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頭痛要做哪些檢查?

(2022-07-22 07:16:36) 下一個

頭痛(headache),又叫頭疼,是一種在頭部、頸部或肩膊以上位置發生的局部疼痛。許多頭部和頸部問題的症狀都是頭痛。頭痛是很常見的病症,但也非常難診斷、判斷以及檢查。頭痛分為偏頭痛、緊張性頭痛、頸源性頭痛、叢集性頭痛、三叉神經痛、竇性頭痛、高血壓型頭痛、中耳炎頭痛、青光眼頭痛,以及其它原因導致的頭痛。有時候頸痛也可解釋為頭痛的一種。頻繁的頭痛會影響人際關係及工作。有嚴重頭痛的人,患有憂鬱症的風險也比較高。頭痛,首先是考慮缺氧導致,其次是亞健康或疾病導致,包括緊張和壓力。

頭痛有種種起因,原因包括疲勞、睡眠、壓力、藥物、娛樂性藥物、病毒感染、普通感冒、頭部受傷、食用很冷的食物或飲料,或是牙齒問題等,以及像威脅生命的腦炎、腦癌、腦膜炎及顱內動脈瘤等。有許多有關頭痛的分類係統,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國際頭痛協會的分類。

下麵從幾個方麵來分析頭痛的原因,以及檢查重點。

1,缺氧問題,主要是檢查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環境,比如封閉環境、空調一直開、地下室、防空洞、車輛等等。當然,還有血管輸養問題和血紅蛋白載氧問題等等。

2,亞健康方麵,主要是睡眠、枕頭、運動、落枕、時差、閱讀、旅行、緊張、壓力、心情、激動等等。

3,疾病,那就需要做醫學相關檢查。

病人頭痛,醫生更頭痛。這是常在科室裏聽到的一句話,意思是說在疼痛科、神經內科等科室的門診中占很大比例的頭痛都很難確定原因。

臨床上常見的檢查一般分為兩種:(1)內科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2)影像學檢查:頭顱CT、MRI等。

(1),血壓測量、心電圖和血液檢查

需要測量血壓是因為很多頭痛都是高血壓引起的。而治療常見頭痛,如偏頭痛的曲普坦類藥物的禁忌症是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和缺血性心髒疾病等,所以在用藥前需要做心電圖檢查。另外,初次就診的患者需要血生化檢查,因為各種貧血、血管炎等均可能成為頭痛的原因。

(2)影像學檢查常以CT、MRI為主,這些檢查對發現顱內器質性病變非常有效。

第一,頭部CT

CT 是我們最常聽到的檢查,但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它是什麽,能做什麽。CT(Computed Tomography)即計算機斷層掃描,利用計算機處理組合來生成頭部的橫截麵圖像。CT 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並且對出血和鈣化的發現比 MRI 更明顯,如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硬膜外出血。鈣化可以提示腦膜瘤、顱咽管瘤、腦室管膜瘤等。需要注意的是,當懷疑有原發或轉移性的腦部腫瘤時一定要做增強CT。

第二,頭部磁共振成像(MRI)

MRI 也是我們熟悉的檢查之一。雖然 CT 檢查快速有效,但是對於炎症性病變、腦水腫、藏在骨深處的後顱窩和眶周、鼻竇等部位,MRI 顯然更有效一些。MRI的成像更清晰和豐富。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即磁共振成像,在區分不同組織,包括腫瘤組織與正常組織有顯著的優勢,又可以多方向成像,可以提供更豐富的影像信息。

第三,頭頸部的單純 X 線

X 線側麵像上可以看到蝶鞍的形狀和顱底寰椎結合部的情況。這些部分的先天性病變也是頭頸部疼痛的原因。還有就是頭痛的原因不一定局限於頭部,變形性的頸椎病也能引起枕部或頭頸部的疼痛。

第四,腦血管造影(DSA)檢查

一般來說頭痛的患者不需要做腦血管造影,這是因為腦血管造影在頭痛檢查中算是創傷較大的檢查。隻有在嚴重的頭痛發作,高度懷疑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需要進行腦血管造影。

第五,腦脊液檢查

對於懷疑蛛網膜下腔出血、伴有腦膜刺激征或炎症表現的頭痛、原因不明的頭痛,就有必要檢查腦脊液。特別是想要明確引起腦膜炎的病原菌時,就必須進行腦脊液檢查了。

第六,耳鼻喉科及眼科檢查

這是很多患者都不理解的檢查。實際上,有的難治性的頭痛是由鼻竇炎引起的。而鼻竇炎不同的患病部分也會引發頭麵部不同位置的疼痛,所以在特定情況下,這類病人需要耳鼻喉科的檢查。眼科疾病也是引起繼發性頭痛的原因之一,眼壓過高、瞳孔不對稱都可能暗示著腦部疾病。

