尺骨韌帶、三角韌帶軟骨、尺側韌帶及掌尺韌帶 。有兩個主要的功能,第一是在前臂和手腕在做旋轉活動時負責維持遠端橈尺關節的穩定性,第二是承受及傳導來自手部的力量。
危險形成:它可因急性受傷或長期的過度使用而產生病變;急性受傷常是因跌倒後用手腕撐地或手腕突然猛力的扭轉動作,使三角纖維軟骨產生撕裂,甚至嚴重時會造成遠端橈尺關節脫位。長期的過度使用則常是因前臂和腕部反複的旋轉負荷過度,使三角纖維軟骨長期受到碾磨或牽扯而產生破裂甚至退化磨損。運動時暖身活動準備不充分,前臂與腕關節柔韌度比較差等,也是造成損傷的一些原因。另外,舉重或球拍運動,也會造成慢性的損傷。
TFCC損傷根據Palmer分型,可分為I型創傷性損傷和II型退變性損傷。I型創傷性損傷通常有明確的腕部受傷史,可在摔倒手撐地時發生,此時腕關節在伸腕、旋前的位置受到軸向應力。其他損傷機製包括較大的旋轉力或牽張力造成損傷,比如打網球、高爾夫球、羽毛球等時,運動者手腕尺側受力和快速扭轉活動,容易引發損傷。
7,鼻煙盒(snuff box)
解剖鼻煙盒(也稱為橈骨窩,radial fossa)是在手背外側發現的三角形凹陷。解剖學“鼻煙壺”(anatomical snuffbox)位於腕和手背橈側,伸展拇指時,呈尖向拇指的三角形凹陷。橈側為拇長展肌和拇短伸肌腱;尺側為拇長伸肌腱;近側為橈骨莖突。窩底為舟骨和大多角骨,可觸及橈動脈搏動。舟骨骨折消失,窩底壓痛。
腕部背側所謂的解剖上的鼻煙盒(snuff box)之組合:
(A) 伸拇指長肌,伸拇指短肌
(B) 外展拇指短肌,伸拇指短肌
(C) 伸拇指長肌,外展拇指長肌
(D) 外展拇指長肌,伸拇指短肌
8,人體滋補三角區(黃金倒三角健脾補腎)
由關元、天樞、神闕等幾個穴位組成的黃金補腎倒三角,是人體補元氣、促進循環、老人小孩都適合的一個位置,這屬於一個多穴位的配伍使用。功效:滋陰補腎就抓住這個黃金倒三角,刺激一下,就可以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刺激方法:
(1)縱線灸:從神闕穴開始,先把肚臍灸熱,然後從肚臍往下,豎著往下灸。這時候會灸過氣海穴,這個穴位也有很好的保養效果。
(2)揉震顫法:兩指或三指並攏放到天樞穴的位置上,然後用力點下去,點下去之後,做小範圍的震顫,讓這個震顫的力量逐漸滲透到腹部的深部,感到腹部有彌散狀的發熱感即可。
9,膕三角(膝三角)治關節疼痛
膕窩是膝關節後麵的菱形空間。它是在大腿和小腿後部的肌肉之間形成的。這個解剖標誌是大腿和腿之間結構通過的主要途徑。位於膝蓋前麵的內側上方,先把腿曲成90度,膕窩橫紋的內側端,向上骨頭下方有一窩(曲泉穴),再往上肌肉高起的位置一按(血海),再往大腿上一指寬(百蟲窩)。
磨擦膝關節的內側三角形區域,可以調節血液循環,治療氣血不暢造成的皮膚瘙癢,因下焦濕熱麵造成的外陰瘙癢、白帶異常等症狀。長期按摩這幾個穴位,可達到泄心火、去煩躁的作用。
膕橫紋內側有兩個肌腱,叫半肌腱、半膜肌肌腱。外側有一個股二頭肌肌腱。這裏穴位有陰穀、委陽、委中、浮郗,是足太陽膀胱經和腎經經過的地方。記不住穴位,隻要點揉這個三角區即可。
功效:膝關節的病,用手揉這幾個穴位可以消腫。平時作為預防,也可以用大拇指點揉。拇指點揉膕三角,可以消除膝蓋腫脹,對於腰背疼痛、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扭傷以及其他原因所導致的膝關節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10,女性的生殖三角
危險地帶:生殖三角由會陰深橫肌、尿道膜括約肌和下方的三層筋膜組成。在這個三角區域中包括了女性全部的生殖器官,這些器官所分泌的雌激素,讓女性保持特有的月經、體形、皮膚和身體感覺。