第七,眼壓升高往往跟眼神經的損傷相關

近來年頭痛發病率日益增高,越來越多的人會覺得頭痛是一種常態問題,頭痛多休息就好了。但實際上如果頭痛出現得越頻繁,或者頭痛症狀逐漸加重,一定要及時去疼痛科接受正規的檢查治療。

第七,頸椎病

頸椎病導致頭痛或偏頭痛的具體原因不同,與不同部位的骨骼、肌肉、神經、血管,以及藥物都有關。當然,也與緊張、壓力有關。因此,在做了肩頸的X光或MRI檢查之後(骨骼),還需要檢查肩頸的肌肉、神經、血管。

頸椎病引起頭痛的症狀,包括後枕部位疼痛,也可能會有惡心、嘔吐、頭暈、視力模糊的臨床症狀,同時會伴有頸部不適感。 後枕部位頭痛。 因為頸椎病引起的頭痛,大多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這導致後枕部位的腦部血液循環不通暢,所以引起這個區域疼痛。

頸源性頭痛發病原因是由於頸椎間盤突出、頸枕粘連、頸椎關節狹窄或錯位、肌肉退變等壓迫周圍神經和血管及免疫炎症等刺激引起的。頸源性頭痛與其它原因引起的頭痛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單側或雙側後腦勺、耳後悶脹或酸痛,可擴散至前額、顳部、頂部、頸部、手臂甚至麵部,同時可伴有惡心、嘔吐、耳鳴、眼脹等症狀。

第八,藥物。

絕大多數西藥中藥,都會標注副作用,如果其中有頭痛偏頭痛的副作用,就要注意了。很多降壓藥都會有這個問題。

最後談談偏頭痛。

偏頭痛(migraine)是臨床最常見的原發性頭痛類型,臨床以發作性中重度、搏動樣頭痛為主要表現,頭痛多為偏側,一般持續4~72小時,可伴有惡心、嘔吐,光、聲刺激或日常活動均可加重頭痛,安靜環境、休息可緩解頭痛。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血管性疾患,多起病於兒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達發病高峰,女性多見,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2~3,人群中患病率為5%~10%,常有遺傳背景。

偏頭痛是第7大致殘病因。產生偏頭痛的原因會有以下幾個:

(1)頸源性頭痛造成的偏頭痛
(2)情緒低落有時候也會造成偏頭痛
(3)神經性的改變,當顱腦神經出現病變的時候,常會出現顱腦神經性的疼痛
(4)視網膜偏頭痛

偏頭痛的關鍵:胸鎖乳突肌。胸鎖乳突肌損傷會引起以下係列症狀:

(1)相關的痛症如頭痛,麵部、眼眶及下頜部疼痛,耳後部的疼痛。
(2)平衡問題如頭暈,惡心想吐,走路不穩或摔倒,有時候甚至意外暈倒,突發耳鳴耳聾也是它能引發的症狀。
(3)視覺障礙如眼花,視力模糊,看東西出現雙重影像,也會引起眼皮和嘴唇不自主跳動。
(4)胸鎖乳突肌的另一個作用是輔助呼吸,所以勞損易引起呼吸係統如鼻塞、流涕、咽炎、哮喘、慢性咳嗽等症狀。
(5)胸鎖乳突肌與斜頸。

視網膜偏頭痛,即伴有視覺障礙的偏頭痛,有時甚至出現一隻眼睛暫時失明的症狀。 偏頭痛並發症通常用來描述長期或頻繁的偏頭痛和/或先兆症狀,或伴有癲癇或腦損傷的情況。 疑似偏頭痛則用來描述有偏頭痛的某些特點,但並無足夠的證據確診偏頭痛的情況(如用藥過多的情況)。

緊張型頭痛,疼痛部位常出現在雙側太陽穴、後腦、頭部周圍,有較長時間的緊縮或脹痛,疼痛部位的肌肉有觸痛或壓痛。偏頭痛常在活動如爬樓梯後加重,並且是劇烈頭痛,還伴有惡心、嘔吐、畏光、畏聲等症狀。

最後的話

消除頭痛偏頭痛,除了按照檢查結果,對症下藥之外,絕對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麵,因為很多藥物也會導致頭痛。疼痛傳導的方式類型分成三個種類:牽涉痛、反射痛、放射痛。牽涉痛是在非組織損傷部位出現的疼痛感,可分為軀體牽涉痛和內髒牽涉痛。反射痛實際上為牽涉痛。放射痛指疼痛沿神經幹放射到遠離刺激部位的該神經支配區。因此,根據這種分類方法,也是查找頭痛源頭的有效措施,比如肩頸問題。

健康管理是唯一且最佳的方法。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