危險形成:由於女性的陰道是個開放的器官,所以一不留心,細菌便會長驅直入。而由於這個部位陰暗、潮濕的環境特點,特別適合細菌的滋生。當有了炎症後,該區域豐富的血管,會使細菌一路向上蔓延。
安全警示:由於該區域臨近肛門,皮膚皺褶又多,汗腺豐富,因此做好清潔保護工作最為重要。尤其在月經期間,必須勤換衛生巾,以免血漬成為細菌的培養基地;入廁前要洗淨雙手,以免細菌侵入。
11,憋尿易傷及膀胱金三角
危險地帶:這個區域由兩個輸尿管口與尿道口三者連線構成。該處是儲存體內殘留尿液的地方,泌尿係統是身體排毒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膀胱底部是毒素、廢物停留最多的區域。
危險形成:膀胱三角處的粘膜隻是一層極薄的組織,而粘膜下組織又缺少豐富的血管。因此,血液供應不夠充分,自保能力也比較差,膀胱內病變,如膀 胱炎、膀胱結核和腎炎等大半都發生在此。此外,雖然尿液一般無菌,但卻容易滋生細菌,如果經常憋尿,會導致膀胱收縮能力減弱,尿液在膀胱中無法完全排空, 促使細菌生成而發炎。膀胱與腎髒一脈相連,腎髒也就很容易遭遇傷害了。
12,腳踝三角韌帶
踝關節關節囊前後較薄,兩側較厚,並有韌帶加強。脛側副韌帶為一強韌的三角形韌帶,又名三角韌帶,位於關節的內側;三角韌帶主要限製足的背屈,前部纖維則限製足的蹠屈。
三角韌帶位於兩個踝關節的內側,內踝尖至距骨以及跟骨的內側麵形成的呈三角形的韌帶,主要是用於穩定踝關節的作用比較明顯,在踝關節受傷的時候,例如踝關節被壓傷、撞擊傷、打傷或者不小心高處跳下來的時候扭傷,都會導致三角韌帶出現撕裂傷的情況。
腳踝三角韌帶損傷後需要進行本體感覺訓練,踝關節穩定性訓練。韌帶都是在關節骨與骨之間和關節內,三角韌帶實際上就是踝關節內側的韌帶,就是內踝和距骨之間的韌帶,腳外翻的時候就容易造成踝關節三角韌帶的損傷,這個也要及時的去就醫,否則的話會造成踝關節內側的不穩,以後逐漸逐漸會可能會造成踝關節的外翻畸形。
三角韌帶損傷處理,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麵。
(1)損傷以後肢體抬高。抬高肢體有利於減輕腫脹,有利於二期血液循環的重建。
(2)二十四小時以內冷敷,減少出血減輕腫脹,改善疼痛的症狀。四十八小時以後,多燙洗多熱敷,有利於血液循環的重建,更好地促進病情的恢複。
(3)製動。傷了以後抬高肢體,同樣也需要支持製動,少活動,盡可能的不要下地。如果扭傷比較重的,建議石膏製動。
13,足底三角區(足三角)
足底三角區是指以大拇指為頂點的前腳掌區域。這個三角區內,除了三陰交以外,都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這個區是補腎的好地方。用拇指在這個區域內點揉,哪個地方疼就揉哪個地方。功效:可以有效地補腎,對於中老年人出現的腎虛症狀,如糖尿病、五心潮熱、失眠等都有明顯的療效。還可以緩解女性更年期的症狀。
危險形成:不注意衛生:洗腳、換洗襪子不及時,真菌感染。常穿高跟鞋:腳部擠壓,導致拇囊炎、錘狀趾、膠質增生。大病牽連:糖尿病導致腳傷長期不愈;甲狀腺功能減退讓雙腳冰涼;痛風、關節炎產生大腳趾等。
保養建議:常泡腳:可加快血液循環,環節腿腳脹痛、改善睡眠。但泡腳不要過久,溫度不要過高。堅持運動:每天提腳跟、伸膝勾腳、甩腿運動。講衛生:及時換洗襪子,穿柔軟、舒適、透氣性好的鞋襪。性感的大腿不僅要勻稱、要直,還要保持距離。所謂保持距離是指當兩腿並攏時 ,兩腿之間不能密不透風,而要保持一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